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内丝氨酸代谢及其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桂霖(综述) 莫鈃淋 +2 位作者 甄兰 赵汝舟 吴飞翔(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1358,共8页
丝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蛋白质、核苷酸和脂质等生物分子的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在体内的摄取、吸收、合成和分解代谢水平的变化均会影响组织细胞的多个生理进程。丝氨酸在细胞内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环节发挥关键作用,对多种... 丝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蛋白质、核苷酸和脂质等生物分子的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在体内的摄取、吸收、合成和分解代谢水平的变化均会影响组织细胞的多个生理进程。丝氨酸在细胞内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环节发挥关键作用,对多种代谢性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衰老的发生发展过程产生深远影响。深入研究丝氨酸的代谢途径,能够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该文从丝氨酸生理功能出发,阐述丝氨酸在细胞内的合成及代谢转化,并对细胞内丝氨酸代谢影响细胞生理与相关疾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丝氨酸代谢作为疾病治疗的新兴靶点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代谢 甘氨酸 一碳代谢 代谢综合征 癌症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G15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葵娜 阳志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9-412,430,共5页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15,ISG15)是最早发现的泛素样蛋白,在恶性肿瘤中显示出复杂的致癌或抗癌双重活性,然而其具体调控机制仍未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ISG15通过调控DNA复制分叉进程、自噬及线粒体功能、免疫微环...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15,ISG15)是最早发现的泛素样蛋白,在恶性肿瘤中显示出复杂的致癌或抗癌双重活性,然而其具体调控机制仍未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ISG15通过调控DNA复制分叉进程、自噬及线粒体功能、免疫微环境及靶蛋白的翻译后修饰等参与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干细胞干性及耐药等,是潜在的诊断、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该文就ISG15调控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作用机制的最新发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G15 恶性肿瘤 DNA复制叉 免疫微环境 转移 耐药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范围综述
3
作者 农小莲 游雪梅 +3 位作者 蓝慧玉 黄仕环 李繁荣 赵凤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 总结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基本干预内容、结局指标,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现存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问题解决疗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范围综述的方法学,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 目的 总结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基本干预内容、结局指标,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现存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问题解决疗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范围综述的方法学,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国内外数据库中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内容提取、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15篇随机对照研究,4篇类实验研究,1篇质性研究,1篇混合性研究。问题解决疗法包含6个步骤、6~8个单独的心理治疗疗程,每次30~45 min,持续干预4~18周。此疗法对癌症患者生理、心理、认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积极影响。结论 问题解决疗法是一种简短、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对癌症患者有积极影响,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未来需构建个性化的问题解决疗法干预方案,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以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问题解决疗法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问题解决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疗法 心理干预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