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超高b值DWI高信号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聪 刘娜 +3 位作者 包丝雨 曹乐 辛迪 卑贵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4-919,共6页
目的探讨双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经MRI扫描发现前列腺超高b值DWI高信号结节且4周内获得穿刺活检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双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经MRI扫描发现前列腺超高b值DWI高信号结节且4周内获得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良性34例,恶性47例。患者均行双参数MRI横轴面扫描,参照DWI图像对病灶进行第二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利用Dr.Wise多模态科研平台自动勾画DWI(b=3000 s/mm^(2))病灶,并以其为标准半自动勾画T2WI压脂及DWI(b=1000 s/mm^(2))病灶,对已标注的所有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剔除缺失率>10%及自相关性P≥0.9的特征参数,然后用L1正则法降维,再用随机森林法构建诊断模型,以5折交叉验证方法对诊断模型进行检验,测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并以最大约登指数为临界值计算诊断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PI-RADS v2评分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ROC的AUC为0.653,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17、0.486。对81例患者靶病灶提取得到的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降维及随机森林法构建诊断模型后,T2WI压脂、DWI(b=1000 s/mm^(2)、b=3000 s/mm^(2))分别得到具有原始信息的特征9、10、9个,其中包括2个共有特征(伸长率、球形度),3个研究序列区分验证集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723、0.800和0.833;灵敏度分别为0.696、0.732、0.821;特异度分别为0.689、0.733、0.756。结论双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对前列腺超高b值DWI高信号病变良恶性具有鉴别诊断价值,诊断效能高于PI-RADS v2评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RADS v2.1不同参数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钟宇 田芳 +2 位作者 邹明宇 张立波 刘文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5-920,共6页
目的基于PI-RADS v2.1不同参数磁共振成像[快速双参数磁共振成像(fast bp-MRI)、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活检前接受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前列腺特异性抗... 目的基于PI-RADS v2.1不同参数磁共振成像[快速双参数磁共振成像(fast bp-MRI)、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活检前接受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PSA>4 ng/mL)患者临床资料,非前列腺癌44例,前列腺癌44例。前列腺癌中外周带(PZ)28例,移行带(TZ)16例,进行多参数磁共振扫描(包括T2WI、DWI和DCE序列),以PI-RADS v2.1为诊断标准,在PZ及TZ中单独对T2WI、DWI和DCE进行评分。将所有患者进行完整的磁共振序列检查,分成3种方案(fast bp-MRI、bp-MRI、mp-MRI)分别对图像进行总体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3种检查方案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的PI-RADS v2.1评分,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取约登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PI-RADS v2.1评分为临界值,计算3种检查方案诊断前列腺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3种检查方案的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PI-RADS v2.1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st bp-MRI、bp-MRI、mp-MRI方案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903、0.9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PI-RADS v2.1评分≥4分为临界值,mp-MRI的敏感度最高;fast bp-MRI与bp-MRI的特异度相当,略高于mp-MRI;mp-MRI的准确度最高,fast bp-MRI的准确度最低。结论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最高,bp-MRI诊断效能与之相近,可保留bp-MRI诊断以供选择临床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ADS v2.1 磁共振成像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多b值DWI联合血清PSA相关参数对PSA灰区移行区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娜 王聪 +1 位作者 李玉泽 卑贵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9-705,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参数对PSA灰区的移行区前列腺癌(TZ-PC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血清总PSA(tPSA)4~10 ng/mL...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参数对PSA灰区的移行区前列腺癌(TZ-PC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血清总PSA(tPSA)4~10 ng/mL、采用前列腺常规MRI及多b值DWI检查的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为TZ-PCa(TZ-PCa组),43例为移行区良性前列腺增生(TZ-BPH组)。检测t PSA、游离PSA(fPSA),计算f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标准化ADC(ADCstand)、快速ADC(ADCfast)、慢速ADC(ADCslow)及快速扩散所占比例(ffast)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水平变化,并建立4种模型分析MRI多b值DWI及血清PSA相关参数对TZ-PCa的诊断效能。4种模型包括:ffast+PSAD(A)、ffast+fPSA/tPSA(B)、ADCslow+PSAD(C)、ADCslow+fPSA/tPSA(D)。对4种模型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利用4种模型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诊断效能。结果TZ-PCa组ADCstand、ADCfast、ADCslow、ffast均显著低于TZ-BPH组(均P<0.01)。MRI多b值DWI各参数诊断TZ-PCa的AUC中ffast最高,为0.858,且特异度最高;其次是ADCslow,AUC为0.821,且灵敏度最高。与TZ-BPH组比较,TZ-PCa组PSAD显著增高,fPSA/tPSA显著降低(均P<0.01)。A模型的AUC为0.927,对TZ-PCa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ffast联合PSAD对PSA灰区TZ-PCa的诊断效能最高,对PSA灰区TZ-PCa和TZ-BPH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区前列腺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诊断效能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ADS 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相关参数诊断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预测模型及内部验证 被引量:10
4
作者 钟宇 田芳 +3 位作者 周姝 邹明宇 张立波 刘文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90-1094,1101,共6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参数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150例活检前接受前列腺磁共振检查且总... 目的 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参数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并进行内部验证。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150例活检前接受前列腺磁共振检查且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4 ng/mL患者的临床资料。Gleason评分≥7分患者纳入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组(n=71),Gleason评分<7分及良性疾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患者纳入非csPCa组(n=79)。从2组中按7∶3比例随机分配至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t检验比较2组PI-RADS v2.1、tPSA、游离PSA/tPSA (f/tPSA),PSA密度(PSAD)的差异,将有统计学差异(P <0.05)指标作为自变量,建立PI-RADS v2.1与PSA相关参数的logistic预测模型:(1) PI-RADS v2.1+tPSA;(2) PI-RADS v2.1+t/f PSA;(3) PI-RADS v2.1+PSAD。将验证组数据代入模型方程,以预测概率(P)及PI-RADS v2.1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PI-RADS v2.1与PSA相关参数建立预测模型:(1) Logit P=-7.313+1.62PI-RADS v2.1+0.088tPSA;(2) Logit P=-0.453+1.833PI-RADS v2.1-39.811f/tPSA;(3) Logit P=-12.031+1.917PI-RADS v2.1+29.206PSAD。模型(1)、(2)、(3)的预测概率(P)与PI-RADS v2.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7、0.915、0.984和0.899;Z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模型(1)、(2)与PIRADS v2.1诊断csPC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模型(3)与PI-RADS v2.1诊断csPC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I-RADS v2.1与PSAD联合诊断的预测模型对csPCa的诊断效能高于PI-RADS v2.1单独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ADS v2.1 磁共振成像 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联合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联合T2WI对移行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娜 卑贵光 +1 位作者 李玉泽 王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2-1117,共6页
目的探讨多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联合T2WI对移行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行前列腺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常规b值DWI(SB-DWI,b=1000 s/mm^2)及多高b值DWI(MB-... 目的探讨多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联合T2WI对移行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行前列腺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常规b值DWI(SB-DWI,b=1000 s/mm^2)及多高b值DWI(MB-DWI,b值分别为2000 s/mm^2、3000 s/mm^2)]检查并行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移行区病变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移行区前列腺癌(TZ-PCa)30例,移行区前列腺增生(TZ-BPH)4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TZ-PCa组与TZ-BPH组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b值下ADC值对TZ-PCa的诊断效能。检查方法分为3种:A[T2WI+SB-DWI(b=1000 s/mm^2)]、B[T2WI+SB-DWI(b=1000 s/mm^2)+MB-DWI(b=2000 s/mm^2)]、C[T2WI+SB-DWI(b=1000 s/mm^2)+MB-DWI(b=3000 s/mm^2)],采用χ2检验比较3种方法对TZ-PCa、TZ-BPH的诊断效能。并以前列腺术后病理为依据,分析3种方法对TZ-PCa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3种b值(1000、2000、3000 s/mm^2)下TZ-PCa组ADC分别为0.928±12.21、0.794±8.41、0.594±9.29;TZ-BPH组ADC分别为1.026±12.34、0.848±10.79、0.679±14.67。TZ-PCa组ADC明显低于TZ-BPH组(t分别为-5.142、-4.066、-3.291,均P<0.01)。3种检查方法以C方法对TZ-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最高(χ^2=10.825,P<0.01)。b=3000 s/mm^2时对TZ-PCa的诊断效能最高,ADC最佳临界点为0.722。结论MB-DWI(b=3000 s/mm^2)与T2WI+SBDWI(b=1000 s/mm^2)联合使用对TZ-PCa的诊断效能最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区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胡铁成 刘文源 +2 位作者 杨本强 张兵 齐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5-977,982,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妇科或肿瘤科就诊并采取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40例,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横轴位DWI检查(b=800 s/mm2)。将扫描所...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妇科或肿瘤科就诊并采取手术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40例,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横轴位DWI检查(b=800 s/mm2)。将扫描所得图像全部传至西门子工作站测量分析,患者子宫颈癌的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评估DWI对子宫颈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鳞癌和腺癌)以及鳞癌不同分化程度间ADC的差异。结果与MRI分期诊断比较,MRI联合DWI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提高(P <0.05)。子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的ADC值分别为(0.83±0.19)×10-3 mm2/s、(1.15±0.21)×10-3 mm2/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中、高分化鳞癌患者ADC值分别为(0.85±0.13)×10-3 mm2/s、(0.91±0.15)×10-3 mm2/s、(1.02±0.19)×10-3 mm2/s,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联合DWI检查可提高子宫颈癌影像学诊断准确率;ADC对子宫颈癌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娜 李玉泽 +3 位作者 佟晶 金蓉 陈梅 卑贵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7-751,共5页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足月新生儿43例(HIE组),无缺氧病史、因怀疑产伤或其他原因行MRI检查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7例(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新生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足月新生儿43例(HIE组),无缺氧病史、因怀疑产伤或其他原因行MRI检查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7例(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新生儿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新生儿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T1WI、T2WI、T2FLAIR)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测量并比较2组感兴趣区(基底节区、顶叶皮质及半卵圆区)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IE组rCBF、ADC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基底节区及半卵圆区rCBF值对照组分别为(36.61±10.07)mL/(100 g·min)、(18.06±6.72)mL/(100 g·min);HIE组分别为(44.35±11.12)mL/(100 g·min)、(15.21±7.33)mL/(100 g·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930、6.052,均P<0.01)。基底节区及半卵圆区ADC值对照组分别为(1.31±0.08)×10^(-3)/(mm^(2)·s)、(1.46±0.19)×10^(-3)/(mm^(2)·s);HIE组分别为(1.21±0.09)×10^(-3)/(mm^(2)·s),(1.32±0.07)×10^(-3)/(mm^(2)·s),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835、2.634,均P<0.01)。对照组与HIE组顶叶皮质的rCBF值分别为(45.03±9.20)mL/(100 g·min)、(45.22±9.13)mL/(100 g·min);ADC值分别为(1.25±0.12)×10^(-3)/(mm^(2)·s)、(1.27±0.14)×10^(-3)/(mm^(2)·s),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730、0.397,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IE组rCBF值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4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4.80%、74.64%;ADC值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685,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01%、45.33%。因此认为3DASL技术在早期诊断足月新生儿HIE中具有重要价值,且rCBF值诊断效能高于AD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缺氧缺血性脑病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足月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在微血管侵犯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戴聪 刘文源 +1 位作者 刘宣彤 邹明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CT与MRI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情况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检查,提取检查结果中的肿瘤长径、形态、数量、边缘及肿瘤包膜情况、多结... 目的探讨CT与MRI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情况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检查,提取检查结果中的肿瘤长径、形态、数量、边缘及肿瘤包膜情况、多结节融合状态或局部外凸结节情况、内部供血血管情况、有无变性或坏死、瘤周围有无低密度或低信号存在等特征,结合年龄、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的检测结果等临床指标,对HCC患者发生MVI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MVI的HCC患者AFP更易升高;肿瘤长径越大发生MVI的概率越高;影像检查结果显示肿瘤边缘模糊以及局部包膜不完整为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所有提取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分级无预测价值。结论HCC的部分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CT 磁共振成像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脏平扫CT二尖瓣钙化积分预测二尖瓣反流术中更换术式
9
作者 侯洁 孙玉 +3 位作者 张立波 王彦懿 李军辉 杨本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37-741,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心脏平扫CT二尖瓣钙化(MAC)积分预测二尖瓣反流(MR)术中更换术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MR患者,根据是否存在MAC将其分为MAC组(n=57)与无MAC组(n=125),比较组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MR术中更换术... 目的 观察基于心脏平扫CT二尖瓣钙化(MAC)积分预测二尖瓣反流(MR)术中更换术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MR患者,根据是否存在MAC将其分为MAC组(n=57)与无MAC组(n=125),比较组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MR术中更换术式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AC积分预测更换术式的效能。结果 MAC组与无MAC组之间,高血压、心房颤动(AF)、二尖瓣修复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三尖瓣修复术及更换术式占比,以及入院左心房内径(LAD)、入院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入院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二尖瓣狭窄(MS)占比及随访L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据此将患者分为更换术式组(n=50)与未更换组(n=132);组间患者性别、AF、MAC、MAC积分、入院LAD、主动脉瓣狭窄、MS及MR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MAC积分为MR术中更换术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其预测更换术式的曲线下面积为0.757。结论 基于心脏平扫CT的MAC积分有助于预测MR术中更换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 钙质沉着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辐射剂量CT扫描技术在脑动脉3D打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冠 王金宝 +4 位作者 陈欣桐 黄伟 刘文源 曹东兵 邹明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CT扫描数据在脑动脉3D打印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将临床拟行脑动脉3D打印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常规剂量CT扫描方案):120 kVp,350 mA和滤波反投影(FBP)算法;B组(低剂量CT扫描方案):80 k Vp,自动管电流...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CT扫描数据在脑动脉3D打印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将临床拟行脑动脉3D打印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常规剂量CT扫描方案):120 kVp,350 mA和滤波反投影(FBP)算法;B组(低剂量CT扫描方案):80 k Vp,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2组对比剂浓度均为350 mgI/mL。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来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辐射剂量、CT DICOM数据客观评价指标及2组方案完成3D打印产物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A、B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CT辐射剂量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辐射剂量[(1.30±0.47)m Sv]较A组[(4.15±0.62)m Sv]减少约68.7%。2组脑动脉3D打印结果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T DICOM数据客观评价指标:A组的背景噪声(BN)明显高于B组(P=0.000),而A组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均低于B组(P=0.000)。结论:采用80 kVp、ATCM技术及ASIR算法的数据行脑动脉3D打印,在保证3D打印质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减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脑动脉 辐射剂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辐射剂量CT扫描技术行肝3D建模打印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冠 黄伟 +3 位作者 刘文源 曹志强 曹东兵 邹明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肝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但其带来的高CT辐射剂量问题却容易被忽视。文章旨在探讨低辐射剂量CT扫描技术行肝3D建模打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行肝3D建模打印的患者40例。低剂量组(n=20):管电... 目的肝3D打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但其带来的高CT辐射剂量问题却容易被忽视。文章旨在探讨低辐射剂量CT扫描技术行肝3D建模打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行肝3D建模打印的患者40例。低剂量组(n=20):管电压100 kVp,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常规剂量组(n=20):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250 mA,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两组均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测量所有患者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三期增强CT扫描的CT值、背景噪声(BN)、容积CT剂量指数(CTDI)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及有效辐射剂量(ED)。将2组CT DICOM原始数据传至3D打印机行肝3D建模打印,对3D建模打印结果进行主观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CT值、BN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CTDI、DLP及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ED值[(2.58±0.79)mSv]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4.02±0.2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肝3D建模打印结果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辐射剂量CT扫描技术行肝3D建模打印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的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所受的CT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建模打印 肝脏 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分水岭灌注与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鑫鑫 段阳 +5 位作者 杨本强 马湘乔 王琨华 裴禹淞 宋鸿雁 张罗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766-770,共5页
目的:分析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患者脑分水岭灌注状态,探讨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所致的脑分水岭低灌注类型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93例患者的CT灌注图像,对称性选取双侧前角白质及灰质、后角白质及灰质、半卵圆中心及... 目的:分析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患者脑分水岭灌注状态,探讨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所致的脑分水岭低灌注类型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93例患者的CT灌注图像,对称性选取双侧前角白质及灰质、后角白质及灰质、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为感兴趣区,进行灌注参数值测量,统计分析狭窄组各分水岭患、健侧灌注参数值差异;根据血管狭窄部位分为对照组、ICA组和MCA组,统计分析不同狭窄组间脑分水岭低灌注类型差异。结果: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在各分水岭患、健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量(CBF)在内分水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半卵圆中心和放射冠不对称指数(AI)在不同狭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结论:前循环大血管重度狭窄时脑灌注减低更易发生在内分水岭;半卵圆中心低灌注与ICA重度狭窄有关;放射冠低灌注与MCA重度狭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颈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肺结节筛查系统结合能谱CT比较不同性质肺结节的检测效能 被引量:18
13
作者 钟宇 周姝 +3 位作者 张立波 刘文源 杨本强 邹明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4-627,632,共5页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系统(AI)肺结节系统结合能谱CT比较不同单能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筛选不同性质结节的最佳单能量。方法收集28例能谱CT图像,AI肺结节系统结合70 keV,共标注231个肺结节作为“金标准”,结节性质包括实性、亚实性(部分实性...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系统(AI)肺结节系统结合能谱CT比较不同单能量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筛选不同性质结节的最佳单能量。方法收集28例能谱CT图像,AI肺结节系统结合70 keV,共标注231个肺结节作为“金标准”,结节性质包括实性、亚实性(部分实性、纯磨玻璃)和钙化3类。分析40、60、80和100 keV 4组图像结节,对比“金标准”,计算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假阳性率。结果4组单能量检测肺结节的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 keV灵敏度、60 keV阳性预测值较高。单能量组内,不同性质结节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40 keV外其他能量组内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性结节中不同能量组间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80 keV以上组灵敏度显著高于40、60 keV,60 keV以上组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40 keV。亚实性结节中不同能量组间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结节中4组灵敏度均为100%,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3)。结论AI肺结节系统与80 keV以上组结合具有较高的肺结节检出灵敏度。不同单能量中80 keV以上组检测肺实性结节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肺结节筛查 能谱CT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及微血管密度与宫颈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冉仪婷 卑贵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各成像参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宫颈癌分级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IVIM各参数与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 目的分析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各成像参数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宫颈癌分级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IVIM各参数与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根据宫颈癌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G1)组、中分化(G2)组及低分化(G3)组。患者均行IVIM-MR检查且具有手术病理蜡块存储的条件,IVIM参数包括慢扩散系数(D)、快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用CD34免疫组化染色剂标记宫颈癌肿块内微血管密度;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各参数在三组间的差异,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IVIM各参数、MVD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IVIM参数和MVD间的相关性。结果 IVIM各参数中,D值、D*值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3),其中D值在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与G2组间比较,P=0.032;G1与G3组间比较,P=0.008,G2与G3组间比较P=0.047),D*值在G1及G3分化组间(P=0.003)、G2及G3分化组间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D值随分化级别增高数值减低,D*值随分化级别增高数值逐渐减低。MVD在三组组间比较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G1与G2组间比较P=0.002,G1与G3组间比较,P=0.001,G2与G3组间比较P=0.004),IVIM各参数仅D*值与MVD呈直线相关(r~2=-0.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M和MVD对宫颈癌分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IVIM参数D*可以用于对肿瘤MVD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宇 田芳 +2 位作者 邹明宇 杨本强 刘文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943,共5页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诊治的9例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CT增强检查4例、MRI增强检查8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3例、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7例。结果显示,9例表现为胰腺受累(胰腺弥漫性肿大4例,局限性肿大5...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诊治的9例确诊为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CT增强检查4例、MRI增强检查8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3例、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7例。结果显示,9例表现为胰腺受累(胰腺弥漫性肿大4例,局限性肿大5例),6例可见“胶囊状”低密度或低信号环,1例远端胰管扩张。同时合并胰腺外组织器官受累,包括胆管受累6例,受累胆管壁环形增厚,管腔狭窄,伴上游胆管扩张,增强扫描受累胆管壁明显强化;胆囊受累4例,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伴延时强化;肾脏受累3例,双侧肾实质多发结节状或楔形病灶,增强扫描相对正常肾组织呈低灌注;肝脏炎性假瘤1例,T1WI边缘高信号环,中心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增强病灶边缘呈明显环形强化;头颈部腺体受累3例,表现腺体弥漫性肿大,平扫CT密度均匀减低;肺间质性改变1例,双肺内胸膜下细线样及网状影,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肺内多发圆形磨玻璃结节影;淋巴结肿大4例,淋巴结轻、中度肿大,密度均匀,未见坏死。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多组织器官,不同受累器官具有不同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准确掌握IgG4相关性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可提高疾病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IGG4相关性疾病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低CT扫描技术的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混合现实建模的可行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沙金叶 刘文源 邹明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84-88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低CT扫描技术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儿心脏混合现实建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拟行心脏混合现实建模的30例CCHD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实施100 kV管电压、碘佛醇350mgI/mL扫描方案,... 目的探讨基于双低CT扫描技术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儿心脏混合现实建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拟行心脏混合现实建模的30例CCHD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实施100 kV管电压、碘佛醇350mgI/mL扫描方案,n=15)和双低组(实施80 kV管电压、碘克沙醇320 mgI/mL扫描方案,n=15)。获取2组患者CT原始数据进行心脏混合现实建模。记录并计算2组对比剂碘摄入量、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测量并计算2组图像背景噪声(BN)、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4分法对混合现实建模质量结果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双低组DLP、CTDIvol、ED均显著减少(均P<0.05)。而2组BN、SNR、C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混合现实心脏模型主观评分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双低CT扫描技术的CCHD患儿的心脏混合现实建模成功。模型在降低对比剂碘剂量及扫描辐射剂量的同时,图像质量达到了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双低CT扫描技术 混合现实建模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冠心病临床诊疗“新靶点”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玉 侯洁 杨本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4-237,共4页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CAT)可通过旁分泌途径产生脂肪因子、血管生成因子及炎症因子等活性物质,调节血管重构和血管周围炎症,并参与调节斑块发生、发展及脱稳定化过程。PCAT表型和定量参数在不同性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有所差别。本...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PCAT)可通过旁分泌途径产生脂肪因子、血管生成因子及炎症因子等活性物质,调节血管重构和血管周围炎症,并参与调节斑块发生、发展及脱稳定化过程。PCAT表型和定量参数在不同性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有所差别。本文主要对PCAT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和相关影像学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估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左心房心肌应变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侯洁 孙玉 +4 位作者 张立波 尤红蕊 张蓉蓉 石井龙 杨本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 technology,CMR-FT评估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 and con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RMS-AF)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 technology,CMR-FT评估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 and concurrent atrial fibrillation,RMS-AF)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间的26例RMS-AF患者的临床及术前心脏磁共振资料,收集同时期10例正常心脏磁共振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利用CMR-FT分析左心房(left atrium,LA)应变(εs/εe/εa)及应变率(SRs/SRe/SRa),εs/SRs、εe/SRe和εa/SRa分别代表LA储存功能、管道功能和升压泵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MS-AF组具有较高的心率[(77±7)vs.(96±26),t=3.492,P=0.001];RMS-AF组的左心室功能减低[(59.9±6.7)%vs.(42.0±9.1)%,t=-5.599,P<0.001],LA内径增大[(30.8±3.0)vs.(55.9±13.0),t=5.989,P<0.001],左房总射血分数减低[(58.3±2.1)%vs.(12.1±3.5)%,t=-39.401,P<0.001],εs/εe/εa/SRs/SRe/SR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组内及组间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组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ICC≥0.88,95%CI:0.78~0.93)。结论CMR-FT可在无需对比剂的情况下评估RMS-AF的LA应变参数,判断LA功能,可作为临床诊疗的一项重要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心脏磁共振 组织追踪技术 左房功能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及实验室检查联合评估心肌缺血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洁 孙玉 +5 位作者 肖俊睿 杨忠路 邹明宇 张立波 李晓岗 杨本强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在评估心肌缺血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7只巴马小型猪成功构建心肌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2 h、12 h、24 h、48 h、72 h、1周、2周、3周、4周检测心...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在评估心肌缺血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7只巴马小型猪成功构建心肌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2 h、12 h、24 h、48 h、72 h、1周、2周、3周、4周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并于上述各时段行CMR检查,最终行病理检查。结果巴马猪术后2 h肌钙蛋白及肌红蛋白即明显升高,分别为[(0.005±0.002)、(0.338±0.768) ng/ml,P<0.05],72 h内诸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显著(均P<0.05),提示心肌损伤,1周后趋于平稳;CMR示缺血早期T2WI黑血序列显示心肌水肿,即危险心肌,电影(cine)序列出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首过灌注术后2 h即出现灌注减低或缺损,术后24 h部分心肌节段出现延迟强化,透壁程度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最终经病理证实心肌坏死、纤维化。4周CMR所测心功能指标较术前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2.71±8.33、45.97±6.37,P<0.05)。结论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对心肌损伤有提示意义,CMR可确切地显示心肌缺血微观组织学变化,联合评估可为急性冠脉综合症提供详细的诊断信息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肌酶谱 磁共振成像 延迟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与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金泽 张罗今 +4 位作者 冯捷 李小婉 孙晶爽 杨本强 段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6-52,共7页
目的 基于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分析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数量和位置分布,并确定其与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394名经... 目的 基于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分析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数量和位置分布,并确定其与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394名经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确诊为CSV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被纳入研究,评估其CSVD影像学标志物,包括腔隙(lacunar infarcts, LI)、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WMH)、CMBs、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 PVS)、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 RSSI)和脑萎缩。应用CSVD总负荷评分评估CSVD的总体影响。应用脑微出血解剖评估量表(Microbleed Anatomical Rating Scale, MARS)评估CMBs的位置及数量。分析CMBs的严重程度、位置分布特点与CSVD影像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MBs严重程度在年龄、WMH、脑萎缩和CSVD总负荷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P=0.005;P<0.001)。在调整年龄因素后,CMBs的严重程度与CSVD总负荷评分和WMH相关(r=0.441, P<0.001;r=0.380, P<0.001)。CMBs的位置分布与WMH相关,混合型CMBs组的改良Fazekas评分显著高于单纯脑叶型、单纯深部型和单纯幕下型(P=0.011;P=0.034;P=0.023)。结论 CMBs的严重程度和位置分布与WMH相关,CMBs的严重程度与CSVD总负荷评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脑小血管疾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微出血解剖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