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盆地首次发现恐龙蛋和骨骼化石
1
作者 王强 董哲 +4 位作者 茅磊 朱旭峰 陈岩滨 黄建东 丁海东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8-252,共5页
报道了安徽省合肥盆地首次发现的蛋化石。蛋化石呈长形,外表面具有细脊状纹饰,蛋壳径切面可见由锥体层和柱状层组成,因此将其归入到长形蛋科(Elongatoolithidae)。又基于蛋壳较薄,小于1 mm,锥体层与柱状层界线不明显,将其归入到长形蛋属... 报道了安徽省合肥盆地首次发现的蛋化石。蛋化石呈长形,外表面具有细脊状纹饰,蛋壳径切面可见由锥体层和柱状层组成,因此将其归入到长形蛋科(Elongatoolithidae)。又基于蛋壳较薄,小于1 mm,锥体层与柱状层界线不明显,将其归入到长形蛋属(Elongatoolithus)。由于蛋化石被压扁较为严重,对蛋体形状指数产生较大影响,蛋壳内外表面由于受到侵蚀而造成缺失,因此将其暂定为长形蛋属未定种(Elongatoolithus oosp.)。合肥盆地蛋化石和骨骼化石的发现,丰富了安徽省蛋和骨骼化石的分布,同时也拓展了长形蛋类的古地理分布,进一步为该区域晚白垩世地层对比提供了确切的实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盆地 上白垩统 张桥组 蛋化石 长形蛋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青阳高家塝钨钼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2
作者 肖鑫 周涛发 +5 位作者 袁峰 范羽 张达玉 刘东周 黄伟平 陈雪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9-872,共14页
高家塝钨钼矿床赋存于皖南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北东缘接触带附近,是安徽省目前探明的规模最大的层控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本文采用LA-ICP-MS方法对高家塝矿区花岗闪长岩和细粒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定年,得到年龄分别为144.9... 高家塝钨钼矿床赋存于皖南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北东缘接触带附近,是安徽省目前探明的规模最大的层控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本文采用LA-ICP-MS方法对高家塝矿区花岗闪长岩和细粒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定年,得到年龄分别为144.9±1.2Ma和145±2.0Ma。通过辉钼矿Re-Os等时线定年方法,得到高家塝矿床成矿时代为146.1±4.8Ma。皖南地区燕山期发育两期钨钼成矿作用,分别为146~136Ma和134~128Ma,类似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分别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转换区和岩石圈快速拆沉减薄的两种构造背景。通过与钦杭成矿带典型钨钼矿床的对比发现,皖南地区钨钼成矿事件集中于燕山期,而钦杭成矿带钨锡成矿事件具有多阶段性。皖南地区同样发育大量与钦杭成矿带相似的花岗岩类岩浆岩,然而到目前为止皖南地区发现的钨锡矿床主要与中酸性花岗闪长岩类密切相关,仅少数矿床与钦杭成矿带成矿岩浆岩(均为高分异的花岗岩类)相似,同时皖南地区锡矿床找矿的突破,表明了皖南地区具有寻找与花岗岩类相关的钨钼矿床和锡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家塝钨钼矿床 成岩成矿时代 两期钨钼成矿事件 钨钼矿床和锡矿床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大山头基性杂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闫海卿 赵焕强 +5 位作者 丁瑞颖 米世好 王强 贺宝林 范模春 任建梅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16-228,共13页
大山头岩体是北山地区黑山铜镍硫化物成矿带中一个较大的基性杂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时代、岩浆源区性质和成岩背景等问题是研究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岩、成矿过程必须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笔者首次获得大山头杂岩体SHRIMP锆石U-P... 大山头岩体是北山地区黑山铜镍硫化物成矿带中一个较大的基性杂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时代、岩浆源区性质和成岩背景等问题是研究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岩、成矿过程必须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笔者首次获得大山头杂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为(359.3±5.7)Ma,确定了黑山成矿带超镁铁岩带的成岩期为泥盆纪末。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大山头杂岩体的原生岩浆可能为高Mg玄武岩浆,其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并且受到强烈的洋壳俯冲流体交代和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构造背景研究显示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早古生代古缝合带的俯冲作用可能持续到泥盆纪末。大约在359.3±5.7Ma大山头—黑山一带洋壳俯冲作用依然影响着大陆边缘初始裂谷近内的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同化混染 源区性质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谱分析的GNSS-MR雪深反演
4
作者 范兴群 刘立龙 +2 位作者 薛张芳 吴昊舰 吴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当前二次多项式难以准确拟合信噪比趋势导致反演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引入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原始SNR信号分解重构,得到高质量的SNR有效残差序列,再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反射测量技术进行雪深反演。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针对当前二次多项式难以准确拟合信噪比趋势导致反演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引入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原始SNR信号分解重构,得到高质量的SNR有效残差序列,再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反射测量技术进行雪深反演。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选取P351测站2015—2016年GNSS观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SA方法的单星和多星反演雪深结果都优于二次多项式反演雪深,其反演结果与实测值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10 cm,相关系数为0.9862、0.9926;与二次多项式方法反演结果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1.2%、28.5%,验证了该方法运用于GNSS-MR雪深反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MR 奇异谱分析 多路径效应 积雪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沙滩脚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
5
作者 韩长生 钟国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04-1510,共7页
沙滩脚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的东部,是该矿集区具有重要成矿潜力的矿田。沙滩脚矿田共有13个矿床(点),其中特大型矿床1处(姚家岭),其余为小型矿床及矿点(沙滩脚、朱家冲、戴腰山、凤形山、小工山等),矿床类型主要为中低... 沙滩脚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的东部,是该矿集区具有重要成矿潜力的矿田。沙滩脚矿田共有13个矿床(点),其中特大型矿床1处(姚家岭),其余为小型矿床及矿点(沙滩脚、朱家冲、戴腰山、凤形山、小工山等),矿床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型、矽卡岩型矿床,矿化组合以Zn-Au-Cu多金属元素为主。区内沙滩脚岩体及姚家岭岩体、二叠系及石炭系碳酸盐岩分别为重要的成矿岩体和赋矿地层。沙滩脚矿田的成矿作用是铜陵矿集区燕山期成矿作用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类型 锌金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 沙滩脚矿田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明光市西张郢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家楼 金能启 王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7-89,共3页
概述了西部郢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区地质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了本区的找矿前景:认为Ⅱ号主矿体西南方向深部和矿区南部上成一带岩体接触带深部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 西张郢金矿床 矿床地质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宝山陶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域找矿潜力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彦强 丁瑞颖 林鑫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9-166,共8页
铜陵宝山陶银铅锌矿床位于贵池—繁昌断褶束舒家店背斜南东翼,新屋里岩体北东侧,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结合区域及矿区勘查成果,总结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并对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铜陵宝山陶银铅锌矿床位于贵池—繁昌断褶束舒家店背斜南东翼,新屋里岩体北东侧,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结合区域及矿区勘查成果,总结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并对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矿体主要赋存于栖霞组(P1q)、孤峰组(P1g)、龙潭组(P2l)、大隆组(P2d),主要受层间滑动构造控制,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沿走向控制长度达2 200 m,走向50°~60°,倾向SE,倾角60°~85°,沿倾向延深最大达591 m,矿体具有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特征。②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由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少量的黄铜矿、黝铜矿、毒砂及微量的银金矿、自然银、白铁矿、碲银矿等组成,脉石矿物主要由少量的石英和方解石组成。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③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银铅锌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区域找矿潜力探讨,认为铜陵地区存在着较好的铅锌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铅锌多金属矿 中低温热液型 地质特征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宣城市昆山铜多金属矿化区的地质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建满 易洪 陈保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安徽宣城地区昆山铜多金属矿化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南部边缘。该矿化区的赋矿地层为区域内易于成矿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岩,断裂构造为岩浆及矿物质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中酸性岩浆的侵入过程中切割、包裹沿途围岩,并与之发... 安徽宣城地区昆山铜多金属矿化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南部边缘。该矿化区的赋矿地层为区域内易于成矿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岩,断裂构造为岩浆及矿物质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中酸性岩浆的侵入过程中切割、包裹沿途围岩,并与之发生强烈的同化混染、交代作用,实现物质成分的充分交换,为该区易于发生成矿作用的有利条件。物探资料显示研究区存在矿致异常的航磁和重力的分布特征。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均指示昆山—狮子山一带是寻找接触带矽卡岩型和层控式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有利地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辉石闪长岩 矽卡岩型 层控型 昆山铜多金属矿化区 宣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繁昌紫山岭地区铜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9
作者 吴晨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44-1248,1296,共6页
繁昌紫山岭地区位于板石岭背斜北西翼至倾伏端之间,有石炭系—三叠系对铜铅锌成矿有利地层,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及层间滑脱破碎带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含矿热液充足,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文章在分析紫山岭地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1/1... 繁昌紫山岭地区位于板石岭背斜北西翼至倾伏端之间,有石炭系—三叠系对铜铅锌成矿有利地层,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及层间滑脱破碎带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含矿热液充足,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文章在分析紫山岭地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1/1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圈出的5处磁异常、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的多个多元素组合异常区及物化探综合剖面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槽探、钻探工程验证结果,进一步认识了区内地层的含矿性及构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具备寻找热液充填型、层控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条件 矿化带 成矿规律 紫山岭 繁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钟国雄 周涛发 +4 位作者 袁峰 蒋其胜 范裕 张达玉 黄建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5-1086,共12页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铜陵断隆区与繁昌断凹区的过渡部位,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近发现的大型锌金多金属矿床,也是铜陵矿集区中迄今发现的首例大型锌金多金属矿床。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对姚家岭矿床花岗闪长斑岩...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铜陵断隆区与繁昌断凹区的过渡部位,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近发现的大型锌金多金属矿床,也是铜陵矿集区中迄今发现的首例大型锌金多金属矿床。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对姚家岭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工作,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41.4±1.7Ma(MSWD=0.78,n=19),代表成岩年龄;选取了该矿床金属矿物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模式年龄范围为141.2±2.1Ma^141.6±2.7Ma,平均年龄为141.4±2.4Ma,可代表热液成矿作用的时代,与成岩年龄一致。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为早白垩世早期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是铜陵断隆区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铜陵断隆区具有进一步寻找锌金矿床的有利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 U-Pb 年龄 RE-OS 同位素年龄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 铜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伏矿体三维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方法 被引量:60
11
作者 袁峰 李晓晖 +6 位作者 张明明 周涛发 高道明 洪东良 刘晓明 汪启年 朱将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0-643,共14页
开展三维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当前隐伏矿体找矿勘探的实际需要,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方法体系仍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隐伏矿体三维综合信息定量预测流程和方法。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及地质数据库管理、三维地质... 开展三维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当前隐伏矿体找矿勘探的实际需要,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方法体系仍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隐伏矿体三维综合信息定量预测流程和方法。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及地质数据库管理、三维地质建模及地球物理数据融合、地质特征空间分析及控矿因素提取、多维多元控矿信息融合及预测信息集构建、隐伏矿体三维定位定量预测等多方面内容。由于方法综合了地质体三维建模、多维空间分析技术、地球物理方法以及预测方法,因此可有效提高三维成矿预测的有效性和可靠程度。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在宁芜盆地分别针对矿田和矿区尺度,开展了中、大比例尺的三维成矿预测实例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显示该方法体系可有效地对深部隐伏矿体进行定位定量预测,能够服务于今后的新老矿区隐伏矿体找矿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体 三维 成矿预测 空间分析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白象山矿区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晓晖 袁峰 +7 位作者 张明明 贾蔡 周涛发 张淑虹 郑通科 高道明 洪东良 刘晓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4-657,共14页
本文基于三维地质环境,综合白象山矿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和物探成果,首先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详细刻画了白象山矿区的三维地质结构;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手段对三维控矿因素进行定量挖掘,提取了多种三维控矿因素;最后... 本文基于三维地质环境,综合白象山矿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和物探成果,首先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详细刻画了白象山矿区的三维地质结构;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手段对三维控矿因素进行定量挖掘,提取了多种三维控矿因素;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三维成矿定位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能很好的定位出已知矿体,同时显示,在已知矿体北部及东部的深边部具有较高的成矿概率,可作为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探的靶区。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对于白象山矿区的应用是有效的,可服务于新老矿区的深边部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同时可为隐伏矿、盲矿的成矿预测和优选靶区提供定量、定位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人工神经网络 成矿预测 空间分析 白象山 宁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繁昌盆地南缘构造特征与控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宋传中 蒋其胜 +5 位作者 李加好 闫峻 石永红 韩长生 黄伟平 喻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97-3208,共12页
繁昌盆地作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提斯、太平洋两大构造体制的转换密切相关,是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盆地-岩浆-成矿内在联系和时-空关系的天然实验室。繁昌盆地南缘位于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内,具有三级构造控矿特征... 繁昌盆地作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提斯、太平洋两大构造体制的转换密切相关,是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盆地-岩浆-成矿内在联系和时-空关系的天然实验室。繁昌盆地南缘位于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内,具有三级构造控矿特征:①铜陵-南陵断裂带是一级控矿构造,是区内多金属矿床的导矿构造和储矿构造;②燕山期叠加褶皱是二级控矿构造,控制着成矿热液的运移和就位;③含矿地质体是三级控矿构造,是良好的导矿和储矿空间。印支期和燕山期构造活动为姚家岭多金属矿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就位空间:①导岩构造主要是铜陵-南陵大型断裂带;②导矿构造包括铜陵-南陵破碎带、构造透镜体间的空隙带、含矿透镜体内的褶皱岩层面、层间破碎带、平行褶皱枢纽的裂隙等;③储矿构造主要为含矿透镜体的上下边界、透镜体内的褶皱岩层面、层间破碎带、平行褶皱枢纽裂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中生代构造演化 铜陵矿集区 繁昌盆地 姚家岭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姚家岭大型锌金矿床中新发现白钨矿 被引量:16
14
作者 钟国雄 周涛发 +4 位作者 袁峰 蒋其胜 范裕 张达玉 黄建满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0-629,共10页
姚家岭大型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断隆区的东部。本次研究中,在姚家岭矿床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与大理岩化灰岩捕掳体的接触带的矽卡岩等位置发现了白钨矿。白钨矿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表明,与理论值相比,WO3值总体偏低,CaO值... 姚家岭大型锌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断隆区的东部。本次研究中,在姚家岭矿床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与大理岩化灰岩捕掳体的接触带的矽卡岩等位置发现了白钨矿。白钨矿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表明,与理论值相比,WO3值总体偏低,CaO值总体略高于理论值,白钨矿的杂质组分主要为SrO、MoO3、CuO、FeO、MnO、MgO、V2O5和PbO2,计算显示白钨矿的化学式为Ca1.00W0.99O4。铜陵矿集区Zn-Au-Cu-Pb为主的矿床中白钨矿的发现表明,该区成矿系统的演化及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轻微的壳幔相互作用,在铜陵矿集区及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其他矿集区要重视和加强钨矿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姚家岭 铜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盆地白象山铁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贾蔡 袁峰 +5 位作者 张明明 李晓晖 周涛发 邵尉 郑通科 高道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1040,共10页
白象山铁矿床是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中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赋存于闪长岩和黄马青组砂页岩接触带部位的内带-正带,呈似层状产出。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探讨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以及汇流容矿空间的形成。在... 白象山铁矿床是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中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赋存于闪长岩和黄马青组砂页岩接触带部位的内带-正带,呈似层状产出。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探讨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以及汇流容矿空间的形成。在建立白象山矿床典型剖面以及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剖面,基于FLAC 3D系统,对白象山铁矿床的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白象山铁矿床存在容矿汇流空间,其形成受力-热-流体的耦合作用制约;扩容空间的形成可为矿质的沉淀以及交代作用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并为流体的汇聚提供有利场所,也表明白象山铁矿床的成矿过程与力学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的模拟研究充分揭示了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岩石不同的力学性质以及接触带的形态是控矿的重要因素,这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扩容空间 白象山铁矿床 宁芜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三维空间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晓晖 袁峰 +5 位作者 张明明 蒋其胜 韩长生 黄建满 张淑虹 钟国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0-398,共9页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新发现的大型多金属矿床。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的特点,矿床范围内围岩蚀变强烈,蚀变类型复杂多样。三维地质信息技术及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为定量化分析... 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新发现的大型多金属矿床。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的特点,矿床范围内围岩蚀变强烈,蚀变类型复杂多样。三维地质信息技术及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为定量化分析围岩蚀变的空间分布以及与矿化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基于上述方法,有效地对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的围岩蚀变的分带性及其与不同矿化之间的关联性行了定量分析。较之于传统研究方法,不仅能快速地对蚀变与矿化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还能从定量的角度获取不同信息之间的规律性和相关性。本文采用的相关方法不但有助于更准确的判定蚀变分带及规律,还可为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的建立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分析 围岩蚀变 矿化空间 锌金多金属矿床 姚家岭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前锋岩浆与岩浆通道 被引量:20
17
作者 闫海卿 王强 +3 位作者 胡彦强 吴君平 贾慧敏 谭雨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7-819,共13页
金川铜镍矿床是世界第三大镍、铜硫化物岩浆矿床,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矿床地质学家的关注。金川铜镍矿床Ⅳ矿区是金川矿床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品位低(Ni 0.71%、Cu 0.48%)并且隐伏于地下140 m以下,生产与研究工作相对滞后。由于F23断裂... 金川铜镍矿床是世界第三大镍、铜硫化物岩浆矿床,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矿床地质学家的关注。金川铜镍矿床Ⅳ矿区是金川矿床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品位低(Ni 0.71%、Cu 0.48%)并且隐伏于地下140 m以下,生产与研究工作相对滞后。由于F23断裂构造的影响,金川矿床勘查以来,研究者均将其作为Ⅱ矿区2#岩体的东延部分。最近的详查钻探工程获得了较系统的样品测试,结果显示Ⅳ矿区含矿岩体是一个具有单独演化过程的独立含矿岩体,其Ni/Cu比值远高于其他矿区各个岩体,PGE强烈亏损,并且"R"因子数值低(30),微量、稀土元素配分也显示出独立的、复杂的演化过程,岩石结构与岩相变化显著,具有典型的岩浆通道前锋岩浆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比金川矿床几个主要含矿岩体的成矿元素与PGE特征,初步确定了金川铜镍硫化物成矿岩浆通道的空间位置,指出了金川深部资源勘查的关键问题与勘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锋岩浆 岩石化学 岩浆通道 金川Ⅳ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峨眉山玄武岩与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吕劲松 肖渊甫 +5 位作者 邓江红 王涛 程超杰 龚婷婷 于海军 邓元兵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89,共17页
研究区峨眉山玄武岩分布于扬子地块西缘,冈达概组分布于其邻区的中咱微陆块。峨眉山玄武岩与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均具有富碱、高钛特征,大部分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峨眉山玄武岩Mg#变化范围为0.31~0.70,属于适度演化过的岩浆,冈... 研究区峨眉山玄武岩分布于扬子地块西缘,冈达概组分布于其邻区的中咱微陆块。峨眉山玄武岩与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均具有富碱、高钛特征,大部分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峨眉山玄武岩Mg#变化范围为0.31~0.70,属于适度演化过的岩浆,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Mg#=0.34~0.43。总体上,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比峨眉山玄武岩更富rri,高FeO2,低MgO,低si02。两组玄武岩均有轻稀土强烈富集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但部分具有sr、zr负异常,均属板内玄武岩,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在地幔柱作用下产生。峨眉山玄武岩Rb、Ba有明显的波动,可能是受到源区混染作用影响,其微量元素比值表现出EMl-OIB与EM2-OIB的混合特征,起源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熔融程度为4%~7%。冈达概组下段玄武岩元素比值较稳定,与EMl-OIB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也起源于石榴石稳定区,其形成深度比峨眉山玄武岩深,熔融程度较低,为2%~5%,可能是产生于地幔柱边缘。中咱微陆块、扬子地台西缘的二叠系玄武岩源区物质均受峨眉山地幔柱影响,具有很大的亲源性,峨眉山地幔柱的活动为板块的裂解提供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玄武岩 峨眉山地幔柱 中咱微陆块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舒家店地区志留纪地层中金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19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1 位作者 刘晓明 孙卫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339,共7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化)体走向63°~100°,最厚约20余米,金品位最高44.36 g/t,银最高126 g/t,铜最高7.68%,深部探矿工作正在加速施工中,初步估计该金矿资源前景在中型或以上规模。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舒家店地区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伴生银、铜、钼及锌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具有构造蚀变岩型特征,不同于已知铜陵地区铜金矿类型,同时在铜陵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金矿脉也属首次,因此该矿的发现将进一步丰富该区的成矿理论,对于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进一步探矿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矿集区 舒家店 志留系 蚀变岩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天然沸石陶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学斌 胡晓翠 +1 位作者 陈小丽 刘杏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天然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出具有过滤功能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功能的天然沸石非对称陶瓷膜。非对称膜中支撑体、中间层膜和顶层膜的平均孔径分别为6.6μm、0.6μm和0.1μm。非对称膜单位压力降(1 MPa)下的氮气通量和水通量分别为:24.69&... 利用天然沸石为主要原料,制备出具有过滤功能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功能的天然沸石非对称陶瓷膜。非对称膜中支撑体、中间层膜和顶层膜的平均孔径分别为6.6μm、0.6μm和0.1μm。非对称膜单位压力降(1 MPa)下的氮气通量和水通量分别为:24.69×103m3/(m2h)和1.87×103m3/(m2h);对重金属离子(铅离子)吸附交换能力为7.1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天然沸石 氮气通量 水通量 离子附交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