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RT1、EZH2和SATB1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升 张士发 +4 位作者 王良民 李春涛 李林辉 李冰 刘迎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检测SIRT1、EZH2和SATB1在皮肤恶性黑素瘤(CMM)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黑素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确诊的4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CMM)患者、10例皮内痣患者及10例健康正常人的组织石蜡标本,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IRT... 目的:检测SIRT1、EZH2和SATB1在皮肤恶性黑素瘤(CMM)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黑素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确诊的4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CMM)患者、10例皮内痣患者及10例健康正常人的组织石蜡标本,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IRT1、EZH2和SATB1在三种类型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IRT1、EZH2、SATB1在三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CMM中的表达均高于皮内痣与正常皮肤组织(P<0.05),但在皮内痣与正常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T1、EZH2、SATB1在CMM中均高表达,且三者表达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初步提示SIRT1、EZH2、SATB1可能参与CMM的发生及发展,但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黑素瘤 SIRT1 EZH2 SATB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球瘤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其5-HT、TNF-α和TRPM8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跃华 齐瑞群 +1 位作者 明健 张晓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7-711,共5页
目的:分析45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及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M)8在其中的表达。方法:分析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检测5-HT、TNF-α及TRPM8在血管球瘤中的表达,分析其... 目的:分析45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及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M)8在其中的表达。方法:分析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检测5-HT、TNF-α及TRPM8在血管球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血管球瘤中的作用。结果:血管球瘤女性患者居多,发病年龄多在21~40岁,病程中位数5年,多发生于甲下。瘤体长径0.1~3.3cm,大小与部位无关。指(趾)部的瘤体更易表现出疼痛。组织病理可见实体型和球血管型,分型与部位无关。5-HT及TNF-α在血管球瘤中均高表达,TRPM8在部分血管球瘤中呈弱阳性表达。5-HT和TNF-α的表达强度高于TRPM8(P<0.0005),5-HT和TNF-α的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0)。结论:血管球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5-HT及TNF-α可能在血管球瘤的生发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神经性疼痛 5-HT TNF-Α TRPM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