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蓝藻水华污染对黄颡鱼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祖慧琳 朱煜 +5 位作者 郑典元 刘昊琰 张浩 戚金亮 杨永华 杨荣武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0,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太湖和安徽升金湖共4个区域的黄颡鱼种群中共192条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并分析太湖蓝藻水华产生的藻毒素及其衍生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对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在试验的引物中筛选出6条在PCR...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太湖和安徽升金湖共4个区域的黄颡鱼种群中共192条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并分析太湖蓝藻水华产生的藻毒素及其衍生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对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在试验的引物中筛选出6条在PCR扩增时能得到清晰、稳定性和重复性好条带的引物,各引物扩增得到的总位点数为8~18个,多态位点比率为50.00%~100.00%,其中胥口湾黄颡鱼的多态位点比率呈现最高(86.46%),而梅梁湾黄颡鱼最低(67.71%)。4个黄颡鱼种群的Shannon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大小都表现出和多态位点比率一致的趋势,即胥口湾黄颡鱼>升金湖黄颡鱼>东太湖黄颡鱼>梅梁湾黄颡鱼。由此可见,即使实际距离相隔不远,不同水质环境下黄颡鱼种群的多样性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并且随着水环境污染的严重,黄颡鱼的多样性也随之降低。在水质最佳的胥口湾区域,多样性呈现最高,作为对照区域的升金湖区域,其种群多样性同样也高于污染严重区域的梅梁湾地区。总体来看,近年来太湖蓝藻水华产生的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因此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黄颡鱼 蓝藻水华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