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X70钢在模拟北部湾海水环境中腐蚀行为教学实验设计
1
作者
李岩
刘芯月
+1 位作者
何家明
韦荣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基于本校“海洋性”与“地方性”办学特色,突出地方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海洋性”,设计了“多因素耦合极端条件下X70钢在模拟北部湾海水环境中腐蚀行为”教学实验。采用正交浸泡失重法、电化学测试、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物相表征等技术...
基于本校“海洋性”与“地方性”办学特色,突出地方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海洋性”,设计了“多因素耦合极端条件下X70钢在模拟北部湾海水环境中腐蚀行为”教学实验。采用正交浸泡失重法、电化学测试、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物相表征等技术,研究了多因素耦合极端条件下X70钢在北部湾海水模拟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Cl^(-)质量浓度、流速和pH值3个影响因素中,流速对X70钢在模拟液中腐蚀的影响最显著;在极端条件下,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X70钢在模拟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阳极发生了铁的溶解,阴极发生了吸氧腐蚀,浸泡时间不影响腐蚀产物膜的物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钢
北部湾海水环境
多因素耦合
电化学腐蚀
教学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梅状碳包覆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臻
王相
+8 位作者
汪双双
尹艳镇
梁兴唐
张斌斌
黄蓉
易甜甜
朱诗婷
覃子林
陈梓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Fe_(3)O_(4)被认为是一种储锂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目前仍存在导电性差和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问题。文中以L-精氨酸、对苯二甲醛和九水硝酸铁为原料,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铁离子掺杂L-精氨酸聚合物(W-Fe_(3)O_(4)@NC precursor...
Fe_(3)O_(4)被认为是一种储锂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目前仍存在导电性差和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问题。文中以L-精氨酸、对苯二甲醛和九水硝酸铁为原料,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铁离子掺杂L-精氨酸聚合物(W-Fe_(3)O_(4)@NC precursors),随后高温热解制备了杨梅状碳包覆四氧化三铁(W-Fe_(3)O_(4)@NC)复合负极材料。对W-Fe_(3)O_(4)@NC的形貌、表面化学结构、孔隙率和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益于独特的杨梅状形貌、有益的氮掺杂、高度分散的Fe_(3)O_(4)纳米微粒和均匀的碳包覆,W-Fe_(3)O_(4)@NC在1 A/g电流密度下循环800圈后比容量高达815.1 mAh/g,在5 A/g的大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保持在232 mAh/g,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显著优于纯碳材料(NC)和市售Fe_(3)O_(4)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聚合物
四氧化三铁
杨梅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三维Ni(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对水中Fe^(3+)、CrO_(4)^(2-)与Cr_(2)O_(7)^(2-)的检测
3
作者
安航宜
黄艳嬉
+3 位作者
王爱荣
王晓丽
李家明
史忠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9-1607,共9页
本文以3,5-吡啶二甲酸(简称3,5-H_(2)pdc)、1,4-双(1-咪唑基)苯(简称bib)及Ni(NO_(3))_(2)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了一种新型Ni(Ⅱ)配位聚合物[Ni(pdc)(bib)(H_(2)O)]_(n)(简称Ni-CP),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
本文以3,5-吡啶二甲酸(简称3,5-H_(2)pdc)、1,4-双(1-咪唑基)苯(简称bib)及Ni(NO_(3))_(2)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了一种新型Ni(Ⅱ)配位聚合物[Ni(pdc)(bib)(H_(2)O)]_(n)(简称Ni-CP),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红外光谱、荧光性能等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Ni-CP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其不对称单元包含1个Ni(Ⅱ)、2个1/2的bib配体、1个完全去质子化的3,5-pdc^(2-)配体和1个配位水分子。中心Ni(Ⅱ)采用六配位的方式形成NiO_(3)N_(3)的不规则八面体。bib配体和3,5-pdc^(2-)配体分别通过双齿配位模式μ_(2)-η^(1)∶η^(1)桥联和三齿配位模式μ_(3)-η^(1)∶η^(1)∶η^(1)桥联Ni(Ⅱ)形成三维金属有机框架。从拓扑的角度来看,其二维框架结构可以简化为3-连接的Schlafli符号为(4·8~2)拓扑结构。假如将3,5-pdc^(2-)配体和Ni(Ⅱ)作为节点,bib配体视为连接器,三维结构可以简化为3,5-连接双节点的(4·6·8)(4·6~2·8~7)拓扑结构,孔隙率为17.4%。Ni-CP能够选择性检测出Fe^(3+)、CrO_(4)^(2-)与Cr_(2)O_(7)^(2-),其检测限分别为4.275×10^(-5)、2.681×10^(-5)和2.681×10^(-5)mol/L,有较高的猝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Ⅱ)配合物
溶剂热法
晶体结构
拓扑结构
荧光性质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在储钠中的应用实验设计
被引量:
3
4
作者
晁会霞
蒋晏灵
+2 位作者
汪双双
李家明
罗祥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108,共7页
基于科研项目设计了“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在电化学储钠中的应用”研究型教学实验。实验内容包括:钒锰基杂多酸的合成和结构解析,静电纺丝技术构筑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高温转化后自支撑电极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组成分析,VM@CNFs自...
基于科研项目设计了“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在电化学储钠中的应用”研究型教学实验。实验内容包括:钒锰基杂多酸的合成和结构解析,静电纺丝技术构筑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高温转化后自支撑电极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组成分析,VM@CNFs自支撑柔性的储钠性能及原因解析。通过该实验,能够使学生了解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前沿知识,掌握相关大型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方法,并能从分子层面理解物质的构效关系,培养科学素养和科研探究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实验
杂多酸盐
碳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负极储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X70钢在模拟北部湾海水环境中腐蚀行为教学实验设计
1
作者
李岩
刘芯月
何家明
韦荣杰
机构
北部湾大学广西绿色化工新材料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部湾
大学
广西
海洋工程装备与
技术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基金
202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3JGZ149)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GXNSFBA035571)
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23032)。
文摘
基于本校“海洋性”与“地方性”办学特色,突出地方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海洋性”,设计了“多因素耦合极端条件下X70钢在模拟北部湾海水环境中腐蚀行为”教学实验。采用正交浸泡失重法、电化学测试、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物相表征等技术,研究了多因素耦合极端条件下X70钢在北部湾海水模拟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Cl^(-)质量浓度、流速和pH值3个影响因素中,流速对X70钢在模拟液中腐蚀的影响最显著;在极端条件下,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X70钢在模拟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阳极发生了铁的溶解,阴极发生了吸氧腐蚀,浸泡时间不影响腐蚀产物膜的物相组成。
关键词
X70钢
北部湾海水环境
多因素耦合
电化学腐蚀
教学实验设计
Keywords
X70 steel
Beibu Gulf seawater environment
multi-factor coupling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teaching experimental design
分类号
TG172.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梅状碳包覆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臻
王相
汪双双
尹艳镇
梁兴唐
张斌斌
黄蓉
易甜甜
朱诗婷
覃子林
陈梓润
机构
广西
大学
化学
化工
学院
北部湾大学广西绿色化工新材料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基金
广西科技基地与人才专项(桂科AD22035007)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2KY0424)
北部湾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21KYQD04)。
文摘
Fe_(3)O_(4)被认为是一种储锂性能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目前仍存在导电性差和充放电过程体积膨胀问题。文中以L-精氨酸、对苯二甲醛和九水硝酸铁为原料,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铁离子掺杂L-精氨酸聚合物(W-Fe_(3)O_(4)@NC precursors),随后高温热解制备了杨梅状碳包覆四氧化三铁(W-Fe_(3)O_(4)@NC)复合负极材料。对W-Fe_(3)O_(4)@NC的形貌、表面化学结构、孔隙率和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益于独特的杨梅状形貌、有益的氮掺杂、高度分散的Fe_(3)O_(4)纳米微粒和均匀的碳包覆,W-Fe_(3)O_(4)@NC在1 A/g电流密度下循环800圈后比容量高达815.1 mAh/g,在5 A/g的大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保持在232 mAh/g,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显著优于纯碳材料(NC)和市售Fe_(3)O_(4)纳米粒子。
关键词
L-精氨酸聚合物
四氧化三铁
杨梅状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Keywords
L-arginine polymer
Fe_(3)O_(4)
waxberry-like
lithium-ion batteries
anode material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三维Ni(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对水中Fe^(3+)、CrO_(4)^(2-)与Cr_(2)O_(7)^(2-)的检测
3
作者
安航宜
黄艳嬉
王爱荣
王晓丽
李家明
史忠丰
机构
北部湾
大学
北部湾
大学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9-160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65001)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24560)
广西绿色化工新材料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2023ZZKT01)。
文摘
本文以3,5-吡啶二甲酸(简称3,5-H_(2)pdc)、1,4-双(1-咪唑基)苯(简称bib)及Ni(NO_(3))_(2)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了一种新型Ni(Ⅱ)配位聚合物[Ni(pdc)(bib)(H_(2)O)]_(n)(简称Ni-CP),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红外光谱、荧光性能等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Ni-CP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其不对称单元包含1个Ni(Ⅱ)、2个1/2的bib配体、1个完全去质子化的3,5-pdc^(2-)配体和1个配位水分子。中心Ni(Ⅱ)采用六配位的方式形成NiO_(3)N_(3)的不规则八面体。bib配体和3,5-pdc^(2-)配体分别通过双齿配位模式μ_(2)-η^(1)∶η^(1)桥联和三齿配位模式μ_(3)-η^(1)∶η^(1)∶η^(1)桥联Ni(Ⅱ)形成三维金属有机框架。从拓扑的角度来看,其二维框架结构可以简化为3-连接的Schlafli符号为(4·8~2)拓扑结构。假如将3,5-pdc^(2-)配体和Ni(Ⅱ)作为节点,bib配体视为连接器,三维结构可以简化为3,5-连接双节点的(4·6·8)(4·6~2·8~7)拓扑结构,孔隙率为17.4%。Ni-CP能够选择性检测出Fe^(3+)、CrO_(4)^(2-)与Cr_(2)O_(7)^(2-),其检测限分别为4.275×10^(-5)、2.681×10^(-5)和2.681×10^(-5)mol/L,有较高的猝灭率。
关键词
镍(Ⅱ)配合物
溶剂热法
晶体结构
拓扑结构
荧光性质
孔隙率
Keywords
nickel(Ⅱ)complex
solvothermal method
crystal structure
topological structure
luminescence property
porosity
分类号
O641.4 [理学—物理化学]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在储钠中的应用实验设计
被引量:
3
4
作者
晁会霞
蒋晏灵
汪双双
李家明
罗祥生
机构
北部湾
大学
、
广西
绿色
化工
新
材料与
安全
技术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2-10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65001)
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1JGZ138)
+1 种基金
广西基金面上项目(2022JJA120103)
钦州市科技开发项目(20223632)。
文摘
基于科研项目设计了“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在电化学储钠中的应用”研究型教学实验。实验内容包括:钒锰基杂多酸的合成和结构解析,静电纺丝技术构筑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高温转化后自支撑电极的微观形貌、结构和组成分析,VM@CNFs自支撑柔性的储钠性能及原因解析。通过该实验,能够使学生了解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前沿知识,掌握相关大型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方法,并能从分子层面理解物质的构效关系,培养科学素养和科研探究思维。
关键词
研究型实验
杂多酸盐
碳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负极储钠
Keywords
research-oriented experiment
polyoxometalates
carbon nanofibers
electrospinning
sodium negative electrode
分类号
O64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X70钢在模拟北部湾海水环境中腐蚀行为教学实验设计
李岩
刘芯月
何家明
韦荣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杨梅状碳包覆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
吴臻
王相
汪双双
尹艳镇
梁兴唐
张斌斌
黄蓉
易甜甜
朱诗婷
覃子林
陈梓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三维Ni(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对水中Fe^(3+)、CrO_(4)^(2-)与Cr_(2)O_(7)^(2-)的检测
安航宜
黄艳嬉
王爱荣
王晓丽
李家明
史忠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VM@CNFs自支撑柔性电极在储钠中的应用实验设计
晁会霞
蒋晏灵
汪双双
李家明
罗祥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