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配合物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任天辉 夏坚 +3 位作者 钟昀 章伟光 李魁炳 张泽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在空气环境下,制备了一种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与稀土元素镧的配合物(ELaDTC).利用四球试验机评价了其在通用锂基润滑脂中的极压和抗磨损性能,并与常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此类稀土配合物... 在空气环境下,制备了一种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与稀土元素镧的配合物(ELaDTC).利用四球试验机评价了其在通用锂基润滑脂中的极压和抗磨损性能,并与常用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此类稀土配合物能够显著提高锂基润滑脂的极压性能,且优于ZDDP;同时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在添加质量分数为1%时ELaDTC的抗磨损效果优于ZDDP.采用XPS对ELaDTC的极压抗磨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摩擦过程中,添加于锂基脂中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配合物与金属表面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形成含有机氮、有机硫、硫酸盐和氧化镧等组分的复杂边界润滑膜,因而呈现出优良的极压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镧 稀土配合物 极压添加剂 润滑脂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精矿全湿法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全红 许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3年第2期5-7,共3页
采用L9( 34 )正交试验法考查FeCl3 浸出铅精矿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 ,在 ( 95± 5 )℃ ,粒径- 0 178mm ,NaCl 30 0g/L ,FeCl32 0 0g/L ,pH =0~ 1,15~ 2 0min ,搅拌速度 75~ 80r/min ,液固比 6∶1条件下进行浸出 ,铅浸出率 99%... 采用L9( 34 )正交试验法考查FeCl3 浸出铅精矿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 ,在 ( 95± 5 )℃ ,粒径- 0 178mm ,NaCl 30 0g/L ,FeCl32 0 0g/L ,pH =0~ 1,15~ 2 0min ,搅拌速度 75~ 80r/min ,液固比 6∶1条件下进行浸出 ,铅浸出率 99%以上。PbCl2 经过精制、脱氯、煅烧后生产黄丹 ,铅总回收率大于 95 %。在液固比 5∶1,95~ 10 0℃ ,30~ 40min ,室温冷却条件下 ,采用有机脱硫剂RE取代CS2 对含元素硫的浸出渣脱硫 ,脱硫率达 98%,产品硫磺纯度 95 %,硫磺回收率大于 90 %。浸出液中的FeCl2 分离后 ,在常压下采用富氧催化氧化代替氯气氧化 ,再生氧化剂FeCl3 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 铅精矿 脱硫 氧化剂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塑料制备碳纳米管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少会 李春燕 +2 位作者 章家立 郭赞茹 许家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90-92,103,共4页
该文以废弃聚丙烯为碳源、甲酸镍为催化剂前驱体、蒙脱土为载体,采用高温裂解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自制碳纳米管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测试。... 该文以废弃聚丙烯为碳源、甲酸镍为催化剂前驱体、蒙脱土为载体,采用高温裂解法制备了碳纳米管。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自制碳纳米管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符合其结构特征且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当亚甲基蓝浓度为10%,p H=9时,吸附效率可达97.2%,随着p H值降低、亚甲基蓝浓度的升高,吸附效率降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在环境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塑料 蒙托土 碳纳米管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受体研究概况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海燕 曹守仪 胡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咪唑啉受体(Imidazoline Receptor)是八十年代以来逐渐被认识的一种新型受体.它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血压的调节、离子和营养物质的转运、摄食行为等.近年来。
关键词 咪唑啉 受体 分类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新型Briggs-Rauscher化学振荡测定橙皮素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娟 胡刚 +3 位作者 张宇 宋继梅 沈效峰 胡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利用橙皮素对四氮杂大环镍催化的Briggs-Rauscher(BR)化学振荡体系(KIO3-[NiL](ClO4)2-H2SO4-H2O2-MA)的扰动建立测定橙皮素的新方法.其中,四氮杂大环镍配合物[NiL](ClO4)2中的配体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 利用橙皮素对四氮杂大环镍催化的Briggs-Rauscher(BR)化学振荡体系(KIO3-[NiL](ClO4)2-H2SO4-H2O2-MA)的扰动建立测定橙皮素的新方法.其中,四氮杂大环镍配合物[NiL](ClO4)2中的配体L为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4,11,-二烯.分析结果表明,当橙皮素的浓度在1.5×10^-6~1.58×10^-4 mol·L^-1之间时,抑制时间与加入橙皮素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文章对各组分浓度的影响进行探讨,从而获得最佳检测浓度,同时运用循环伏安对其扰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ggs-Rauscher 化学振荡 四氮杂大环配合物 橙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振荡的间接扰动法测定磷酸苯酯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海燕 胡刚 胡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根据磷酸苯酯在碱性磷酸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苯酚对化学振荡体系(溴酸钠-硫酸-苹果酸-大环铜配合物)产生的干扰作用,首次建立一种分析测定磷酸苯酯二钠二水(DPPD)的新方法.其分析结果表明:当磷酸苯酯二钠二水的浓度在2.0×... 根据磷酸苯酯在碱性磷酸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苯酚对化学振荡体系(溴酸钠-硫酸-苹果酸-大环铜配合物)产生的干扰作用,首次建立一种分析测定磷酸苯酯二钠二水(DPPD)的新方法.其分析结果表明:当磷酸苯酯二钠二水的浓度在2.0×10^-66.0×10^-4mol·L^-1范围内时,其浓度对数与振荡体系的振幅的改变值△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振荡 间接扰动 碱性磷酸酶 苯酚 磷酸苯酯二钠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氮唑衍生物添加剂对液体石蜡和锂基脂的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任天辉 刘红 +2 位作者 王大璞 刘维民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1-454,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含四氮唑官能团的衍生物 ,并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作为液体石蜡和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 .同时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四氮唑官能团的抗磨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含四氮唑官能团的衍... 合成了一系列含四氮唑官能团的衍生物 ,并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作为液体石蜡和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 .同时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四氮唑官能团的抗磨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含四氮唑官能团的衍生物添加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3#锂基脂和液体石蜡的承载能力 ,并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 .在摩擦表面膜中 N的存在形式为有机氮化学态 ,Fe的存在形式为 Fe3O4.正是这种含有机氮络合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唑衍生物 极压抗磨性能 液体石蜡 锂基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简单晶体摩尔熵的回归方程及人工神经网络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林 胡刚 吴海燕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94-100,共7页
分别运用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拟合了低温状态下Cu 、Ag、Au 等三种简单晶体的熵函数,提出了这三种晶体在60 ~300K 的熵函数的回归方程式,并对几种拟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提示, 用熵值的自然对数作为网络的训练值所建立的人工... 分别运用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拟合了低温状态下Cu 、Ag、Au 等三种简单晶体的熵函数,提出了这三种晶体在60 ~300K 的熵函数的回归方程式,并对几种拟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提示, 用熵值的自然对数作为网络的训练值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可以较理想地拟合2 ~300K 温度区间的Cu、Ag、Au 等简单晶体的熵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回归方程 低温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活性元素硫磷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的极压抗磨作用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沙国平 王卫 任天辉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4-350,共7页
在四球机上对照评价了含硫、磷苯并三氮唑衍生物(BM-3)和二丁辛基二硫代磷酸锌(T202)及硫磷酸复酯胺盐(T307)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子探针微分析仪等对磨斑表面元素N,S和P的存在形式及... 在四球机上对照评价了含硫、磷苯并三氮唑衍生物(BM-3)和二丁辛基二硫代磷酸锌(T202)及硫磷酸复酯胺盐(T307)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子探针微分析仪等对磨斑表面元素N,S和P的存在形式及表面膜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BM-3的热分解产物进行了分析,并且还对其极压抗磨作用机理作了探讨.结果表明:BM-3在液体石蜡中的极压抗磨性能明显比T202的好,也比T307的好;BM-3在摩擦过程中经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含吸附或络合形式的苯并三氮唑官能团及磷酸盐的富碳和富氧表面膜,故其极压抗磨性能优良,但元素S没有参与成膜;BM-3在摩擦热的作用下,可能发生了分子内异构化反应和热分解反应,其分子中的元素S转移到吸附能力较弱的热分解产物辛硫醇分子中.辛硫醇有可能存在于基础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添加剂 苯并三氮唑盐 抗磨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氮杂大环镍(Ⅱ)配合物[Ni(TIM)](ClO_4)_2催化的新型B-Z振荡反应
10
作者 卢明英 胡刚 +2 位作者 胡林 沈效峰 赵富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1-1086,共6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四氮杂大环四烯镍(Ⅱ)配合物[Ni(TIM)](ClO4)2为催化剂,柠檬酸为有机底物的硫酸环境的新型的B-Z振荡反应体系。讨论了不同浓度的溴酸钠、硫酸、柠檬酸对振荡周期(tp)、振幅(A)、振荡次数(n)的影响,发现振荡周期tp与溴...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四氮杂大环四烯镍(Ⅱ)配合物[Ni(TIM)](ClO4)2为催化剂,柠檬酸为有机底物的硫酸环境的新型的B-Z振荡反应体系。讨论了不同浓度的溴酸钠、硫酸、柠檬酸对振荡周期(tp)、振幅(A)、振荡次数(n)的影响,发现振荡周期tp与溴酸钠、硫酸、柠檬酸的浓度有关,关系表达式:tp(s)∝C0-2.003(NaBrO3)C0-2.881(H2SO4)C0-3.16(Citric acid)。研究了各种还原剂、自由基抑制剂、Ag+、Hg2+对该振荡反应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振荡反应 柠檬酸 杂大环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