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早期正常高值血压和1级高血压与孕产妇子痫前期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俊 田福林 +1 位作者 陈琳 李健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55-1562,共8页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正常高值血压和1级高血压对孕产妇子痫前期(PE)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2 56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产妇的产前检查资料及分娩...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正常高值血压和1级高血压对孕产妇子痫前期(PE)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3年11月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2 56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孕产妇的产前检查资料及分娩病历资料。根据孕产妇妊娠20周前血压测量数值将其分为3组:正常血压(n=2 029):收缩压<12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正常高值血压(n=375):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1级高血压(n=158):收缩压140~159 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对比分析3组孕产妇的PE发病率及妊娠不良结局[包括剖宫产、胎盘早剥、自发性早产(37周前分娩)、产后出血、孕20周后死胎、阿氏评分<7、新生儿入住NICU、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出生28 d内死亡]。应用Cox回归探讨妊娠早期血压水平对孕产妇PE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 (1)正常高值血压孕产妇PE发生风险是正常血压孕产妇的2.163倍(95%CI:1.228~3.809,P=0.007)、剖宫产率是其1.341倍(95%CI:0.528~3.405,P=0.537)、胎盘早剥率是其1.016倍(95%CI:0.925~1.115,P=0.740)、阿氏评分<7比率是其1.422倍(95%CI:0.976~2.071,P=0.066)、自发性早产是其1.027倍(95%CI:0.925~1.140,P=0.617)、产后出血是其1.141倍(95%CI:0.873~1.491,P=0.334)、孕20周后死胎是其1.276倍(95%CI:0.980~1.661,P=0.070)、新生儿入住NICU是其1.301倍(95%CI:0.674~2.511,P=0.432)、小于胎龄儿是其1.089倍(95%CI:0.927~1.279,P=0.299)、巨大儿是其1.336倍(95%CI:0.824~2.166,P=0.240)、出生28 d内死亡是其1.275倍(95%CI:0.918~1.770,P=0.147);(2)相较于正常血压孕产妇,1级高血压孕产妇PE发生风险是其3.829倍(95%CI:1.749~8.385,P <0.001)、剖宫产率是其2.414倍(95%CI:1.298~4.489,P=0.005)、胎盘早剥率是其2.537倍(95%CI:1.196~5.384,P=0.015)、阿氏评分<7率是其1.829倍(95%CI:1.069~3.130,P=0.027)、自发性早产是其1.404倍(95%CI:0.713~2.764,P=0.326)、产后出血是其1.236倍(95%CI:0.845~1.807,P=0.274)、孕20周后死胎是其1.076倍(95%CI:0.902~1.283,P=0.415)、新生儿入住NICU是其1.346倍(95%CI:0.873~2.075,P=0.178)、小于胎龄儿是其1.417倍(95%CI:0.926~2.168,P=0.108)、巨大儿是其1.235倍(95%CI:0.629~2.424,P=0.539)、出生28 d内死亡是其1.414倍(95%CI:0.826~2.417,P=0.206)。(3)ROC分析得出,阳性样本为正常高值血压群体(n=375)时,妊娠早期血压值(阈值139/89)对PE的预测/评估效能AUC为0.757。阳性样本为1级高血压群体(n=158)时,妊娠早期血压值(阈值159/99)对PE、剖宫产、胎盘早剥、阿氏评分<7等4种不良结局情况的预测/评估效能AUC分别为0.789、0.717、0.709、0.742。结论 相较于血压正常孕产妇,妊娠20周前血压正常高值和1级高血压均会增加孕产妇的PE发病率;1级高血压还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指标如剖宫产、胎盘早剥、阿氏评分低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期 高血压 子痫前期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与生活方式调查及分层护理模式构想 被引量:54
2
作者 陈蕾 李曼 +2 位作者 李文霞 李维 刘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2-1015,1029,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为发展老年人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方法对社区50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躯体疾病及生活方式,并...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为发展老年人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方法对社区50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躯体疾病及生活方式,并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老年人年龄60~94岁,平均(68.8±6.9)岁,年龄为60~69岁者296例(59.2%)。患慢性病者333例,患病率为66.6%;患病率较高的6种慢性病为高血压(43.0%,215/500)、心脏病(23.6%,118/500)、偏头痛(16.8%,84/500)、高胆固醇血症(15.8%,79/500)、慢性支气管炎(14.4%,72/500)、糖尿病(12.6%,63/500),6种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539,P=0.000)。吸烟与高血压、心脏病和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有关,饮酒与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食用大蒜与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有关,食盐口味与高血压、心脏病患病率有关,独居与心脏病患病率有关,爱看电视与心脏病、偏头痛患病率有关,经常下棋与高血压患病率有关,经常体育锻炼与偏头痛患病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患慢性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820,95%CI(1.378,5.774),P=0.005〕、饮酒〔OR=2.606,95%CI(1.266,5.363),P=0.009〕、经常下棋〔OR=0.402,95%CI(0.207,0.782),P=0.007〕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吸烟、饮酒是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经常下棋是其保护因素。结合研究结果,构想慢性病社区分层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 生活方式 分层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早期宫内感染中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余蓓蓓 肖冰 +1 位作者 金琳 黎秀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诊断早期宫内感染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为临床及时诊断胎儿宫内感染并及时治疗赢得时间。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产科就诊的宫内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实验室检查和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诊断早期宫内感染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为临床及时诊断胎儿宫内感染并及时治疗赢得时间。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产科就诊的宫内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将病例组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38例)和病毒感染组(62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CRP、PCT、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预后差异。比较CRP、PCT诊断宫内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指数、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ROC曲线下面积并观察引起宫内感染主要病原体情况。结果三组研究对象WBC、CRP、PCT及IL-6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病毒感染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CRP诊断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93.33%,诊断指数为1.783>1.7,Youden指数为0.783,阳性似然比为6.67%,阴性似然比为15%,ROC曲线下面积Az为0.917>0.7。采用PCT诊断的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89.17%,诊断指数为1.712>1.7,阳性似然比为10.83%,阴性似然比为18%,Youden指数为0.712,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73>0.7。表明采用CRP和PTC检测宫内感染均具有较高价值,CRP曲线下面积略大于PCT曲线下面积,说明CRP诊断价值高于PCT。病例组胎膜早破48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4例),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检查结果显示引起宫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B族链球菌。结论采用CRP和PCT对宫内早期感染进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CRP相较于PCT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宫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美滋减痛分娩法对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雪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7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观察拉美滋减痛分娩法对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孕39~42周、正常单胎头位且无明显头盆不称及产道异常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拉美滋组(n=200)和对照组(n=200),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2、4 h初乳分... 目的观察拉美滋减痛分娩法对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孕39~42周、正常单胎头位且无明显头盆不称及产道异常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拉美滋组(n=200)和对照组(n=200),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2、4 h初乳分泌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Apgar评分。结果经拉美滋减痛分娩指导后,产妇的自然分娩率2、4 h初乳分泌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或P<0.01),而产程时间、手术产率和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美滋减痛分娩法能显著提高产妇正常分娩率、降低手术产率,且可缩短总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拉美滋减痛分娩 心理干预 分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