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伏矿体三维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方法 被引量:60
1
作者 袁峰 李晓晖 +6 位作者 张明明 周涛发 高道明 洪东良 刘晓明 汪启年 朱将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0-643,共14页
开展三维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当前隐伏矿体找矿勘探的实际需要,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方法体系仍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隐伏矿体三维综合信息定量预测流程和方法。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及地质数据库管理、三维地质... 开展三维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当前隐伏矿体找矿勘探的实际需要,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方法体系仍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隐伏矿体三维综合信息定量预测流程和方法。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及地质数据库管理、三维地质建模及地球物理数据融合、地质特征空间分析及控矿因素提取、多维多元控矿信息融合及预测信息集构建、隐伏矿体三维定位定量预测等多方面内容。由于方法综合了地质体三维建模、多维空间分析技术、地球物理方法以及预测方法,因此可有效提高三维成矿预测的有效性和可靠程度。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在宁芜盆地分别针对矿田和矿区尺度,开展了中、大比例尺的三维成矿预测实例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显示该方法体系可有效地对深部隐伏矿体进行定位定量预测,能够服务于今后的新老矿区隐伏矿体找矿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体 三维 成矿预测 空间分析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白象山矿区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晓晖 袁峰 +7 位作者 张明明 贾蔡 周涛发 张淑虹 郑通科 高道明 洪东良 刘晓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4-657,共14页
本文基于三维地质环境,综合白象山矿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和物探成果,首先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详细刻画了白象山矿区的三维地质结构;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手段对三维控矿因素进行定量挖掘,提取了多种三维控矿因素;最后... 本文基于三维地质环境,综合白象山矿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和物探成果,首先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详细刻画了白象山矿区的三维地质结构;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手段对三维控矿因素进行定量挖掘,提取了多种三维控矿因素;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三维成矿定位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能很好的定位出已知矿体,同时显示,在已知矿体北部及东部的深边部具有较高的成矿概率,可作为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探的靶区。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对于白象山矿区的应用是有效的,可服务于新老矿区的深边部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同时可为隐伏矿、盲矿的成矿预测和优选靶区提供定量、定位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人工神经网络 成矿预测 空间分析 白象山 宁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白象山铁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3
作者 贾蔡 袁峰 +5 位作者 张明明 李晓晖 周涛发 邵尉 郑通科 高道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1040,共10页
白象山铁矿床是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中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赋存于闪长岩和黄马青组砂页岩接触带部位的内带-正带,呈似层状产出。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探讨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以及汇流容矿空间的形成。在... 白象山铁矿床是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中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赋存于闪长岩和黄马青组砂页岩接触带部位的内带-正带,呈似层状产出。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探讨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以及汇流容矿空间的形成。在建立白象山矿床典型剖面以及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剖面,基于FLAC 3D系统,对白象山铁矿床的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白象山铁矿床存在容矿汇流空间,其形成受力-热-流体的耦合作用制约;扩容空间的形成可为矿质的沉淀以及交代作用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并为流体的汇聚提供有利场所,也表明白象山铁矿床的成矿过程与力学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的模拟研究充分揭示了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岩石不同的力学性质以及接触带的形态是控矿的重要因素,这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扩容空间 白象山铁矿床 宁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舒家店地区志留纪地层中金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1 位作者 刘晓明 孙卫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339,共7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化)体走向63°~100°,最厚约20余米,金品位最高44.36 g/t,银最高126 g/t,铜最高7.68%,深部探矿工作正在加速施工中,初步估计该金矿资源前景在中型或以上规模。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舒家店地区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伴生银、铜、钼及锌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具有构造蚀变岩型特征,不同于已知铜陵地区铜金矿类型,同时在铜陵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金矿脉也属首次,因此该矿的发现将进一步丰富该区的成矿理论,对于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进一步探矿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矿集区 舒家店 志留系 蚀变岩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滑坡破坏机理分析及治理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7
5
作者 郝学冉 王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8-181,共4页
以某矿山露天采场西帮土体边坡为例,分析其滑坡事件的发生及勘察、治理方案的选择。结合以往勘察资料,通过对台阶土体边坡失稳前后稳定性系数的计算及破坏机理分析,排除本次边坡失稳并非是土力学方面的原因,得到其失稳主要原因是:土体... 以某矿山露天采场西帮土体边坡为例,分析其滑坡事件的发生及勘察、治理方案的选择。结合以往勘察资料,通过对台阶土体边坡失稳前后稳定性系数的计算及破坏机理分析,排除本次边坡失稳并非是土力学方面的原因,得到其失稳主要原因是:土体边坡坡肩附近有地表水体的存在,地表水体通过具有液化性的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俗称流砂层)的缓慢渗透,局部产生涌泥、涌水,最终产生管涌,导致土体边坡局部坍塌,并在地表水体的冲击作用下,进一步扩大边坡坍塌范围。基于滑坡破坏机理分析,从而否决"块石压坡、边坡再造"原方案,改以"填退水体,注浆改土"综合治理方案,为企业节约了治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破坏机理 边坡稳定性 管涌 注浆改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冬瓜山矿床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文龙 任升莲 +9 位作者 张俊杰 宋传中 黄方 李龙明 李加好 张妍 刘国厅 韩旭 王静雅 李海龙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1-907,共17页
磁黄铁矿是铜陵冬瓜山矿床中最重要的矿石矿物之一,其标型特征不仅反映其自身形成环境,对矿床成因也具有指示意义。本文选取矿床中不同层位的磁黄铁矿矿石样品,利用矿相学、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磁黄铁矿标型形... 磁黄铁矿是铜陵冬瓜山矿床中最重要的矿石矿物之一,其标型特征不仅反映其自身形成环境,对矿床成因也具有指示意义。本文选取矿床中不同层位的磁黄铁矿矿石样品,利用矿相学、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同位素分析等手段对磁黄铁矿标型形态、成分、结构以及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磁黄铁矿主要分布在矿体的中部,根据磁黄铁矿与其共生矿物之间的交代关系,认为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是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x射线衍射显示磁黄铁矿以六方和单斜相为主,近岩体处主要是六方晶系;远岩体处则以单斜晶系为主。且见单斜沿六方磁黄铁矿的边部有交代现象,显示出热液交代作用的特征。电子探针测试显示磁黄铁矿的Fe元素含量为58.435%-60.978%,平均值为59.737%;s元素含量为38.297%~39.891%,平均值为38.696%,分子式为Fe4S5-Fe9S10,也显示磁黄铁矿有六方和单斜两个相,单颗粒成分剖面显示其核部为六方相,边部为单斜相。磁黄铁矿的6’驽组成均为-0.7‰-+13.5%o之间,δ57Fe的总体分布范围为0.49‰~0.52‰,Fe同位素和s同位素显示它们均来源于岩浆及其热液。说明磁黄铁矿具有岩浆成因和热液交代成因。支持冬瓜山矿床是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山矿床 磁黄铁矿 结构标型 FE同位素 矽卡岩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姑矿田太平山铁矿床二长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维安 蒋小娟 +5 位作者 袁峰 周涛发 洪东良 高道明 刘心兵 刘晓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0-1214,共15页
太平山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火山岩盆地南段的钟姑矿田北东部。与区域玢岩型铁矿赋矿岩石不同的是,太平山铁矿床赋存在二长岩中。对赋矿二长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其成岩成矿地质意义。研... 太平山铁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火山岩盆地南段的钟姑矿田北东部。与区域玢岩型铁矿赋矿岩石不同的是,太平山铁矿床赋存在二长岩中。对赋矿二长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其成岩成矿地质意义。研究显示,太平山铁矿床中二长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在129.0±2.0 Ma^132.8±1.8 Ma之间,属于早白垩世,与钟姑矿田内其他铁矿床的赋矿岩石年龄一致,与整个宁芜火山岩盆地内赋矿的闪长质岩浆活动时限也相吻合;二长岩总体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Hf轻微亏损,P、Ti明显亏损的特征;微量元素对Nb/La比值<1,Nb/U值介于3.05~5.46之间,低于全球MORB和OIB的平均值,也低于地壳的平均值,表明其起源于富集的交代岩石圈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岩浆起源及演化与钟姑矿田、宁芜火山岩盆地内的赋矿闪长玢岩具有相似的特征。太平山铁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应形成于中国东部整体岩石圈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新的铁成矿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姑矿田 太平山 铁矿床 二长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姑矿田铁矿成矿模式与规律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3
8
作者 高道明 洪东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87,共4页
钟姑矿田是宁芜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在前人工作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和各类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出本矿田"三楼三型五式"和"格状-通道-成群-配套-三层楼"的成矿规律,富碱富铁、高氧化度和低... 钟姑矿田是宁芜地区重要的矿集区之一,在前人工作与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矿田成矿地质背景和各类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出本矿田"三楼三型五式"和"格状-通道-成群-配套-三层楼"的成矿规律,富碱富铁、高氧化度和低镁质岩浆岩,三叠系含钙质页岩、灰岩和含膏盐地层及重磁异常组合是其找矿标志。对目前开展的新一轮铁矿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姑矿田 成矿模式 容矿构造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荷花山铅锌银矿床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特征对比研究
9
作者 王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46-1550,共5页
近年来经过安徽省地勘基金投资勘查,在铜陵矿集区发现一种新类型类似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ississippi Valley-type,MVT)型的荷花山铅锌银多金属大型矿床。通过对钻孔中赋矿岩石的深入研究和科研项目的平行推进,发现该矿床有许多与MVT型矿... 近年来经过安徽省地勘基金投资勘查,在铜陵矿集区发现一种新类型类似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ississippi Valley-type,MVT)型的荷花山铅锌银多金属大型矿床。通过对钻孔中赋矿岩石的深入研究和科研项目的平行推进,发现该矿床有许多与MVT型矿床类似和不同的特征。相似特征为:赋矿围岩特征相似,均为白云岩灰岩地层;矿床中均存在有机质;成矿流体均为盆地卤水。不同特征为:荷花山矿床成矿流体盐度相比MVT铅锌矿床较低;赋矿围岩下伏地层不同。通过从不同角度的对比,揭示了这种新类型矿床的成矿特征,对该新类型矿床的成矿特征有了进一步认识,即其为一个新类型的铅锌矿床,这一认识对在本区寻找相似类型矿床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山 铅锌矿床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 矿床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