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骨显像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石庆学 许欣茹 +4 位作者 郭佳 左峰 张宗鹏 张国旭 王治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显像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在2周内行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显像,以病理结果、X线... 目的:探讨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显像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在2周内行18F-NaF PET/CT显像与99mTc-MDP SPECT显像,以病理结果、X线、CT、MRI、临床随访等综合评价为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共检出病灶209处,其中29例患者的184处病灶最终确诊为骨转移灶,18F-NaF PET/CT诊断出全部29例骨转移患者,另误诊1例;99mTc-MDP SPECT确诊其中27例患者有骨转移,误诊2例,漏诊2例。以病例数为统计对象比较18F-NaF PET/CT与99mTc-MDP SPECT诊断效能,18F-NaF PET/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0%、83.33%、96.67%、100.00%、97.14%,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10%、66.67%、92.86%、66.67%、8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灶数为统计对象比较18F-NaF PET/CT与99mTc-MDP SPECT诊断效能,18FNaF PET/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8.91%、72.00%、96.29%、90.00%、95.69%,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7.50%、60.00%、94.15%、39.47%、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NaF PET/CT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效能优于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骨肿瘤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18F-NaF PET/CT及心脏CT血管成像联合显像对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及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陆国秀 郝珊瑚 +1 位作者 王治国 张国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18F-NaF PET/CT及心脏CT血管成像(CTA)联合影像对2型糖尿病(T2DM)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08例,包... 目的探讨18F-FDG、18F-NaF PET/CT及心脏CT血管成像(CTA)联合影像对2型糖尿病(T2DM)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动脉斑块的诊断效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08例,包括CAD患者34例,CAD+T2DM患者74例,依次接受CTA、18F-FDG、18F-NaF PET/CT检查,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CS)、斑块总体积(TPV),非钙化斑块体积(NPV)、低CT衰减斑块体积(LAP)、SUVmax与靶本比(TBR)的相关性。结果18F-NaF对冠状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于18F-FDG;T2DM伴CAD患者冠状动脉受累血管节段数、狭窄程度、CCS、TPV、NPV、LAP、TBR、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均较CAD组高。SUVmax与血管狭窄程度、LAP及TBR均呈正相关,而TBR还与TPV、NCP及LAP呈正相关。结论18F-NaF、18F-FDG PET/CT分子探针联合CTA可视化动脉斑块显像,对冠状动脉斑块具有较高的定性及定量诊断价值;18F-NaF较18F-FDG更敏感地反映细胞代谢情况;冠状动脉斑块的能量代谢与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相关,可反映斑块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脏CT血管成像 18F-氟化钠 18F-脱氧葡萄糖 靶本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代谢活性指导下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文文 郝珊瑚 +5 位作者 王治国 纪立秋 葛香妍 李根 王有超 张国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97-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代谢活性指导下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肺内占位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320例患者根据是否有18F-FDG PET/CT图像引导将患... 目的:探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代谢活性指导下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肺内占位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320例患者根据是否有18F-FDG PET/CT图像引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160例患者行单纯增强CT检查后肺穿刺活检,B组160例患者分别行18F-FDG PET/CT全身检查及增强CT检查,然后再根据病灶代谢情况,选择高代谢区进行穿刺活检。比较单纯增强CT引导下及18F-FDG PET/CT、增强CT两种显像方法联合18F-FDG高代谢区定位指导经皮穿刺肺活检对病理诊断结果 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以及与术后病理最终诊断或长期随诊(6月以上)的临床诊断一致性。结果:A组16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15例,良性病变19例,诊断不明病变26例,诊断的灵敏度85.8%、特异度93.9%、准确率87.2%、B组16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132例,良性病变21例,诊断不明病变7例,诊断的灵敏度95.8%、特异度100%、准确率98.2%、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患者并发症中出现肺内少量出血28例,少量气胸32例(3例出现临床症状,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气胸吸收),大咯血3例,空气栓塞1例,B组并发症中肺内少量出血16例,少量气胸20例,无大咯血及空气栓塞出现;两组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所获得诊断与最终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0.747),两者联合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0.862)。结论:基于PET/CT代谢活性指导下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内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可降低出血、气胸、大咯血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针吸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与术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陆玲玲 陈宇峰 +4 位作者 郭佳 王治国 战莹 武晓丹 张国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且颞叶均为阳性表现,并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颞叶... 目的:探讨成人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发作间期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且颞叶均为阳性表现,并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62例,其中女22例,男40例,年龄范围18~58岁,平均(31.48±10.48)岁,按照病灶的数目(单发/多发)、侧别(单侧大脑半球/双侧大脑半球)将PET/CT图像分为单侧单发低代谢病灶组(病灶仅存在于单侧大脑半球颞叶中)、单侧多发低代谢病灶组(病灶存在于颞叶及其他同侧非颞叶中)、双侧多发低代谢病灶组(病灶分布于双侧颞叶或一侧颞叶与对侧非颞叶中),术后随访12~55(30.50±13.42)月,中位随访时间28.5月,根据Engel分级分为疗效满意组(EngelⅠ)45例和疗效不满意组(EngelⅡ+EngelⅢ+EngelⅣ)17例,对两组患者PET/CT图像中病灶的数目、侧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出18F-FDG PET/CT图像的代谢改变图型与成人颞叶癫痫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显示病灶的数目、侧别单因素分析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2,进而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的数目与预后具有很强的相关性(OR=7.219,95%CI:0.339~8.676,P=0.008),而病变的侧别与预后不具有相关性(OR=1.714,95%CI:1.691~30.809,P=0.515)。结论:18F-FDG PET/CT脑代谢显像可用于预测成人颞叶癫痫患者的术后疗效,单发低代谢病灶的患者手术疗效较好,低代谢病灶的数目是手术预后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联合赛肤润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鲤 杨晨 于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赛肤润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取40只SD大鼠,用放射性核素32 P敷贴固定于大鼠背部皮肤以制备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建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组、赛肤润组、康复新联合赛肤润组(联合...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赛肤润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取40只SD大鼠,用放射性核素32 P敷贴固定于大鼠背部皮肤以制备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建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组、赛肤润组、康复新联合赛肤润组(联合组),各10只。模型组用生理盐水擦拭皮损处;康复新组用康复新涂抹皮损处;赛肤润组用赛肤润喷涂皮损处;联合组先涂抹康复新液,待干后喷涂赛肤润,2次/d。各组均在8:00及16:00固定时间涂抹药液。观察创面局部变化及愈合时间。治疗第2周、4周、8周时取皮损创面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新组、赛肤润组、联合组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联合组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康复新组及赛肤润组(均P<0.05);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创面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程度显著低于其他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及胶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胶原纤维排列更整齐,表皮结构更加完整。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2周、4周、8周时康复新组、赛肤润组、联合组的胶原纤维含量较高(均P<0.05);与康复新组、赛肤润组相比,联合组的胶原纤维含量较高(均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赛肤润能够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早期炎症反应,促进创面血管新生与胶原纤维形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创面愈合 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学 赛肤润 康复新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