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士古渣油气化系统数学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辅臣 于遵宏 +2 位作者 沈才大 龚欣 何元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93-399,共7页
对德士古渣油气化系统进行了过程分析,建立了单元设备物料和热量衡算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计算气化炉微量组分的方法。运用序贯模块法对该系统进行了稳态模拟计算,结果同设计值和工厂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渣油 气化 气化炉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合成塔铜基催化剂的活性校正系数 被引量:2
2
作者 房鼎业 应卫勇 朱炳辰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在工厂生产操作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反算出国产C_(207)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校正系数,并将其分解力粒内效率因子、中毒及寿命因子、床高因子。粒内效率因子由可逆非一级反应效率因子的简化解法算得,中毒及寿命因... 在工厂生产操作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反算出国产C_(207)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校正系数,并将其分解力粒内效率因子、中毒及寿命因子、床高因子。粒内效率因子由可逆非一级反应效率因子的简化解法算得,中毒及寿命因子、床高因子,由工厂生产实际教据拟合为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催化剂 铜基 活性校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流床小颗粒催化剂气相传质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葛世英 蔡云升 李盘生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565-571,共7页
采用NaOH-SO_2-空气系统,在液相中进行瞬时不可逆反应,研究了滴流床小颗粒的气相容积传质系数k_Gα。实验结果表明:气液间的传质过程与液体的流型有着密切关系。实验得到工况条件下滴流区和脉动区k_Gα与气速、液速、颗粒大小及液相物... 采用NaOH-SO_2-空气系统,在液相中进行瞬时不可逆反应,研究了滴流床小颗粒的气相容积传质系数k_Gα。实验结果表明:气液间的传质过程与液体的流型有着密切关系。实验得到工况条件下滴流区和脉动区k_Gα与气速、液速、颗粒大小及液相物性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 气相 反应器 滴流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烯氧化脱氢非铬、铁系催化剂的失活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佩若 顾雄毅 戴迎春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706-711,共6页
运用TPD、XRD、XPS、Mossbauer谱,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等测定方法,结合催化剂的活性考察,对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Zn-Mg-Fe-O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和失活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Zn-Mg-Fe-O催化剂表面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氧吸附中心,在不... 运用TPD、XRD、XPS、Mossbauer谱,比表面和孔径分布等测定方法,结合催化剂的活性考察,对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Zn-Mg-Fe-O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和失活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Zn-Mg-Fe-O催化剂表面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氧吸附中心,在不同温度范围内,通过不同方式形成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部位,使吸附的丁烯生成丁二烯。导致催化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积炭,经烧炭后能恢复大部分的活性,由于高温等原因造成催化剂结构上的变化,如α-Fe_2O_3的消失、Fe和Zn离子价态的变化、晶粒烧结等,使烧炭再生后的催化剂活性有一定的损失。避免现有绝热反应器高温段的出现,控制反应温度小于500℃是延长催化剂寿命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 氧化脱氢 催化剂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中的流变学 被引量:11
5
作者 方图南 吴湘萍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3年第5期193-198,共6页
人们通常所见的许多食品都是具有微结构的非牛屯流体或粘弹物体,国内外已对这些食品的力学性质作了许多研究。业已发现,许多食品都具有剪切变稀、屈服应力、可逆或不可逆的触变性和弹性等复杂的流变特性。这些流变性对食品加工、储藏和... 人们通常所见的许多食品都是具有微结构的非牛屯流体或粘弹物体,国内外已对这些食品的力学性质作了许多研究。业已发现,许多食品都具有剪切变稀、屈服应力、可逆或不可逆的触变性和弹性等复杂的流变特性。这些流变性对食品加工、储藏和食用有直接的影响。同一食品,由于原料的产地与组成、加工方式与时间不同导致流变性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式涡轮转盘塔用于液-液-固系时的固相滞留率及轴向混合
6
作者 陈晓祥 李宽宏 苏元复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81-291,共11页
用石英砂-水(连续相)-煤油(分散相)系,在直径0.152m的开式涡轮转盘塔中进行了实验,证明该塔用于含固量较高的液-液-固系是可行的。研究了转速、隔室高度、定环开孔直径和各相表观流速对固相滞留率及轴向混合的影响,给出了固相滞留率及... 用石英砂-水(连续相)-煤油(分散相)系,在直径0.152m的开式涡轮转盘塔中进行了实验,证明该塔用于含固量较高的液-液-固系是可行的。研究了转速、隔室高度、定环开孔直径和各相表观流速对固相滞留率及轴向混合的影响,给出了固相滞留率及返流此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塔 滞留率 液相 固相 转盘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aOOCH-H_2O-有机胺多相复合平衡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7
作者 胡亮 骆赞椿 苏元复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测定了25℃时HCOOH-H_2O-有机胺和CO_2-NaOOCH-H_2O-有机胺系统的平衡数据。通过对复合平衡过程的分解和简化,利用Pitzer方程和NRTL方程,建立了CO_2-NaOOCH-H_2O-有机胺复合平衡系统的热力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情况良好。
关键词 化学平衡 相平衡 萃取 有机胺 气体-液体混合物 热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板上液体混合池数与Peclet数之间的关系
8
作者 李倩英 赵培 路秀林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提出了一个从已知的Peclet数确定塔板上液体混合池数的关联式。经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关系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在相同条件下,由混合池模型和扩散模型所计算的塔板效率,平均偏差为0.024%,最大偏差不超过0.40%。应用Ashley等和Eduljee的P... 提出了一个从已知的Peclet数确定塔板上液体混合池数的关联式。经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关系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在相同条件下,由混合池模型和扩散模型所计算的塔板效率,平均偏差为0.024%,最大偏差不超过0.40%。应用Ashley等和Eduljee的Pe~n关系式,平均误差分别为0.44%和0.29%,最大误差分别为-4.64%和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板 板效率 液体混合 混合池数 Peclet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水分散系界面热力学的研究——Ⅰ.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9
作者 吴超南 孙文粹 孙璇君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717-722,共6页
在表面络合化模型(SCM)的基础上,从热力学平衡原理出发,结合双电层模型和热力学概念,建立了金属氧化物/水分散系(1:1型电解质体系)的界面热力学模型,提出了该模型完整的参数估计和界面浓度分布计算的方法,编制了相应的通用性计算机程序... 在表面络合化模型(SCM)的基础上,从热力学平衡原理出发,结合双电层模型和热力学概念,建立了金属氧化物/水分散系(1:1型电解质体系)的界面热力学模型,提出了该模型完整的参数估计和界面浓度分布计算的方法,编制了相应的通用性计算机程序。本模型清除了SCM中可调参数带来的经验性,仅以电动电位(ζ电位)与IpH值的关系为实验基础而进行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水分散系 界面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水分散系界面热力学的研究——Ⅱ.模型的应用和检验
10
作者 吴超南 柳巧越 +1 位作者 刘国堂 孙文粹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52-158,共7页
测定了TiO_2、Fe_2O_3、Sb_2O_3水分散系的电动行为,其等电点(iep)分别为4.2、5.3、2.1。利用本文和若干文献体系的pH-ζ关系,进行了上述分散系界面热力学模型的参数拟合和界面浓度分布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伍与实验值或文献... 测定了TiO_2、Fe_2O_3、Sb_2O_3水分散系的电动行为,其等电点(iep)分别为4.2、5.3、2.1。利用本文和若干文献体系的pH-ζ关系,进行了上述分散系界面热力学模型的参数拟合和界面浓度分布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伍与实验值或文献值吻合较好;荷电机理相同、电性相反的表面组分的浓度在所用pH范围内对iep基本上呈x形对称分布;表面络合化在一定pH范围内是表面电荷发生、发展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界面 热力学 水分散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改性HY分子筛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佩若 朱志华 +2 位作者 戴迎春 季桂南 包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1-47,共7页
改性的HY分子筛对苯和乙烯的液相烷基化反应具有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HY分子筛中引入不同量的镁、镍、镧、磷等离子进行改性,当磷含量为2.5m%时,烷基化反应性能最佳,乙烯转化率达98.7%,乙苯选择性达85.4%.TPD、IR、XRD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改性的HY分子筛对苯和乙烯的液相烷基化反应具有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在HY分子筛中引入不同量的镁、镍、镧、磷等离子进行改性,当磷含量为2.5m%时,烷基化反应性能最佳,乙烯转化率达98.7%,乙苯选择性达85.4%.TPD、IR、XRD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磷改性的HY分子筛上,B酸和L酸都是烷基化的活性中心;强酸对催化活性起主要作用,弱酸对烷基化反应也有一定的贡献;强酸量与催化活性呈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分子筛 催化剂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奇甲醇合成塔催化床二维数学模型的正交配置解 被引量:12
12
作者 应卫勇 洪学伦 +1 位作者 房鼎业 朱炳辰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5期566-573,共8页
以CO加氢和CO_2加氢合成甲醇平行反应为独立反应,甲醇和CO_2为关键组分,建立了鲁奇副产蒸汽管壳型甲醇合成塔催化床的二维数学模型,用二维正交配置法求得催化床内各组分浓度和床层温度随轴向和径向分布。比较了二维正交配置法及差分解... 以CO加氢和CO_2加氢合成甲醇平行反应为独立反应,甲醇和CO_2为关键组分,建立了鲁奇副产蒸汽管壳型甲醇合成塔催化床的二维数学模型,用二维正交配置法求得催化床内各组分浓度和床层温度随轴向和径向分布。比较了二维正交配置法及差分解法求解结果和所化机时,并讨论了配置点数对计算结果和所化机时的影响。模拟计算表明,配置点数取4的二维正交配置法是较为理想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合成塔 正交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过程中的盐析效应 被引量:11
13
作者 蔡水洪 王大为 +1 位作者 周建中 苏元复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39-147,共9页
以磷酸三丁酯萃取富马酸和从盐酸溶液中苹取Sn^(4+),三烷基氧化磷革取苹果酸、琥珀酸,二丁基亚矾从天然磷矿的盐酸分解液中萃取盐酸和磷酸为例,进行了萃取过程盐析效应的研究。提出了盐析剂浓度对被萃物分配比或萃取率经验公式,并用文... 以磷酸三丁酯萃取富马酸和从盐酸溶液中苹取Sn^(4+),三烷基氧化磷革取苹果酸、琥珀酸,二丁基亚矾从天然磷矿的盐酸分解液中萃取盐酸和磷酸为例,进行了萃取过程盐析效应的研究。提出了盐析剂浓度对被萃物分配比或萃取率经验公式,并用文献中的数据对此经验公式进行了检验,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盐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辛胺萃取酸过程的稀释剂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田恒水 朱宏杰 苏元复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研究了三辛胺萃取酸过程的机理,得到三辛胺与强酸生成离子缔合型萃合物,与弱酸生成分子型萃合物。对强酸需要克服水化作用,其萃取能力小于弱酸,其分配比与酸根离子的离子势有关。萃取弱酸时,分配比与酸分子的大小和性质有关。萃取弱酸... 研究了三辛胺萃取酸过程的机理,得到三辛胺与强酸生成离子缔合型萃合物,与弱酸生成分子型萃合物。对强酸需要克服水化作用,其萃取能力小于弱酸,其分配比与酸根离子的离子势有关。萃取弱酸时,分配比与酸分子的大小和性质有关。萃取弱酸的稀释剂效应显著,可使分配比提高30~70倍。三辛胺对羧酸的萃取能力取决于萃合物与稀释剂的相互作用能力及其在稀释剂中的疏溶作用,相互作用能力越强,疏溶作用越弱,越有利于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盐酸 硝酸 硫酸 羧酸 三辛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士古气化炉冷态流场数学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克俭 于遵宏 沈才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4-102,共9页
本文从流体力学基本守恒方程出发,标准的k-ε湍流双微分方程模型模拟湍流流动,用用SIMPLE算法求解偏微分方程,对双流股平行射流德士古气化炉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气化炉中轴向、径向都有明显的速度分布,有一回流区... 本文从流体力学基本守恒方程出发,标准的k-ε湍流双微分方程模型模拟湍流流动,用用SIMPLE算法求解偏微分方程,对双流股平行射流德士古气化炉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气化炉中轴向、径向都有明显的速度分布,有一回流区,明显地偏离平推流流型。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经检验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该模型描述了速度分布、回流量、涡眼位置与射流速度、炉体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对理解德士古技术、设计、操作渣油(水煤浆)气化装置提供了流体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制备 合成气 气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法回收稀羧酸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恒水 朱宏杰 +1 位作者 霍文军 苏元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819-823,共5页
研究了叔胺N235从稀水溶液中萃取低分子量羧酸的行为和性质,考察了稀释剂、溶剂组成、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测定了液液平衡数据,得到了萃取等温线与McCabe-Thiele图,对初始浓度为0.5mol/1的稀羧酸,用20(v)%N235-1,1,2-三氯乙烷为溶剂,在29... 研究了叔胺N235从稀水溶液中萃取低分子量羧酸的行为和性质,考察了稀释剂、溶剂组成、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测定了液液平衡数据,得到了萃取等温线与McCabe-Thiele图,对初始浓度为0.5mol/1的稀羧酸,用20(v)%N235-1,1,2-三氯乙烷为溶剂,在298K,相比E/R=1时,经三级逆流萃取,其萃取率分别为:甲酸>99.5%,乙酸>90.0%,丙酸>99.8%。研究了萃取过程的机理,得到萃合比为1及其萃合物结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 萃取 羧酸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二甘醇对醇-水萃取精馏影响的数模计算与验证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凡 黄福江 +1 位作者 张翠华 张成芳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54-262,共9页
应用多元汽液相平衡原理进行了乙二醇、二甘醇对醇-水萃取精馏影响的数模计算,并予以实验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Y≤0.030,认为Wilson模型对醇-水物系是合宜的;乙二醇、二甘醇是醇-水萃取精馏分离的两种较好的萃取剂。
关键词 萃取 精馏 乙二醇 二甘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士古气化炉冷态流场测试 被引量:4
18
作者 龚欣 于建国 +3 位作者 肖克俭 王辅臣 沈才大 于遵宏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在出口端结构、尺寸各异的六种有机玻璃容器(φ320×8mm,长为1182mm、1680mm)中,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定了不同射流量时的轴向速度分布,并计算了回流量、涡眼位置以及回流区的起止轴向位置。得到了筒体长度、直径、出口结构以及射... 在出口端结构、尺寸各异的六种有机玻璃容器(φ320×8mm,长为1182mm、1680mm)中,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定了不同射流量时的轴向速度分布,并计算了回流量、涡眼位置以及回流区的起止轴向位置。得到了筒体长度、直径、出口结构以及射流量对速度分布和回流量的影响结果,从而揭示出德士古气化炉内的流动状况,认为德士古气化炉中流场是影响化学反应结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炉 测试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液相烷基化的HY分子筛催化剂的改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佩若 朱志华 +2 位作者 戴迎春 包平 季桂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3-87,共5页
在改性的HY分子筛催化剂上进行苯与乙烯的液相烷基化反应,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水蒸汽处理条件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TPD、IR、XRD、比表面和孔径分布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的晶相结构、表面酸性质和催化活性之间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 HY分子筛 烷基化 乙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丁砜溶剂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金根 黄祖耀 李义渊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研究了温度、时间、初始pH值和环丁烯砜含量等因素对环丁砜溶剂热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环丁砜的改性方法,在溶剂中加入1%(Wt)的碱性改性剂,在200℃,加热6 h,同时通氮气100 mL/min。用此方法得到的改性环丁砜,其热稳定性明显改善。
关键词 环丁砜 环丁烯砜 芳烃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