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对矿区污染土壤汞砷钝化修复研究
1
作者 马志荣 郑冬梅 王雪萌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7-1504,1510,共9页
生物炭作为绿色稳定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然而未改性的生物炭专一性较强,对同时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欠佳。以桑树枝为原料制备了原始生物炭(BC)、磁性生物炭(M-BC)和壳聚糖负载磁性生物炭(CM-BC),探... 生物炭作为绿色稳定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然而未改性的生物炭专一性较强,对同时存在阳离子和阴离子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欠佳。以桑树枝为原料制备了原始生物炭(BC)、磁性生物炭(M-BC)和壳聚糖负载磁性生物炭(CM-BC),探讨在不同施加量下生物炭与土壤共培养35 d后对汞(Hg)、砷(As)的钝化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3种生物炭均能改善土壤质量、降低重金属含量、促进Hg、As形态向低生物可利用性转变,且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钝化效果更为显著。其中CM-BC施加量为5%时修复效果最佳,CM-BC对重金属As的钝化效果优于Hg。研究结果证实了CM-BC是Hg、As污染土壤的最优改良剂,为工矿地区土壤重金属钝化和生物炭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生物炭 壳聚糖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靖雯 李玉双 +3 位作者 侯永侠 王程 宋雪英 魏建兵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7,共8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由冶金、电镀、染业以及制革工业产生的Cr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Cr污染的治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微生物修复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将高Cr效降解菌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和植... 随着工业的发展,由冶金、电镀、染业以及制革工业产生的Cr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Cr污染的治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微生物修复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将高Cr效降解菌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和植物修复法结合起来可以显著提高Cr污染的修复效率。这种联合修复方法在土壤Cr污染的治理上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土壤Cr修复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修复机理,以及微生物与生物炭、零价铁、微生物燃料电池和植物修复等多种治理体系联合治理Cr污染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Cr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Cr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修复 Cr污染 重金属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苏 陈宁 +5 位作者 晁雷 孙家君 孙丽娜 郝芯欣 刘芹 马鸿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54-1559,共6页
选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与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两种植物与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rium-myrsinacearum)和真菌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对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进... 选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与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两种植物与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紫金牛叶杆菌(Phyllobacterium-myrsinacearum)和真菌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对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进行联合修复。模拟受不同浓度镉、土霉素污染的土壤,在温室进行90 d盆栽实验,通过其修复效果,探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紫茉莉和孔雀草对镉均表现出良好耐性,孔雀草、紫茉莉生物量都随土壤中土霉素含量增加而下降,土霉素抑制植物对镉的富集;土霉素降解菌有利于提高植物生物量,促进孔雀草、紫茉莉对镉吸收并提高紫茉莉对镉的富集系数。当土霉素质量分数为5 mg·kg-1时,土霉素降解率最差为30.8%(9号处理),降解效果最好为70.6%(22号处理)。当土霉素质量分数为30 mg·kg-1时,土霉素降解率最差为17.2%(11号处理);土霉素降解率最高为59.3%(24号处理)。综合比较,孔雀草无论在镉富集能力还是土霉素降解效果上均优于紫茉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紫茉莉 孔雀草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粉刺激修复DDTs污染农田土壤的现场实验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辉 王晓旭 +3 位作者 孙丽娜 吴昊 罗庆 荣璐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4-660,共7页
通过田间现场实验,研究了血粉激活土著微生物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以及不同条件对血粉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DDTs4种主要的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添加血粉刺激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是切实... 通过田间现场实验,研究了血粉激活土著微生物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土壤的修复效果以及不同条件对血粉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DDTs4种主要的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添加血粉刺激土著微生物原位修复DDTs污染老化农田是切实可行的.与葡萄糖相比,血粉可以长期、有效的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进而刺激土著微生物更好的修复DDTs污染土壤.添加血粉辅以定期翻土后,DDTs的5个月降解效率提高到43.41%,同时PP'-DDE去除效果较好,环境风险得到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添加血粉辅以定期翻土在DDTs污染农田土壤原位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粉 滴滴涕 现场试验 老化污染农田土壤 生物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联合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凡嫡 潘俊 +1 位作者 孙丽娜 胡筱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9-1032,共4页
为了解草酸淋洗联合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果,选取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分泌物中的草酸作为淋洗剂,联合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进行镉污染土壤修复的实验.通过4种浓度的草酸分别对土壤进行了4次淋洗后,可以看出草酸浓度达到25 mmol/L... 为了解草酸淋洗联合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果,选取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分泌物中的草酸作为淋洗剂,联合矿山生态型东南景天进行镉污染土壤修复的实验.通过4种浓度的草酸分别对土壤进行了4次淋洗后,可以看出草酸浓度达到25 mmol/L时,东南景天干重最大,地上部镉含量最多,总去除量最大,去除效率可以达到51.34%,与不淋洗组对比高35个百分点.实验表明草酸浓度在25 mmol/L时联合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果达到最佳.实验证明使用草酸淋洗联合矿山型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土壤,镉的去除效果比较显著,且生态型东南景天生长健康,从而为草酸联合东南景天修复镉污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东南景天 矿山生态型 草酸 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地下水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及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6
作者 杨悦锁 陈煜 +2 位作者 李盼盼 武宇辉 赵传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19-2232,共14页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目前,仅对某单一污染物的研究已经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多种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复合污染的情况在环... 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目前,仅对某单一污染物的研究已经无法解决日趋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多种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复合污染的情况在环境中广泛存在,而且二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复合污染的修复难度。土壤和地下水是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主要富集场所,同时也是生物生存的重要依托,一旦被污染将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及其生态毒性进行了介绍,简要概括了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修复方法,并对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多环芳烃 复合污染 降解 修复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胶体与污染物共迁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7
作者 杨悦锁 王园园 +2 位作者 宋晓明 于彤 杨新瑶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36,共14页
天然胶体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胶体不仅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带有电荷等基本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双电层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这些特点使得胶体成为地下环境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并对土壤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 天然胶体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胶体不仅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带有电荷等基本特点,而且具有独特的双电层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这些特点使得胶体成为地下环境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并对土壤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中的胶体及其对污染物的促进迁移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地下环境中的胶体来源、可移动胶体的释放与沉积、胶体自身的特征与环境行为以及胶体对不同污染物的促进迁移作用,分析了各种环境因子对胶体-污染物共迁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地下环境中胶体与污染物共迁移的过程与机理等尚需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胶体 土壤污染 共迁移 吸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过硫酸钠原位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8
作者 吴昊 孙丽娜 +1 位作者 王辉 王晓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85-2095,共11页
过硫酸钠作为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常用的氧化剂在国外已经被广泛用于实际石油类污染土壤的修复,国内则应用较少.过硫酸钠通过活化能产生SO-·4和·OH,这些具有强氧化性的基团可以降解大部分的石油类污染物.本文在关注过硫酸钠活化... 过硫酸钠作为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常用的氧化剂在国外已经被广泛用于实际石油类污染土壤的修复,国内则应用较少.过硫酸钠通过活化能产生SO-·4和·OH,这些具有强氧化性的基团可以降解大部分的石油类污染物.本文在关注过硫酸钠活化技术与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分析过硫酸钠原位修复后土壤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以及多种修复技术联合的工程应用,对过硫酸钠自活化试剂的制备、过硫酸钠原位修复与其它土壤修复技术联合和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过硫酸钠 原位化学氧化 石油类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2/Fe^2+活化过硫酸钠对石油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20
9
作者 吴昊 孙丽娜 +1 位作者 王辉 王晓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3-628,共6页
本文探讨了利用过氧化钙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修复实际污染场地长期高浓度石油类(TPH)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研究了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过氧化钙/Fe^(2+)等活化方法对TPH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TPH污染较重的土壤(浓度15000 mg·kg-... 本文探讨了利用过氧化钙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修复实际污染场地长期高浓度石油类(TPH)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研究了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过氧化钙/Fe^(2+)等活化方法对TPH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TPH污染较重的土壤(浓度15000 mg·kg-1),过氧化钙较过氧化氢活化过硫酸钠降解的效果更好,使用过氧化氢活化方法,TPH最高降解率仅为25.6%,而当过氧化钙/过硫酸钠的用量(物质的量之比)为1/5时,反应7 d,TPH去除率达到67.4%,反应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活化剂.当Fe^(2+)/过氧化钙/过硫酸钠的用量为1/2/5时,反应7 d,TPH降解率为82.1%,较不添加Fe^(2+)高14.6%,反应后体系呈中性.进一步增加过氧化钙的用量,TPH去除率和体系p H均增加.研究表明,Ca O_2/Fe^(2+)活化过硫酸钠氧化修复石油类污染土壤效果较好,考虑到实际场地后续利用的可行性,Fe^(2+)/过氧化钙/过硫酸钠的用量为1/2/5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过硫酸钠 过氧化钙 石油类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微生物联合修复滴滴涕污染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苏 单岳 +6 位作者 晁雷 姜鹏艳 郑尧文 唐章 王皓 姜秋萍 屈登鑫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22-1527,共6页
以滴滴涕(DDT)为目标污染物,采用课题组前期研究所筛选出的滴滴涕降解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为供试菌液,选取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吐温80(Tween80),比例为2∶3]及生物表面活性剂... 以滴滴涕(DDT)为目标污染物,采用课题组前期研究所筛选出的滴滴涕降解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菌液为供试菌液,选取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吐温80(Tween80),比例为2∶3]及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作为供试表面活性剂,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DDT降解菌对土壤中DDT的去除、降解情况以及两者联合处理对土壤中DDT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单独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处理中,H300、RL5和RL10的处理效果最好,土壤中DDT的降解率最高可达29.60%。单独接种降解菌处理的土壤中DDT残留量显著减少,5个月后降解率可达47.05%。混合表面活性剂与菌株联合处理1个月后,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63.53%;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菌处理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42.32%。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表面活性剂与菌株联合处理土壤中DDT降解率的增幅逐渐下降。在处理5个月后,混合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中以H7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63.98%;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中以RL20+N的DDT降解率最高,可达45.64%;混合表面活性剂-降解菌的处理效果略优于生物表面活性剂+菌,其中H70+N的处理效果最好,为6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滴涕 污染土壤 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环境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对污染物迁移和归宿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武宇辉 杨悦锁 +3 位作者 赵传起 张茜 陈煜 徐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303-3317,共15页
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附着在其表面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在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等的迁移和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保护水土环境、提升污染水土修复效率的科学和工程问题为目标,针对近年来... 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存在大量微生物,附着在其表面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在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等的迁移和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保护水土环境、提升污染水土修复效率的科学和工程问题为目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EPS的组成和结构、影响微生物EPS分泌的因素、EPS的提取方法以及其生物降解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系统分析了EPS参与土壤和水环境中金属及有毒有机物质生物降解和去除的微观机制,进而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EPS在土壤和水环境中的进一步研究空间,特别是如何提高理解EPS的生物和化学修复工程意义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土壤 水环境 吸附 还原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在地下环境中的归宿及其生态调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晓明 杨悦锁 +3 位作者 温玉娟 M.Adeel 王园园 杨新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28-2840,共13页
综述了环境中典型的结合态与游离态类固醇雌激素的来源、危害以及环境归趋,探讨了其在地下环境(土壤和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的吸附、微生物降解等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常见的环境雌激素处理方法与危害控制措施.最后,针对目前环... 综述了环境中典型的结合态与游离态类固醇雌激素的来源、危害以及环境归趋,探讨了其在地下环境(土壤和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的吸附、微生物降解等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常见的环境雌激素处理方法与危害控制措施.最后,针对目前环境中类固醇雌激素在包气带与浅层地下水中的穿透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未来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雌激素 地下环境 吸附 微生物降解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DDTs-PAH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晓旭 孙丽娜 +4 位作者 郑学昊 吴昊 王辉 陈苏 李化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6-492,共7页
滴滴涕(DDTs)和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中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毒性强,可对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混合质量比为2∶3]和... 滴滴涕(DDTs)和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中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毒性强,可对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混合质量比为2∶3]和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L)对混合菌[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混合体积比为2∶1]在农田土壤滴滴涕-多环芳烃(DDTs-PAHs)复合污染修复过程中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SDBS-Tween80和RL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混合菌对农田土壤中DDTs-PAHs的降解。在SDBS-Tween80强化混合菌处理中,当SDBS-Tween80处理量为100 mg·kg^(-1)时,土壤中DDTs和PAHs的150 d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57.8%和35.6%,比单独混合菌处理分别提高了14.9%和11.9%。在RL强化混合菌处理中,当RL处理量为5 mg·kg^(-1)时,土壤中DDTs和PAHs的150 d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50.3%和28.6%,比单独混合菌处理分别提高了7.4%和4.9%。因此,SDBS-Tween80的最佳用量比RL更有利于提高DDTs-PAHs复合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DDTs和PAHs降解率提高8%左右,且SDBS-Tween80的修复成本更低。当100 mg·kg^(-1)SDBS-Tween80能显著提高p,p'-DDE和高环数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63.0%和30.6%,比单独混合菌处理分别提高了18.8%和12.7%,该方法在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TS PAHS 表面活性剂 混合菌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对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洪 李海波 +1 位作者 孙铁珩 胡筱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1-695,共5页
在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以黑麦草、苜蓿为修复植物,固定化微生物菌剂为外源微生物,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酶活性与PAHs的去除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及两者联合修复均显... 在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以黑麦草、苜蓿为修复植物,固定化微生物菌剂为外源微生物,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酶活性与PAHs的去除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及两者联合修复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AHs的去除效果,其中黑麦草和苜蓿与微生物菌剂联合修复效果分别达到37.57%和38.41%,比单独的植物修复和菌剂修复高出一倍左右。各种生物修复同时促进了土壤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及脲酶的活性,减少了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脲酶与多酚氧化酶显著正相关(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PAHs的去除率与脱氢酶活性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P=0.564);因此,在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可以选择土壤脱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作为PAHs修复效率的微生态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生物修复 土壤酶活性 脱氢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玉双 胡晓钧 +2 位作者 宋雪英 孙铁珩 侯永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6119-6122,共4页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新环境问题,制约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分析了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物及其主要工业企业来源,综述了应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新环境问题,制约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分析了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物及其主要工业企业来源,综述了应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工业污染场地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土壤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强化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忠平 谷雷严 +3 位作者 罗庆 王辉 马冬菁 武文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4-740,共7页
为提高超富集植物对土壤中镉(Cd)、铅(Pb)污染的修复效率,以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为研究对象,通过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草酸,探明草酸强化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对表层土壤(0~20cm)和底层土壤(20~40cm)中Cd、Pb含量的影响,并考... 为提高超富集植物对土壤中镉(Cd)、铅(Pb)污染的修复效率,以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为研究对象,通过向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草酸,探明草酸强化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对表层土壤(0~20cm)和底层土壤(20~40cm)中Cd、Pb含量的影响,并考察草酸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能够显著地增加东南景天对土壤中Cd、Pb的吸收富集,进而提高东南景天对Cd、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并且随着草酸添加浓度的升高,表层土壤中Cd、Pb的削减率不断提高。当草酸添加量为20mmol·kg^-1土时,东南景天地上部的Cd、Pb含量分别为305mg·kg^-1和40.5mg·kg^-1,表层土壤中Cd、Pb的削减率分别为52.6%和34.6%,底层土壤中Cd、Pb的增加率仅为3.1%和3.6%;当草酸添加量继续增加至50mmol·kg^-1土时,东南景天地上部的Cd、Pb含量并没有显著增加,而表层土壤中Cd、Pb的削减率却提高至63.5%和47.5%,底层土壤中Cd、Pb增加率也升高至10.5%和14.8%。因此,适量的草酸添加能够促进东南景天对表层土壤中Cd、Pb的吸收富集,而且不会产生淋滤作用使Cd、Pb向下迁移而污染底层土壤。此外,长期来看,草酸的添加对土壤p H值、有机碳以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影响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植物修复 东南景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石油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原位增温强化空气扰动修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初彤 杨悦锁 +3 位作者 路莹 武宇辉 陈煜 杜新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01-3710,共10页
原位空气扰动技术(air sparging,AS)常被用在治理地下水与土壤的有机污染,在寒区,由于低温环境,污染物传质过程的多种基本参数受到影响,导致修复结果不理想。本文基于野外原位空气扰动实验结果,以甲苯为代表性污染物,进行室内土柱模拟实... 原位空气扰动技术(air sparging,AS)常被用在治理地下水与土壤的有机污染,在寒区,由于低温环境,污染物传质过程的多种基本参数受到影响,导致修复结果不理想。本文基于野外原位空气扰动实验结果,以甲苯为代表性污染物,进行室内土柱模拟实验,并构建增温空气扰动下污染物迁移模型,对野外场地增温强化空气扰动效果进行模拟,以预测采用增温方式时寒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甲苯的挥发速率与温度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在室内柱实验中,高温注气条件下甲苯浓度衰减速率更快;野外数值模拟中的增温强化空气扰动修复过程中温度传导半径为2~4 m,曝气场污染物去除半径达10 m,比非增温强化条件污染物去除范围扩大3~5 m,进而将去除率有效提高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 多相流 数值模拟 地下水原位修复 寒区地下水 增温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酶活性变化的铅污染土壤修复基准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苏 孙丽娜 +2 位作者 晁雷 周启星 孙铁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59-1662,共4页
近年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很快,而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则相对迟缓。为了推进我国该领域的工作,对铅胁迫下土壤酶活性(如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棕壤土中铅的土壤修复基准。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铅能... 近年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很快,而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则相对迟缓。为了推进我国该领域的工作,对铅胁迫下土壤酶活性(如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棕壤土中铅的土壤修复基准。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铅能够刺激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但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增加,这种刺激作用逐渐减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宜作为铅污染土壤的生物标记物。土壤磷酸酶活性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土壤磷酸酶活性不能作为铅污染土壤的生物标记物。在整个实验时间范围内,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中铅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土壤脲酶活性可以作为铅污染土壤生物标记物。以土壤脲酶抑制率降低25%为依据,确定棕壤中铅的土壤修复基准为94mg·kg-1,以土壤脲酶抑制率降低45%为依据,确定棕壤中铅的土壤修复基准为178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磷酸酶 脲酶 修复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强化修复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苏 晁雷 +5 位作者 沙桐 孙家君 皮珍军 陈宁 马鸿岳 单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0-274,共5页
选用观赏性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作为修复植物,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Phyllobacterium myrsinacearum)和真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作为降解微生物,并辅以肥料(硫酸铵、磷酸二氢钙、氯化钾),有机酸(酒石... 选用观赏性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作为修复植物,对土霉素有良好降解效果的细菌(Phyllobacterium myrsinacearum)和真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混合菌液作为降解微生物,并辅以肥料(硫酸铵、磷酸二氢钙、氯化钾),有机酸(酒石酸、草酸、柠檬酸)和化学螯合剂(NTA和EDTA)8种强化处理,对土霉素-镉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植物微生物联合强化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孔雀草对土壤中镉的富集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硫酸铵≈氯化钾>EDTA>酒石酸>草酸>磷酸二氢钙>NTA>柠檬酸>对照。肥料处理对于降解菌降解土霉素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有机酸处理,螯合剂处理降解效果较差。综合而言,硫酸铵肥料对镉的富集和土霉素的降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孔雀草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洪 李海波 +1 位作者 孙铁珩 胡筱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提高生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效率,从PAHs生物修复的原理和强化措施出发,综述了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物理化学强化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与适用条件,提出了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足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 为提高生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效率,从PAHs生物修复的原理和强化措施出发,综述了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物理化学强化技术和生物强化技术,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与适用条件,提出了植物强化微生物修复足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进行强化修复的过程中,要注重现场应用和安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PAHS 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强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