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肝纤维化影像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富恺 刘建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之路。有效的临床干预可以实现肝纤维化的逆转,故及时准确地评估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对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衡...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必经之路。有效的临床干预可以实现肝纤维化的逆转,故及时准确地评估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对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衡量肝纤维化程度的重要依据,但其有创且结果受穿刺部位影响而不够精准和全面。探寻无创、全面、准确的评估模式至关重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通过分析海量的影像数据和不断地自我学习,构建疾病评估和预测模型,对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像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随着影像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基于影像图像的AI技术在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及分期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潜力。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AI技术在肝纤维化影像学[超声(ultrasound,US)、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介绍该领域AI发展现状并试图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以期实现肝纤维化无创、精准评估,为临床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影像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慢性肝病 人工智能 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定量评估肝硬化肌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媛 刘建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9-153,共5页
肌少症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重要原因,早期识别并预防肌少症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热点。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病变情况,还可定量肌肉面积、肌肉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以评估肝... 肌少症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重要原因,早期识别并预防肌少症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热点。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病变情况,还可定量肌肉面积、肌肉密度和肌肉脂肪含量以评估肝硬化预后情况;此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为肝硬化肌少症的精准、快速识别和定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对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超声(ultrasound, US)、MRI、CT和AI技术定量评价肝硬化肌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指导临床决策提供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肌少症 肌肉面积 肌肉密度 肌肉脂肪含量 双能X射线吸收法 超声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评估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卢婷 王媛媛 +3 位作者 周凤瑜 董文洁 杨海婷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9-215,221,共8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约60%~7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reatment,NAT)是LAR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NAT在LARC中展现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约60%~7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reatment,NAT)是LAR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NAT在LARC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NAT在局部进展期结肠癌也得到了初步临床应用,但并非所有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LACRC)患者均能从NAT中获益。因此,术前精准评估NAT疗效,筛选NAT优势人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诸多证据表明影像学可在术前评估LACRC-NAT疗效。因此,本文就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在LACRC-NAT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及局限性进行综述,旨在提升影像学评估LACRC-NAT疗效的准确性,为临床制订个体化的NAT方案提供全面、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疗效评估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史佳丽 徐媛 +2 位作者 郭钰 杨新梅 刘建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前,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被认为是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预后直接相关的高危因素,它是术前肿瘤能否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术后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目前,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被认为是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预后直接相关的高危因素,它是术前肿瘤能否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术后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一些新兴的、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和影像组学方法,如超声、CT、MRI、PET/CT可在术前进行预测肝癌血管侵犯状态。基于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和影像组学方法在HCC方面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术前预测HCC-MVI状态的研究展开综述,旨在进一步分析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中存在的挑战,促进预测HCC-MVI的临床运用,此外还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对比增强超声 能谱CT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型及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嘉晨 任铁柱 +1 位作者 徐媛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1-746,共6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也是一种基因异质性肿瘤。c-KIT基因或PDGFRA基因突变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影响GISTs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像学检查具有无创性,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显示肿...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也是一种基因异质性肿瘤。c-KIT基因或PDGFRA基因突变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影响GISTs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像学检查具有无创性,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显示肿瘤,是目前术前评估GISTs的主要方法。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术前通过影像学方法对GISTs进行无创且明确的基因分型,对患者选择靶向药物和剂量及评估靶向治疗疗效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本文就GISTs基因型及靶向治疗疗效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基因型 分子靶向治疗 放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文洁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4,共6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ur,PitNETs)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MRI技术作为PitNETs评估的金标准,为PitNETs的宏观评价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影像组学的不断发展为肿瘤的微观评价提供了新的可能,在PitNETs的精准...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ur,PitNETs)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MRI技术作为PitNETs评估的金标准,为PitNETs的宏观评价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影像组学的不断发展为肿瘤的微观评价提供了新的可能,在PitNETs的精准诊断、术前评估及预后预测方面都表现出良好效能。本文就近年来MRI影像组学在PitNETs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订及肿瘤的综合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并指导未来临床实践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术前评估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机器学习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春晖 雒攀 +3 位作者 董文洁 韩涛 孙嘉晨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58,171,共6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PitNETs)虽然大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但垂体功能障碍、肿瘤侵袭性及不同并发症的出现可显著影响PitNETs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肿瘤预后进行无创评估在临床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PitNET...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PitNETs)虽然大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但垂体功能障碍、肿瘤侵袭性及不同并发症的出现可显著影响PitNETs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肿瘤预后进行无创评估在临床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PitNETs的诊断与治疗高度依赖MRI,而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领域,近年来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热门议题。MRI机器学习在PitNETs的预后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MRI机器学习在预测PitNETs化疗预后、术后复发/缓解、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放疗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个体化预后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不典型畸胎瘤一例
8
作者 司翼华 袁隆 +4 位作者 马龙 张晨阳 康佳 许天生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97,103,共3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A-169。患者女,21岁,因“间断性背部疼痛半年”就诊于我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症状,呈间断性发作,偶有...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A-169。患者女,21岁,因“间断性背部疼痛半年”就诊于我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症状,呈间断性发作,偶有双下肢一过性发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畸胎瘤 乏脂性 无钙化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部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一例
9
作者 彭月 陈倩倩 +2 位作者 任铁柱 马龙 张文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0,共3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4A-1335。患者,男,64岁。于半年前发现左侧臀部包块,未予特殊诊治,随后就诊于我院,行体格检查示:包块大小约3.0 cm×3.0 cm...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4A-1335。患者,男,64岁。于半年前发现左侧臀部包块,未予特殊诊治,随后就诊于我院,行体格检查示:包块大小约3.0 cm×3.0 cm,质地硬,活动度差,无触痛,局部皮肤颜色正常,无发热。患者双侧髋关节活动基本正常,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阴性,双下肢皮肤感觉基本正常,末梢血运尚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液生化检查无异常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 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肉瘤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田一禾 刘宏 白亮彩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其肝脏转移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肝转移灶。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第三大恶性肿瘤,其肝脏转移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患者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肝转移灶。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超声(ultrasound,US)等检查方法均可用于CRLM的评估。本文就CRLM的影像学评估方法进行梳理,为CRLM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肝转移 影像学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WI及对比增强T1WI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涛 刘显旺 +6 位作者 徐震东 龙昌友 张斌 邓靓娜 林晓强 景梦园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91-1796,共6页
目的观察T2WI及对比增强T1WI(T1C)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经病理证实的单发低级别脑膜瘤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96)和验证集(n=127);提取训练集T2WI和T1C中病灶3376个影像组学特征,... 目的观察T2WI及对比增强T1WI(T1C)影像组学模型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经病理证实的单发低级别脑膜瘤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96)和验证集(n=127);提取训练集T2WI和T1C中病灶3376个影像组学特征,以SelectPercentile单因素分析法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分类器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线性SVC(LinearSVC)、自适应增强(Adaboost)及决策树(DT)构建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影像组学模型,即模型_(LR)、模型_(SVM)、模型_(RF)、模型_(linearSVC)、模型_(Adaboost)及模型_(DT),以验证集验证其效能。结果基于T2WI和T1C共筛出13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以之构建的模型_(LR)、模型_(SVM)、模型_(RF)、模型_(linearSVC)、模型_(Adaboost)及模型_(DT)鉴别训练集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AUC分别为0.755、0.739、0.819、0.746、0.990及0.607;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698、0.636、0.752、0.670、0.591及0.609。模型_(Adaboost)鉴别训练集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的AUC为0.990,在验证集为0.591,出现过拟合;模型_(RF)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的AUC均高于模型_(SVM)、模型_(linearSVC)及模型_(DT)(Z=2.65~8.25,P均<0.05);模型_(RF)在训练集中的AUC高于模型_(LR)(Z=3.27,P<0.01),在验证集的AUC与模型_(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7.95,P=0.05)。模型_(RF)诊断效能最佳。结论术前T2WI及T1C RF影像组学模型可有效鉴别纤维型与非纤维型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诊断 鉴别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相关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晓强 韩涛 +3 位作者 张斌 邓靓娜 景梦园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已纳入结直肠癌诊疗体系,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及新兴的影像组学方法对于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指导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卓越价值。本文对于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相关...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已纳入结直肠癌诊疗体系,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及新兴的影像组学方法对于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指导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卓越价值。本文对于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相关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影像组学 分子标记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脑膜瘤分级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涛 刘显旺 +6 位作者 徐震东 龙昌友 张斌 邓靓娜 林晓强 景梦园 周俊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29-233,266,共6页
目的:探讨构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在脑膜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44例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证实的脑膜瘤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及术后病理资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以独立盲法分别使用ITK-SNAP软件在T_(2)WI和对... 目的:探讨构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在脑膜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44例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证实的脑膜瘤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及术后病理资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以独立盲法分别使用ITK-SNAP软件在T_(2)WI和对比增强T_(1)WI上手动勾画肿瘤的感兴趣体积,由数坤科技平台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Selectpercentile、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最强相关特征,并构建不同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并随机以7∶3的比例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不同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脑膜瘤分级的诊断效能不同。基于对比增强T_(1)WI和T_(2)WI的随机森林(RF)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最优,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933(95%CI 0.906~0.958)、0.854、0.839、0.842;验证集的分别为0.835(95%CI 0.742~0.913)、0.771、0.845、0.829。结论:基于对比增强T_(1)WI和T_(2)WI序列构建的RF影像组学模型在术前预测脑膜瘤分级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生存预测:基于增强CT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文娟 张利文 +3 位作者 邓娟 任铁柱 徐敏 周俊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8-495,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构建的深度学习(DL)模型对进展期胃癌(AGC)1、2、3年生存概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AGC的337例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构建的深度学习(DL)模型对进展期胃癌(AGC)1、2、3年生存概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为AGC的337例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237)和验证集(n=100)。采用数据增强技术增加训练集的数据量,随后基于术前CT增强静脉期图像构建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DL模型,预测AGC患者1、2、3年的生存概率。经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构建临床模型,然后联合DL模型和临床模型构建综合模型并绘制其诺莫图。计算各模型的Harrel一致性指数(C-index)和风险比(HR),并应用Kaplan-Meier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比较3种模型对OS的预测效能。结果: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临床模型、DL模型和综合模型的C-index值分别为0.70(95%CI:0.65~0.75)、0.72(95%CI:0.67~0.76)、0.74(95%CI:0.69~0.78)和0.64(95%CI:0.56~0.71)、0.66(95%CI:0.58~0.73)、0.67(95%CI:0.59~0.74),表明综合模型具有最优的生存期预测能力;三个模型的HR分别为2.72(95%CI:2.06~4.02)、2.88(95%CI:1.89~4.39)、2.72(95%CI:2.13~3.49)和2.11(95%CI:1.43~3.11)、4.32(95%CI:1.66~11.24)、1.89(95%CI:1.36~2.60),均以DL模型的HR最高,表明DL模型预测的高危人群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校准曲线分析显示基于综合模型的诺莫图预测AGC患者1、2、3年生存概率与实际的预后随访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显示综合模型的净收益优于其它2种模型。结论:基于CT增强静脉期图像利用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DL模型是一种良好的AGC患者生存风险评估模型,对AGC患者生存期的早期预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残差卷积神经网 深度学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WI增强直方图分析鉴别血管瘤型脑膜瘤和非典型脑膜瘤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涛 刘显旺 +4 位作者 蒋健 周凤瑜 董文洁 张斌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结构MRI特征及T1WI增强图像直方图分析在鉴别非典型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tM)和血管瘤型脑膜瘤(angiomatous meningioma,AnM)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的AtM(n=40)和AnM(n=30)的临床、影...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结构MRI特征及T1WI增强图像直方图分析在鉴别非典型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AtM)和血管瘤型脑膜瘤(angiomatous meningioma,AnM)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的AtM(n=40)和AnM(n=30)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使用MaZda软件在轴位T1WI增强图像上对肿瘤进行逐层勾画并获得肿瘤强化区的直方图参数。结构MRI特征采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s精确检验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间的直方图参数进行比较,两组间的诊断效能由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评估。结果 AtM组中肿瘤坏死的发生率(75.0%)明显高于AnM组(36.7%)(P=0.001)。AnM组中T1WI增强图像的平均值(P=0.003)和第1 (P<0.001)、第10(P=0.001)、第50百分位数(P=0.009)均大于At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坏死+融合直方图参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效能最优,其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58(0.753~0.930)、95.00%、66.67%、82.86%、79.20%和90.90%。结论 常规MRI特征和T1WI增强直方图分析有助于术前无创鉴别AnM和AtM,其中以肿瘤坏死+融合直方图参数的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血管瘤型脑膜瘤 非典型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扩散系数鉴别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凤瑜 张斌 +5 位作者 董文洁 张鹏 薛彩强 刘显旺 韩涛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和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鉴别诊断肺癌脑转移瘤组织学分型的价值及其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和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并测定其Ki-67增殖指数。在ADC图上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的最小ADC值(the minimum ADC,ADCmin)、平均ADC值(the mean ADC,ADCmean)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并计算相对ADCmin(relative ADCmin,rADCmin)及相对ADCmean(relative ADCmean,rADCmean)。对比分析二者ADC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的鉴别诊断价值,并计算ADC值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的ADCmin、ADCmean、rADCmin及rADCmean值均小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ADC值均能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及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进行有效鉴别,其中rADCmean值的鉴别诊断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5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907~0.994],最佳截断值为0.955,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3%、83.87%,准确度为91.67%。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的Ki-67增殖指数大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ADCmin、ADCmean、rADCmin及rADCmean值均与Ki-67增殖指数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506、r=-0.480、r=-0.569、r=-0.541)。结论ADC值可以对肺癌脑转移瘤的组织学分型进行鉴别诊断,并可以预测Ki-67增殖指数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脑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Ki-67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叶外型肺隔离症合并硬化性肺泡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敏 任铁柱 +3 位作者 杨晶晶 袁隆 席华泽 周俊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病例男,40岁,因“体检发现肺部占位25 d”入院,具有15年吸烟史,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宝石能谱CT扫描显示左侧胸腔内一大小约6 cm×6 cm×8.5 cm软组织肿块,由降主动脉供血,病灶中心见类环形钙化。增强扫描示钙化灶内部及... 病例男,40岁,因“体检发现肺部占位25 d”入院,具有15年吸烟史,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宝石能谱CT扫描显示左侧胸腔内一大小约6 cm×6 cm×8.5 cm软组织肿块,由降主动脉供血,病灶中心见类环形钙化。增强扫描示钙化灶内部及周围实性区呈轻度强化,边缘区未见强化(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谱CT多参数术前预测结直肠癌神经侵犯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婷 李昇霖 +2 位作者 张玉婷 袁隆 周俊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6-1642,共7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RC)神经侵犯(PN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5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3例CR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存在PNI者71例,无PNI(nPNI)者52例。术前所有患者行能谱CT全腹三期增强...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RC)神经侵犯(PN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5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3例CR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存在PNI者71例,无PNI(nPNI)者52例。术前所有患者行能谱CT全腹三期增强扫描。在各期图像上测量病灶的碘基值(IC)、标准化IC(nIC)与能谱曲线斜率(λH)并计算肿瘤细胞外容积分数(ECV)。比较PNI组与nPNI组之间各项能谱CT参数值的差异。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参数及联合模型对PNI和nPNI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PNI组病灶在三期增强图像上的IC和λH、以及在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上的nIC和ECV的测量值均大于nPN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期nI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参数预测PNI状态的AUC为0.632~0.820;联合模型预测PNI状态的AUC为0.85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10%和86.50%。结论:能谱CT多参数能够在术前预测CRC-PNI,有望推进能谱CT在术前预测CRC-PNI中的进一步研究和远期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神经侵犯 能谱CT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I的分形维数评价3D打印技术对胶质瘤术后临床疗效的价值
19
作者 席华泽 景梦园 +5 位作者 柴彦军 赵志勇 袁隆 杨晶晶 徐敏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7,44,共7页
目的使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评价个性化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提高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6例胶质... 目的使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评价个性化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提高手术治疗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36例胶质瘤患者病例,其中32例为试验组,术前使用了个性化3D打印技术;其余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开颅手术。在术后一周DWI图上手动勾画术区周围边界,绘制二值图后测量FD。使用FD中位数对对照组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中高FD和低FD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神经缺损程度、预后、日常生活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探究个性化3D打印技术是否会影响水肿创面的FD,以及是否会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结果高FD组的疼痛程度(t=−13.228,P<0.001)、神经缺损程度(t=−2.627,P=0.008)高于低FD组,日常生活能力(t=4.821,P<0.001)及预后(t=−3.058,P=0.003)较低FD组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FD能对患者上述四项评分的高低进行有效区分,术前使用个性化3D打印技术可使得患者水肿带FD下降,减轻神经缺损程度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对改善预后及术区疼痛效果不明显。结论个性化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区创面水肿带的FD,减轻神经损伤,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分形维数 3D打印技术 精准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胸段椎管内硬膜外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脑膜瘤一例
20
作者 董文洁 王媛媛 +4 位作者 周凤瑜 卢婷 刘显旺 薛彩强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A-169。患者女,60岁,因“右上肢麻木无力三个月,加重一周”于2018年5月至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专科检查:神志清,格拉斯...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过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A-169。患者女,60岁,因“右上肢麻木无力三个月,加重一周”于2018年5月至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专科检查:神志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5分,查体合作,自动体位,言语清晰,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检查未见异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体肌力5级,四肢未见肌肉萎缩及震颤。右上肢麻木,以右手手指为著,其余四肢深浅感觉检查未见异常,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正常。闭目难立征(−)。颈软无抵抗,双侧克氏征、布氏征均为阴性。实验室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型脑膜瘤 颈胸段 椎管 硬膜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