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脂氧酶在全脑缺血海马CA1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文健 李成檀 +4 位作者 赵建波 张晓燕 韩华阳 魏尔清 张丽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损伤中5-脂氧酶(5-LOX)的表达变化,并探讨5-LOX选择性抑制剂zileuton对全脑缺血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结合降压药诱导大鼠全脑缺血模型,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缺血损伤中5-...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损伤中5-脂氧酶(5-LOX)的表达变化,并探讨5-LOX选择性抑制剂zileuton对全脑缺血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结合降压药诱导大鼠全脑缺血模型,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缺血损伤中5-LOX的表达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观察5-LOX的分布特征。应用5-LOX选择性抑制剂zileuton(10、30、50 mg/kg,缺血前后2 h灌胃给药,以后每日2次,共3 d)观察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变化。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后3~14 d,海马CA1神经元产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海马5-LOX表达在全脑缺血后1~7 d增高,并于3 d达高峰;在海马CA1区,5-LOX主要表达在神经元胞浆,脑缺血后5-LOX发生核移位现象。5-LOX抑制剂zileuton(30和50 mg/kg)能减少全脑缺血后海马CA1神经元的死亡。结论:5-LOX参与大鼠全脑缺血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5-LOX抑制剂zileuton对全脑缺血海马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治疗应用 脂氧合酶抑制剂/药理学 脑缺血/药物疗法 海马/细胞学 神经元/细胞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藤酮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表达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骆江云 张壮 +8 位作者 余舒莹 赵冰 赵春贞 王欣欣 方三华 张纬萍 张丽慧 魏尔清 卢韵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制备和鉴定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1受体)抗体,以此观察鱼藤酮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损伤过程中CysLT1受体表达变化。方法:以KLH偶联的CysLT1受体多肽(小鼠)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以抗原阻断法测定抗体敏... 目的:制备和鉴定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1受体)抗体,以此观察鱼藤酮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损伤过程中CysLT1受体表达变化。方法:以KLH偶联的CysLT1受体多肽(小鼠)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以抗原阻断法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用新制备的抗体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鱼藤酮(0.01~1μmol/L,作用24 h)损伤BV2细胞过程中,BV2细胞上CysLT1受体的表达变化,并以RT-PCR检测验证CysLT1受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以免疫组化观察CysLT1受体的亚细胞分布变化。结果:ELISA测定显示,制备的兔抗小鼠CysLT1受体抗体的效价大于1/32728,对CysLT1受体的特异性强,对CysLT2受体和GPR17基本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显示,鱼藤酮作用BV2细胞24 h剂量依赖性诱导CysLT1受体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免疫组化显示在鱼藤酮诱导BV2细胞损伤过程中,随鱼藤酮剂量增加,CysLT1受体发生核移位。结论:制备的CysLT1受体多克隆抗体具有高效价和高特异性,能满足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的要求;CysLT1受体参与鱼藤酮诱导的BV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受体 白三烯 抗体 鱼藤酮/药理学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多克隆抗体 BV2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对氧化应激诱导的PC12细胞5-脂氧酶激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成檀 张丽慧 +3 位作者 赵建波 方三华 张纬萍 魏尔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咖啡酸是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5-脂氧酶(5-LOX)激活而减轻细胞损伤。方法稳定转染绿荧光蛋白(GFP)-5-LOX的PC12细胞,预先给予咖啡酸0.001~10μmol.L-1和对照药MK886,30min后观察缺氧缺糖/恢复(OGD/R)及过氧化氢(H2O2... 目的探讨咖啡酸是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5-脂氧酶(5-LOX)激活而减轻细胞损伤。方法稳定转染绿荧光蛋白(GFP)-5-LOX的PC12细胞,预先给予咖啡酸0.001~10μmol.L-1和对照药MK886,30min后观察缺氧缺糖/恢复(OGD/R)及过氧化氢(H2O2)160μmol.L-1处理后的变化。MTT法和碘化丙啶染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和死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OGD 2 h/R2 h和H2O2处理40 min时5-LOX的核膜移位;ELISA法测定OGD 2 h/R 3 h时5-LOX代谢产物的生成;DCF法检测OGD 2 h/R 0.5 h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结果 OGD 2 h/R 24 h GFP-5-LOX转染和GFP-转染PC1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3.1±6.6)%和(70.7±6.9)%;H2O2处理24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2.5±7.7)%和(75.7±9.5)%。在GFP-5-LOX转染的PC12细胞中,咖啡酸和对照药MK886可使OGD/R细胞存活率从(63.1±6.6)%分别增加到(87.3±2.0)%和(89.9±6.3)%,细胞坏死率从(31.4±1.5)%降低到(10.1±2.0)%和(11.7±1.3)%(P〈0.01);使H2O2处理细胞存活率从(62.51±7.65)%增加到(92.59±4.02)%和(75.31±6.60)%;使OGD/R细胞CysLTs的生成从261.1±33.7降低到108.5±16.7和(90.6±19.5)ng.g-1蛋白(P〈0.01)。此外,咖啡酸抑制OGD/R诱导PC12细胞的ROS产生,IC50值为8.021μmol.L-1;抑制OGD/R诱导的GFP-5-LOX转染的PC12细胞5-LOX核膜移位,IC50值为0.974μmol.L-1;抑制H2O2诱导的GFP-5-LOX转染的PC12细胞5-LOX核膜移位,IC50值为0.501μmol.L-1;MK886无上述作用。结论咖啡酸可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PC12细胞5-LOX激活,对缺血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 氧化应激 PC12细胞 5-脂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酶在小鼠帕金森病模型中的表达
4
作者 李成檀 周琳雪 +1 位作者 徐雪 张丽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73-73,共1页
目的5-脂氧酶蛋白(5-lipoxygeanse,5-LOX)是生成炎性介质白三烯类(leukotrienes,LTs)物质的关键酶,参与脑缺血、脑外伤、脑肿瘤以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但其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 目的5-脂氧酶蛋白(5-lipoxygeanse,5-LOX)是生成炎性介质白三烯类(leukotrienes,LTs)物质的关键酶,参与脑缺血、脑外伤、脑肿瘤以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但其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作用及表达变化特点仍不清楚,因此对PD动物模型中5-LOX蛋白的脑内表达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方法C57BL-6小鼠腹腔连续注射PD神经毒素MPTP(30mg·kg^-1)3d,首次注射前、最后1次注射后3h处死小鼠,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小鼠纹状体和黑质内5-LOX蛋白表达.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结果正常小鼠脑内纹状体和黑质中5-LOX蛋白呈弱表达,经MPTP处理后,纹状体和黑质内5-LOX蛋白表达增加.此外,纹状体内5-LOX在细胞胞质和核内表达;在黑质内,5-LOX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中.结论MPTP诱导小鼠纹状体和黑质内5-LOX蛋白表达增加,可能参与P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脂氧酶 帕金森病 MPTP 纹状体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脂氧酶参与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燕 张丽慧 +3 位作者 李成檀 陈文健 赵建波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5,168,共7页
目的:以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为PD细胞模型,观察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是否参与细胞损伤。方法:在鱼藤酮处理后不同时间,以MTT方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变化,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5-LOX核膜移位情况;并观察5-LOX抑制剂齐留... 目的:以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为PD细胞模型,观察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是否参与细胞损伤。方法:在鱼藤酮处理后不同时间,以MTT方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变化,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5-LOX核膜移位情况;并观察5-LOX抑制剂齐留通的作用。结果:鱼藤酮(0.3~30μmol/L)可诱导PC12细胞损伤;齐留通(3~100μmol/L)减轻鱼藤酮诱导的细胞损伤。鱼藤酮还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引起5-LOX核膜移位,齐留通(1~30μmo/L)则能抑制5-LOX核膜移位。结论:5-LOX参与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5-LOX抑制剂齐留通可抑制5-LOX激活,减轻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5-脂氧酶 帕金森病 鱼藤酮/药理学 PC12细胞/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抑制丙酮醛介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糖缺氧损伤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汶潞 胡全 +4 位作者 任夏 何萍 徐慧敏 戴海斌 陈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研究氨基胍对丙酮醛加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培养的HBMEC上,利用丙酮醛加重缺糖缺氧诱导的损伤,通过MTT检测细胞活力,LDH释放检测细胞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晚期糖基... 目的:研究氨基胍对丙酮醛加重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培养的HBMEC上,利用丙酮醛加重缺糖缺氧诱导的损伤,通过MTT检测细胞活力,LDH释放检测细胞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观察氨基胍的作用和机制。结果:丙酮醛呈浓度依赖地诱导细胞损伤,在2 mmol/L时细胞的存活率为56.1%,而丙酮醛合并缺糖缺氧后,细胞的损伤率增加到90.0%。氨基胍(1 mmol/L)能抑制丙酮醛和缺糖缺氧诱导的LDH释放和AnnexinV/PI的形成。进一步研究发现氨基胍能抑制丙酮醛和缺糖缺氧诱导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结论:氨基胍对丙酮醛加重HBMEC的缺糖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抗糖基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醛 药理学 血液供给 内皮 血管 细胞学 内皮细胞 药物作用 缺氧 病理学 缺氧 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代谢 胍类 药理学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