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5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手术机器人在眼科的应用与展望
1
作者 周羡媚 邵毅 廖萱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1,246,共5页
眼科手术具有操作空间狭小、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传统手术方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术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显微手术机器人因其高精度、高灵活度和高重复性等优势,在眼科手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对眼科显微手术机器... 眼科手术具有操作空间狭小、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传统手术方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手术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显微手术机器人因其高精度、高灵活度和高重复性等优势,在眼科手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对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内容涵盖当前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技术进展、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显微手术机器人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技术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应届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传统在职研究生教育差异分析——以眼科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桂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1-1123,共3页
以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参与临床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为主,常为非全日制教育,而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报考学术型研究生。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 以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参与临床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为主,常为非全日制教育,而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报考学术型研究生。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 临床医学 研究生教育 眼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美国眼科学会屈光不正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童浩海 刘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71,共5页
2022年9月,美国眼科学会发布了最新版的屈光不正临床实践指南(PPP),该PPP基于最佳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屈光不正的诊断和矫正提供权威的指导意见。新版PPP延续了2017版严谨、全面、精细的特点,在屈光不正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以及诊断和... 2022年9月,美国眼科学会发布了最新版的屈光不正临床实践指南(PPP),该PPP基于最佳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屈光不正的诊断和矫正提供权威的指导意见。新版PPP延续了2017版严谨、全面、精细的特点,在屈光不正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以及诊断和矫正等多方面进行更新。如新版PPP将高度屈光不正定义为近视≥-6.0 D;远视≥+3.0 D;散光≥-3.0 D;增加关于近视防控的内容,建议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 h,选择恰当的光学防控手段,并可考虑点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以期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等;丰富了近视是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强调了未来高度近视的大流行趋势,延缓近视进展具有全球公共卫生意义。此外,新版PPP首次强调近视可引起不可逆性视力损伤,提示要推迟儿童近视发生时间,延缓近视进展速度等。笔者就新版PPP的主要内容和更新的近视防控部分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诊断 疗法 美国眼科学会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林学琪(综述) 徐雯(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3-668,共6页
刺激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可在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下,在病变部位准确释放药物。光相较于其他刺激,具有非侵入性和时空特异性,且可以通过调整波长、功率以及照射时间等参数精确控制药物释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眼球作为透明的光学系统,在... 刺激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可在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下,在病变部位准确释放药物。光相较于其他刺激,具有非侵入性和时空特异性,且可以通过调整波长、功率以及照射时间等参数精确控制药物释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眼球作为透明的光学系统,在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眼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涵盖紫外光、可见光以及红外光在眼部的穿透深度、光能量和光毒性,眼部应用中光波段的选择,并综述了基于光裂解、光致异构化、光二聚化及光热转化的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光敏基团和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使用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进行角膜药物渗透、眼后节药物输送以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脉络膜新生血管、眼内炎、难治性角膜炎等疾病的进展。虽然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眼科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考虑光毒性、光热损伤、光敏基团的生物安全性以及光照频率、光照时间等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递送系统 眼部给药 光响应 纳米载体 光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不同程度中青年PDR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石蕊 秦静 +2 位作者 龚小羽 李卓明 刘丹丹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中青年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1日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的糖尿病视...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中青年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1日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依据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22年),将患者分为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增生早期PDR组(E-PDR组)和纤维增生期DR组(F-PDR组),共纳入DR患者53例94眼,年龄(41.66±10.24)岁;其中,NPDR组17例31眼,E-PDR组18例33眼,F-PDR组18例3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0.5 mg)玻璃体内注射,注射部位统一为颞下方角膜缘后3.5 mm,每月1次,连续3次,第1次注射后1周常规行PRP治疗,分别于第一次注射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眼压监测以及裂隙灯检查、裂隙灯下眼底检查、欧堡照相及OCT检查,分别记录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平均厚度(AMT),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前膜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NPDR组和E-PDR组相比,F-PDR组患者年龄更小(均为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眼BCVA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均为P<0.05);治疗后3个月,与NPDR组及E-PDR组相比,F-PDR组患眼的视力预后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眼CMT及A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为P<0.05),但三组患眼同时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3个月,与NPDR组和E-PDR组相比,F-PDR组发生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前膜的风险更高(均为P<0.05)。结论对于中青年PDR患者而言,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联合PRP是早期控制病情进展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视力;伴有纤维增殖的PDR患者进行抗VEGF药物注射联合PRP治疗时发生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前膜的风险更高,需要严密随访,必要时需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解除视网膜牵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光凝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最佳矫正视力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线单结外部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解离1例
6
作者 张文文 朱丹丹 +2 位作者 张司 刘亚军 解正高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4,共2页
患者男,49岁,因右眼鞭炮炸伤后视力下降1年余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既往无特殊眼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5(矫正无助),左眼1.0;眼压右眼9.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3.0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右眼球结膜无充血,... 患者男,49岁,因右眼鞭炮炸伤后视力下降1年余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既往无特殊眼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5(矫正无助),左眼1.0;眼压右眼9.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3.0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示右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偏浅,自然光线下瞳孔稍大,直径约3.5 mm,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网膜水肿,后极部脉络膜皱褶(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水肿 眼部检查 右眼球结膜 鞭炮炸伤 后极部 晶状体皮质 自然光线 南京大学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和视网膜高反射点评估糖网黄斑水肿治疗反应的效果
7
作者 生侠 周梦文 +2 位作者 贺靖凯 谢良阔 刘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5-579,共5页
目的评估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形态学指标与糖网黄斑水肿(DME)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眼科的DME患者(45例59眼)。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指标变... 目的评估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形态学指标与糖网黄斑水肿(DME)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眼科的DME患者(45例59眼)。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指标变化。使用Pearson检验分析各指标与DME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反应不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基线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DCP)、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视网膜高反射灶(HRF)数量及血流密度(FD300-VD)在诊断DME对抗VEGF治疗反应不佳的价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DCP、FD300-VD、深浅层血流比(DSFR)上升,CMT厚度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抗VEGF治疗反应不佳患者结局与基线SCP-VD、DCP-VD、DSFR、FD300-VD呈负相关(r=-0.458、-0.433、-0.604、-0.452,P<0.05),与CMT呈正相关(r=0.42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P、DCP、FD300-VD、DSFR上升,CMT降低是影响DME抗VEGF治疗应答的相关因素(OR=0.285、0.272、0.291、0.268、2.82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DCP、CMT、HRF数量、FD300-V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934、0.947、0.927,在诊断DME抗VEGF治疗反应不佳中具有良好的价值。结论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形态学指标在评估DME治疗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辅助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网黄斑水肿 深浅层血管密度 视网膜高反射点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新认识及研究新方向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雯 王耿 +13 位作者 王勇 李学民 张广斌 竺向佳 金海鹰 罗莉霞 范玮 赵云娥 赵江月 俞阿勇 郭海科 鲍永珍 蒋永祥 施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 晶状体外伤是眼外伤发生后造成视觉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晶状体外伤仍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和细致全面的检测手段,诊断和术前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的决策和术后预后判断等重要诊疗环节上尚存诸多争议和挑战。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为晶状体外伤的评估提供了新的观察维度,在晶状体外伤中对晶状体透明度、质地、位置、形态、完整性以及悬韧带和邻近其他眼内结构的观察和评估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受限于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该类疾病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限制。随着未来影像技术的迭代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断层扫描成像类技术将日益在晶状体外伤诊疗过程中担当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专家组就晶状体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分类、目前晶状体外伤诊疗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回顾,主要围绕目前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晶状体外伤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不足与局限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提出专家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检测手段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术期指标及CD63、α2-AP、LPA建立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警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国胜 徐昆 +4 位作者 郭晓燕 郝佳颖 曹胜 王建华 张义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4-619,共6页
目的基于围术期资料及CD63、α2-抗纤溶酶(α2-AP)、溶血磷脂酸(LPA)建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95例老年腰椎管... 目的基于围术期资料及CD63、α2-抗纤溶酶(α2-AP)、溶血磷脂酸(LPA)建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95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3∶2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集(n=237)和验证集(n=158),根据患者术后7 d内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血栓组(n=41)和无血栓组(n=19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模集患者临床数据,筛选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决策性曲线(DCA)对模型进行评价,并通过验证集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395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共有63例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15.95%。血栓组手术时间、术后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D63、α2-AP、LPA水平均高于无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后D-二聚体、hs-CRP、CD63、α2-AP、LPA水平升高均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警模型,ROC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验证集中预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95%CI:0.815~0.922)、0.852(95%CI:0.797~0.910)。建模集和验证集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DCA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和阈值概率。结论基于围术期资料及CD63、α2-AP、LPA建立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下肢DVT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可为此类高风险患者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3 Α2-抗纤溶酶 溶血磷脂酸 腰椎管狭窄症 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和倾斜对不同焦点设计人工晶状体体外光学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若琳 廖萱 +5 位作者 兰长骏 谢丽暄 谭青青 秦苏云 黄欢 王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8,共8页
目的观察偏心和倾斜对不同焦点设计人工晶状体(IOL)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 3300 PC测量+20 D的蔡司MICS平台单焦点IOL CT ASPHINA 509M(509M)、双焦点IOL AT LISA 809M(809M)和三焦点IOL AT LISA Tri 839MP(839MP)... 目的观察偏心和倾斜对不同焦点设计人工晶状体(IOL)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 3300 PC测量+20 D的蔡司MICS平台单焦点IOL CT ASPHINA 509M(509M)、双焦点IOL AT LISA 809M(809M)和三焦点IOL AT LISA Tri 839MP(839MP)的光谱透过率。采用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OptiSpheric IOL R&D分别在3.0 mm和4.5 mm孔径下,测量IOL在居中、偏心(0.3、0.5、0.7、0.9和1.1 mm)和倾斜(3°、5°、7°、9°和11°)状态下,不同焦点处的50 lp/mm空间频率下调制传递函数(MTF)值、MTF曲线和美国空军(USAF)分辨率测试图。结果3种IOL均滤过400 nm波长以下的紫外线光谱。居中位置时,在3.0 mm孔径下单焦点IOL 509M远焦点处的MTF值为0.772,双焦点IOL 809M远、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467和0.282,三焦点IOL 839MP远、中、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416、0.147和0.229;在4.5 mm孔径下,单焦点IOL 509M远焦点处的MTF值为0.664,双焦点IOL 809M远、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506和0.264,三焦点IOL 839MP远、中、近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392、0.107和0.210。3种IOL相比,远焦点处509M的MTF值最高,809M次之,839MP最差;近焦点处IOL 809M的MTF值高于IOL 839MP。偏心和倾斜时,远、近焦点处各IOL的MTF值差异与居中时一致。相同偏心和倾斜程度时,在3.0 mm孔径下各IOL的光学质量较4.5 mm孔径下更佳。随着偏心和倾斜程度增加,各IOL光学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3种IOL在偏心0.3 mm、倾斜5°时均出现光学质量下降。结论蔡司MICS平台设计的IOL光谱透过率一致,具有紫外线滤过功能。3种IOL相比,居中位置时,远、中、近焦点处分别以509M、839MP和809M光学质量最佳;发生偏心和倾斜时,远、近焦点处分别以509M和809M抗偏心和倾斜能力最好。相同偏心或倾斜程度时,小孔径下各IOL光学质量较大孔径更佳。偏心0.3 mm、倾斜5°以上时,IOL各焦点处光学质量均较居中时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紫外线 光谱透过率 单焦点 双焦点 三焦点 偏心 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抗侵袭性真菌感染固有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楚涵 朱国强 黄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6-761,共6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指以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为主的真菌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深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导致局部或全身性严重感染的一类疾病,因其病死率较高,以及药物昂贵及局限、不良反应多而带来沉重的经济和脏器负担。侵袭...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指以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为主的真菌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深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导致局部或全身性严重感染的一类疾病,因其病死率较高,以及药物昂贵及局限、不良反应多而带来沉重的经济和脏器负担。侵袭性真菌病原体以菌丝、孢子及分泌的黏附蛋白等方式侵入机体,主要通过真菌病原体胞膜配体与宿主受体结合后的信号级联反应和产生的分泌物以及自身毒素引起相关疾病。巨噬细胞作为抵抗侵袭性真菌病原体的一线防御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防御作用,主要通过抗原识别、吞噬作用、氧化杀伤、极化和调节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等方式对抗真菌病原体入侵。本文就近年来巨噬细胞在抗侵袭性真菌感染固有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同时阐述了侵袭性真菌病原体针对巨噬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旨在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侵袭性真菌感染 固有免疫 真菌免疫逃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羡媚 邵毅 廖萱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以及视力模糊等。长期以来,干眼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补充泪液成分,如人工泪液、泪道栓塞和睑板腺按摩等。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近...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以及视力模糊等。长期以来,干眼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补充泪液成分,如人工泪液、泪道栓塞和睑板腺按摩等。然而这些方法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因此探索新的治疗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神经刺激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干眼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刺激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潜在应用前景,以期为神经刺激疗法在干眼治疗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 干眼 鼻内外神经刺激 眶周经皮电刺激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在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细胞损伤及焦亡通路中的作用
13
作者 闫海波 王松涛 +4 位作者 杨华 张欧阳 冀世超 杨瑞 王保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GC)致高眼压(OHT)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进程,以及雌二醇(E2)对OHT大鼠RGCs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将36只(36眼)12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GC-OHT组、OHT-E2组,每组各12只,其中GC-OHT组和OHT...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GC)致高眼压(OHT)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损伤进程,以及雌二醇(E2)对OHT大鼠RGCs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将36只(36眼)12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GC-OHT组、OHT-E2组,每组各12只,其中GC-OHT组和OHT-E2组大鼠在结膜下注射GC,空白对照组大鼠结膜下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2周,OHT-E2组大鼠除注射GC外同时给予E2滴眼液滴眼。造模前及造模后1、2、3、4周对各组大鼠进行眼压测量,造模后4周,通过视网膜电图(P-ERG)、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各组大鼠视力变化情况。摘取眼球,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大鼠RGCs分布情况及数量。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NOD样受体蛋白(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gasdermin-D(GSDMD)蛋白及mRNA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2、3、4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C-OHT组大鼠眼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造模后3、4周,与GC-OHT组相比,OHT-E2组大鼠眼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P-ERG及F-VEP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C-OHT组大鼠P50波及P1波幅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GC-OHT组相比,OHT-E2组大鼠P50及P1波幅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C-OHT组大鼠RGCs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GC-OHT组相比,OHT-E2组大鼠RGCs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均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C-OHT组大鼠视网膜中NLRP3、Caspase-1和GSDMD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GC-OHT组相比,OHT-E2组大鼠视网膜NLRP3、Caspase-1和GSDMD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GC诱导的OHT会致使RGCs发生焦亡,而E2可能通过抑制焦亡相关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减轻OHT大鼠的RGCs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糖皮质激素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发病中Tim-3的表达及其作用
14
作者 吴雄飞 张秋瑾 +3 位作者 郑柳 杨彬彬 李金清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发病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选取4~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共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小鼠分为对照组(3只)和实验组(9只)。对照组(造模时间节点为造模后0 d...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发病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选取4~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共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小鼠分为对照组(3只)和实验组(9只)。对照组(造模时间节点为造模后0 d)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小鼠诱导建立EAU模型(按造模时间节点分为造模后7 d、14 d、21 d三个小组,每组3只小鼠)。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651-670和完全弗氏佐剂充分混合乳化后,在实验组小鼠的双侧大腿、尾根部及颈后部皮下注射配制好的免疫乳剂(每只注射200μL免疫乳剂,含500μg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651-670),随后实验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μg百日咳毒素。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眼前节及眼底表现并采集图像。根据炎症程度采用Caspi分级标准对小鼠行临床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17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脾脏及眼球组织中Tim-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im-3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组织Tim-3蛋白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造模后小鼠的眼前节临床评分、眼底临床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均随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各组间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小鼠血清中IFN-γ、IL-17的表达量均随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小鼠脾脏与眼球组织中Tim-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随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小鼠眼球和脾脏组织中Tim-3蛋白的表达情况和mRNA相同。结论Tim-3在EAU发病进程中的表达随着炎症的加重呈下调趋势,Tim-3在葡萄膜炎发病进程中可能发挥着负性免疫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TIM-3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550a-5p水平与脊柱转移的关系
15
作者 张岚 徐昆 +4 位作者 敖曼 郝佳颖 曹胜 张义龙 王建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miR-550a-5p水平与脊柱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7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身骨显像结果,70例发生脊...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miR-550a-5p水平与脊柱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7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身骨显像结果,70例发生脊柱转移患者纳入转移组,104例未发生脊柱转移患者纳入无转移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血栓形成、肿瘤位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采用qRT-PCR检测血清miR-550a-5p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和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typeⅠcollagen cross-linked C-terminal peptide,ICTP)水平,比较两组血清TRACP-5b、ICTP、miR-550a-5p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单独miR-550a-5p、TRACP-5b、ICTP及联合使用时对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无转移组相比,转移组患者血清TRACP-5b、ICTP、miR-550a-5p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肿瘤直径≥5cm肺腺癌、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miR-550a-5p水平显著性高于肿瘤直径<5cm、鳞癌、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血清miR-550a-5p升高、肺腺癌、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均是NSCLC患者发生脊柱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独应用miR-550a-5p诊断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AUC为0.851,最佳截断值为0.20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9%、85.58%;单独应用血清miR-550a-5p诊断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TRACP-5b(Z=2.309,P=0.023)和ICTP(Z=1.852,P=0.049)。miR-550a-5p、TRACP-5b、ICTP三项联合诊断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AUC为0.93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7%、87.50%;三项联合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TRACP-5b和ICTP二项联合(Z=2.205,P=0.027)。结论:血清miR-550a-5p水平升高与NSCLC患者脊柱转移有关,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脊柱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且其与骨代谢相关肿瘤标志物ICTP和TRACP-5b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脊柱转移 骨代谢相关肿瘤标志物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T-TPRK与FS-LASIK角膜基质切削深度可预测性的研究
16
作者 张欧阳 李彦 +3 位作者 杨华 闫海波 严泽宇 王保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PT-TPRK)与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角膜基质切削深度的可预测性。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激光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技术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PT-TPRK)与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角膜基质切削深度的可预测性。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激光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SPT-TPRK组(21例37眼)和FS-LASIK组(18例32眼),测量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CVA)、眼压、角膜厚度和角膜上皮厚度并计算切削偏差值,同时观察基质厚度变化,分析预测基质切削量与切削偏差值的相关性。结果SPT-TPRK组与FS-LASIK组患者各组内各时间点UCVA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SPT-TPRK组相比,FS-LASIK组患者术后1周UCVA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U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T-TPRK组与FS-LASIK组患者各组内各时间点眼压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SPT-TPRK组相比,术后1周FS-LASIK组患者眼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T-TPRK组与FS-LASIK组患者各组内预测基质切削量与术后各时间点实际基质切削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与预测基质切削量相比,术后各时间点SPT-TPRK组患者角膜实际基质切削量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1个月FS-LASIK组患者预测基质切削量与实际基质切削量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FS-LASIK组患者预测基质切削量与实际基质切削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PT-TPRK组相比,术后1个月FS-LASIK组切削偏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3个月FS-LASIK组患者切削偏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T-TPRK组与FS-LASIK组患者各组内各时间点基质厚度变化值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PT-TPRK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基质厚度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术后1周相比,FS-LASIK组患者术后1个月基质厚度变化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患者基质厚度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周,SPT-TPRK组患者预测基质切削量与切削偏差值呈正相关(P<0.05),术后1、3个月两者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FS-LASIK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两者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SPT-TPRK与FS-LASIK患者术后视力均达到良好效果;两种手术患者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FS-LASIK在矫正屈光不正方面较SPT-TPRK预测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脉冲技术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基质厚度 可预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在眼科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延芳 黄育宽 沙翔垠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7-59,共3页
近年来,波长为193nm的氟化氩准分子激光在眼科屈光手术,尤其是在近视眼手术中的应用得了迅速发展,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及诱人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其临床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屈光手术 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介导凋亡的机制及其在眼科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代应辉 李寿玲 陈逖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99-301,共3页
p75NTR是一个跨膜糖蛋白,是属于TNF受体超家族成员。NGF、BCNF、NT-3、NT-4/5都可以与p75NTR结合。表达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可能的途径是激活鞘磷脂通路和转录因子NF-kB。另外还有一些功能相关蛋白参与p75NTR信号传递。p75NTR与某些视... p75NTR是一个跨膜糖蛋白,是属于TNF受体超家族成员。NGF、BCNF、NT-3、NT-4/5都可以与p75NTR结合。表达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可能的途径是激活鞘磷脂通路和转录因子NF-kB。另外还有一些功能相关蛋白参与p75NTR信号传递。p75NTR与某些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相关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P75NTR 凋亡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及对眼科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秦力维 陈盛举 金婉容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6期426-428,共3页
汉防己甲素是一种中药的有效成分 ,它具有消炎、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抗矽肺、抗心率失常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概述了汉防己甲素的药理作用及在眼科疾病防治上的研究发现 ,有望在临床上进一步防治这些疾患 。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眼科疾病 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抗真菌新药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安年 张晶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4期254-257,共4页
关键词 眼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 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