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复合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高美玲 蔡强 +2 位作者 蒙臣 李清 许先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双侧后入路腰方肌阻滞(QLB)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拟行妇科肿瘤根治术(卵巢癌、宫颈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复合QLB组(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双侧后入路腰方肌阻滞(QLB)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拟行妇科肿瘤根治术(卵巢癌、宫颈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复合QLB组(A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B组),各40例。记录手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手术后1 h(t 0)、6 h(t 1)、24 h(t 2)、48 h(t 3)静息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补救用药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用量,手术后镇痛满意度,测定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液中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记录手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第一次排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A、B组手术中舒芬太尼的总用量分别为(35.0±5.2),(55.0±4.8)μg(P<0.05);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总用量分别为(40.0±12.5),(135±27.1)mg;A组手术后首次补救用药的时间晚于B组,手术后镇痛总满意度高于B组(均P<0.05)。A组在手术后t 0、t 1、t 2、t 3时间点静息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均P<0.05),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B组(均P<0.05)。A组手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初次排气的时间明显早于B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双侧后入路QLB阻滞的麻醉方式对妇科肿瘤根治术患者具有良好的手术中和手术后镇痛效果,胃肠道反应减少,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帕瑞昔布钠 腰方肌阻滞 妇科肿瘤 免疫功能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阮志华 郑晓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硬膜外麻醉)、试验组(腰硬联合麻醉)各36例.观察麻醉效果,比较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麻醉优良35例(97.2%),...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硬膜外麻醉)、试验组(腰硬联合麻醉)各36例.观察麻醉效果,比较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麻醉优良35例(97.2%),高于对照组的30例(83.3%);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满意时间短于对照组;牵拉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良好,具有起效快、优良率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毛山 李玉 +1 位作者 王治校 罗向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24-427,433,共5页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0例。两组术前均进行对症常规治疗,在...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氧化应激、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0例。两组术前均进行对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前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予以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凝血指标、血小板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因子、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及相关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于治疗前(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DA、MPAR、APTT、PT、VEGF、MMP-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TT、I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更能较好减轻行PCI术冠心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其凝血功能及冠脉狭窄程度,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氧化应激 凝血功能 血小板功能 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郝琨 熊良志 +2 位作者 乔婷 王宇 伍成一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3期2098-2102,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n=45)和七氟醚组(n=45)。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吸入同等剂量的七氟醚。分别于麻醉前...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n=45)和七氟醚组(n=45)。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吸入同等剂量的七氟醚。分别于麻醉前、诱导后1h、手术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心率(HR)、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的变化。于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时采血测定CD19+、NK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胰岛素(RI)及皮质醇(COR)。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诱导后1hHR、SBP及DBP水平均降低(P均<0.05)。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HR、SBP及DBP回到麻醉前水平。丙泊酚组诱导后1h HR、SBP及DBP水平分别为(74.56±7.55)次/min、(108.34±10.71)mmHg及(76.35±7.65)mmHg,均高于七氟醚组(P均<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CD19+和NK细胞比例水平均降低(P均<0.05)。丙泊酚组手术结束时CD19+和NK细胞比例分别为(7.23±0.83)%、(15.17±1.21)%,均高于七氟醚组(P均<0.05)。术后24h比较,丙泊酚组CD19+和NK细胞比例分别为(9.68±0.96%)和(19.58±1.86%),均高于七氟醚组(P均<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手术结束时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均<0.05)。丙泊酚组手术结束时MDA水平为(6.15±0.62)mmol/L,低于七氟醚组,SOD水平为(98.75±9.78)nU/mL,高于七氟醚组(P均<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胰岛素、皮质醇水平有所升高(P<0.05)。手术结束时,丙泊酚组胰岛素(22.69±2.28)mIU/mL,高于七氟醚组;丙泊酚组皮质醇为(171.59±17.12)ng/mL,低于七氟醚组(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于术前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有效缓解氧化应激,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应激反应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结直肠癌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的产妇及配偶二元应对与育儿胜任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平平 王梦荷 +2 位作者 刘光建 孙超 李龙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产褥期产妇及配偶的二元应对与育儿胜任感的主客体效应,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产后42 d复查的274对产妇及其配偶,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育儿胜任感量表进行调查,构建产妇及其... 目的探讨产褥期产妇及配偶的二元应对与育儿胜任感的主客体效应,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产后42 d复查的274对产妇及其配偶,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育儿胜任感量表进行调查,构建产妇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与育儿胜任感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产妇与配偶的二元应对总分分别为(128.96±16.23)分、(129.62±15.56)分;育儿胜任感总分分别为(72.32±9.59)分、(73.15±8.22)分。产妇及配偶的二元应对均能正向影响自身的育儿胜任感(β=0.314、0.299,均P<0.05),即主体效应显著;产妇及配偶的二元应对均可正向影响对方的育儿胜任感(β=0.240、0.325,均P<0.05),即客体效应显著。结论产妇及配偶的育儿胜任感、二元应对均处于中等水平,育儿胜任感受自身和对方二元应对的交互影响。为提升产后积极育儿体验,医护人员可将产妇配偶纳入进来,制定以夫妻为中心的共同育儿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配偶 育儿胜任感 二元应对 主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腹股沟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蔡强 高美玲 +3 位作者 王斌 薛婷如 李清 赵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腹股沟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诱导,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腹股沟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诱导,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麻醉后、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两组患者心率(HR)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且观察组患者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麻醉后、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对照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麻醉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本组麻醉前,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麻醉后、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麻醉后、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时,两组患者血清中磷脂肌醇3激酶(PI3K)、内皮素-1(ET-1)、CRP及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本组麻醉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磷脂肌醇3激酶、内皮素-1、CRP及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区手术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诱导,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免疫功能及机体应激反应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腹股沟区手术 血流动力学 免疫功能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对食管癌根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血气分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茜 王贤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834-2837,2841,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对食管癌根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血气分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1例食管癌根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两组均行左侧开胸食管癌根除术,对照组给予帕瑞昔布钠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对食管癌根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炎性因子、血气分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1例食管癌根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0),两组均行左侧开胸食管癌根除术,对照组给予帕瑞昔布钠处理,观察组给予帕瑞昔布钠联合右美托咪定处理,比较麻醉诱导前(T_0)、单肺通气30min(T_1)及术后120min(T_2)三个时间点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应激激素[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组内水平比较,与T_0时刻水平相比,T_1及T_2时刻两组内TNF-α、CRP、E及N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aO_2水平显著降低,且T2时刻TNF-α、CRP、PaO_2及NE水平均显著高于T_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水平比较,T0时刻TNF-α、CRP、PaO_2、E及N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及T_2时刻观察组TNF-α、CRP、E及N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水平显著高于同时刻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及任意时刻组间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可有效减轻单肺通气时炎性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应激激素水平,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帕瑞昔布钠 食管癌根除术 单肺通气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2/β-catenin通路在C57BL/6小鼠肝再生修复中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姚路远 刘云 +4 位作者 杨茜 鲍欣 王琰 赵小英 唐俊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3-759,共7页
目的探讨Wnt2/β-catenin通路在C57BL/6小鼠肝再生修复中的变化特征。方法将C57BL/6雄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术后1 d组、术后2 d组、术后4 d组、术后6 d组、术后8 d组,手术组小鼠行部分肝切除术(PHx),分别切除肝左叶和中叶。于... 目的探讨Wnt2/β-catenin通路在C57BL/6小鼠肝再生修复中的变化特征。方法将C57BL/6雄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术后1 d组、术后2 d组、术后4 d组、术后6 d组、术后8 d组,手术组小鼠行部分肝切除术(PHx),分别切除肝左叶和中叶。于术后第1、2、4、6、8天收集血浆和肝脏组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生化分析试剂盒检测血浆ALT和AST活力;免疫组化检测各组Ki67阳性细胞数目;免疫荧光检测HNF4-α和Ki67双阳性细胞数、LYVE1和Ki67双阳性细胞数及β-catenin入核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各组Wnt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肝再生过程中表达的时间特征。结果PHx后第6天肝质量、肝质量/体质量达到高峰,接近Sham组水平。PHx后第1天肝损伤严重,第4天即可恢复正常。PHx后第2天主要是肝细胞增殖,第4、6天主要是肝窦内皮细胞增殖,同时Wnt2/β-catenin通路被激活。结论肝脏有强大的再生修复功能,与肝实质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的快速增殖密切相关,Wnt2/β-catenin通路在小鼠肝脏再生修复中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术 肝再生修复 Wnt2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烷司琼通过激活大鼠脊髓α7nAChR减轻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p38MAPK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雨飞 于迪 +3 位作者 龚兴瑞 侯娜 蒙臣 李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索鞘内注射托烷司琼是否通过激活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减轻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 目的:探索鞘内注射托烷司琼是否通过激活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减轻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表达。方法:体质量180~220 g的成年雄性SD大鼠,鞘内置管和模型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2只/每组):假手术组、神经损伤组、托烷司琼组、α7nAChR拮抗剂methyllycaconitine citrate组(MLA组)、MLA+托烷司琼组。假手术组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神经损伤组、托烷司琼组、MLA组、MLA+托烷司琼组均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模型建立后第14天分别鞘内给药,于不同时间点进行疼痛行为学观察和测试。给药1 h后处死大鼠取脊髓L4~6段,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脊髓背角α7nAChR分布和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α7nAChR、p-p38和p38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托烷司琼组和MLA+托烷司琼组给药后机械缩爪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和辐射热缩爪潜伏期(paw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PTWL)都明显升高,MLA+托烷司琼组均较托烷司琼组低。给药前后MLA组PMWT和PTWL均无明显变化;α7nAChR荧光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阳性面积相比,神经损伤组明显降低。托烷司琼组和MLA+托烷司琼组阳性染色都明显较神经损伤组升高;Western blot结果发现托烷司琼组和MLA+托烷司琼组α7nAChR蛋白表达较神经损伤组明显增高,而p-p38蛋白表达水平与神经损伤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各组p38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鞘内注射托烷司琼可减轻SNI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α7nAChR拮抗剂MLA可一定程度阻断其疼痛减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托烷司琼选择性激活α7nAChR从而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烷司琼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