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1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运用好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协作教材《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
1
作者 朱文菀 张闻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1985年第1期60-61,64,共3页
过去认为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有三:(1)验证课堂理论;(2)训练基本操作技能;(3)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但实际上长期以来实验课形成了以验证课堂理论为主,很少注意培养同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近年来实验课教学的这种弊病引起... 过去认为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有三:(1)验证课堂理论;(2)训练基本操作技能;(3)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但实际上长期以来实验课形成了以验证课堂理论为主,很少注意培养同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近年来实验课教学的这种弊病引起了许多病理生理工作者的重视,呼吁实验课必须尽快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材 实验设计 试用教材 试验设计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实验课教学 同学 实验指导 专题实验室 高等医学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实验课专业英语口试对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昀 苏敏 +1 位作者 田东萍 杨棉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年第4期58-58,62,共2页
在病理实验课考试中 ,对 99级全英语教学为主的实验班采用专业英语口试形式 ,以初步探索英语口试在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大部分同学认为英语口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 在病理实验课考试中 ,对 99级全英语教学为主的实验班采用专业英语口试形式 ,以初步探索英语口试在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大部分同学认为英语口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实验课 专业英语 医学生 素质教育 英语口语 能力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留学生病理生理学全英文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倪世容 倪似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82-2282,共1页
关键词 留学生教学 医学教育 病理生理学 英文 高等教育 医学院校 教学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制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蕾 范彪 +8 位作者 孙静 李柯 周璇 李华 韩国鸽 张懿敏 张亚辉 熊鸣 欧阳静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比较我校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对病理生理学教学需求的不同,分析在实施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教学计划后两种学制学生病理生理学考试成绩的差异,评价专业理论考试的质量,为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比较我校五年制和七年制学生对病理生理学教学需求的不同,分析在实施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教学计划后两种学制学生病理生理学考试成绩的差异,评价专业理论考试的质量,为五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生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本校2002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和200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对教学要求的不同;运用标准化试题库编制试卷,对试卷质量和考试结果分析。结果:问卷调查显示七年制学生更加赞成PBL和双语教学方式。试卷设计质量很高(各题P≥0.50,D≥0.15)。五、七年制学生考试试卷平均区分度分别为0.27±0.03和0.24±0.06,试卷的分半信度为0.75±0.05。七年制学生平均成绩为(69.1±10.2)分,χ2=0.990,P>0.05。五年制学生平均成绩为(74.4±11.3)分,χ2=0.111,P<0.01。结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我们的教学内容安排及试卷设计都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期末考试成绩 问卷调查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涎腺导管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和免疫组化标记物
5
作者 宝鲁日 施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3-1018,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 SDC)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和免疫组化标记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SD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人表皮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影响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 SDC)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和免疫组化标记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SD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银染原位杂交(silver-enhanced in situ hybridization, SISH)检测,并进行生存回归分析。结果:23例SDC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3.91岁;15例肿瘤发生于腮腺,8例发生于颌下腺;随访结果,术后4例复发,4例死亡,其余患者生存良好,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肿瘤组织呈导管内筛状、巢状、实性、腺管状、条索状。在筛孔状及实性结构的中心可见粉刺样坏死。瘤细胞较大,胞浆嗜酸性、颗粒状,胞核大、多形性,核仁明显,染色质粗,核分裂像易见。免疫表型:CK7(23/23);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21/23);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iant cystic disease liquid protein, GCDFP15)(17/23);p53(16/23);CK5/6(11/23);HER2(10/23),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10/23);CK14(3/23);p63(2/23)。不表达S-100,Ki-67增殖指数5%~80%。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K5/6阳性患者临床分期多为Ⅲ/Ⅳ期(P=0.009),而AR、HER2、GATA3、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P=0.042)。结论:SDC侵袭性强,易复发和转移,CK5/6阳性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癌 涎腺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标记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双向调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珂 冷秋枫 +5 位作者 吕晶 苗国英 王新慧 谢辉 刘渠 姚春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2-750,共9页
背景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病因不明,许多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为其药物筛选提供新靶点。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 背景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病因不明,许多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为其药物筛选提供新靶点。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时间为2020—2023年。体外实验以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5μg/mL)、二甲双胍组(Met组:10 mmol/L)、LPS与二甲双胍联合组(LPS+Met组:LPS 5μg/mL刺激2 h后,再给予二甲双胍10 mmol/L处理)。体内实验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咪喹莫特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了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并制备了二甲双胍乳膏进行治疗,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咪喹莫特组(IMQ组)、咪喹莫特与二甲双胍联合组(IMQ+Met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于背部涂抹凡士林,IMQ组小鼠于背部涂抹咪喹莫特软膏,IMQ+Met组小鼠于背部涂抹IMQ软膏12 h后再涂抹二甲双胍乳膏;1次/d,连续7 d。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甲双胍对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活性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处理HaCaT细胞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活性水平;最后采用皮肤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二甲双胍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皮炎的抗炎效果。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LPS组、Met组、LPS+Met组HaCaT细胞48 h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48 h存活率高于LPS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LPS组、Met组HaCaT细胞48 h G2/M期细胞、细胞凋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48 h G2/M期细胞、细胞凋亡比例低于LPS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PS组、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Caspase-1 p40、Caspase-1 p20、白介素(IL)-1β、IL-18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Caspase-1 p40、Caspase-1 p20、IL-1β、IL-18蛋白表达低于LPS组(P<0.05)。ELISA实验结果显示:LPS组、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IL-1β、IL-18水平、Caspase-1相对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IL-1β、IL-18水平、Caspase-1相对活性低于LPS组(P<0.05)。皮肤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IMQ+Met组小鼠二甲双胍涂抹明显改善了咪喹莫特对皮肤的损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MQ+Met组小鼠则显著降低了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的表达。结论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双向调节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能够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的皮肤损害,有望为二甲双胍临床上用于治疗扁平苔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NLRP3炎症小体 HACAT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扁平苔藓 银屑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代谢适应与治疗抵抗:挑战与前景
7
作者 吴正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3-777,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复发、转移和耐药仍然是系统治疗过程中的巨大挑战。代谢改变是肿瘤的核心特征,乳腺癌细胞通过重编程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方式改变营养获取途径,进而满足快速增殖和适应转移部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复发、转移和耐药仍然是系统治疗过程中的巨大挑战。代谢改变是肿瘤的核心特征,乳腺癌细胞通过重编程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方式改变营养获取途径,进而满足快速增殖和适应转移部位新环境的能量需求,与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耐药密切相关。本文围绕乳腺癌的代谢重塑特征、代谢适应促进治疗抵抗的机制,以及靶向代谢脆弱性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进行综述,重点探讨能量代谢、胆固醇和谷氨酰胺代谢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和耐药中的作用。深入探究乳腺癌的代谢适应机制,精准监测代谢物动态变化,能够为新兴代谢疗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转移 代谢重编程 治疗抵抗 代谢靶点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羊脑磷脂型DHA对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
8
作者 包音都古荣·金花 宝鲁日 +6 位作者 和硕特麦丽斯 侯荣伦 呼格吉勒图 敖日格勒 岩松 敖日格乐 周欢敏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7,共8页
旨在为草原羊脑磷脂型DHA(DHA-PLs)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苏尼特羊脑中萃取DHA-PLs,在确定其不携带朊病毒蛋白的基础上,选择7周龄、平均体质量为27 g的SPF级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分为空白组(基础饲料)、鱼油组(基础饲料+鱼油)和羊脑D... 旨在为草原羊脑磷脂型DHA(DHA-PLs)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苏尼特羊脑中萃取DHA-PLs,在确定其不携带朊病毒蛋白的基础上,选择7周龄、平均体质量为27 g的SPF级昆明雌性小白鼠30只,分为空白组(基础饲料)、鱼油组(基础饲料+鱼油)和羊脑DHA-PLs组(基础饲料+羊脑DHA-PLs),考察饲喂3个月后各组小鼠体征指标、周能量排出量、粪便中粗脂肪含量和脏器指数的变化,测定其血清生化和肝功能指标,观察肠道和脏器组织形态,以揭示羊脑DHA-PLs对小鼠营养物质吸收、脏器、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羊脑中无朊病毒蛋白,正常朊蛋白含量最高达200 mg/g;3个月饲喂试验结束后,各组小鼠健康状况良好,平均日采食量无差异,终体质量均显著增大(p<0.05);与空白组比较,羊脑DHA-PLs组小鼠周能量排出量,粪便中粗脂肪含量,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与鱼油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小鼠脏器指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胃和脑等组织均未出现病变,肠道均无损伤,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组间无差异(p>0.05),但羊脑DHA-PLs组和鱼油组小鼠肠道分别长出14个和13个潘氏斑,而空白组未出现。综上,草原羊脑DHA-PLs能促进小鼠营养物质吸收,显著降低血脂,提高肝脏机能和肠道免疫机能,对小鼠脏器无不良影响,可以应用于食品和保健品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羊脑磷脂型DHA 脏器指数 血脂 肝功能 组织学分析 潘氏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隔膜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的病理学及病因学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佾 张辉 +1 位作者 郭成浩 樊庆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00-503,共4页
目的研究下腔静脉隔膜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解剖位置和隔膜病理特点,以探讨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分析100例非BCS死亡成人解剖资料,进行下腔静脉膈肌以上至右心房的大体观察。常规显微镜病理检查70例下腔静脉隔膜阻塞型患者的隔膜活... 目的研究下腔静脉隔膜阻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解剖位置和隔膜病理特点,以探讨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分析100例非BCS死亡成人解剖资料,进行下腔静脉膈肌以上至右心房的大体观察。常规显微镜病理检查70例下腔静脉隔膜阻塞型患者的隔膜活检材料及20例BCS患者根治术后切除的完整隔膜。结果大体观察发现1例(1%)在位于平膈肌水平距下腔静脉入右心房28mm处、肝静脉开口上方的左外侧壁,存在一瓣膜;47%成人位于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口存在Eustachian瓣。镜检显示,上述全部隔膜符合血管瓣膜样结构。其中30%(21/70)样本附有机化血栓。9%(6/70)样本内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全部完整隔膜病理检查与血管壁相延续。结论首次报道在位于下腔静脉平膈肌水平有一瓣膜,这一瓣膜的发现,可能与下腔静脉隔膜阻塞型BCS的发生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 Eustachian瓣 下腔静脉隔膜阻塞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 病理学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Rosai-Dorfman病:25例临床和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付长霞 薛德彬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6-726,共1页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分析 皮肤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 巨大淋巴结病 亚洲国家 病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阿霉素肾病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许涛 吕磊 +1 位作者 钱琛 王迎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生理、病理改变。方法阿霉素组鼠于试验开始d1和d15分别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5mg·kg-1、3mg·kg-1,观察12wk ,用代谢笼收集1、2、3、4、6、8、13wk各时期24h尿液 ,测定不同时期24h... 目的建立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生理、病理改变。方法阿霉素组鼠于试验开始d1和d15分别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5mg·kg-1、3mg·kg-1,观察12wk ,用代谢笼收集1、2、3、4、6、8、13wk各时期24h尿液 ,测定不同时期24h尿蛋白量 ,并于6wk及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 ,同时取肾作光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结果肾病综合征模型复制成功 ,实验开始后第6wk阿霉素组肾脏改变类似人类微小病变型肾病 ;12wk时有肾小球硬化改变出现 ,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微小病变型肾病的发展情况和探讨慢性硬化性肾病的模型建立。结论阿霉素组不同时期的24h尿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血生化检测表明阿霉素组大鼠血清总蛋白、血蛋白含量降低 ,血清肌酐、尿素氮及血脂含量升高 ,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阿霉素 肾病 疾病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沉积
12
作者 张立飞 王宁 +6 位作者 田园 师姝 张稳稳 杜凯丽 刘婷 王丽 王晓晖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9-727,共9页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 目的探究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CDS1)对小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和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刚果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内APP过表达,刚果红染色观察细胞内淀粉样物质沉积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通过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CDS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的CDS1蛋白表达情况;慢病毒介导HT22细胞APP过表达后,再过表达CDS1,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Ⅱ、P6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及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均有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和APP过表达HT22细胞中LC3-Ⅱ、P62蛋白均升高。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蛋白质组学结果中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筛选到其中一条差异代谢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从该通路中获取到差异表达蛋白CDS1。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相比,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46±0.07 vs 1.00±0.25,P<0.01);与感染空载病毒载体的HT22细胞相比,慢病毒过表达APP的HT22细胞中CDS1蛋白表达量下降(0.68±0.18 vs 1.00±0.13,P<0.01)。在APP过表达的HT22细胞过表达CDS1后,神经细胞的自噬流明显恢复(LC3-Ⅱ:1.00±0.15 vs 0.21±0.05,P<0.01;P62:1.00±0.16 vs 0.67±0.10,P<0.01),并且Aβ沉积明显减少。结论CDS1表达下调诱导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淀粉样物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P-二酰基甘油合酶1 自噬 溶酶体 海马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旭 栾江威 +1 位作者 杨杏鲜 朱润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6年6月住院的79例紫癜肾炎患儿的临床病理类型及预后的关系,其中72例随访1~6年。结果临床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单纯性血尿、肾病综合征者最多,...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6年6月住院的79例紫癜肾炎患儿的临床病理类型及预后的关系,其中72例随访1~6年。结果临床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单纯性血尿、肾病综合征者最多,急进性肾炎最少。肾脏病理表现为系膜增生、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分级以Ⅱ、Ⅲ级最多,Ⅱ级占73.3%。临床痊愈占70.8%,少数预后不良。结论紫癜性肾炎病理改变以Ⅱ、Ⅲ级为主;其预后与临床表现、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儿童 临床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崔丹 齐凤杰 +1 位作者 杨静 魏国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收集12例PS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在光镜下分析其组织学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EMA、TTF-1、Syn、CgA、CR、Ⅷ因子... 目的回顾性分析1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收集12例PS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在光镜下分析其组织学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EMA、TTF-1、Syn、CgA、CR、Ⅷ因子、ER、PR、vimentin。结果PSH由实性结构、乳头状结构、硬化性结构和血管瘤区组成。主要的两种细胞为立方状表面细胞和圆形间质细胞。立方状表面细胞表达广谱CK、TTF-1、EMA,圆形间质细胞表达EMA、TTF-1、ER、PR、vimentin;两种细胞均无间皮及血管内皮标记的表达,个别病例两种细胞不同程度散在表达Syn、CgA。结论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肿瘤,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主要以混合型结构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硬化性血管瘤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翎 宋伯根 +1 位作者 张炜明 范钦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004-1007,共4页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滑膜肉瘤石蜡包埋标本41例,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对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2例(2...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滑膜肉瘤石蜡包埋标本41例,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对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2例(29%)双相分化型,22例(54%)单相纤维型,7例(17%)低分化型。36例(88%)上皮性标记[CK和(或)EMA]和间叶性标记(Vim)均阳性,5例(12%)仅间叶性标记阳性。RT-PCR检测20例标本,其中18例(90%)有融合基因SYT-SSX表达。结论:通过常规染色组织形态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特异性融合基因SYT-SSX检测,能够对滑膜肉瘤做出临床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临床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基底细胞癌:2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付长霞 薛德彬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6-656,共1页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前列腺 病理分析 基底细胞增生 腺样囊性癌 增生性病变 临床 基底细胞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文军 易永芬 +2 位作者 于冬青 亓荣华 唐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69-771,共3页
目的 :检测肺耐药蛋白 (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在 6 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6 0例大肠癌组织 ,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 ... 目的 :检测肺耐药蛋白 (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在 6 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6 0例大肠癌组织 ,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 :MRP、LRP在 6 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8.3%和 70 % ,均高于正常大肠粘膜中阳性表达率 (P <0 .0 5 ) ,在各组织学类型之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不同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间表达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MRP、LRP在大肠癌中均呈高表达 ,在大肠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这可能是大肠癌对化疗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组织 肺耐药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基因表达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9
18
作者 罗柏宁 张波 +2 位作者 孙庚喜 张中伟 文剑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3岁,平均45岁。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N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63岁,平均45岁。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呈宽基底紧贴侧脑室壁或透明隔。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其内夹杂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或斑片状钙化灶。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轻、中度强化。免疫组化突触素(Sy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标记均为阳性。结论: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靠近室间孔附近,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当此区发生肿瘤时,要考虑CNC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9
作者 饶洁 阎红琳 +5 位作者 刘琳 任家材 吴昊 余鑫鑫 袁修学 袁静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例乳腺EPC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3例... 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例乳腺EPC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3例均为绝经后女性,年龄62~75岁,平均67岁,临床以乳腺肿块就诊。肿块均为单发,呈囊实性结节,边界清楚,有厚囊壁,内附细颗粒样或小乳头样物。该肿瘤的组织形态学以厚纤维囊壁、缺乏肌上皮的纤细乳头状结构为主要成分,在不同区域乳头分支呈筛状或实体状。肿瘤性乳头轴心及周缘的肌上皮细胞缺失是其主要形态特征。肿瘤细胞ER均强阳性,HER-2呈弱阳性,PR 2例呈阳性、1例呈阴性,Calponin、CK5/6、p63染色示肌上皮细胞在肿瘤的乳头轴心及周缘均完全缺失,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为5%~10%。结论 EPC属于厚的纤维囊壁且囊壁肌上皮缺乏特殊亚型浸润性癌,预后较好,临床治疗与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标准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包裹性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数码多媒体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晓松 王霞 +2 位作者 李娟 程丽 张晓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7-109,共3页
为提高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在病理学实验课中用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取代传统的普通光学显微镜。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手段,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