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渗流作用下泥质粉砂岩颗粒迁移质量流失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吴浪 石钰锋 王超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南昌地铁隧道下伏风化泥质粉砂岩长期受地下水渗流侵蚀,导致细小颗粒迁移流失,破坏岩体结构,影响隧道安全运营。为研究地下水渗流对颗粒迁移的影响机制,开展地下水渗流作用下风化泥质粉砂岩颗粒迁移质量流失试验,并探究试样质量流失率... 南昌地铁隧道下伏风化泥质粉砂岩长期受地下水渗流侵蚀,导致细小颗粒迁移流失,破坏岩体结构,影响隧道安全运营。为研究地下水渗流对颗粒迁移的影响机制,开展地下水渗流作用下风化泥质粉砂岩颗粒迁移质量流失试验,并探究试样质量流失率、孔隙度、压实厚度与Talbol幂指数n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试样质量流失率随时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试样中细颗粒比例上升,孔隙度变化幅度增大,各组试样孔隙度在前10~20 min变化较快,质量流失较多;试样渗透率受孔隙度和级配的共同影响,渗透率与孔隙度呈幂指数函数关系,系数kr随n的升高呈良好的对数型函数趋势增大,而系数λr则随n呈线性增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泥质粉砂岩 地下水渗流 颗粒迁移 质量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导致的差异沉降对盾构隧道受力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石钰锋 胡梦豪 +3 位作者 周宇航 黄大维 黄展军 陈焕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1532,共12页
盾构隧道在下卧地层软硬突变、局部堆载等因素影响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可能诱发管片环间错台、螺栓断裂和接缝渗水等病害,危及隧道安全。然而,现有试验研究在隧道模型上多将纵向接头简化处理,难以反映盾构隧道纵向受力变形特性,对于隧... 盾构隧道在下卧地层软硬突变、局部堆载等因素影响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可能诱发管片环间错台、螺栓断裂和接缝渗水等病害,危及隧道安全。然而,现有试验研究在隧道模型上多将纵向接头简化处理,难以反映盾构隧道纵向受力变形特性,对于隧道下卧软硬突变地层等工况的模拟也较为缺乏。为此,提出一种可同时模拟抗拉、抗弯刚度的“弹簧+螺栓型”接头,并以此接头制作可满足纵向力学性能相似的隧道模型,对盾构隧道进行下卧软硬突变、局部堆载等工况下的模型试验,进一步探明不同因素导致的差异沉降对盾构隧道的影响机理,并采用数值模拟验证了试验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1)较单一地层而言,隧道下卧软硬突变时纵向沉降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其隧道沉降及差异沉降最值显著增大,软土侧隧道沉降较硬土侧更为显著,最大沉降、沉降差均出现在突变区软土侧衬砌处;2)下卧地层突变导致隧道横向收敛变形在纵向上分布不均,使软土侧衬砌收敛变形减小,硬土侧衬砌收敛变形显著增大;3)局部堆载对管片弯矩分布影响较小,对弯矩最值影响较大;4)下卧软土区隧道结构内力分布明显变异,隧道衬砌正弯矩区域显著增大,负弯矩区域略有减小,且弯矩最值提升显著。因此针对软硬突变地层,必要时在硬土侧隧道可采用粘钢法等方法提升衬砌横向刚度,以控制其收敛变形;软土侧隧道建议对管片进行螺栓复紧,并加强接缝防水,以减小下卧地层弱化对隧道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模型试验 等效刚度 差异沉降 纵向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隧道荷载模式研究
3
作者 石钰锋 张涛 +3 位作者 阳军生 蒋亚龙 胡梦豪 代文超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34,共12页
系统考虑隧道埋深、滑移面形式、侧压力系数与地层的关联,提出一种适用于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隧道荷载模式。对于浅埋隧道,基于椭球体理论推导极限状态下滑移面为椭圆的侧压力系数及竖向松动土压力表达式,并构建力学平衡方程推导侧压力... 系统考虑隧道埋深、滑移面形式、侧压力系数与地层的关联,提出一种适用于软硬不均地层的盾构隧道荷载模式。对于浅埋隧道,基于椭球体理论推导极限状态下滑移面为椭圆的侧压力系数及竖向松动土压力表达式,并构建力学平衡方程推导侧压力计算式;对于深埋隧道,考虑软硬不均地层突变性并对太沙基理论滑移面宽度进行合理修正,推导对应的围岩压力计算式;再结合软硬不均地层分界线位于隧道水平中线上方、下方2类典型工况,推导出隧底反力表达式;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所提荷载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修正惯用法荷载体系相比,所提方法得到的软土-硬土隧道顶部、下半拱竖向土压力与实测值的误差分别缩小74%和172%;相较于软土-硬土隧道,该方法应用于土层-岩层隧道时,计算得到的下半拱竖向土压力、隧底侧向土压力与实测值的误差更小,即所提荷载计算模式更符合隧道实际受荷状态,且当隧道埋深与开挖直径之比较大以及下部地层越坚硬时,其适用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软硬不均地层 围岩压力 滑移面 荷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壁后空洞盾构隧道管片安全分析
4
作者 石钰锋 胡梦豪 +3 位作者 周宇航 黄展军 耿大新 顾大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为探究空洞对盾构隧道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考虑环、纵向接头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不同空洞深度、面积、位置等多种情况下管片内力、变形及截面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管片不同拼装点位对含壁后空洞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空洞对盾构隧道的影响机理,通过建立考虑环、纵向接头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不同空洞深度、面积、位置等多种情况下管片内力、变形及截面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管片不同拼装点位对含壁后空洞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壁后不同位置空洞对结构安全不利影响的排序为:隧腰>隧底>隧顶;空洞面积为5.0 m^(2)时,随空洞深度增加,隧顶或隧底空洞中心处隧道截面弯矩及安全系数呈先减小后反向增大的趋势,且管片椭变先减小至0后反向增大,弯矩分别在空洞深0.3、0.2 m时反弯,左隧腰空洞中心处截面安全系数不断降低,管片椭变及弯矩大幅提升;空洞深度为0.5 m时,隧顶或隧底空洞中心处隧道截面弯矩均在空洞面积3.75 m^(2)时反弯;空洞范围内存在纵缝会降低空洞中心处隧道截面内力并提升其安全系数,但其最大张开为空洞内无接缝时的2.0~3.5倍。研究成果可为盾构隧道壁后空洞安全评价、拼装点位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壁后空洞 数值模拟 安全系数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深圆形基坑围护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一行 詹刚毅 +3 位作者 李敏 梁新欢 陈昭阳 石钰锋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4,共6页
针对佛山市某超深圆形工作井围护结构设计问题,结合地层特点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手段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围护结构厚度及嵌固深度进行优化分析,探讨相同条件下基坑稳定性随着围护结构厚度及嵌固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挖面... 针对佛山市某超深圆形工作井围护结构设计问题,结合地层特点采用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手段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围护结构厚度及嵌固深度进行优化分析,探讨相同条件下基坑稳定性随着围护结构厚度及嵌固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挖面入岩的超深圆形基坑自稳性好,从经济角度考虑,围护结构嵌岩不宜深;足够刚度的内衬墙基础上,较薄的地连墙嵌固很浅也可检算通过,且有较大安全富余,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圆形基坑 围护结构 变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卸载作用下考虑接头影响的盾构管片承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梦豪 石钰锋 +3 位作者 蒋亚龙 黄展军 张荣锋 顾大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1,共12页
地表堆载或侧方开挖卸载易诱发盾构隧道病害,影响施工及运营安全.现有研究难以综合定量评价超、卸载作用下盾构隧道的承载性能,其数值模型大多仅考虑环向或纵向接头的单一影响,将接头等效为切向及法向弹簧,难以考虑接头的非线性,或是直... 地表堆载或侧方开挖卸载易诱发盾构隧道病害,影响施工及运营安全.现有研究难以综合定量评价超、卸载作用下盾构隧道的承载性能,其数值模型大多仅考虑环向或纵向接头的单一影响,将接头等效为切向及法向弹簧,难以考虑接头的非线性,或是直接将螺栓嵌入混凝土中,忽略螺栓预紧力的承载贡献,接头精细化程度不足.为此,建立考虑环、纵向接头的盾构隧道精细化数值模型,对顶部超载和侧方卸载工况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特性和承载性能展开分析,获取不同工况下结构的承载极限及相应的变形阈值,并利用足尺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数值计算结果与足尺试验吻合良好,二者椭圆度变形差异小于10%;计算精度较仅考虑环向接头影响时提高约6%,较未考虑接头影响时(均质圆环)提高约30%,可实现盾构管片结构变形过程及损伤演化的动态模拟;盾构隧道有一定的富余承载力,当隧道上方超载达138 kPa或侧方压力卸载达26.3%时,结构相应的椭圆度分别为27.4‰和22.1‰,结构达到正常服役的极限状态,当隧道超出正常服役极限状态后,接头塑性铰逐步成型,结构软化并逐渐失效,接缝张开及管片错台也急剧上升;隧道侧方压力卸载达26.3%后,其接缝张开及管片错台曲线不再光滑,侧压卸载超36.8%后,曲线的起伏波动更为明显,隧道侧方卸载过程中结构受力响应更为复杂、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管片 数值模拟 超载 卸载 足尺试验 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化软岩地层盾构隧道荷载及受力特性分析
7
作者 石钰锋 胡梦豪 +3 位作者 张涛 黄大维 黄展军 陈焕然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91-99,共9页
为探明既有隧道衬砌设计理论能否较好契合强风化软岩盾构隧道并获取管片实际受力特性,依托南昌地铁1号线北延段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开展现场测试,对管片所受外荷载及结构内力进行长期监测。同时,建立相应的盾构管片精细化数值模型,并与实... 为探明既有隧道衬砌设计理论能否较好契合强风化软岩盾构隧道并获取管片实际受力特性,依托南昌地铁1号线北延段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开展现场测试,对管片所受外荷载及结构内力进行长期监测。同时,建立相应的盾构管片精细化数值模型,并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进一步探究管片受力特性。结果表明:1)管片环外水土压力受同步注浆影响最显著是在脱环5环内,隧底土压力小于隧顶,水压力占总土压力的绝大部分;2)管片所受竖向土压力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模式,拱顶附近实测值最大,与太沙基理论、普氏理论、隧规法计算值分别相差近20%、30%、42%,故该地层下隧道竖向土压力按太沙基理论计算较为合适;3)数值模拟所得管片内力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管片弯矩整体呈“蝴蝶形”,拱顶弯矩值略大于拱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强风化软岩 围岩荷载 受力特性 内力 现场测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邻铁路偏压基坑长短桩围护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龚宏华 周旭明 +3 位作者 詹刚毅 石钰锋 胡俊浩 蒋亚龙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紧邻铁路偏压基坑施工对铁路运营影响大,需严格控制其变形,以减小对铁路的影响,因此对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通常“偏保守”,存在优化的可能。为探究偏压基坑中围护结构优化的可能,以某工程为依托,分别对铁路两侧的等长桩围护结构与长短桩... 紧邻铁路偏压基坑施工对铁路运营影响大,需严格控制其变形,以减小对铁路的影响,因此对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通常“偏保守”,存在优化的可能。为探究偏压基坑中围护结构优化的可能,以某工程为依托,分别对铁路两侧的等长桩围护结构与长短桩围护结构的变形与内力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了两侧围护结构的实测结果。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左右两侧基坑变形较小,均在可控范围内,等长桩围护结构与长短桩围护结构均可保证基坑与铁路安全。与等长桩围护结构相比,长短桩围护结构的桩身最大水平位移与弯矩出现了增长,水平位移最大增长了0.25 mm,桩身弯矩最大增长了10.14 kN·m,两者增长量均较小,长短桩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长短桩围护结构紧邻偏压侧的桩身水平位移与弯矩大于远离偏压侧,但两者相差较小,偏压荷载对长短桩围护结构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压荷载 围护结构 长短桩 位移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及开洞范围对地铁车站抗浮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代文超 石钰锋 +4 位作者 陈昭阳 胡绍伶 方焘 陈小羊 占宇飞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40-45,共6页
为加快整条线路的施工进度,拟在某即将建成的长大车站处增设轨排井,为保证铺轨施工,临时关闭了部分降水井,因此地下水位改变,从而引起既有车站的抗浮计算条件改变,可能对车站产生不利影响。基于现场监测数据,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地铁... 为加快整条线路的施工进度,拟在某即将建成的长大车站处增设轨排井,为保证铺轨施工,临时关闭了部分降水井,因此地下水位改变,从而引起既有车站的抗浮计算条件改变,可能对车站产生不利影响。基于现场监测数据,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地铁车站结构顶板增设轨排井及不同开洞范围所造成的主体结构上浮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车站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间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封闭部分降水井后,设轨排井附近上浮量较大,并且车站不同部位所受上浮影响程度不同,在采取抗浮措施时应区别考虑。在同一水位条件下,车站顶板开洞范围与主体结构最大上浮量呈现非线性增长关系,因此针对不同开洞范围的轨排井、盾构井以及特殊设备井时,应采取不同措施防止车站主体结构上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抗浮验算 上浮量 非线性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水平旋喷拱棚的力学特性
10
作者 陈焕然 石钰锋 +3 位作者 陈昭阳 胡俊浩 朱江伟 王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101,共5页
为研究水平旋喷拱棚(简称拱棚)在富水砂层中的力学特性,以江门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变化地下水位、地层渗透系数和覆土厚度,分析在开挖过程中拱棚挠度和轴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增加,拱棚挠度增... 为研究水平旋喷拱棚(简称拱棚)在富水砂层中的力学特性,以江门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变化地下水位、地层渗透系数和覆土厚度,分析在开挖过程中拱棚挠度和轴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增加,拱棚挠度增大,越靠近洞口拱棚挠度越大;在有地下水工况下,掌子面附近拱棚挠度比无水工况低,说明拱棚在富水砂层的预支护效果较好;拱棚最大轴力位于掌子面附近,且地下水位越高轴力越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覆土厚度小于13 m时,随着覆土厚度增加,拱棚挠度和轴力近似呈线性增长;覆土厚13 m时,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拱棚挠度和轴力增大,当地下水位与拱顶净距大于3 m后,随着地下水位升高拱棚轴力增速变大;地下水位对拱棚轴力影响较大,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建议采取降水措施减小拱棚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水平旋喷拱棚 富水砂层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挠度 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