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6
1
作者 杨庆新 陈海燕 +2 位作者 徐桂芝 孙民贵 傅为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3,共8页
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的无接触电能传输方式有远场辐射、电磁共振和电磁感应直接耦合三种。远场辐射采取微波或激光来传递能量,频率最高,传输距离最远,效率也较低。电磁共振采用频率为MHz范围的谐振频率实现... 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主要的无接触电能传输方式有远场辐射、电磁共振和电磁感应直接耦合三种。远场辐射采取微波或激光来传递能量,频率最高,传输距离最远,效率也较低。电磁共振采用频率为MHz范围的谐振频率实现电能在波长范围内的中等距离高效率传输。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能传输技术相对比较成熟,频率较低,传输距离相对很小,传输效率较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三种电能传输方式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存在问题,也展示了一些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 电能传输 感应耦合 磁共振耦合 辐射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前列腺素E_2受体表达和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静敏 HAN Chang +3 位作者 WU Tong 刘宁波 彭韬 冷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F0002,共6页
目的:基于肝癌细胞(肝细胞癌细胞和胆管上皮癌细胞)对PGE2的不同反应性,研究Hep3B、HuH7、SG231和HuCCT1肝癌细胞株前列腺素E2受体的表达类型和分布定位。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癌细胞株(Hep3B,HuH7)和胆管上皮癌细胞株(SG231,HuCCT1),分... 目的:基于肝癌细胞(肝细胞癌细胞和胆管上皮癌细胞)对PGE2的不同反应性,研究Hep3B、HuH7、SG231和HuCCT1肝癌细胞株前列腺素E2受体的表达类型和分布定位。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癌细胞株(Hep3B,HuH7)和胆管上皮癌细胞株(SG231,HuCCT1),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外源性PGE2处理,以WST-1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率;以RT-PCR实验检测上述细胞4种PGE2受体(EP1、EP2、EP3和EP4)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上述肝癌细胞的细胞涂片或细胞爬片进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实验,于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上述4种EP受体蛋白的表达和定位分布。结果:WST-1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PGE2可以促进Hep3B和HuH7细胞的生长,但对胆管上皮癌细胞(SG231、HuCCT1细胞)则表现为生长抑制作用;RT-PCR和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实验结果表明Hep3B、HuH7、SG231和HuCCT1细胞株均有4种EP受体的表达;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4种EP受体不仅有胞浆、胞膜定位,而且部分在胞核也有表达,其中EP4受体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结论:Hep3B、HuH7、SG231和HuCCT1,4种肝癌细胞株均可以表达EP1、EP2、EP3和EP4受体,且受体的细胞内定位不同。肝癌细胞对前列腺素E2的反应性可能与EP受体的定位以及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前列腺素E2 EP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理念与方法 被引量:34
3
作者 周敬滨 Zachary Working +1 位作者 Carola F.van Eck Freddie H.Fu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1-518,共8页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重建技术是基于ACL解剖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项手术技术。ACL解剖重建是根据ACL的解剖特点进行功能重建,恢复ACL原有的尺寸、韧带胶原走行方向和止点位置。解剖重建不仅包括双束和单束重建,...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重建技术是基于ACL解剖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项手术技术。ACL解剖重建是根据ACL的解剖特点进行功能重建,恢复ACL原有的尺寸、韧带胶原走行方向和止点位置。解剖重建不仅包括双束和单束重建,而且包括以此理论为基础的ACL重建术后的翻修与加固。本文对ACL的解剖重建技术进行介绍,针对在关节镜下如何观察原ACL的止点位置,测量止点长宽,选择骨道位置,如何利用影像学进行评价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并介绍了该技术目前的临床评价结果。同时,本文对ACL解剖重建和传统"经典"重建方法的区别进行了重点说明与解释,为提高国内医师对ACL解剖重建技术的认识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解剖重建 双束 单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帅 章利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6-353,共8页
肺保护性通气(如低潮气量、应用呼气末正压等)对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益,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现在一些专家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同样有益于手术后患者提出质... 肺保护性通气(如低潮气量、应用呼气末正压等)对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有益,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现在一些专家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同样有益于手术后患者提出质疑,特别是那些大多数术前无肺部病变者。本综述将讨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肺保护策略,以期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诱导的肺损伤 肺保护 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的免疫重塑:防治肿瘤转移的新靶点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敏 杜杰 Alan WELLS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5-1066,共2页
动态变化的炎性环境是肿瘤不断恶变并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巨噬细胞作为肿瘤间质中主要的炎症细胞,在肿瘤微环境的刺激下,发生了表型和功能的改变,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因此,研发选择性的调控巨噬细胞免疫重塑的药物,可能成为肿瘤靶向... 动态变化的炎性环境是肿瘤不断恶变并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巨噬细胞作为肿瘤间质中主要的炎症细胞,在肿瘤微环境的刺激下,发生了表型和功能的改变,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因此,研发选择性的调控巨噬细胞免疫重塑的药物,可能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策略。但是,肿瘤微环境中调控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关键事件及分子网络目前尚未明确。我们的研究发现,先天性免疫机制中重要的衔接蛋白CARD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9),通过促进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向转移相关的表型分化,进而在结肠癌肝转移中起关键作用。组织蛋白酶Cat S(cathepsin S)通过介导巨噬细胞自噬过程,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加重肿瘤转移。相反,结肠癌中黏附分子1(ICAM-1)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阻滞肿瘤转移。我们新近的研究发现,在转移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由上皮型向间质型转化,加重转移灶形成;相反,M1型巨噬细胞导致肿瘤细胞由间质型向上皮型转分化,导致转移灶中存活的肿瘤细胞处于休眠状态。综上,我们以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分化、自噬、吞噬及调控肿瘤细胞表型为切入点,以期发现调节肿瘤转移的分子靶点,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并且提供新的防治肿瘤转移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肿瘤微环境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