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7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与交付平台架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宇璇 郑洪 +4 位作者 王国光 柏华军 田文涛 熊斌 施新晔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针对当前国内陆路交通工程在TOGAF模式实践中存在数字化程度低、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其中,勘察设计交付平台构建涵盖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关键业务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 针对当前国内陆路交通工程在TOGAF模式实践中存在数字化程度低、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其中,勘察设计交付平台构建涵盖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关键业务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基于微服务与微内核技术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架构,实现500 MB以下BIM模型在平台20帧运行和3 s加载,且同时支持最高200人的全业务在线协同设计。勘察设计交付平台通过提供多引擎融合服务,实现包括自动校审、高逼真可视化展示等功能的数字化交付服务,解决工程数字化交付困难、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通过升级建设工程新协同设计方式及成果展示形式,为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勘察设计交付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TOGAF 智能勘察设计平台 智能交付平台 微服务 微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地质条件下预应力锚杆岩壁吊车梁设计研究
2
作者 王锦锋 刘加进 +1 位作者 姚新刚 田迎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08-814,共7页
对于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国家能源局规范NB/T 35079—2016未做较为明确规定。由于不良地质条件下围岩释放应力难以准确预估,普通砂浆受拉锚杆受力离散型较大,难以完全保证岩梁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并验证了可重新张... 对于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国家能源局规范NB/T 35079—2016未做较为明确规定。由于不良地质条件下围岩释放应力难以准确预估,普通砂浆受拉锚杆受力离散型较大,难以完全保证岩梁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并验证了可重新张拉的预应力锚杆岩壁吊车梁设计方案,该方案预应力锚杆深入稳定围岩,受围岩释放应力影响较小,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若预应力锚杆受力超标,可对预应力锚杆松弛再张拉,保证长久安全稳定运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杆岩梁可与围岩紧密贴合,较普通砂浆锚杆岩梁具有更可靠的整体稳定性,有利于减小围岩和结构间的开合度,保障结构与围岩的黏聚力和摩擦力的有效发挥,提高岩梁整体稳定性。最后,以以色列Kokhav Hayarden抽蓄地下厂房的预应力锚杆岩梁作为案例,验证了预应力锚杆岩梁具备较大的安全裕度,设计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地质条件 释放应力 重新张拉 预应力锚杆 岩壁吊车梁 附壁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大直径嵌桩式重力锚碇摩擦/嵌固联合抗滑机制和设计方法
3
作者 武守信 李小刚 冯君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198,共13页
大直径嵌桩式重力锚利用嵌固桩的侧向承载作用来增加抗滑力,能减小重力锚体积,降低基坑开挖量和对原状地基的扰动,提高锚碇抵抗地质灾害的能力。然而,锚碇基底摩擦力和嵌固桩侧向承载力的联合抗滑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可供设计使用的实... 大直径嵌桩式重力锚利用嵌固桩的侧向承载作用来增加抗滑力,能减小重力锚体积,降低基坑开挖量和对原状地基的扰动,提高锚碇抵抗地质灾害的能力。然而,锚碇基底摩擦力和嵌固桩侧向承载力的联合抗滑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可供设计使用的实用方法。针对中风化石英砂岩地基上的大直径嵌桩式重力锚碇,运用三维实体弹塑性数值分析手段,采用岩石力学中考虑高孔隙砂岩体积压缩屈服的帽盖模型及库伦接触-摩擦单元,分析4根不同桩长的大直径嵌固桩侧向承载力以及单桩和群桩重力锚基底摩阻力与嵌固桩的耦合效应,揭示重力锚嵌固桩侧向基岩反力分布形态和摩阻力随主缆拉力的演化规律,考察嵌固桩长度以及平面布置形式对该类重力锚抗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力锚嵌固桩可承担锚碇总抗滑力的70%~80%,极限荷载下锚碇基底实际摩阻力只达到最大摩阻力的2/3;嵌桩式重力锚的抗滑稳定性系数能达到悬索桥规范要求,而锚碇位移能控制在跨度的1/10 000之内;嵌桩式重力锚的失稳主要由锚碇后部扩底式嵌固桩周围基岩局部屈服破坏引起;与传统重力锚相比,大直径嵌桩式重力锚可以减小锚碇自重达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重力锚 嵌固桩 稳定性 抗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透性土料管袋堆叠脱水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强 陈建明 +3 位作者 高洪祥 史吏 俞演名 于思冬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3-541,共9页
钱塘江河口某段土工管袋围堰施工采用潮间赶潮施工方式,对管袋成型时间提出了严苛要求。首先基于现场填充的河床砂质粉土料源与管袋尺寸,利用时间因数T_(v)使室内试验与现场施工形成对标关系;然后进行现场管袋脱水试验和室内管袋自重及... 钱塘江河口某段土工管袋围堰施工采用潮间赶潮施工方式,对管袋成型时间提出了严苛要求。首先基于现场填充的河床砂质粉土料源与管袋尺寸,利用时间因数T_(v)使室内试验与现场施工形成对标关系;然后进行现场管袋脱水试验和室内管袋自重及加压脱水模型试验,通过对比验证了采用时间因数T_(v)对标室内与现场脱水时间的准确性;最后对孔隙水压力、脱水量等工程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获得不同加压时刻对管袋脱水量与脱水效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层管袋自重脱水,在时间因数T_(v)达到0.592(对标现场6.5 h)前进行上部加压可有效提高管袋脱水量并减少成型所需时间,与自重脱水相比,在T_(v)=0.082(对标现场0.6 h)时加压可使管袋脱水量增加22.6%,成型所需时间提早31.6%。研究可为管袋堆叠连续施工的填筑时机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管袋 围堰工程 模型试验 堆叠时刻 脱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岔磨车钢轨打磨方案优化设计
5
作者 许玉德 王章 +1 位作者 胡猛 吴琰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69-1275,共7页
为解决目前高铁道岔钢轨打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依靠经验选择打磨模式的问题,以CMC-16型道岔打磨车为研究对象,建立钢轨廓形和砂轮的参数化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模拟钢轨打磨过程,分析岔磨车常用9种打磨模式的角度分布和作用结果;在此基础... 为解决目前高铁道岔钢轨打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依靠经验选择打磨模式的问题,以CMC-16型道岔打磨车为研究对象,建立钢轨廓形和砂轮的参数化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模拟钢轨打磨过程,分析岔磨车常用9种打磨模式的角度分布和作用结果;在此基础上,以实现理论打磨后钢轨廓形与目标廓形最佳匹配为设计原则,提出一种岔磨车钢轨打磨方案设计的改进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以打磨车现有模式为基础设计打磨廓形,现场试验中实际打磨后廓形与理论打磨后廓形相比较,最大打磨量差值为0.16 mm,且在-10°~55°的打磨范围内廓形基本重合,打磨效果较好,能够避免打磨模式不可控和过于依靠人为经验的问题;通过该方法设计得到的打磨方案由每一遍作业的打磨模式序号组成,可直接作为打磨车计算机控制单元的输入参数,更为贴合现场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打磨 岔磨车 数值模拟 打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5G基站的电网友好型L-MPPT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邾玢鑫 胡明辉 +2 位作者 刘佳欣 魏子豪 王凯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5,共7页
随着5G技术的快速普及,大规模部署的高能耗5G基站给配电网带来了巨大的供电压力.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广泛接入对末端配电网的电压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光伏直流汇入基站直流侧负荷不仅可以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也可节约变流装置成本.本文提出... 随着5G技术的快速普及,大规模部署的高能耗5G基站给配电网带来了巨大的供电压力.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广泛接入对末端配电网的电压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光伏直流汇入基站直流侧负荷不仅可以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也可节约变流装置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电网友好型组合式光伏直流汇流方案,包含感知单元与汇流单元两部分.通过感知单元实现了配电网侧电压感知,配合本文所提的电网友好型限最大功率跟踪策略(limi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L-MPPT),在配电网末端电压或基站内直流侧电压抬升时可以有效干预,抑制配电网末端或基站直流母线过电压.基于GD32单片机和Lo Ra通信芯片构建了所提组合式光伏直流汇流方案实验样机.实验结果显示:在基站负荷或光伏出力波动时,所提方案能够抑制直流母线电压越线;在配电网电压抬升时,可有效降低光伏出力,抑制配电网电压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电网友好型 状态感知 光伏直流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域商业区土地利用影响径流水质的机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7
作者 陈前虎 常春香 +4 位作者 魏俊 黄金烨 李阿蒙 周湛 许越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60,I0003,共9页
探究轨道交通站域商业区土地利用影响径流水质的深层作用机理,有助于从水质约束视角为规划管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杭州市35个站域商业区为研究对象,依据站点类型和商业功能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并建立可表征其空间形态、道路交通和绿地布... 探究轨道交通站域商业区土地利用影响径流水质的深层作用机理,有助于从水质约束视角为规划管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杭州市35个站域商业区为研究对象,依据站点类型和商业功能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并建立可表征其空间形态、道路交通和绿地布局的土地利用指标体系,采用回归与拟合分析等方法,解析土地利用影响径流水质的内在机理,明确关键指标阈值。结果表明:1)69%的站域商业区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水质优劣排序为枢纽商务类>枢纽生活类>一般商务类>一般生活类,氨氮为显著受影响的水质指标;2)绿地率和建筑密度是影响站域商业区径流水质的关键指标;3)从水质约束角度求解站域商业区土地利用指标的管控阈值,可为标准规范的技术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修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区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径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升压站用220 kV酯油变压器选型与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建军 杨国泰 +4 位作者 蔡胜伟 张亚旭 汪天呈 杨凯 应斯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
天然酯绝缘油和合成酯绝缘油由于具有生态友好、防火性能优异的特点,在变压器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国内还没有环保酯类绝缘油应用于海上升压站220 kV电力变压器的先例。本文根据海上升压站特点与要求对变压器酯油类型和绝缘系... 天然酯绝缘油和合成酯绝缘油由于具有生态友好、防火性能优异的特点,在变压器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国内还没有环保酯类绝缘油应用于海上升压站220 kV电力变压器的先例。本文根据海上升压站特点与要求对变压器酯油类型和绝缘系统类型进行选型研究,以SZ-150000/220型变压器为对象,建立变压器器身结构改进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酯类绝缘油满足220 kV变压器的绝缘和温升要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和仿真计算探讨了酯类绝缘油用于海上升压站220 kV电力变压器的可行性,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使设备适应海上运行环境要求,为酯油变压器在海上升压站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升压站 酯油变压器 环保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静力触探试验的DEM-FDM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跃 顾晓强 +1 位作者 胡靖 郑兴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9-1258,共10页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标定罐静力触探贯入全过程的高效模拟,探究了影响锥尖阻力的主要因素。模拟中,首先根据砂土单元体宏观力学特性标定了砂土颗粒接触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标定罐尺寸、砂土密实度、围压等对锥尖阻力影响,最后建立了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离散-连续模型径向尺寸比R_(df)为0.67且标定罐归一化径向长度R_(d)为20的情况下,模拟的尺寸效应可忽略。同时,锥尖阻力的模拟结果与小孔扩张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之间呈指数关系,与原位测试结果接近,进一步验证了耦合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其结果可为砂土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经验关系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标定罐 离散元 有限差分 锥尖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海缆热效应与截面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海飞 韩大伟 +2 位作者 王向坤 夏志胜 巩凡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157,共9页
海缆作为高压电力的传输构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引起结构温度升高及膨胀。受各层约束作用,海缆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与变形,进而引起结构损坏。此外,温度升高会导致海缆内部高分子材料弹性模量降低,导致海缆截面力学性能的改变。因... 海缆作为高压电力的传输构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引起结构温度升高及膨胀。受各层约束作用,海缆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与变形,进而引起结构损坏。此外,温度升高会导致海缆内部高分子材料弹性模量降低,导致海缆截面力学性能的改变。因此有必要研究海缆运行过程中因热膨胀引起的应力和变形,分析温度对海缆截面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某海上风电工程为依托,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海缆-土体整体有限元模型,获得了稳态载流量下的温度场分布;基于温度场结果,采用热力耦合方法计算了海缆的热应力和热变形,并分析了温度作用下海缆截面力学性能的改变。结果表明:海缆运行时最高温度出现在铜导体中,外被层温度最低,以铜导体为中心,沿径向往内侧温度变化梯度较小,往外侧温度变化梯度较大;热应力主要集中在金属结构中,最大变形出现在钢丝铠装层中,当铜导体与光纤位于截面顶部时位移最大,位于底部时位移最小;考虑温度影响后,铜导体与光纤的应力会增大,同时海缆的拉伸与扭转刚度会降低,且逆扭转刚度的降低程度大于顺扭转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缆 有限元 热力耦合 应力 截面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露段海底电缆落锚撞击变形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忠顺 沙欣宇 +1 位作者 闻婧哲 苏凯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83,共11页
船舶落锚撞击海底电缆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海缆安全稳定运行。依托广西防城港某海上风电项目,采用无限元法模拟半无限地基及海缆的辐射效应,在Abaqus中建立船锚-海缆-海床的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获取海缆落锚撞击时的变形响应规律,并研... 船舶落锚撞击海底电缆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海缆安全稳定运行。依托广西防城港某海上风电项目,采用无限元法模拟半无限地基及海缆的辐射效应,在Abaqus中建立船锚-海缆-海床的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获取海缆落锚撞击时的变形响应规律,并研究了海床性质、撞击角度、落锚质量和撞击速度等因素对海缆损伤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海缆锚砸过程可分为冲击段、转折段和回弹段3个阶段,铠装钢丝层是主要的承载构件,内部结构层动态应力演化过程相较铠装钢丝层存在滞后现象;2)海缆局部凹陷变形随土体弹性模量增大而增大,海缆整体弯曲变形随土体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3)光纤单元的纵向压缩率随冲击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冲击角度对铠装层凹陷变形影响不大,对于三芯复合海缆,在冲击角0°下出现光纤单元截面变形最大值,在冲击角60°时出现最小值;4)船锚的质量对海缆整体弯曲变形影响较大,船锚的速度对海缆局部凹陷变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落锚撞击 有限元-无限元耦合 数值模拟 结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佰霖 马云帆 +3 位作者 陈昱锐 罗远林 褚凡武 付文龙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95,共15页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孪生六维模型,实现了系统数据共通、多源融合和虚实交互等功能。然后,构建可承载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感知交互驱动型数字孪生系统,并采用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chaotic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APSO)算法对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加快了原始网络的收敛速度,同时建立了基于CAPSO-BP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变压器现场监测数据在虚拟引擎平台上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系统各功能的开发应用并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数字孪生变压器系统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力井与压坡段对竖井溢洪道水力特性影响研究
13
作者 黄少奇 郑铁刚 +2 位作者 涂承义 孙哲豪 孙双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2-569,共8页
为确定竖井式溢洪道消力井深度及下游压坡段长度的合理取值,通过建立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消力井与压坡段体型改变对竖井溢洪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力井越深,底板冲击压强越小,当消力井深度大于1.5倍直径时,底板时均... 为确定竖井式溢洪道消力井深度及下游压坡段长度的合理取值,通过建立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消力井与压坡段体型改变对竖井溢洪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力井越深,底板冲击压强越小,当消力井深度大于1.5倍直径时,底板时均压强趋于静压;消力井深度小于2倍直径时,深度改变对底板脉动压强均方根影响较小;压坡段长度改变对压坡段出口附近流态影响显著,压坡段越长,下游尾水洞内水流越平稳;消力井深度和压坡段长度的改变对工程消能率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竖井式溢洪道 消力井 压坡段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架式海上风电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
14
作者 高山 张晨 +3 位作者 任修迪 卢东哲 王滨 韩旭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115,共8页
开展大型导管架式风电结构运行状态下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并研究在非理想白噪声激励条件下识别结果的鲁棒性。结合层次聚类算法,建立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COV-SSI),实现风电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首先基于平稳激励下的三层框架数值... 开展大型导管架式风电结构运行状态下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并研究在非理想白噪声激励条件下识别结果的鲁棒性。结合层次聚类算法,建立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COV-SSI),实现风电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首先基于平稳激励下的三层框架数值算例,验证提出的识别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再基于大型导管架式基础海上风电结构缩尺试验,研究风力机在不同风浪激励下运行的模态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分析典型运行工况条件下COV-SSI方法的鲁棒性。结果表明,在额定风速下该方法可有效识别结构的前两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模态分析 层次聚类 随机子空间识别 导管架式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研究
15
作者 孙淼军 陈玉静 +3 位作者 杨风艳 占辰龄 袁文永 张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6-414,共9页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证明该评价模型可从客观角度进行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评价,基于评价模型提出的优化方案具有合理性,能达到改善方案综合表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熵权-TOPSIS法 优化决策 多准则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气系统阀门开度对调相压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6
作者 何永清 袁超 +3 位作者 龚芹炬 陈丽霞 陈自力 陈常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2,共5页
水电站发电调相压水是水电站的常见工况之一,但在实际压水实验时常出现压水失败情况。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气系统的阀门开度是一个关键参数。由于压水实验成本较大且无法获取流场内部详细信息,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压水排气系统全流... 水电站发电调相压水是水电站的常见工况之一,但在实际压水实验时常出现压水失败情况。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气系统的阀门开度是一个关键参数。由于压水实验成本较大且无法获取流场内部详细信息,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压水排气系统全流域开展不同阀门开度下的气-水两相流动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获得了阀门开度对压水进程和尾水逸气的影响原因和规律,并提出了结合液位计和转轮消耗功率来共同作为压水判定准则,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水电站调相压水失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调相压水 阀门开度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桶导管架变加载速率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17
作者 何勇 俞剑 +3 位作者 时振昊 黄茂松 沈侃敏 王滨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6-90,共5页
海上风电基础在服役期间受潮汐、海浪以及风荷载作用会产生较大倾覆弯矩,为了研究承受不同速率的荷载作用时多桶导管架基础的荷载响应,在砂土地基中开展变速率水平荷载下的1g物理模型试验,分析荷载速率对多桶导管架基础最大弯矩与水平... 海上风电基础在服役期间受潮汐、海浪以及风荷载作用会产生较大倾覆弯矩,为了研究承受不同速率的荷载作用时多桶导管架基础的荷载响应,在砂土地基中开展变速率水平荷载下的1g物理模型试验,分析荷载速率对多桶导管架基础最大弯矩与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不断增大,荷载-位移曲线的峰值不断增大,且最大水平承载力对应的位移区间越晚出现;在不同速率的水平荷载下,多桶导管架基础前桶竖向位移绝对值和桶内孔压累积水平均大于后桶;水平加载速率增加带来的弯矩与水平承载力的上升是由于孔压累积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海上风电 模型试验 导管架基础 吸力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尺寸和形状效应的粗粒土单颗粒破碎试验研究
18
作者 梁玉珍 顾晓强 +1 位作者 周奇辉 邓刚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1-55,共5页
颗粒大小和形状显著影响颗粒的破碎行为。本研究对白鹤滩水电站高填方工程的砾石填料颗粒进行了颗粒扫描、形状分析和单颗粒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单颗粒破碎强度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特征应力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并评估了Weibull理论在... 颗粒大小和形状显著影响颗粒的破碎行为。本研究对白鹤滩水电站高填方工程的砾石填料颗粒进行了颗粒扫描、形状分析和单颗粒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单颗粒破碎强度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特征应力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并评估了Weibull理论在描述颗粒破碎强度尺寸效应方面的适用性。颗粒形状对破碎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计算颗粒破碎强度时考虑颗粒形状的影响,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计算形状因子,提出了一个考虑颗粒尺寸和形状效应的破碎强度概率分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尺寸 颗粒形状 破碎强度 WEIBULL分布 形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徐东升 刘洋 +2 位作者 杜文博 徐学勇 秦月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102,共12页
吹填形成的不均匀分层地基给岛礁工程带来了一定挑战,为研究非均质层状吹填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设计了地基承载模型试验系统,通过加载控制和沉降、变形监测,研究了不同分层模式下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和地... 吹填形成的不均匀分层地基给岛礁工程带来了一定挑战,为研究非均质层状吹填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设计了地基承载模型试验系统,通过加载控制和沉降、变形监测,研究了不同分层模式下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和地基变形机理。试验表明:在水平方向上,上部荷载对珊瑚砂地基变形的影响集中在2~3倍荷载板宽度范围内,垂直方向上则集中在2倍荷载板宽度范围内。非均质分层特征对珊瑚砂地基承载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级配更优的多层珊瑚砂地基承载性能更好,然而极限承载力与层间倾角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以倾角不超过20°的三层地基为例,平均降幅达14.3%。此外,非水平地基的变形受倾角影响呈非对称分布且向倾斜方向偏移。鉴于珊瑚砂与一般陆相沉积物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提出了基于轻型动探锤击数N10的水平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特性评估方法,有助于实践中快速评估珊瑚砂地基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非均质层状地基 PIV技术 静力载荷试验 动力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MD-SE-CNN-RELM的水位预测混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奇伟 刘月馨 +3 位作者 许雯 徐军杨 陈佳雷 张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5,133,共11页
精准的水位预测在自然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局部均值分解(RLMD)、样本熵(SampEn)、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正则化极限学习机(RELM)的水位预测混合模型。首先利用RLMD对历史... 精准的水位预测在自然灾害预警、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局部均值分解(RLMD)、样本熵(SampEn)、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正则化极限学习机(RELM)的水位预测混合模型。首先利用RLMD对历史水位数据进行分解,引入样本熵方法对分量数据进行特征重组以减少数据量;然后利用CNN对重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以提高训练速度;最后利用RELM预测每个子序列,将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水位序列的最终预测值。以岷江流域下游高场水文站点1997~2020年的日水位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未来1 d水位预测方面,所构建的混合模型与RELM、CNN-RELM、RLMD-CNN-RELM模型相比,准确度分别提升5.93%,5.91%,0.52%;3种不同预见期(1,2,3 d)下,混合模型预测结果的NSE分别为0.934657,0.932588,0.922955,预报精度均达到甲级。建立的RLMD-SE-CNN-RELM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强,可为水位预测和水资源的精准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预测 鲁棒局部均值分解 样本熵 卷积神经网络 正则化极限学习机 岷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