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10月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2022年3-7月的189例作为建模组,2022年8-10月的81例作为验证组。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10月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2022年3-7月的189例作为建模组,2022年8-10月的81例作为验证组。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绘制模型列线图。结果建模组和验证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66.14%和80.25%。患者手术、化疗前白细胞、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水平是骨髓抑制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建模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67和0.75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风险,可为医护人员早期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心电图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法与传统穿刺置管法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ACP Journal Club、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随机...目的比较心电图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法与传统穿刺置管法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ACP Journal Club、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随机对照实验注册网站中比较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法与传统穿刺置管法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法能显著增加导管尖端到位率(RR=1.45,95%CI=1.20~1.74,P<0.01),置管深度尚难以作出比较,心电图引导法置管操作时间较传统穿刺置管法操作时间略长。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种置管法未显示出差异。结论与传统穿刺置管法相比,心电图引导的中心静脉置管法对提高导管尖端到位率有明显益处,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10月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2022年3-7月的189例作为建模组,2022年8-10月的81例作为验证组。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绘制模型列线图。结果建模组和验证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66.14%和80.25%。患者手术、化疗前白细胞、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水平是骨髓抑制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建模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67和0.75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预测乳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风险,可为医护人员早期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比较心电图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法与传统穿刺置管法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ACP Journal Club、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随机对照实验注册网站中比较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法与传统穿刺置管法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电图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置管法能显著增加导管尖端到位率(RR=1.45,95%CI=1.20~1.74,P<0.01),置管深度尚难以作出比较,心电图引导法置管操作时间较传统穿刺置管法操作时间略长。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种置管法未显示出差异。结论与传统穿刺置管法相比,心电图引导的中心静脉置管法对提高导管尖端到位率有明显益处,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