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切除组织量、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术后尿道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晓康 范连慧 韩起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8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与电汽化切除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选择北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6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PKRP组与TUVP组。采用SPSS ...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与电汽化切除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选择北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6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PKRP组与TUVP组。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PKRP组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排尿疼痛时间、术后明显持续出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TU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及前列腺组织切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RP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前列腺重量均较同组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VP与PKRP均能有效改善BPH患者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与TUVP相比,PKRP手术操作更精准,止血效果更好,术中安全性更高,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 组织切除量 术后尿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敏聪 孙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术中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净石率、残石率、再手术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二次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管置入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再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净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及二次手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手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CT密度值评估对经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合并肾周脂肪粘连的预测作用
3
作者 翟铭 韩起鹏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2期40-46,共7页
目的肾周脂肪粘连(APF)会显著增加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难度,对其进行术前评估对于改善手术质量极为关键。本研究旨在分析术前CT密度值评估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合并APF的相关性和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 目的肾周脂肪粘连(APF)会显著增加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难度,对其进行术前评估对于改善手术质量极为关键。本研究旨在分析术前CT密度值评估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合并APF的相关性和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连续性收治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所见是否合并APF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粘连组和无粘连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肿瘤特征、术前三项CT肾周脂肪密度值(三个水平面上测得)、梅奥粘连概率(MAP)评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了更好地量化CT值对APF的影响,引入CT密度值评分将三个平面CT肾周脂肪密度值合并。结果粘连组和无粘连组相比,年龄、性别和肿瘤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连组患者吸烟、患糖尿病和高血压比例高于非粘连组,粘连组的MAP评分和术前CT密度值评分也高于非粘连组(P<0.05)。从手术难度上看,粘连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非粘连组(P<0.05)。为了评估肾周脂肪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相关变量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得出高血压(OR=6.134,P<0.05)、糖尿病(OR=9.803,P<0.05)、MAP评分(OR=8.213,P<0.05)和CT密度值评分(P<0.05)是AP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F会显著增加经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而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出CT密度值评分能作为术前独立危险因素提示APF风险,从而能在术前有效评估手术难度,有利于术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提高手术质量和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周脂肪粘连 早期肾癌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 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