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套式PCR检测嗜肺军团杆菌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放 李丽云 +4 位作者 林长坤 张学 孙开来 何雅慧 崔振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575-577,共3页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6型嗜肺军团杆菌,两轮PCR都分别出现了996bp和650bp的特异性扩增产物;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七种细菌均未出现物异性扩增。两轮PCR分别可以检测10pg和10fg的模板DNA...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6型嗜肺军团杆菌,两轮PCR都分别出现了996bp和650bp的特异性扩增产物;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七种细菌均未出现物异性扩增。两轮PCR分别可以检测10pg和10fg的模板DNA。8份嗜肺军团杆菌含量分别为1~10 ̄7cfu/ml的痰感染模拟标本均出现了特异性扩增产物。提示该方法可用于临床,特别是检测含微量嗜肺军团杆菌的临床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杆菌 多聚酶链反应 军团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符荣 陈衔城 +5 位作者 任惠民 金复生 宋后燕 季耀东 任军 夏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98-800,共3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碳及其限速酶 (血红素氧合酶 - 1)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n =6 ) ,使用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剂及抑制剂腹腔注射 ,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组 ,12h后复制MCAO模型。... 目的 :研究一氧化碳及其限速酶 (血红素氧合酶 - 1)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n =6 ) ,使用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剂及抑制剂腹腔注射 ,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组 ,12h后复制MCAO模型。梗塞后 2 4h后检测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 :诱导剂组一氧化碳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抑制剂组一氧化碳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剂、抑制剂对非梗塞侧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没有影响 (P >0 0 5 )。结论 :一氧化碳作为一种信使分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一氧化碳 血红素氧合酶 血脑屏障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激酶原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北域 官孝群 宋后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构建纳豆激酶原基因克隆 ,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 从纳豆芽胞杆菌中分离纯化基因组DNA ,作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纳豆激酶原基因。运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表达质粒pESX 1,转化大肠杆菌JF112 5 ,温度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果... 目的 构建纳豆激酶原基因克隆 ,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 从纳豆芽胞杆菌中分离纯化基因组DNA ,作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纳豆激酶原基因。运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表达质粒pESX 1,转化大肠杆菌JF112 5 ,温度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脉及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 pESX 1为含纳豆激酶原基因的阳性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纳豆激酶原 ,经自体加工产生具有纤溶活性的纳豆激酶。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纳豆激酶原基因克隆 ,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原 基因克隆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受体反义RNA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徐韶华 廖劲晖 朱运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14-819,共6页
将尿激酶受体 u PAR反义 RNA表达质粒 p URAS以脂质体法转染高侵袭性人乳腺癌细胞株 MDA- MB- 2 31 ,G41 8筛选抗性克隆 .Northern印迹法检测 u PAR反义 RNA的表达 ,RT- PCR法检测 u PAR的表达 ,牛奶板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纤溶活性 .改... 将尿激酶受体 u PAR反义 RNA表达质粒 p URAS以脂质体法转染高侵袭性人乳腺癌细胞株 MDA- MB- 2 31 ,G41 8筛选抗性克隆 .Northern印迹法检测 u PAR反义 RNA的表达 ,RT- PCR法检测 u PAR的表达 ,牛奶板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纤溶活性 .改良 Boyden小室模型和裸小鼠乳房脂肪垫接种试验分别检测肿瘤细胞体外和体内侵袭能力 .反义克隆细胞能表达 u PAR反义RNA,其 u PAR表达水平及培养上清中纤溶活性明显降低 .反义细胞克隆体外侵袭能力比原代细胞 MDA- MB- 2 31和转染载体细胞克隆显著降低 .裸小鼠体内侵袭实验表明 ,反义细胞克隆的成瘤性、生长性和侵袭性均显著受到抑制 .u PAR至少在一部分恶性乳腺癌侵袭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反义 RNA可望成为抗肿瘤侵袭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 乳腺癌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链激酶在脑内血肿动物模型中的局部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衔城 张义 +3 位作者 张福林 宋后燕 汤其群 任军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87-89,共3页
观察重组链激酶对人凝血块的溶化作用及对脑组织的毒性反应。分别用重组链激酶(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人凝血块制成的猫额叶脑内血肿内,观察血肿溶化效果。结果:实验组10例中6例血肿完全溶化,对照组10例血肿均未溶... 观察重组链激酶对人凝血块的溶化作用及对脑组织的毒性反应。分别用重组链激酶(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人凝血块制成的猫额叶脑内血肿内,观察血肿溶化效果。结果:实验组10例中6例血肿完全溶化,对照组10例血肿均未溶化。病理组织学观察,实验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改变轻于对照组。结论:重组链激酶对动物模型脑内血肿局部应用有良好的溶化人凝血块的作用,而对周围脑组织无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链激酶 脑内血肿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早期脑内HO-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符荣 陈衔城 +3 位作者 任惠民 宋后燕 金复生 季耀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3-56,F003,共5页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血红素氧合酶 (HO)在脑内的表达。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致脑缺血 ,对缺血早期不同时间点进行HO 1免疫组化及病理学研究 ,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计算HO 1表达的强弱。结果 栓塞后 3 0min皮质及海马即...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血红素氧合酶 (HO)在脑内的表达。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致脑缺血 ,对缺血早期不同时间点进行HO 1免疫组化及病理学研究 ,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计算HO 1表达的强弱。结果 栓塞后 3 0min皮质及海马即有HO 1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且随着时间推移 ,HO 1的表达逐渐增强 ,HO 1主要分布在灶周皮质、梗死皮质区、梨状皮质内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 ,丘脑、下丘脑、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元及对测海马也出现HO 1的表达。结论 脑缺血时脑内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一氧化碳 血红素氧合酶-1 免疫组织 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r-K4K5的分离纯化与功能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官孝群 王跃祥 +2 位作者 莫炜 吴良成 宋后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分离纯化r K4K5 ,探讨r K4K5对牛毛细血管内皮 (BCE)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新生血管生成及实验性人肺腺癌SPC Al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盐析、凝胶过滤提纯r K4K5 ,BCE细胞在含r K4K5的DMEM中培养 2 4、48、72h后分别计... 目的 分离纯化r K4K5 ,探讨r K4K5对牛毛细血管内皮 (BCE)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新生血管生成及实验性人肺腺癌SPC Al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盐析、凝胶过滤提纯r K4K5 ,BCE细胞在含r K4K5的DMEM中培养 2 4、48、72h后分别计数 ;孵化 7d的鸡胚加r K4K5后继续孵育 72h ,观察新生血管生成 ;已经接种人SPC Al肺腺癌组织的荷瘤裸小鼠 (Balb/c ,nu/nu) ,瘤旁注射r K4K5继续饲养 ,观察肿瘤生长变化。结果 r K4K5抑制BCE细胞增殖 ,48~ 72h作用明显 ;r K4K5处理的CAM组中直径小于 5 0 μm的小血管明显减少 ;高剂量r K4K5治疗的荷瘤裸小鼠组 ,平均瘤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 K4K5能够抑制BCE细胞增殖 ,抑制鸡胚CAM新生血管生成 ,抑制实验性人SPC Al肺腺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r-K4K5 分离 纯化 鉴定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发色底物测定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东风 徐光 +3 位作者 蔡旭 王羽雄 宋后燕 诸骏仁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血浆 纤溶酶原活性 发色底物 重组链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组织NO、NOS含量及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白浩 崔景彬 +2 位作者 王俊萍 赵卫星 祁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阿尔茨海默病 (AD)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浓度及行为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AD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 ,采用大鼠脑组织立体定位微量注射技术 ,尼莫地平组和AD...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阿尔茨海默病 (AD)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浓度及行为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AD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 ,采用大鼠脑组织立体定位微量注射技术 ,尼莫地平组和AD模型组用鹅膏蕈氨酸 (IBO) 1μl(5 μg)损毁大鼠双侧迈内特基底核 (nbM )建立AD动物模型 ,空白对照组以 0 .1mol/LpH7.4PB液代替IBO。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 0 .5mg/kg ,空白对照组和AD模型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尼莫地平 ,连续灌胃 6 0d ,每d 2次 ,每次 2ml。做迷宫试验及跳台试验测学习记忆能力 ,然后将大鼠断头处死 ,分离海马及大脑皮质 ,分别检测NO、NOS含量。结果 :AD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 ,海马及大脑皮质NO、NOS含量显著升高 ;尼莫地平组较AD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升高 ,海马及大脑皮质NO、NOS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用IBO损毁大鼠双侧nbM可建立AD动物模型 ,尼莫地平可显著改变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降低海马及大脑皮质NO、NOS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阿尔茨海默病 大鼠 脑组织 NO NOS 含量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葡激酶在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长江 刘骁 +3 位作者 李端 黄阳滨 于敏 莫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 (r Sak)在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大鼠静注r Sak 10 0、30 0与90 0 μg·kg-1,采用生物免疫发色底物法和牛奶板溶圈法测定活性 ,以单抗测定含量。结果 r Sak静注后 ,在大鼠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目的 研究重组葡激酶 (r Sak)在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大鼠静注r Sak 10 0、30 0与90 0 μg·kg-1,采用生物免疫发色底物法和牛奶板溶圈法测定活性 ,以单抗测定含量。结果 r Sak静注后 ,在大鼠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测定活性表明 ,3种剂量r Sak的T1/2α分别为 (1.79± 0 .76 )、(1.99± 0 .6 0 )及(2 .2 2± 1.0 1)min ;T1/2 β分别为 (2 0 .2 4± 11.15 )、(2 5 .32± 9.2 6 )及 (2 6 .45± 11.6 4)min ;AUC0 T 分别为(182 .88± 6 4.0 7)、(376 .2 6± 71.14)及 (1311.4± 36 9.4)HI·min·mL-1;测定含量表明 ,3种剂量r Sak的T1/2α分别为 (1.5 8± 0 .86 )、(1.2 2± 0 .5 7)及 (1.49± 0 .47)min ;T1/2 β分别为 (16 .5 8± 6 .75 )、(12 .94± 3.13)及 (15 .5 4± 3.88)min ;AUC0 T分别为 (2 .0 5± 0 .75 )、(5 .6 5± 2 .5 3)及 (13.18± 5 .43) μg·min·mL-1。结论 r Sak在大鼠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 ,经方差检验 ,各剂量间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葡激酶 大鼠 静脉注射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鸡丙素对两株人肺癌细胞株蛋白激酶和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盛智 田春艳 +2 位作者 王羽雄 黄虹 徐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 研究锦鸡丙素对两种人肺癌细胞株中不同组分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及其同工酶分布的影响 ,探讨两种细胞株对锦鸡丙素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表现出敏感性差异的原因。方法 梯度离心法、32 P掺入法及蛋白印迹法。结果 ①A5 4 9及HCI H... 目的 研究锦鸡丙素对两种人肺癌细胞株中不同组分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及其同工酶分布的影响 ,探讨两种细胞株对锦鸡丙素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表现出敏感性差异的原因。方法 梯度离心法、32 P掺入法及蛋白印迹法。结果 ①A5 4 9及HCI H4 46细胞所有组分中的PKC活性均可被锦鸡丙素所抑制 ,两种细胞胞质及颗粒组分中PKC活性完全受抑所需时间相同 ,A5 4 9细胞全细胞组分及核组分所需时间均长于NCI H4 46细胞 ;②A5 4 9细胞胞质组分中PKC的活性不可逆转 ,而HCI H4 46细胞为核组分 ;③ 5 4 9细胞中主要表达PKC α、ε和ζ ,胞质中三者都存在 ,颗粒组分中只检测到α且锦鸡丙素处理后α消失 ,而胞质及全细胞组分中的α含量增加 ;NCI H4 46细胞胞质中主要存在PKC ζ和ε,颗粒组分中仅检测到PKC ζ且锦鸡丙素处理后胞质中 ζ增加而颗粒组分中则减少。结论 锦鸡丙素体内外均可抑制PKC的活性并可降低PKC α在颗粒组分中的含量使其膜转位受阻 ,但这种抑制作用与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PKC α可能是A5 4 9细胞信号传导系统中最主要的PKC同工酶形式 ,锦鸡丙素抑制其活性并阻碍其膜转位将可能影响A5 4 9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与A5 4 9细胞对锦鸡丙素敏感性较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同工酶 锦鸡丙素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对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盛智 徐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含3种结构类似的成分:(1)(+)-α-viniferin,(2)miyabenolC,(3)kobophenolA,一种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95-D,SPC-A-1,...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含3种结构类似的成分:(1)(+)-α-viniferin,(2)miyabenolC,(3)kobophenolA,一种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95-D,SPC-A-1,NCI-H460及NCI-H446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锥虫蓝排除法、MTT法、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DNA凝胶电泳。结果药物处理时间越长及浓度越高,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越强,其中A549细胞株IC50为20μmol/L,敏感性最高,而NCI-H460及NCI-H446的IC50为200μmol/L,敏感性最低;荧光染色结果为所有经药物处理的肺癌细胞的染色质均产生凝集现象,在DNA凝胶电泳图中,出现梯状DNA电泳条带。结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且这种抑制作用表现出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此化合物对NCI-H460及NCI-H446细胞的生长未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类 OS 细胞株 蛋白激酶C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素衍生物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哺乳类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顾银良 罗春贞 +2 位作者 李凌 张艳玲 宋后燕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85-188,共4页
设计特异性更高的水蛭素新突变体。化学合成编码水蛭素基因,并融会了RGD3肽编码序列,通过连接、克隆、酶切筛选、DNA序列分析,得到真核表达质粒pAPR-HD,表达质粒转染CHL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表达克隆。结果... 设计特异性更高的水蛭素新突变体。化学合成编码水蛭素基因,并融会了RGD3肽编码序列,通过连接、克隆、酶切筛选、DNA序列分析,得到真核表达质粒pAPR-HD,表达质粒转染CHL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表达克隆。结果:细胞培液中,重组水蛭素衍生物的活性达到10ATU/ml,并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结论:水蛭素新突变体具有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应用前景,但其表达水平和稳定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衍生物 基因合成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细胞内tTG活性可使细胞获得对TNF-α的抗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昱 李平 +1 位作者 朱运松 shmu.edu.c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用 Northern印迹证实在 He La细胞中有 t TG的表达 ,且这种表达受 TNF-α的上调 .构建t TG反义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 He La细胞 ,用 G41 8抗性筛选稳定表达的转染细胞 ,并用 Northern印迹和 t TG活性测定进一步分析反义 t TG的转录 .用结... 用 Northern印迹证实在 He La细胞中有 t TG的表达 ,且这种表达受 TNF-α的上调 .构建t TG反义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 He La细胞 ,用 G41 8抗性筛选稳定表达的转染细胞 ,并用 Northern印迹和 t TG活性测定进一步分析反义 t TG的转录 .用结晶紫及 MTT法证实阳性细胞克隆获得了对 TNF- α的抗性 ,而转染表达载体 pc DNA3的细胞仍对 TNF- α敏感 .结果表明降低 t TG活性能使细胞对 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TTG TNF-Α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PAI-2的纯化及其生物化学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昱 沈俊卿 +3 位作者 蔡晓燕 李平 宋后燕 朱运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研究建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PAI-2(rhPAI-2)的纯化方法,并对rhPAI-2蛋白进行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研究。方法工程菌被高压匀浆后,经硫酸铵分级沉淀,用分子筛、离子交换和疏水性色谱进行分离,得到了rhP... 目的研究建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PAI-2(rhPAI-2)的纯化方法,并对rhPAI-2蛋白进行理化和生物学性质的研究。方法工程菌被高压匀浆后,经硫酸铵分级沉淀,用分子筛、离子交换和疏水性色谱进行分离,得到了rhPAI-2蛋白。对rhPAI-2进行了复性,对rhPAI-2的温度、pH、盐浓度、氧化剂敏感性、二级速率常数及抗SDS复合物形成等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每升菌液可获得约30mg纯度达90%的蛋白质,比活性为11866AIU/mg,得率为19.2%。当温度高至60℃时,rhPAI-2迅速失活;当pH小于3时,rhPAI-2完全失活;当盐浓度和H2O2浓度分别在1.5和0.5mol/L时,rhPAI-2的活性仍维持在90%以上;rhPAI-2可与尿激酶形成抗SDS复合物。结论成功地从大肠杆菌中分离纯化了rhPAI-2。rhPAI-2与天然PAI-2在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上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纯化 大肠杆菌 PAI-2 生物化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酵母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辉滨 何诚 +3 位作者 彭鲁英 于伟英 应其龙 朱运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73-679,共7页
构建截断型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原核及酵母表达质粒并分别在大肠杆菌和Pichiapastoris酵母中高效表达.利用PCR扩增截断型可溶性u-PARcDNA片段,并分别连入酵母及原核表达载体... 构建截断型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原核及酵母表达质粒并分别在大肠杆菌和Pichiapastoris酵母中高效表达.利用PCR扩增截断型可溶性u-PARcDNA片段,并分别连入酵母及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成表达质粒.后者经诱导表达的蛋白被用于免疫家兔,获得抗u-PAR的抗血清,用于对酵母表达产物的鉴定.前者在甲醇的诱导下表达,产物分泌至培养液中.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u-PAR蛋白免疫家兔后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利用此抗血清所作Westernblot证实酵母表达蛋白具有u-PAR的免疫原性,表观分子量40kD左右.Mut-表型在第5d为最高(2.5μg/ml),Mut+表型在第4d为最高(7.5μg/ml).因此,构建的可溶性u-PAR表达质粒在Pichiapastoris酵母细胞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竞争拮抗受体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酵母 细菌侵染 μ-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受体反义RNA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劲晖 连福治 朱运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尿激酶受体(uPAR)反义RNA的表达质粒pURAS。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尿激酶受体(uPAR)cDNA5’端-46~454bp一段长500bp的顺序,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该片... 构建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尿激酶受体(uPAR)反义RNA的表达质粒pURAS。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尿激酶受体(uPAR)cDNA5’端-46~454bp一段长500bp的顺序,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该片段反向插入表达载体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顺序分析证实RT-PCR获得的uPARcDNA片段与文献报道相吻合;重组质粒pURAS转染肺癌细胞株95D,NorthernBlot证实转染细胞克隆有uPAR反义RNA的表达。结论重组质粒pURAS能在肺癌细胞株95D中表达尿激酶受体反义RNA,尿激酶受体(uPAR)反义RNA表达质粒的构建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受体 反义RNA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cD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欣平 郝勤 +4 位作者 孙幼华 陈巍 陈幼妹 宋后燕 朱运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76-180,共5页
建立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Ⅰ-1)cDNA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用人工合成的6个寡核苷酸连接成编码PAⅠ-1N-端10个氨基酸和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顺序;将构成的完整PAⅠ-1cDNA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SV2... 建立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Ⅰ-1)cDNA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用人工合成的6个寡核苷酸连接成编码PAⅠ-1N-端10个氨基酸和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顺序;将构成的完整PAⅠ-1cDNA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SV2dhfr中,获得真核表达质粒pZYS-1;将pMA212中的hMT-ⅡA的起动子再插入pZYS-1,使PAⅠ-1cDNA受SV40和hMT-ⅡA双启动子控制,得pZYS-2。2个表达质粒分别在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结果:获得两个真核表达质粒,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在培养液中的PAⅠ-1活性和抗原含量分别为234.7IU/ml和30μg/L。结论:pZYS-1和pZYS-2两株PAⅠ-1cDNA真核表达质粒在COS-7细胞中能有效表达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1 基因表达 COS-7细胞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皮肤癌p53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波 阎春林 +1 位作者 朱运松 廖康煌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检测皮肤癌 p5 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频率 ,比较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检测p5 3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 分别采用DGGE和SSCP ,对 40例皮肤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的 p5 3基因 5~ 8外显子进行突变... 目的 检测皮肤癌 p5 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频率 ,比较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检测p5 3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 分别采用DGGE和SSCP ,对 40例皮肤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的 p5 3基因 5~ 8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 结果 皮肤癌 p5 3基因 5~ 8外显子的总突变率为 35 % ,其中鳞状细胞癌 (SCC)的突变率为 36 % ,基底细胞癌 (BCC)为 33%。采用DGGE和SSCP检测的突变率分别为 33%和 2 5 %。结论  35 %的皮肤癌组织存在 p5 3基因 5~ 8外显子突变。DGGE检测p5 3基因突变的敏感性高于SS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癌 P53基因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瘤组织中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辉滨 周仲文 +3 位作者 张晓华 孙东风 宋后燕 朱运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探查乳腺肿瘤组织中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并比较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与良性纤继腺瘤及正常组织中PAI-1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了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及瘤旁正常组织中PAI-1的... 探查乳腺肿瘤组织中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并比较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与良性纤继腺瘤及正常组织中PAI-1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了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及瘤旁正常组织中PAI-1的分布;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提取液中PAI-1的活性;用图象分析的方法对组织切片上的PAI-1进行灰度定量。结果:PAI-1主要分布在乳腺正常腺上皮细胞、瘤上皮细胞和腺癌细胞的胞浆中,但恶性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癌旁纤维组织也有染色。癌组织中PAI-1的活性(P<0.001)和含量(P<0.005)均高于良性乳腺纤维腺瘤及瘤旁正常组织。结论:PAI-1在乳腺恶性肿瘤组织中明显升高,PAI-1的检测可能为临床乳腺肿瘤的诊断、预后提供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表达 T-PA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