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城市总体规划更有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安军 张勤 +8 位作者 王丽萍 石晓冬 王晓东 何子张 赵燕菁 张尚武 吕传廷 董珂 潘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6,33,共9页
今天这场学术对话的主题是“让城市总体规划更有用”。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城市全局性、综合性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保障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政策和指... 今天这场学术对话的主题是“让城市总体规划更有用”。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城市全局性、综合性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保障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政策和指导城市建设的法定依据。无论从城乡规划法律的制度设计还是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属性来看,总体规划应该很有用而且作用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城乡发展 空间开发 法定依据 城市建设 公共政策 控制作用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存量和减量的总体规划 被引量:63
2
作者 施卫良 邹兵 +7 位作者 金忠民 石晓冬 丁成日 王凯 赵燕菁 郑皓 林坚 石楠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1,共6页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已圆满落幕。会议期间共举办了12场自由论坛,来自城市规划领域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等出席论坛做精彩发言,并与听众互动交流。会后,由各论坛主持人执笔,根据嘉宾发言,整理并提炼出了与其论坛主旨相关的政策建...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已圆满落幕。会议期间共举办了12场自由论坛,来自城市规划领域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等出席论坛做精彩发言,并与听众互动交流。会后,由各论坛主持人执笔,根据嘉宾发言,整理并提炼出了与其论坛主旨相关的政策建言,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献计献策。本刊将选择其中部分自由论坛嘉宾发言及政策建言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互动交流 论坛 主持人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率60%后的趋势与规划选择 被引量:82
3
作者 王凯 林辰辉 吴乘月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7,共9页
随着城镇化率突破60%,我国全面进入城镇化中后期,这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组织等发生变革的全新时期,需要重新审视城镇化发展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内城镇化呈现增速放缓,人口流动更加近域化,人口结构发生改变、需求多... 随着城镇化率突破60%,我国全面进入城镇化中后期,这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组织等发生变革的全新时期,需要重新审视城镇化发展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内城镇化呈现增速放缓,人口流动更加近域化,人口结构发生改变、需求多元化等新特征。未来,多元服务经济需求的现实性和保障人力资源的迫切性、城乡双向融合的现实性和城市存量更新的迫切性将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进一步思考我国城镇化率发展可能的高中低三种情景,并预判城镇化空间格局。同时,规划工作面临重大挑战,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国土空间结构调整、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居环境建设和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应当成为未来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空间格局 存量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市民化空间分异与治理效率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凯 李凯 刘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0,112,共10页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阐释了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考察了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治理效率、空间分异格局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省流动比例大的城市治理效率更低,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成渝、山东半岛、中原等城市群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阐释了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考察了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治理效率、空间分异格局和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省流动比例大的城市治理效率更低,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成渝、山东半岛、中原等城市群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可能性强于以跨省流动为主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群,就近市民化将成为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的主导模式。政府力量会从提升和抑制两个方面同时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效率,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会同时强化这种提升和抑制作用。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为代表的制度创新效果暂未显现,在流动人口市民化空间日趋连綿化的趋势下,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治理和制度创新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市民化 城市治理效率 空间格局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用地的财务属性——从用地平衡表到资产负债表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燕菁 邱爽 +1 位作者 沈洁 曾馥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55,共12页
用地平衡表是城市土地用途管制最基础的工具之一,但这一工具和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模糊不清。通过建立城市土地用途和会计三大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城市规划就可以清晰地刻画用地平衡和城市财务绩效的关系,... 用地平衡表是城市土地用途管制最基础的工具之一,但这一工具和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模糊不清。通过建立城市土地用途和会计三大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之间的对应关系,城市规划就可以清晰地刻画用地平衡和城市财务绩效的关系,从而打通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屏障。引入财务报表后,不同的城市用地可以根据其财务性质分为服务、收益和融资三大类。其中,Ⅰ类用地是公共用地,包括“七通一平”、学校、医院等提供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用地,这类用地大部分是不能给地方政府带来直接收益的划拨用地;Ⅱ类用地是产业用地,包括工业、商业、办公、酒店这类可以带来现金流收益(税收)的用地;Ⅲ类用地是住宅用地。每一类用地在城市更新中都应采用正确的模式,才能满足城市的财务目标——可持续的资产负债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平衡表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区域空间的理论认识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凯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1-25,共5页
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外资的全球流动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做了分析,对过去50年经济地理对区域空间的认识做了简要的回顾。认为区域规划理论的新趋势特别要注意对跨国公司在全球垂直产业分工的认识、对产业集群在... 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外资的全球流动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做了分析,对过去50年经济地理对区域空间的认识做了简要的回顾。认为区域规划理论的新趋势特别要注意对跨国公司在全球垂直产业分工的认识、对产业集群在区域空间兴起的认识、对大城市地区的研究以及对区域空间管制制度的研究。认为区域规划的精髓在于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空间组织和为这种发展确定更宽松环境的制度设计,同时认为即使我们要构筑一个理想的空间形态,其基础也在于区域“经济马赛克”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产业分工 跨国公司 区域经济发展 管制 区域空间 宏观背景 空间组织 空间形态 区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地区如何引领实现百年目标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唯佳 吴良镛 +8 位作者 王凯 石崧 石楠 张勤 刘奇志 吕传廷 毛其智 李亮 武廷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4,共8页
吴唯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本学术对话主持人):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后,我国将为2049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此前已开始加强204... 吴唯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本学术对话主持人):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后,我国将为2049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北京、天津、武汉等城市此前已开始加强2049战略研究。特大城市地区是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密集地区,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战略引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大中小城市 常务理事 城市规划 小康社会 特大城市 密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乡村振兴战略的空间规划与实施路径--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冯旭 王凯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9,112,共14页
在总结现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基于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关系,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体系构建与分级任务,其中,市级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指导市域内不同区域振兴策略与行动秩序的空间蓝图,并明确村庄... 在总结现有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基于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关系,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体系构建与分级任务,其中,市级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指导市域内不同区域振兴策略与行动秩序的空间蓝图,并明确村庄分类类型与识别标准。其次,探讨了国内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差异化路径,提出西南地区应将预判城乡空间格局、农业生产结构、设施建设模式作为振兴基础,将具有区位与资源优势的区域,以及具有较高返贫风险的区域作为近期实施抓手。最后,结合贵州省铜仁市案例,论述了市域乡村振兴战略的空间规划方法,并对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选取与近期实施内容进行了举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分区振兴策略 乡村振兴分类 西南地区 市域 铜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传承与变革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施文 张兵 +8 位作者 王富海 武廷海 吕传廷 袁奇峰 杨保军 刘奇志 段德罡 张松 俞滨洋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92,共8页
作为主题论坛,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本次年会的主题——“新常态:传承与变革”。说到“新常态“.是指我们当前面临的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速的放缓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以及过去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由此而决定... 作为主题论坛,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本次年会的主题——“新常态:传承与变革”。说到“新常态“.是指我们当前面临的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速的放缓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以及过去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由此而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都要有所调整,那么,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城乡规划也必须作出应对,也有适应、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规划是面向未来的,我们应该考虑更长远的发展问题.要考虑未来常态化发展的问题。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城市规划事业奠定了基础,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面对我们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如何去适应当前和未来的一系列变化.传承什么,变革什么,这是我们讨论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 社会经济发展 结构调整 城乡规划 城市规划 刺激性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与发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凯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6,66,共9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实现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成绩斐然。但在资源能源紧约束的条件下,我国城镇化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的“三高”问题值得关注,“双碳”目标也面临着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稳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多重...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实现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城镇化,成绩斐然。但在资源能源紧约束的条件下,我国城镇化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碳排放的“三高”问题值得关注,“双碳”目标也面临着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稳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多重挑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已经进入了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城镇化“下半场”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因而要结合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等碳排放五大领域的研究,将“减碳”和“增汇”作为技术主线,从城镇格局、交通出行、绿色建筑、基础设施、城市运营这五个方面,探索绿色城镇化的规划技术体系和与之匹配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绿色转型 规划技术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凯 张莉 夏令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41,共10页
以331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和非户籍人口两个视角系统测度全国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的空间格局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全国城市市民化水平不高,存在中部塌陷和规模断层现象;城市市民化潜力与市民化门槛区域差异... 以331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和非户籍人口两个视角系统测度全国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的空间格局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1)全国城市市民化水平不高,存在中部塌陷和规模断层现象;城市市民化潜力与市民化门槛区域差异和等级差异悬殊;(2)全国非户籍人口落户意愿整体不强,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和能力都具有明显的城市等级规模指向性;(3)城市市民化潜力与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是城市市民化便利度与非户籍人口市民化能力耦合协调度最低的地区;(4)非户籍人口市民化存在明显的空间错配现象,非户籍人口市民化意愿与国家政策导向和城市政府开放意愿相冲突。最后,提出“空间匹配、定居导向”的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空间优化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户籍人口 市民化 空间格局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居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吴唯佳 吴良镛 +6 位作者 石晓冬 王富海 汪科 周俭 毛其智 邱衍庆 王凯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4,共6页
我国正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美好人居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人居高质量发展是受惠面更充分,社会包容更均衡、文明程度更高层次的转型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的均衡发展... 我国正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美好人居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人居高质量发展是受惠面更充分,社会包容更均衡、文明程度更高层次的转型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的均衡发展,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均衡发展,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凝聚力的均衡发展,人居高质量发展需要绿色城乡建设的支持,需要处理好规模增长与存量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 转型发展 城市与乡村 人居 区域竞争力 均衡发展 社会包容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