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组织胚胎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茜 王望九 +1 位作者 刘向国 洪燕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1-112,105,共3页
对组织胚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结合中医院校的教学现状,提出要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以进一步提高组织胚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组织胚胎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在腹腔微环境中分化潜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程树军 黄锦桃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源性的表皮干细胞在腹腔微环境中的分化情况,为研究其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分化稳定性和全能性及寻找新的皮肤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小鼠ES E14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克隆...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源性的表皮干细胞在腹腔微环境中的分化情况,为研究其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分化稳定性和全能性及寻找新的皮肤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 小鼠ES E14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4~5 d,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克隆,它们呈β1整合素?CK15和CK19阳性,移植入裸鼠腹腔?对移植后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形态学和CEA?CK10?CK18?CK19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在裸鼠腹腔内1~4周,细胞分化为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样细胞构成的管状和泡状结构?种植5周后,除上述结构外,可见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毛囊样?汗腺样及皮脂腺样等结构?免疫组化表明汗腺样结构分别呈CEA和CK18阳性,而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分别呈CK19和CK10阳性?【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小鼠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在腹腔微环境下同样具有分化为角化复层上皮?毛囊样?汗腺样和皮脂腺样结构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表皮干细胞 腹腔微环境 细胞分化 组织工程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块免疫组化在淋巴结细针穿刺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静 农林琳 +2 位作者 李凡彩 侯巧燕 曾思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块免疫组化在淋巴结细针穿刺诊断(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淋巴结FNAC与细胞块免疫组化联合应用方法,进行淋巴结肿大原因的分类。结果通过117例淋巴结FNAC与细胞块免疫组化的联合应用,临... 目的探讨细胞块免疫组化在淋巴结细针穿刺诊断(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淋巴结FNAC与细胞块免疫组化联合应用方法,进行淋巴结肿大原因的分类。结果通过117例淋巴结FNAC与细胞块免疫组化的联合应用,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4.68%(89/94),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涂片诊断的方法(P<0.01)。结论淋巴结FNAC与细胞块免疫组化联合应用方法可大大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 细胞块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数字化教学切片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马保华 张庆莉 +2 位作者 康敏 刘尚明 段得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0-122,182,共4页
研究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形态学实验教学课程数字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利用数字摄像机扫描高质量的组织切片(载玻片),通过自动图像扫描采集软件、数字切片浏览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扫描系统,其过程全自动、智能控制,快速、稳定地扫描,显... 研究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形态学实验教学课程数字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利用数字摄像机扫描高质量的组织切片(载玻片),通过自动图像扫描采集软件、数字切片浏览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扫描系统,其过程全自动、智能控制,快速、稳定地扫描,显微图像连续采集,图像融合、拼接、压缩形成数字切片。数字切片的使用不依赖于显微镜,通过网络进行切片观察、学习、交流等;整张切片全视野信息,分辨率高,切片清晰,色彩逼真;终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可以观察,用鼠标操作可以选择切片任意位置,进行定倍及任意倍率的放大或缩小,模拟显微镜观察模式。应用数字化切片架构形态学实验教学数字化教学平台,促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变革,促进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实验室 教学切片数字化 实验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IMP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黎娟 金政 +2 位作者 林贞花 王研 蔡英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MP3蛋白在92例HCC及58例癌旁...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MP3蛋白在92例HCC及58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临床病理特征及Ki-67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IMP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70.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2%,P=0.000)。IMP3的表达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是否转移、AJCC分期及Ki-67表达有关(P值分别为0.0030、.0310、.005和0.002),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参数无关。结论 IMP3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癌肝组织,可作为HCC细胞预后及增生程度的潜在临床病理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肿瘤 IMP3蛋白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组织工程皮肤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爱军 黄锦桃 李海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5-629,共5页
【目的】以胚胎干细胞(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对皮肤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胎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类真皮,植入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生物膜为载体,把羊膜诱导后带有核标记... 【目的】以胚胎干细胞(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对皮肤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胎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类真皮,植入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生物膜为载体,把羊膜诱导后带有核标记的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覆盖在类真皮上,术后1~8周连续取材,HE染色,β1整合素、CK15、CK19、CK10和CEA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植入后3周,创面完全长合,较厚新生皮完全覆盖创面,基底层细胞增生,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细胞柱伸向真皮层,新生表皮中可见核标记的细胞呈β1整合素、CK15、CK19阳性,真皮中的管腔样结构呈核荧光和β1整合素、CEA免疫组化双标阳性,4~8周新生表皮基底层细胞呈CK19、CK10阳性,新生表皮下可见毛囊样、皮脂腺样结构。【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以修复缺损皮肤,在其下真皮层有分化为毛囊样、皮脂腺样和汗腺样的结构,但是是否来源于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仍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表皮干细胞 定向分化 皮肤附属结构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齐琦 郭飞 +1 位作者 武世伍 陈晓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06,313,共4页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影像学特征对1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影像学特征对1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均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肿瘤组织黏液变明显,多见囊腔形成,肿瘤细胞主要由少突胶质样细胞、神经元和星形细胞组成,可见单个神经元漂浮在微囊的黏液样基质中。免疫组化检测显示S-100(+),Syn(+),GFAP(+),Ki-67呈阳性表达,且均呈低增殖活性(<2%)。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属于良性肿瘤(WHOⅠ级),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病理 组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心肌细胞琥珀酸脱氢酶酶组化显示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雨岭 余鸿 +1 位作者 赵明德 郭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2-893,共2页
采用乳大鼠心肌细胞培养,琥珀酸脱氢酶NBT显示法,酶活性处呈紫兰色颗粒或棒状。此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特异性强,定位准确,并可长期保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培养 心肌细胞 脱氢酶 酶组化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元活血汤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组织p-Src、p-Er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钟树志 裴东 +2 位作者 晁杲 周静 洪宗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7期731-737,共7页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术后,复元活血汤对其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实施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术,术后大鼠随机分为复元活血汤给药组、甲钴胺给药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复元活血汤组给予复元活血汤,按9 ...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术后,复元活血汤对其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实施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吻合术,术后大鼠随机分为复元活血汤给药组、甲钴胺给药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复元活血汤组给予复元活血汤,按9 g·kg^(-1)·d^(-1)灌胃;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按6.25×10^(-4)g·kg^(-1)·d^(-1)灌胃;模型组按复元活血汤的溶液剂量,给予等量溶剂灌胃;灌胃2~8周。假手术组大鼠20只,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后,不做任何处理缝合切口。给药3 d后,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给药2周后,RT-PCR法检测吻合口近、远端2 cm神经组织的IL-1β和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Src、p-Erk1/2蛋白的表达;分别于给药2周、4周、8周后,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于给药8周后,观察坐骨神经和其支配肌肉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元活血汤组和甲钴胺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改善,神经纤维生长良好,腓肠肌肌纤维直径和截面积显著改善,复元活血汤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吻合口神经组织的IL-1β和TNF-α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p-Src、p-Erk1/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可通过减轻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吻合口炎症反应,抑制Src、Erk的磷酸化,促进神经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元活血汤 坐骨神经离断吻合 炎症反应 磷酸化Src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培养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冬红 褚仁远 +2 位作者 周国民 张勇进 蒋秀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分析人胚眼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酶分层消化法分离培养RPE细胞 ,原代细胞分别计算贴皿率、伸展率和生长率。传代细胞计算分裂时间和总分裂次数。结果 人胚RPE细胞贴皿率为85 7%± 5 2 % ,伸展率为... 目的 分析人胚眼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酶分层消化法分离培养RPE细胞 ,原代细胞分别计算贴皿率、伸展率和生长率。传代细胞计算分裂时间和总分裂次数。结果 人胚RPE细胞贴皿率为85 7%± 5 2 % ,伸展率为 84 2 %± 4 8% ,生长率为 72 2 % ;成人RPE细胞的贴皿率为 79 4%± 8 3 % ,伸展率为80 3 %± 6 7% ,生长率为 63 8%。人胚RPE细胞的分裂时间 (DOT )为 1 5 8d ,总分裂次数 (PD)为 4 43 ;成人RPE细胞的分裂时间 1 91d ,总分裂次数为 3 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色素上皮 体外研究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附睾组织Cyt-C和半胱天冬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小茹 王淑秋 +7 位作者 刘月霞 张士岭 周成福 王芳芳 梁衍峰 王淑湘 张建华 李永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60-2462,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附睾组织中细胞色素C(Cyt-C)、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影响。方法:50只青春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灵芝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模型组和灵芝治疗组大鼠经尾静脉1次性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 目的:观察和探讨灵芝孢子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附睾组织中细胞色素C(Cyt-C)、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影响。方法:50只青春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灵芝治疗组和对照组组,模型组和灵芝治疗组大鼠经尾静脉1次性注射2%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给以高脂高糖饮食、高脂高糖+灵芝孢子粉(250mg·kg-1.d-1),对照组给予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尾静脉注射,正常饮食。10周后,取双侧附睾,用张均田法检测附睾细胞Cyt-C含量、免疫组化检测附睾体部细胞caspase酶活力。结果:2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模型组附睾细胞线粒体Cyt-C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胞质Cyt-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灵芝治疗组线粒体Cyt-C含量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胞质Cyt-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caspase-3、8、9平均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灵芝治疗组caspase-3、8、9平均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附睾细胞线粒体有损伤,附睾细胞存在细胞凋亡过度。在糖尿病状态下,灵芝孢子粉对附睾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灵芝孢子粉 附睾 细胞色素C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秀红 张连元 +3 位作者 王颖 吴建中 高俊玲 孙树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45-2048,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肺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分布及肢体缺血再灌注 (LIR)后肺组织内NOS分布及活性的变化。方法 :用止血带复制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 ,利用 β -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及分光光度法 ,观察对照组大... 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肺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分布及肢体缺血再灌注 (LIR)后肺组织内NOS分布及活性的变化。方法 :用止血带复制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 ,利用 β -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及分光光度法 ,观察对照组大鼠肺内NOS的分布及LIR组肺内NOS分布及活性的变化。结果 :组织学上显示 ,对照组大鼠呼吸道包括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的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NOS表达均阳性 ,肺泡上皮细胞NOS表达阴性 ;LIR组上述肺组织阳性部位NOS表达增强 ,且出现血管平滑肌细胞、肺泡上皮细胞NOS表达阳性 ;生化测定结果显示 ,LIR组与对照组比较 ,NOS活性增强 ,NO2 -/NO3 -水平增多。结论 :一氧化氮不仅参与肺的生理过程 ,而且在LIR后急性肺损伤 (A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及泪腺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瑛 刘阳 +2 位作者 唐福星 程欣 徐锦堂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研究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和泪腺组织的损伤。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采取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正己烷浓度为35.2g/m3,染毒1、3、7、14d后处死大鼠,对照组为吸入空气的空白对照。观察结膜和泪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和... 目的研究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和泪腺组织的损伤。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采取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正己烷浓度为35.2g/m3,染毒1、3、7、14d后处死大鼠,对照组为吸入空气的空白对照。观察结膜和泪腺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染毒7d和14d大鼠结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减少。部分基底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内空泡,线粒体水肿、缩小或消失。染毒14d大鼠结膜杯状细胞明显减少。正己烷染毒大鼠的泪腺细胞出现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正己烷染毒大鼠的结膜和泪腺组织出现明显的损害,将会影响正常泪膜稳定性的维持,导致眼表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结膜 泪腺 组织病理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在缺氧和内毒素致肾小管损伤的肾组织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方 柳国胜 +1 位作者 卢晓晔 康举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91-2093,共3页
目的为了建立缺氧和内毒素致肾小管损伤模型,观察Caspase-3在肾组织的表达,以探讨其肾小管的损伤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予麻醉及机械通气,同时予阴茎静脉注射伤寒杆菌脂多糖,吸入氧浓度从21%降至5%的氧,通气至180min结束,取肾... 目的为了建立缺氧和内毒素致肾小管损伤模型,观察Caspase-3在肾组织的表达,以探讨其肾小管的损伤机制。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予麻醉及机械通气,同时予阴茎静脉注射伤寒杆菌脂多糖,吸入氧浓度从21%降至5%的氧,通气至180min结束,取肾组织作HE染色病理切片检查及用Caspase-3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模型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肾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1)病理组织学所见:大部分肾小球充血,内皮及系膜细胞轻度肿胀,肾近曲小管上皮明显肿胀,呈浊样改变;大部分远曲小管镜下未见明显改变,部分上皮细胞肿胀,浊样变性在;整个肾间质呈充血现象,无炎性细胞浸润。(2)免疫组化结果:Caspase-3染色位于胞浆,大部分远曲小管上皮呈Caspase-3阳性反应,以外髓远曲小管为明显;近曲小管偶见Caspase-3阳性细胞,肾小球Caspase-3染色阴性。结论(1)缺氧及内毒素可致肾小管损伤,且以近曲小管为著,远曲小管及内髓部损伤相对较轻。(2)Caspase-3在远曲小管明显表达,提示在缺氧及内毒素致肾小管损伤中,同时存在细胞变性坏死及细胞凋亡,近曲小管以细胞变性坏死为著,而远曲小管细胞凋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内毒素 肾脏 Caspsa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思维之类比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论红细胞免疫系统假说的提出 被引量:3
15
作者 逯越 于新宇 +3 位作者 赵东利 刘超 卢雨 高清波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X期48-49,70,共3页
文章阐述了创造性思维之类比法在红细胞免疫系统假说提出及完善中发挥的作用,表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医学实践观察、理论研究及临床思维中是极为重要的。使我们认识到,医学认识目的的实现,需要创造和使用某种适当的认识手段。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类比法 红细胞免疫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人胎小肠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学红 张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fos蛋白和凋亡因子在人胎小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第2、3、4三个月龄段16例人胎小肠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表达情况。结果第2~4个月龄段,PCNA和C-fo...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fos蛋白和凋亡因子在人胎小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第2、3、4三个月龄段16例人胎小肠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表达情况。结果第2~4个月龄段,PCNA和C-fos蛋白在人胎小肠壁组织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随着胎龄增加,人胎小肠壁组织细胞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数量和染色强度平均值(AI)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C-fos蛋白的阳性表达数量则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而AI值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第2~4个月龄段时,TUNEL染色阳性细胞在人胎小肠壁各层组织内均有分布,随着胎龄增加,TUNEL阳性细胞数量和AI值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P<0.01)。结论 PCNA和C-fos蛋白参与人胎早期小肠壁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尤其在人胎发育第3个月龄段,细胞增殖和凋亡数量明显增多,此期可能是小肠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胚胎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增贺 杨忠刚 +6 位作者 焦振祥 周济远 郑慧娥 任君旭 王健伟 白雪梅 李得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1-143,T006,共3页
用苏木精、伊红、Alcian蓝(pH 2.5)、甲苯胺蓝、5-HT和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阑尾炎组和对照组阑尾标本各7例。结果:阑尾炎组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淋巴小结最大直径和数目、肥大细胞及5-HT样免疫反应细胞增多,而生... 用苏木精、伊红、Alcian蓝(pH 2.5)、甲苯胺蓝、5-HT和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阑尾炎组和对照组阑尾标本各7例。结果:阑尾炎组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淋巴小结最大直径和数目、肥大细胞及5-HT样免疫反应细胞增多,而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细胞减少。淋巴小结最大直径和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5-HT和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细胞的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以上提示儿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时期,阑尾内进行着活跃的免疫应答,5-HT和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细胞参与了疾病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儿童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_1、AQP_2和AQP_3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文光 范兆阳 +2 位作者 景光远 王玉杰 阿不都.许库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意义。方法: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25例及正常膀胱组织25例,应用免...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意义。方法: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25例及正常膀胱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1、AQP2和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AQP1散在表达于正常膀胱组织中微血管和小动脉的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QP1大量表达于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AQP1表达水平较正常膀胱组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2主要表达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的细胞间质中,两者表达强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3主要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的胞质及胞膜,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1、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AQP1、AQP3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3 膀胱尿路上皮癌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敏 王健 +1 位作者 王亚平 裴雪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 :通过培养了解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NSC)生物学特性 ,为深入研究其体内外分化奠定基础。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胎脑NSC。通过单细胞克隆实验检测其自我更新能力、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SC特征性标志nestin... 目的 :通过培养了解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NSC)生物学特性 ,为深入研究其体内外分化奠定基础。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胎脑NSC。通过单细胞克隆实验检测其自我更新能力、增殖能力和生物学特性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SC特征性标志nestin表达和分化能力 ;BrdU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状态 ;并比较EGF、bFGF对鼠NSC增殖刺激作用。结果 :体外传代培养获得的NSC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表达nestin ;NSC扩增迅速 ;传代培养的NSC性能稳定 ;联合运用EGF、bFGF对NSC增殖作用较单用强。结论 :成功培养扩增了大鼠NSC ;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自我更新 多向分化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真皮支架的体内组织相容性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树军 黄锦桃 +1 位作者 李卉 李海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27-329,I0004,共4页
目的研究几种真皮支架的组织相容性,为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提供资料。方法将复合胶原凝胶、胶原海绵、明胶海绵、PLGA和PHBV共5种真皮支架分别埋入大鼠皮下,观察其在体内的组织反应和降解情况。结果复合胶原凝胶和胶原海绵引起轻微的炎性反... 目的研究几种真皮支架的组织相容性,为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提供资料。方法将复合胶原凝胶、胶原海绵、明胶海绵、PLGA和PHBV共5种真皮支架分别埋入大鼠皮下,观察其在体内的组织反应和降解情况。结果复合胶原凝胶和胶原海绵引起轻微的炎性反应,以创伤修复性结缔组织增生为主。PHBV和PLGA以淋巴细胞浸润和多核巨细胞增生为特征。明胶海绵与PLGA相似但程度稍轻。结论这几种真皮支架是支持成纤维细胞生长、易于血管化和可降解的组织相容性材料,可用于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 支架 组织相容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