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阻氧性材料包装对生鲜猪肉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柴笑玉 张德权 +7 位作者 王德宝 李欣 闵成军 徐毓谦 祝朝巧 杨伟 饶伟丽 侯成立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1-340,共10页
为评估阻氧性包装材料对生鲜猪肉的保鲜效果。以高阻氧(high oxygen resistance packaging,HORP,1.70 cm^(3)/(m^(2)·24 h·0.1 MPa))、中阻氧(medium oxygen resistance packaging,MORP,23.95 cm^(3)/(m^(2)·24 h·0... 为评估阻氧性包装材料对生鲜猪肉的保鲜效果。以高阻氧(high oxygen resistance packaging,HORP,1.70 cm^(3)/(m^(2)·24 h·0.1 MPa))、中阻氧(medium oxygen resistance packaging,MORP,23.95 cm^(3)/(m^(2)·24 h·0.1 MPa))、低阻氧(low oxygen resistance packaging,LORP,1631.44 cm^(3)/(m^(2)·24 h·0.1 MPa))和透氧(oxygen permeable packaging,OPP,10600.00 cm^(3)/(m^(2)·24 h·0.1 MPa))4个阻氧等级的包装材料对生鲜猪肉进行包装,在4℃贮藏的第0、3、6、9、12、15 d取样,探究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保水性、嫩度、蛋白质氧化、挥发性气味及肌纤维微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比第0 d(3.82 lg CFU/g),HORP、MORP、LORP和OPP组猪肉贮藏15 d的菌落总数分别升高至5.86、5.72、6.90、7.43 lg CFU/g;HORP、MORP组可显著抑制贮藏期内猪肉蛋白质氧化(P<0.05),15 d时两组的TVB-N值和羰基含量显著低于OPP组(P<0.05),两组总巯基含量高于OPP组(P<0.05);肌原纤维微观结果显示HORP、MORP组肌肉组织结构完整紧密,LORP和OPP组肌肉组织状态较松散;电子鼻测定结果表明各组猪肉对传感器W1W(对硫化物敏感)和W5S(对氮氧化物敏感)响应值差异最大,其中HORP、MORP组可显著降低贮藏期间生鲜猪肉中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腐败物质的产生。综上所述,生鲜猪肉保鲜包装采用高、中阻氧材料包装(HORP、MORP),可有效保持肉的新鲜度,延长货架期至1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猪肉 阻氧性 包装 新鲜度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方式和宰后不同时间包装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莹鑫 张德权 +4 位作者 葛岳 向灿 王振宇 杨伟 侯成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99-208,共10页
为探究包装方式和宰后不同时间包装对羊肉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对宰后1 h热分割羊肉和冷却成熟24 h后的分割羊肉分别进行热收缩包装、真空包装、贴体包装、50%(体积分数,下同)O_(2)+50%CO_(2)气调包装,测定其在(2±2)℃贮藏过程中p... 为探究包装方式和宰后不同时间包装对羊肉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对宰后1 h热分割羊肉和冷却成熟24 h后的分割羊肉分别进行热收缩包装、真空包装、贴体包装、50%(体积分数,下同)O_(2)+50%CO_(2)气调包装,测定其在(2±2)℃贮藏过程中pH值、色泽、贮藏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剪切力、挥发性气味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宰后24 h包装相比,宰后1 h包装羊肉pH值在贮藏14 d时更高,但其贮藏期间色泽较好,色泽稳定性更高,贮藏损失率更低。从整体来看,3种真空处理(热收缩包装、真空包装、贴体包装)羊肉嫩度均优于气调包装羊肉,且宰后1 h包装时真空条件处理对羊肉嫩化效果最好,宰后24 h羊肉在贮藏前期气调包装对羊肉嫩化效果较好;而无论何时包装,热收缩包装和气调包装羊肉贮藏损失率均显著小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贮藏前期色泽及稳定性较好,但贮藏后期色泽稳定性下降明显,气调包装羊肉在14 d时已部分发绿,贮藏21 d时挥发性气味变化显著。综上,宰后1 h包装有利于提高羊肉贮藏期间色泽及持水力,改善真空处理羊肉嫩度,宰后24 h包装可提高50%O_(2)+50%CO_(2)气调包装羊肉贮藏前期的嫩度;其中热收缩包装和气调包装羊肉持水力高,贮藏前期色泽及稳定性好,真空包装、贴体包装羊肉品质变化相对稳定,适宜长期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时间 热收缩包装 真空包装 贴体包装 气调包装 肉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马铃薯氧化羟丙基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喜亚 杨伟 +3 位作者 潘胜山 邓海涛 张伟 张玉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以新型材料马铃薯氧化羟丙基淀粉(potato oxidizes hydroxypropyl starch,POHS)为基材,纳米SiO_(2)为增强剂,制备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纳米SiO_(2)-POHS复合膜。研究纳米SiO_(2)添加量、乳酸钙的添加量、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对POHS膜机械... 以新型材料马铃薯氧化羟丙基淀粉(potato oxidizes hydroxypropyl starch,POHS)为基材,纳米SiO_(2)为增强剂,制备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纳米SiO_(2)-POHS复合膜。研究纳米SiO_(2)添加量、乳酸钙的添加量、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对POHS膜机械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设计试验,探讨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得出复合膜制备的最佳工艺配方。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对膜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其不透明度,水蒸气透过率,透油系数等物理指标。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糊化温度85℃,乳酸钙添加量为3%(质量分数),糊化时间70 min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为14.72 MPa。所制得的复合膜厚度降低了15.79%,不透明度增加了83.54%,水蒸气透过系数降低了37.91%,透油系数降低了38.04%。综上,纳米SiO_(2)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膜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膜 马铃薯氧化羟丙基淀粉 纳米SiO_(2) 复合膜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