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第一产程超声指标列线图模型预测初产妇阴道分娩的价值
1
作者 刘森 陈震宇 +3 位作者 仲莞 陈晓明 王冰冰 张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2-879,共8页
目的基于产时超声探索第一产程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为分娩决策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试产的473例产妇为训练集,收集入院临床资料和分娩前1周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 目的基于产时超声探索第一产程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为分娩决策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试产的473例产妇为训练集,收集入院临床资料和分娩前1周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于第一产程使用超声评估胎方位、进展角(AOP)、胎头-会阴距离(HPD)。其中潜伏期255例,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186例和中转剖宫产组69例;活跃期218例,其中阴道分娩组168例,中转剖宫产组50例,分析胎方位、AOP、HPD与阴道分娩的关系,分别构建潜伏期(模型1)和活跃期(模型2)阴道分娩预测模型。以2022年1—9月试产的547例产妇作为验证集,计算曲线下面积,绘制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拟合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潜伏期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产妇身高(OR=3.970,P=0.002)、孕前体重指数(OR=0.893,P=0.036)、临产方式(OR=2.415,P=0.045)、新生儿出生体重(OR=3.728,P=0.002)、AOP(OR=11.649,P<0.001)和HPD(OR=4.240,P=0.004)均为分娩的显著影响因素;训练集和验证集该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869;拟合优度检验均显示模型拟合度好(χ^(2)=3.437,P=0.904;χ^(2)=10.877,P=0.209);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临床适用性好。活跃期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产妇身高(OR=6.532,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OR=11.890,P<0.001)、胎方位(OR=4.600,P=0.003)、AOP(OR=7.229,P<0.001)和HPD(OR=4.722,P=0.005)是分娩的显著影响因素;训练集和验证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0.906;拟合优度检验均显示模型拟合度好(χ^(2)=4.340,P=0.740;χ^(2)=9.836,P=0.277);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临床适用性较好。结论第一产程超声评估胎方位、AOP和HPD与分娩方式有关,其联合临床相关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分娩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程 第一 分娩 潜伏期 活跃期 列线图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经阴道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风险预测模型
2
作者 任雪丽 陈震宇 +3 位作者 孙静莉 金珈汐 庄婷婷 潘琪欣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行经阴道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单胎妊娠孕妇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行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500例... 目的:通过分析行经阴道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单胎妊娠孕妇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行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500例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按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350例与验证集150例。对训练集的资料利用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子宫颈环扎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预测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和评估,并在验证集中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前子宫颈长度(CL)<20 mm、有羊水沉积物(AFS)、阴道乳杆菌缺失、子宫颈扩张>3 cm为子宫颈环扎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据此构建的Nomogram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模型的一致性良好(H-L检验:P=0.905,Brier得分为0.095)。临床决策曲线示,当阈值在0.10~0.92时,该模型的临床决策价值较高。内部验证后AUC为0.812,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H-L检验:P=0.859)。结论: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经阴道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筛选出高危孕妇并给予个体化干预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环扎术 子宫颈机能不全 孕34周前分娩 Nomogram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第二产程中经会阴超声所测进展角预测分娩方式: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森 陈震宇 邢艳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2-757,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以经会阴超声于第二产程所测进展角(AOP)预测分娩方式的价值。方法检索数据库中2018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收录的有关第二产程超声测量AOP以预测分娩方式的中英文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 目的采用meta分析观察以经会阴超声于第二产程所测进展角(AOP)预测分娩方式的价值。方法检索数据库中2018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收录的有关第二产程超声测量AOP以预测分娩方式的中英文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评估以经会阴超声于第二产程所测AOP预测分娩方式的价值;以诊断试验质量评价工具-2(QUADAS-2)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结果最终纳入11篇研究、2315名产妇。meta分析显示,在第二产程中以经会阴超声所测AOP预测分娩方式的合并敏感度(Sen)、合并特异度(Spe)、合并阳性似然比(+LR)、合并阴性似然比(-LR)及合并诊断比值比(DOR)分别为0.80[95%CI(0.76,0.83)]、0.83[95%CI(0.78,0.88)]、4.8[95%CI(3.5,6.6)]、0.24[95%CI(0.20,0.29)]及20[95%CI(13,30)];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结论在第二产程中以经会阴超声所测AOP预测分娩方式的效能较好,可作为能否自然分娩成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程 第二 接生 产科 超声检查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单胎妊娠孕妇引产失败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子懿 陈震宇 +3 位作者 陈晓翠 陈晓明 金珈汐 刘婷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6,共7页
目的:分析足月单胎妊娠孕妇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引产失败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分娩的足月单胎妊娠引产148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引产结局分为引产成功组(1108例)... 目的:分析足月单胎妊娠孕妇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引产失败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分娩的足月单胎妊娠引产148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引产结局分为引产成功组(1108例)和失败组(37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性能与拟合优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高龄初产、无阴道分娩史、受教育程度≤12年、分娩孕周<40周、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孕期增重超标、身高<160 cm、引产前子宫颈Bishop评分<4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750 g、联合引产、可疑胎儿窘迫、引产至临产时间≥24小时是引产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身高≥165 cm,地诺前列酮栓引产是引产失败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分别利用产前因素、产前结合产时因素构建引产失败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与0.940,约登指数分别为0.660与0.733,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7.5%与88.9%。结论:本研究筛选出引产失败的显著影响因素,一方面为临床制定提高引产成功率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并构建引产失败预测模型,有助于产科医生与孕妇共同决定分娩方式,保障母婴安全;另一方面旨在提升大家孕期保健意识,提升阴道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失败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预测初产妇分娩方式的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森 陈震宇 张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评估产前胎方位、进展角(AOP)与胎头-会阴距离(HPD)预测分娩方式的价值。方法:以本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无试产禁忌的足月初产妇3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282)和剖宫产组(n=48),收集产妇资料及分娩前1周胎... 目的:评估产前胎方位、进展角(AOP)与胎头-会阴距离(HPD)预测分娩方式的价值。方法:以本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无试产禁忌的足月初产妇3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282)和剖宫产组(n=48),收集产妇资料及分娩前1周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和腹围,记录入院后临产前最后一次阴道指检评估Bishop评分及超声测量胎方位、AOP和HPD结果,分析其与分娩的关系,评估相关指标预测分娩的效能。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产妇身高、Bishop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和AOP与阴道分娩相关(P<0.05);AOP预测产妇阴道分娩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灵敏度为85.1%,特异度为79.2%,以最佳截断值为分组,AOP<91.5°和≥91.5°两组阴道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vs 96.0%,P<0.001)。结论:产前超声测量AOP与分娩方式有关,AOP越大,初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几率越大,将AOP与母儿指标联合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