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甲苯胺蓝为电化学探针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用于腺苷的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杨绍明 李瑞琴 +2 位作者 李红 陈延胜 丁素游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5-400,共6页
通过金硫键将腺苷适配体互补链(S1)和末端带羧基的DNA链(S2)修饰在金纳米粒子(GNPs)表面,以及甲苯胺蓝(TB)与S2的酰胺反应将TB标记在金纳米粒子表面形成甲苯胺蓝标记的DNA探针分子TB-S2-GNPs-S1,然后在玻碳电极表面电沉积一层... 通过金硫键将腺苷适配体互补链(S1)和末端带羧基的DNA链(S2)修饰在金纳米粒子(GNPs)表面,以及甲苯胺蓝(TB)与S2的酰胺反应将TB标记在金纳米粒子表面形成甲苯胺蓝标记的DNA探针分子TB-S2-GNPs-S1,然后在玻碳电极表面电沉积一层金纳米粒子,以其为载体将末端带有巯基的腺苷适配体(Apt)固定在电极表面,以牛血清蛋白为封闭剂消除非特异性吸附,再通过TB-S2-GNPs-S1中的S1与Apt杂交将TB-S2-GNPs-S1负载到电极表面,成功建立了一种以甲苯胺蓝为电化学探针检测腺苷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合成的金纳米粒子和TB-S2-GNPs-S1复合物进行表征。对电极的组装过程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EIS)进行表征,对传感器的性能采用差分脉冲法(DPV)和电化学阻抗进行研究。该传感器在1.0×10^-4-100.0 ng/m L范围内对腺苷具有良好的信号响应,相关系数(r)为0.994,检出限(S/N=3)为64.7 f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核酸适配体传感器 甲苯胺蓝 金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氰化镍的非标记型核酸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凝血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绍明 查文玲 +3 位作者 孙清 李红 李瑞琴 尚培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2-748,共7页
在玻碳电极(GCE)表面首先用增敏作用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夹心于两层电沉积的铁氰化镍(NiHCF)氧化还原电化学探针之间,然后以金纳米粒子为固定核酸适配体的载体,构建了检测凝血酶的非标记型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玻碳电极(GCE)表面首先用增敏作用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夹心于两层电沉积的铁氰化镍(NiHCF)氧化还原电化学探针之间,然后以金纳米粒子为固定核酸适配体的载体,构建了检测凝血酶的非标记型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WCNTs和NiHCF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对传感器的组装过程进行了监测,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以铁氰化镍为探针的传感器对凝血酶的检测在1.0 ng/L^1.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检测限为0.2 ng/L(S/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氰化镍 核酸适配体 凝血酶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章家立 瞿秉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从化学改性角度综述了芳香族聚碳酸酯(PC)在加工、光学、耐热、阻燃、力学及耐溶剂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PC的结构单元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对PC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芳香族聚碳酸酯 化学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电沉积法构建辣根过氧化物酶传感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绍明 陈延胜 +2 位作者 李瑞琴 龙启洋 丁素游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9-854,共6页
在恒电位沉积钴铝水滑石(Co Al-LDH)时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碳纳米管(CNTs)固定于基底电极表面,构建Co Al-LDH-HRP-CNTs修饰电极并用于过氧化氢的检测。利用SEM对电化学沉积的Co AlLDH-HRP-CNTs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 在恒电位沉积钴铝水滑石(Co Al-LDH)时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碳纳米管(CNTs)固定于基底电极表面,构建Co Al-LDH-HRP-CNTs修饰电极并用于过氧化氢的检测。利用SEM对电化学沉积的Co AlLDH-HRP-CNTs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阻抗对所制备的电极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 H值和测定电位对修饰电极的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该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检测在2.5×10^-6-3.35×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为0.0049 A·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铝水滑石 碳纳米管 辣根过氧化物酶 电沉积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酰腙可逆共价键制备溶胶-凝胶转变的可自愈合水凝胶 被引量:7
5
作者 吕展 郭赞如 +3 位作者 贺站锋 马伟 章家立 王少会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9,共7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系列丙烯酰胺(AM)和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的共聚物PAM-co-PDAAM。用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将PAM-co-PDAAM和己二酰肼(ADH)混合,利用酮羰基和酰肼键之间形成酰...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系列丙烯酰胺(AM)和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的共聚物PAM-co-PDAAM。用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将PAM-co-PDAAM和己二酰肼(ADH)混合,利用酮羰基和酰肼键之间形成酰腙可逆共价键构建具有溶胶(sol)-凝胶(gel)可逆转变特性的pH响应型凝胶。利用流变仪、扫描电镜(SEM)以及红外光谱(FT-IR)对sol-gel的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共聚物的组成对形成凝胶最低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AAM含量的增加,形成凝胶的最低质量分数逐渐减小。制备得到的凝胶具有可自愈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型凝胶 动态可逆共价键 sol-gel转变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