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亚丽
王栋华
+3 位作者
田义超
林俊良
陶进
张强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983,共13页
为探讨入海流域径流的演变特征,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入海流域径流的影响,本文基于气象数据和径流数据,采用彭曼公式、滑动t检验、Hurst指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深的时空演变特征和未来趋势,并采用...
为探讨入海流域径流的演变特征,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入海流域径流的影响,本文基于气象数据和径流数据,采用彭曼公式、滑动t检验、Hurst指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深的时空演变特征和未来趋势,并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深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深空间分布格局分异较大,北仑河流域和防城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较大,分别为2115.58 mm和2105.56 mm;径流深较小的是钦江流域和南流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别为719.33 mm和744.50 mm。仅钦江流域径流深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其余流域均为下降趋势。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各流域径流深的突变年份呈现一致性,均在1992年和2003年附近。在演变周期上,钦江流域、南流江流域、大风江流域、防城江流域、北仑河流域的历年年均径流深演化过程中存在2-6 a、7-15 a和16-24 a 3种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丰、枯交替变化比较明显;茅岭江流域径流深的周期震荡变化稍有不同,存在7-24 a和25 a以上两种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T2时期相对于T1时期,降水是广西北部湾入海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次之,蒸散发对径流的影响极小;但随着时间推移,T3时期相对于T2时期,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作用增强,蒸散发对径流的影响也相对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入海流域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程度评估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亚丽
田义超
王栋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1,共11页
喀斯特石漠化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准确定量评估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程度,对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野外调查等数据,结合特征选择方法和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采用最佳模...
喀斯特石漠化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准确定量评估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程度,对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野外调查等数据,结合特征选择方法和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采用最佳模型评估桂西南峰丛洼地流域的石漠化程度。结果表明:Boruta构建的特征集具有最佳的降维效果和最高的拟合精度,裸岩率和植被覆盖度在石漠化程度评估中贡献率较高,其次是坡度;优化算法可以有效辅助支持向量机的超参数调优,混合评估模型的总体精度均达到93%,Kappa系数均达到0.90。其中,萤火虫优化算法、粒子群和万有引力搜索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和运行效率,适合应用于大区域的石漠化程度评估;研究初期(2001—2010年)重度石漠化、极重度石漠化呈现出大面积连片分布,后期(2010—2020年)由于国家石漠化治理效果显著,极重度石漠化呈局部零星分布,该流域内石漠化呈改善的趋势。本研究有效地提高了石漠化程度分类准确性,为大范围的石漠化程度监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支持向量机
优化算法
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峰丛洼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亚丽
王栋华
田义超
林俊良
陶进
张强
机构
北部湾
大学
资源
与环境学院
桂林理工
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部湾大学北部湾海洋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1-98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20)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培育项目(2018JJA150135)
+1 种基金
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AA18118038)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1KY0431)资助。
文摘
为探讨入海流域径流的演变特征,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入海流域径流的影响,本文基于气象数据和径流数据,采用彭曼公式、滑动t检验、Hurst指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深的时空演变特征和未来趋势,并采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深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深空间分布格局分异较大,北仑河流域和防城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较大,分别为2115.58 mm和2105.56 mm;径流深较小的是钦江流域和南流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别为719.33 mm和744.50 mm。仅钦江流域径流深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其余流域均为下降趋势。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各流域径流深的突变年份呈现一致性,均在1992年和2003年附近。在演变周期上,钦江流域、南流江流域、大风江流域、防城江流域、北仑河流域的历年年均径流深演化过程中存在2-6 a、7-15 a和16-24 a 3种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丰、枯交替变化比较明显;茅岭江流域径流深的周期震荡变化稍有不同,存在7-24 a和25 a以上两种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T2时期相对于T1时期,降水是广西北部湾入海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次之,蒸散发对径流的影响极小;但随着时间推移,T3时期相对于T2时期,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作用增强,蒸散发对径流的影响也相对增强。
关键词
径流
入海流域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演变特征
Keywords
runoff
basin entering the sea
human activity
climate chang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339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程度评估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亚丽
田义超
王栋华
机构
北部湾
大学
资源
与环境学院
北部湾大学北部湾海洋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
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桂西南峰丛洼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及其驱动机制”(42061020)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研究能力提升项目“桂西南峰丛洼地流域生物多样性情景模拟及其驱动力机制”(2021KY0431)。
文摘
喀斯特石漠化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准确定量评估喀斯特区域石漠化程度,对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野外调查等数据,结合特征选择方法和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采用最佳模型评估桂西南峰丛洼地流域的石漠化程度。结果表明:Boruta构建的特征集具有最佳的降维效果和最高的拟合精度,裸岩率和植被覆盖度在石漠化程度评估中贡献率较高,其次是坡度;优化算法可以有效辅助支持向量机的超参数调优,混合评估模型的总体精度均达到93%,Kappa系数均达到0.90。其中,萤火虫优化算法、粒子群和万有引力搜索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和运行效率,适合应用于大区域的石漠化程度评估;研究初期(2001—2010年)重度石漠化、极重度石漠化呈现出大面积连片分布,后期(2010—2020年)由于国家石漠化治理效果显著,极重度石漠化呈局部零星分布,该流域内石漠化呈改善的趋势。本研究有效地提高了石漠化程度分类准确性,为大范围的石漠化程度监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石漠化
支持向量机
优化算法
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峰丛洼地
Key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eature selection
machine learning
peak cluster depression
分类号
P931.5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西北部湾入海流域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张亚丽
王栋华
田义超
林俊良
陶进
张强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程度评估
张亚丽
田义超
王栋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