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3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与交付平台架构研究
1
作者 赵宇璇 郑洪 +4 位作者 王国光 柏华军 田文涛 熊斌 施新晔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共8页
针对当前国内陆路交通工程在TOGAF模式实践中存在数字化程度低、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其中,勘察设计交付平台构建涵盖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关键业务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 针对当前国内陆路交通工程在TOGAF模式实践中存在数字化程度低、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功能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其中,勘察设计交付平台构建涵盖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关键业务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基于微服务与微内核技术的技术架构和数据架构,实现500 MB以下BIM模型在平台20帧运行和3 s加载,且同时支持最高200人的全业务在线协同设计。勘察设计交付平台通过提供多引擎融合服务,实现包括自动校审、高逼真可视化展示等功能的数字化交付服务,解决工程数字化交付困难、数据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TOGAF架构的陆路交通智能勘察设计交付平台通过升级建设工程新协同设计方式及成果展示形式,为陆路交通工程数字化勘察设计交付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路交通 TOGAF 智能勘察设计平台 智能交付平台 微服务 微内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地质条件下预应力锚杆岩壁吊车梁设计研究
2
作者 王锦锋 刘加进 +1 位作者 姚新刚 田迎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08-814,共7页
对于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国家能源局规范NB/T 35079—2016未做较为明确规定。由于不良地质条件下围岩释放应力难以准确预估,普通砂浆受拉锚杆受力离散型较大,难以完全保证岩梁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并验证了可重新张... 对于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设计,国家能源局规范NB/T 35079—2016未做较为明确规定。由于不良地质条件下围岩释放应力难以准确预估,普通砂浆受拉锚杆受力离散型较大,难以完全保证岩梁安全稳定运行。提出并验证了可重新张拉的预应力锚杆岩壁吊车梁设计方案,该方案预应力锚杆深入稳定围岩,受围岩释放应力影响较小,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若预应力锚杆受力超标,可对预应力锚杆松弛再张拉,保证长久安全稳定运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杆岩梁可与围岩紧密贴合,较普通砂浆锚杆岩梁具有更可靠的整体稳定性,有利于减小围岩和结构间的开合度,保障结构与围岩的黏聚力和摩擦力的有效发挥,提高岩梁整体稳定性。最后,以以色列Kokhav Hayarden抽蓄地下厂房的预应力锚杆岩梁作为案例,验证了预应力锚杆岩梁具备较大的安全裕度,设计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地质条件 释放应力 重新张拉 预应力锚杆 岩壁吊车梁 附壁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域商业区土地利用影响径流水质的机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3
作者 陈前虎 常春香 +4 位作者 魏俊 黄金烨 李阿蒙 周湛 许越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60,I0003,共9页
探究轨道交通站域商业区土地利用影响径流水质的深层作用机理,有助于从水质约束视角为规划管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杭州市35个站域商业区为研究对象,依据站点类型和商业功能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并建立可表征其空间形态、道路交通和绿地布... 探究轨道交通站域商业区土地利用影响径流水质的深层作用机理,有助于从水质约束视角为规划管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杭州市35个站域商业区为研究对象,依据站点类型和商业功能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并建立可表征其空间形态、道路交通和绿地布局的土地利用指标体系,采用回归与拟合分析等方法,解析土地利用影响径流水质的内在机理,明确关键指标阈值。结果表明:1)69%的站域商业区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标准,水质优劣排序为枢纽商务类>枢纽生活类>一般商务类>一般生活类,氨氮为显著受影响的水质指标;2)绿地率和建筑密度是影响站域商业区径流水质的关键指标;3)从水质约束角度求解站域商业区土地利用指标的管控阈值,可为标准规范的技术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修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区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径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升压站用220 kV酯油变压器选型与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建军 杨国泰 +4 位作者 蔡胜伟 张亚旭 汪天呈 杨凯 应斯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
天然酯绝缘油和合成酯绝缘油由于具有生态友好、防火性能优异的特点,在变压器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国内还没有环保酯类绝缘油应用于海上升压站220 kV电力变压器的先例。本文根据海上升压站特点与要求对变压器酯油类型和绝缘系... 天然酯绝缘油和合成酯绝缘油由于具有生态友好、防火性能优异的特点,在变压器行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国内还没有环保酯类绝缘油应用于海上升压站220 kV电力变压器的先例。本文根据海上升压站特点与要求对变压器酯油类型和绝缘系统类型进行选型研究,以SZ-150000/220型变压器为对象,建立变压器器身结构改进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酯类绝缘油满足220 kV变压器的绝缘和温升要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和仿真计算探讨了酯类绝缘油用于海上升压站220 kV电力变压器的可行性,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使设备适应海上运行环境要求,为酯油变压器在海上升压站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升压站 酯油变压器 环保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佰霖 马云帆 +3 位作者 陈昱锐 罗远林 褚凡武 付文龙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1-295,共15页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 变压器热点温度对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直接影响。针对传统变压器管理模式复杂以及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方法存在成本高、计算效率低和计算误差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技术。首先,搭建变压器数字孪生六维模型,实现了系统数据共通、多源融合和虚实交互等功能。然后,构建可承载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感知交互驱动型数字孪生系统,并采用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chaotic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APSO)算法对BP(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加快了原始网络的收敛速度,同时建立了基于CAPSO-BP的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变压器现场监测数据在虚拟引擎平台上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变压器热点温度预测预警系统各功能的开发应用并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数字孪生变压器系统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温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研究
6
作者 孙淼军 陈玉静 +3 位作者 杨风艳 占辰龄 袁文永 张敏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6-414,共9页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 从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出发,构建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多准则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基于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建立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多准则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证明该评价模型可从客观角度进行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结构方案的评价,基于评价模型提出的优化方案具有合理性,能达到改善方案综合表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熵权-TOPSIS法 优化决策 多准则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气系统阀门开度对调相压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何永清 袁超 +3 位作者 龚芹炬 陈丽霞 陈自力 陈常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2,共5页
水电站发电调相压水是水电站的常见工况之一,但在实际压水实验时常出现压水失败情况。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气系统的阀门开度是一个关键参数。由于压水实验成本较大且无法获取流场内部详细信息,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压水排气系统全流... 水电站发电调相压水是水电站的常见工况之一,但在实际压水实验时常出现压水失败情况。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气系统的阀门开度是一个关键参数。由于压水实验成本较大且无法获取流场内部详细信息,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压水排气系统全流域开展不同阀门开度下的气-水两相流动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获得了阀门开度对压水进程和尾水逸气的影响原因和规律,并提出了结合液位计和转轮消耗功率来共同作为压水判定准则,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水电站调相压水失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调相压水 阀门开度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静力触探试验的DEM-FDM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宋跃 顾晓强 +1 位作者 胡靖 郑兴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9-1258,共10页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标定罐静力触探贯入全过程的高效模拟,探究了影响锥尖阻力的主要因素。模拟中,首先根据砂土单元体宏观力学特性标定了砂土颗粒接触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标定罐尺寸、砂土密实度、围压等对锥尖阻力影响,最后建立了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离散-连续模型径向尺寸比R_(df)为0.67且标定罐归一化径向长度R_(d)为20的情况下,模拟的尺寸效应可忽略。同时,锥尖阻力的模拟结果与小孔扩张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之间呈指数关系,与原位测试结果接近,进一步验证了耦合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其结果可为砂土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经验关系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标定罐 离散元 有限差分 锥尖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桶导管架变加载速率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何勇 俞剑 +3 位作者 时振昊 黄茂松 沈侃敏 王滨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6-90,共5页
海上风电基础在服役期间受潮汐、海浪以及风荷载作用会产生较大倾覆弯矩,为了研究承受不同速率的荷载作用时多桶导管架基础的荷载响应,在砂土地基中开展变速率水平荷载下的1g物理模型试验,分析荷载速率对多桶导管架基础最大弯矩与水平... 海上风电基础在服役期间受潮汐、海浪以及风荷载作用会产生较大倾覆弯矩,为了研究承受不同速率的荷载作用时多桶导管架基础的荷载响应,在砂土地基中开展变速率水平荷载下的1g物理模型试验,分析荷载速率对多桶导管架基础最大弯矩与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不断增大,荷载-位移曲线的峰值不断增大,且最大水平承载力对应的位移区间越晚出现;在不同速率的水平荷载下,多桶导管架基础前桶竖向位移绝对值和桶内孔压累积水平均大于后桶;水平加载速率增加带来的弯矩与水平承载力的上升是由于孔压累积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海上风电 模型试验 导管架基础 吸力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尺寸和形状效应的粗粒土单颗粒破碎试验研究
10
作者 梁玉珍 顾晓强 +1 位作者 周奇辉 邓刚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1-55,共5页
颗粒大小和形状显著影响颗粒的破碎行为。本研究对白鹤滩水电站高填方工程的砾石填料颗粒进行了颗粒扫描、形状分析和单颗粒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单颗粒破碎强度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特征应力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并评估了Weibull理论在... 颗粒大小和形状显著影响颗粒的破碎行为。本研究对白鹤滩水电站高填方工程的砾石填料颗粒进行了颗粒扫描、形状分析和单颗粒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单颗粒破碎强度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特征应力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并评估了Weibull理论在描述颗粒破碎强度尺寸效应方面的适用性。颗粒形状对破碎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计算颗粒破碎强度时考虑颗粒形状的影响,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计算形状因子,提出了一个考虑颗粒尺寸和形状效应的破碎强度概率分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尺寸 颗粒形状 破碎强度 WEIBULL分布 形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徐东升 刘洋 +2 位作者 杜文博 徐学勇 秦月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102,共12页
吹填形成的不均匀分层地基给岛礁工程带来了一定挑战,为研究非均质层状吹填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设计了地基承载模型试验系统,通过加载控制和沉降、变形监测,研究了不同分层模式下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和地... 吹填形成的不均匀分层地基给岛礁工程带来了一定挑战,为研究非均质层状吹填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设计了地基承载模型试验系统,通过加载控制和沉降、变形监测,研究了不同分层模式下珊瑚砂地基的承载特性和地基变形机理。试验表明:在水平方向上,上部荷载对珊瑚砂地基变形的影响集中在2~3倍荷载板宽度范围内,垂直方向上则集中在2倍荷载板宽度范围内。非均质分层特征对珊瑚砂地基承载特性产生了显著影响,级配更优的多层珊瑚砂地基承载性能更好,然而极限承载力与层间倾角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以倾角不超过20°的三层地基为例,平均降幅达14.3%。此外,非水平地基的变形受倾角影响呈非对称分布且向倾斜方向偏移。鉴于珊瑚砂与一般陆相沉积物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提出了基于轻型动探锤击数N10的水平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特性评估方法,有助于实践中快速评估珊瑚砂地基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非均质层状地基 PIV技术 静力载荷试验 动力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掘进引起的古建筑变形预测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亚鹏 谢况琴 +3 位作者 吴坚 钟可 周雪涛 袁宗浩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大直径盾构隧道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土体损失且对邻近古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古建筑自身的脆弱性和不可恢复性,其对周围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因此有必要针对盾构隧道施工期间邻近古建筑的变形特性和控制措施展开研究。基于之江... 大直径盾构隧道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土体损失且对邻近古建筑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古建筑自身的脆弱性和不可恢复性,其对周围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因此有必要针对盾构隧道施工期间邻近古建筑的变形特性和控制措施展开研究。基于之江路输水管廊工程,建立了隧道-土体-地基-塔数值模型,开展了盾构施工引起的邻近六和塔变形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与盾构隧道距离的减小,地表监测点沉降增大;推力大小的改变对塔身倾斜率和塔基沉降均有影响,土体损失率增大对塔身倾斜率的增大影响显著;布置PVC排桩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桩长、桩径与桩间距的参数分析表明,桩间距减小对地表沉降和六和塔变形控制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隧道 变形 沉降 PVC排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填石路基压实特性研究及服役性能智能感知
13
作者 孙兴 郜梦棵 +1 位作者 李炜杰 李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8,共11页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的填料特性,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现场填料细观参数,通过离散元软件进行振动压实模拟,分析各碾压参数对路基压实的影响效应,结合灌水法测试结果探究适用于山区填石路基压实质量的快速检测方...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的填料特性,采用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现场填料细观参数,通过离散元软件进行振动压实模拟,分析各碾压参数对路基压实的影响效应,结合灌水法测试结果探究适用于山区填石路基压实质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填石路基在振动压实过程中颗粒间力链体系是一个不断打破又重新建立的动态过程,整个路基结构由大粒径骨料颗粒间的接触形成强力链;建议采用振动频率28 Hz、激振力400 kN、振幅1.0 mm的碾压参数组合,该组合下压实效率和质量较优;得出山区大粒径填料填石路基密实度与重型动力触探的贯入度呈负相关关系,重型动力触探可作为快速检测技术用于大粒径填石路基的压实度检测;通过在填石路基内部埋设传感器的方法对其服役性能进行长期监测和感知,结果表明:路基沉降速率约为0.5 mm/d,未出现不均匀沉降;土压力在工后70 d左右达到峰值并处于稳定状态;边坡水平位移最大值为7 mm;各监测指标在监测期内均未达到设置预警值,验证了提出的适用于山区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碾压参数组合和重型动力触探压实质量控制技术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填石路基 离散元 振动压实 动力触探 智能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挡板式圆筒振荡水柱装置的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单治钢 潘佳鹏 +2 位作者 王成灿 孙淼军 何方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0-705,共6页
基于Star-CCM+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波浪水槽,研究圆筒振荡水柱(OWC)装置在不同C型挡板开口角度和波向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及波能俘获性能。结果表明:C型挡板可对OWC装置波能俘获产生一定的增强效果,当波浪为正向入射且挡板开口角度为180... 基于Star-CCM+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波浪水槽,研究圆筒振荡水柱(OWC)装置在不同C型挡板开口角度和波向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及波能俘获性能。结果表明:C型挡板可对OWC装置波能俘获产生一定的增强效果,当波浪为正向入射且挡板开口角度为180°时增效幅度最优,在当前挡板高度下最高可提升43.7%的波能俘获效率。当开口角度小于180°或波浪为斜向入射时,与最优增效幅度相比,C型挡板会阻碍一定的入射波浪能量进入气室,从而导致气室内部液面和压强振荡减弱,增效幅度降低,在某些条件下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水动力 波能转化 振荡水柱 C型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贯入仪预测超固结土强度的数值研究
15
作者 周波翰 张文利 王栋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3-1309,共7页
与传统的静力触探仪相比,球形贯入仪投影面积大,适合预测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在海洋岩土勘察中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当球形探头在粉质黏土或黏质粉土中贯入时,探头周围的土可能处于部分排水条件,进而影响贯入阻力。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正... 与传统的静力触探仪相比,球形贯入仪投影面积大,适合预测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在海洋岩土勘察中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当球形探头在粉质黏土或黏质粉土中贯入时,探头周围的土可能处于部分排水条件,进而影响贯入阻力。已有研究多集中在正常固结土,还不能考虑部分排水条件与土体超固结比的耦合作用。在此采用有效应力形式的大变形有限元方法,模拟球形探头在超固结土中的长距离贯入过程,对比已有的离心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验证了大变形模拟的可靠性。进而获得球形探头处贯入阻力的骨干曲线,建立超固结土中贯入阻力与部分排水条件的关系。基于大量变动参数分析,提出了利用球形仪在超固结土中贯入阻力预测有效内摩擦角的新方法,其中归一化贯入速度可量化部分排水程度,不再需要量测贯入过程中的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贯入仪 粉质黏土 超固结 有效内摩擦角 大变形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光储氢并网型微电网容量配置优化模型研究
16
作者 徐展鹏 陈福新 +1 位作者 杨雪凡 卢琴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153,共10页
以并网型光储氢微电网为研究对象,为提升其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碳减排能力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容量配置优化模型。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为最大年综合利润,不仅将投资运维、绿证交易和碳交易机制引入系统运行成... 以并网型光储氢微电网为研究对象,为提升其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碳减排能力和经济性,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容量配置优化模型。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为最大年综合利润,不仅将投资运维、绿证交易和碳交易机制引入系统运行成本和收益,且提出一种基于电氢储能实时收益系数的协调控制策略,使得光氢利润基于分时电价进行实时变化、储能设备的出力顺序根据实时收益系数来优化;优化变量为光、氢与储能的容量;优化方法为遗传算法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其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遗传算法的思想,对粒子种群的位置进行选择、交叉与变异操作,提高全局优化能力。通过优化设计实例与影响因素分析实例,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氢储微电网 并网型 容量配置 遗传算法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研究
17
作者 贾冉冉 曾敏 +3 位作者 严晶晶 郭培栋 杜雪松 柏华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8,206,共8页
桥梁现浇箱梁传统三维建模方法存在通用性差、建模精度和模板复用性低且无法联动变更等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路线识别算法,快速精准提取拟建路线完整的三维空间信息,自... 桥梁现浇箱梁传统三维建模方法存在通用性差、建模精度和模板复用性低且无法联动变更等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边线的现浇箱梁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采用路线识别算法,快速精准提取拟建路线完整的三维空间信息,自动生成桥梁高精度三维边线;结合自建的高度参数化现浇箱梁模板库,智能计算确定关键横断面重要参数;最后,采用拓扑拉伸实现现浇箱梁在多场景下的高准度、高复用性的自适应快速建模。将该建模技术应用于雄安某高速互通、某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诸暨某快速路等多个实际桥梁工程,并与传统技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所提技术具备高效高精度处理斜桥、曲线桥、超高、变箱室、变高梁、变桥宽、鼻端等复杂结构或复杂工况的建模能力,体现了该技术的广泛适用性;(2)所需的建模时间分别为0.4~2 h和2~10 h,表明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现浇箱梁建模效率,建模时间相比传统技术节省约80%;(3)进行桥梁宽度变更,所需耗时分别为0.5 h和4~8 h,表明该技术通过联动变更能显著提升效率,变更耗时相比传统技术节省88%~94%。本文自适应建模技术方法为现浇箱梁快速建模和变更提供了广适、智能、高效的BIM解决方案,是推动桥梁设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现浇箱梁 自适应技术 参数化建模 BIM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远海勘探平台异形构件的腐蚀行为研究
18
作者 孙淼军 朱喜涛 +2 位作者 朱海超 尤德财 谢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2-50,共9页
由于深远海勘探平台异形构件(地脚螺栓)长期暴露于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异形构件的表面和内部结构不断受到腐蚀作用的侵蚀,使其失去了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严重危及海上设施的安全运行。采用COMSOL多物理场耦合技术,研究分别在盐雾与干湿交... 由于深远海勘探平台异形构件(地脚螺栓)长期暴露于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异形构件的表面和内部结构不断受到腐蚀作用的侵蚀,使其失去了原有的强度和稳定性,严重危及海上设施的安全运行。采用COMSOL多物理场耦合技术,研究分别在盐雾与干湿交替环境下力学与电化学的机电耦合效应对异形构件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实验测定Q345钢的力学性能和不同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将实验数据输入到仿真模型中。模拟结果表明,机电耦合效应下的异形构件腐蚀电位会比未受力状态更负,腐蚀电流密度也更高,更容易发生腐蚀失效。在同等力学作用下,干湿交替环境下腐蚀坑的面积大且数量多,腐蚀程度高于盐雾环境。地脚螺栓的易腐蚀位置主要在螺杆与弯头连接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构件 Q345钢 盐雾环境 干湿交替环境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库区古堰塞湖沉积物特征及形成年代研究
19
作者 王团乐 刘敬民 +3 位作者 彭正 叶圣生 李化 邓建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9-725,共7页
古堰塞湖湖相沉积物中含有反映地质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通过对湖相沉积物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乌东德库区古堰塞湖的形成及消亡过程。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库区内的湖相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粒度试验和光释光测年,探讨该区湖... 古堰塞湖湖相沉积物中含有反映地质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通过对湖相沉积物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乌东德库区古堰塞湖的形成及消亡过程。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库区内的湖相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粒度试验和光释光测年,探讨该区湖相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粒度层序特征和形成年代。研究结果表明:(1)乌东德库区内湖相沉积物连续分布于攀枝花市上游金沙水电站坝址下游至金坪子滑坡前缘的金沙江两岸,可见最大连续沉积厚度≥50 m,分布高程从962 m到10 38 m;(2)C-M图解显示沉积结束时水动力条件变化剧烈水力搬运能力变强,且多处“顶层”湖相沉积物与河流相砂卵石层的叠置关系反映沉积过程的结束很可能对应了一次较大程度的水动力环境突变事件;(3)根据测年结果推算的湖相沉积物开始形成时间(堵江时间)为距今53~45 ka,湖相沉积物沉积结束时间(溃坝时间)为距今20 k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堰塞湖 湖相沉积物 沉积特征 溃决洪水 OSL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中游径流非一致性及典型指标变化特征研究
20
作者 朱晨雨 江明 +1 位作者 乔川源 鲁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6,63,共8页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受调水及气候变化、流域内耗水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丹江口水库下游的水文情势已发生较大变化,深入研究径流序列的非一致性演变规律及影响,对区域水资源调度、管理与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Mann-Ke...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受调水及气候变化、流域内耗水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丹江口水库下游的水文情势已发生较大变化,深入研究径流序列的非一致性演变规律及影响,对区域水资源调度、管理与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和GAMLSS模型,分析汉江中游皇庄站1960-2020年径流量序列的趋势变化和突变特征,并基于标准化径流指数,低水位出现频率和水文变化等典型指标,揭示非一致性条件下汉江中游丰枯变化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①汉江中游径流序列已经发生变异。皇庄站年、枯水期(1-3月)、汛末蓄水期(9-11月)等径流量序列皆呈现出显著的非一致性,基于GAMLSS的时变矩模型中,3个径流量序列以时间t为协变量的最优非一致性模型分别服从LOGNO、GA、LOGNO分布;②皇庄站年径流量呈衰减态势,枯水发生概率增大;年内尺度上,枯水期径流量增加,汛末蓄水期径流量减少。年、逐月的平均水位皆显著下降,最低通航水位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下降了0.78 m。低流量脉冲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和反转次数都已经发生中度改变,应关注径流多时间尺度演变对汉江中游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汉江中游水利水运工程规划设计、水资源调度管理、生态流量调控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一致性 GAMLSS模型 标准化径流指数 低水位 汉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