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磁刺激对正常大鼠脑血流量影响的即时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郑修元 何晓阔 +1 位作者 燕铁斌 董军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不同参数设置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正常大鼠脑局部皮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仪依次连续刺激Wistar大鼠右侧大脑皮质固定区域,根据刺激参数分为4组:高频高强度(5Hz,100%)组、高频低强度(5Hz,50%)... 目的:动态观察不同参数设置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正常大鼠脑局部皮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仪依次连续刺激Wistar大鼠右侧大脑皮质固定区域,根据刺激参数分为4组:高频高强度(5Hz,100%)组、高频低强度(5Hz,50%)组、低频高强度(1Hz,100%)组、低频低强度(1Hz,50%)组,每组参数刺激50次;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激光探头下大鼠脑局部皮质血流量的变化。结果:4组不同参数r TMS干预后大鼠刺激区域脑皮质局部血流量均增高,不同强度的1Hz与5Hz经颅磁刺激后脑血流量曲线变化特征不同,强度是影响脑血流量变化的重要因素,频率与强度相互不影响,脑血流随刺激结束不再变化。结论:大鼠脑血流量变化呈强度依赖性,频率影响不明显,刺激后血流量变化无后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脑局部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熏蒸治疗痹证26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程志香 柯娟 陈长江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38-39,共2页
对265例痹症患者采用中草药熏蒸治疗,熏蒸前后及熏蒸时配合规范细致的护理措施。结果临床治愈164 例,好转91例,总有效率96.2%。提示中草药熏蒸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的功效。
关键词 痹证 中草药 熏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跑轮联合针刺对重度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林 郑伸伸 +5 位作者 杨翊 刘经星 张刚 袁也 张神怡 黄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4-800,共7页
目的:探究早期跑轮联合针刺对重度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及前额叶皮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跑轮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改良Feeney法制备重度脑外伤大鼠模型。术后第二... 目的:探究早期跑轮联合针刺对重度脑外伤大鼠运动功能及前额叶皮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跑轮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改良Feeney法制备重度脑外伤大鼠模型。术后第二天开始干预,然后在不同时间点利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和足误试验分别评估大鼠神经功能与协调功能。2周后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皮质BDNF的表达和阳性反应。结果:治疗第7、10、14天联合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第10、14天各干预组大鼠足误试验评分明显提高(P<0.05)。2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前额叶皮质BDNF表达降低(P<0.05),而联合组BDNF的表达显著提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跑轮组BDNF的表达增加(P<0.05);而与针刺组和跑轮组比较,联合治疗组BDNF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早期跑轮联合针刺可能通过提高皮质中BDNF的表达来改善脑外伤大鼠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运动功能 跑轮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