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1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条件下葫芦巴碱对ARPE-19细胞铁死亡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岳欣欣 付洋 +1 位作者 尹晓燕 王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268,共6页
目的在缺氧条件下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对ARPE-19细胞铁死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ARPE-19细胞,用不同浓度的TRG干预ARPE-19细胞,确认TRG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为40 mg·L^(-1),随后根据此浓度进行分组:NC组(细胞正... 目的在缺氧条件下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对ARPE-19细胞铁死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ARPE-19细胞,用不同浓度的TRG干预ARPE-19细胞,确认TRG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为40 mg·L^(-1),随后根据此浓度进行分组:NC组(细胞正常培养24 h)、CoCl2组(150 mmol·L^(-1)CoCl2干预细胞24 h)、Fer-1组(1μmol·L^(-1)Fer-1处理细胞12 h,然后150 mmol·L^(-1)CoCl2干预细胞24 h)、TRG组(40 mg·L^(-1)的TRG处理细胞24 h,然后150 mmol·L^(-1)CoCl2干预细胞24 h)。采用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及Fe2+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及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细胞中VEGF与ACSL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Cl2组相比,TRG组及Fer-1组细胞中ROS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1、31.61,均为P<0.01)。各组细胞中MDA及Fe2+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与ROS变化趋势相似。与CoCl2组相比,Fer-1组及TRG组细胞中GSH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5、12.76,均为P<0.01)。与CoCl2组相比,Fer-1组及TRG组细胞中HIF-1α与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NC组相比,CoCl2组细胞中ACSL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而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05、13.18,均为P<0.01)。与CoCl2组相比,Fer-1组及TRG组细胞中ACSL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减低,而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CoCl2组细胞中VEGF与ACSL4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与CoCl2组相比,Fer-1组和TRG组细胞中VEGF与ACSL4蛋白表达水平均减低。结论TRG保护ARPE-19细胞免于缺氧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是通过抑制铁死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碱 铁死亡 HIF-1α/VEG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龄老人(≥80岁)心脏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第8轮CLHLS数据
2
作者 刘同同 于伯洋 +2 位作者 朱梦兰 袁磊 张鹭鹭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0-766,共7页
目的基于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调查中国高龄老人(≥80岁)心脏病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从第8轮CLHLS数据中筛选纳入7675名年龄≥80岁的高龄老人,采用χ^(2)检验分析高龄老人的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 目的基于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调查中国高龄老人(≥80岁)心脏病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从第8轮CLHLS数据中筛选纳入7675名年龄≥80岁的高龄老人,采用χ^(2)检验分析高龄老人的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与罹患心脏病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龄老人患心脏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7675名高龄老人中,心脏病患病率为16%(n=1228);90~99岁(OR=0.816)、≥100岁(OR=0.641)、女性(OR=0.833)、BMI偏低(<18.5 kg/m^(2),OR=0.778)是高龄老人罹患心脏病的保护因素,BMI偏高(24.0~27.9 kg/m^(2),OR=1.209)、居住在农村(OR=2.384)、健康体检(OR=1.164)、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OR=1.401)、患有高血压(OR=2.143)、患有糖尿病(OR=1.719)、有脑血管意外(OR=2.080)是高龄老人罹患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超重、居住在农村、健康体检、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意外是高龄老人患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高龄老人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景春 宋青 +8 位作者 张伟 李维勤 张西京 刘树元 高燕 李海玲 全军热射病防治与研究中心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86,共20页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热射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增高,且具有不典型症状的热射病发病数明显增加。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热射病防控形势,全军热射病防治与研究中心、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和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采用推荐意见分级评价...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热射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增高,且具有不典型症状的热射病发病数明显增加。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热射病防控形势,全军热射病防治与研究中心、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和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采用推荐意见分级评价、制定与评估系统(GRADE),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标准(AGREE)以及国际实践指南报告标准(RIGHT),基于2015版《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和2019版《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制定本指南。指南针对热射病的分型、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生命链、康复返岗和预防等8个方面,提出了25条推荐意见,以指导热射病的防治与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经典型 劳力型 诊断 生命链 热习服 重返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代谢组学技术对代谢综合征痰湿内蕴证分子机制的研究
4
作者 王安娜 衣凯 +4 位作者 王庆峰 石岩 黄钰婷 杨宇峰 许斌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34-2341,共8页
目的:基于蛋白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代谢综合征痰湿内蕴证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4例用于蛋白质组学分析,36例用于代谢组学分析),以及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无代谢综合征病史及痰湿内蕴证,其中4... 目的:基于蛋白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代谢综合征痰湿内蕴证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4例用于蛋白质组学分析,36例用于代谢组学分析),以及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无代谢综合征病史及痰湿内蕴证,其中4例用于蛋白质组学分析,36例用于代谢组学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筛选组间差异蛋白质和代谢物,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间共鉴定出73种差异表达蛋白质(29种上调,44种下调)和41种差异代谢物(15种上调,26种下调),且21种差异蛋白质与41种差异代谢物具有相关性,其中CD5抗原蛋白(CD5L)与硬脂酰乙醇酰胺(SEA)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SEA和CD5L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发挥抗炎作用以及参与免疫调节和脂质代谢等途径,间接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代谢综合征 痰湿内蕴证 发病机制 分子机制 相关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蚓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模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8
5
作者 董晓梅 赵红岩 +2 位作者 耿忠丽 徐天朝 王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5-580,共6页
背景小脑蚓部与情感调节、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小脑蚓部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能否改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小脑蚓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模式的rTMS对老年CSZ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血... 背景小脑蚓部与情感调节、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小脑蚓部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能否改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小脑蚓部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TBS)模式的rTMS对老年CSZ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50例稳定期老年CSZ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CSZ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TBS模式的rTMS治疗,刺激部位为小脑蚓部,每周治疗5 d,1次/d,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进行伪刺激,治疗时间和参数同观察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总体精神病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阴性症状,用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PANSS量表阴性症状评分[(17.11±2.00)分与(19.21±2.76)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26.34±2.07)分与(29.33±4.27)分]和总分[(53.10±3.61)分与(58.99±5.53)分]及SANS评分[(54.00±3.78)分与(57.83±4.15)分]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信息处理加工速度评分[(39.78±2.45)分与(37.24±1.10)分]、注意警觉性评分[(47.07±4.27)分与(40.01±2.17)分]、工作记忆评分[(45.12±3.20)分与(41.89±4.11)分]和社会认知评分[(46.40±4.29)分与(41.42±7.45)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L-1β水平[(41.09±7.34)μg/L与(47.03±12.45)μg/L]、IL-6水平[(41.28±7.32)μg/L与(47.03±9.45)μg/L]、TNF-α水平[(53.28±14.15)μg/L与(61.35±12.79)μg/L]较低(P<0.05)。rTMS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仅4例在首次治疗时出现头晕、头痛症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均逐渐耐受。其余患者均无不适主诉。结论小脑蚓部TBS模式的rTMS可以改善老年CSZ患者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炎症因子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操作专家建议
6
作者 国家结构性心脏病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专业委员会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10 位作者 潘湘斌 张曹进 胡海波 张刚成 王琦光 陈晓彬 程应樟 沈群山 袁杰 张文琪 李元十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2-761,共10页
与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镍钛合金金属封堵器相比,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在材料学特性、介入手术操作方式及术后管理策略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从临床适应证选择、规范化操作流程方面给出了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应用... 与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镍钛合金金属封堵器相比,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在材料学特性、介入手术操作方式及术后管理策略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从临床适应证选择、规范化操作流程方面给出了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应用专家建议,从而规范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生物可降解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甲基化与甲状腺癌分化相关标志物的关系及治疗价值的研究
7
作者 荆琳 蒋奇 +5 位作者 顾江宁 罗海峰 郭晓祎 沈天赐 戴子豪 陈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1-696,706,共7页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轴在甲状腺癌去分化过程的作用及作为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治疗潜在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轴在甲状腺癌去分化过程的作用及作为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治疗潜在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ZH2、H3K27me3、配对盒基因8(PAX8)、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应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进一步分析EZH2与甲状腺分化标志物(PAX8、TTF1、TG)之间的关系。体外培养ATC细胞株8305C和BHT-101,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经EZH2抑制剂(GSK126)处理后的ATC细胞株中甲状腺分化标志物(TTF1、PAX8)mRNA的表达变化,评估GSK126在体外潜在的治疗效果。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观察GSK126和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BRAF)抑制剂维罗非尼对AT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EZH2在A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H3K27me3在A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PTC组织(P<0.05)。EZH2与PAX8和TG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而与TTF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在体外实验中,GSK126可以逆转甲状腺分化标志物PAX8和TTF1在ATC细胞株中的表达,GSK126联合BRAF抑制剂维罗非尼可显著抑制ATC细胞株的生长。结论EZH2-H3K27me3轴在调节甲状腺癌去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ZH2可能是ATC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H2 H3K27me3 甲状腺未分化癌 去分化 甲基化 GSK1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标准》制订与解析
8
作者 林平 甄健存 +9 位作者 张威 王卓 徐彦贵 黄品芳 黄欣 赵庆春 周颖 陆进 刘静 游蠡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07,共4页
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是提升临床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临床药师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第4-8-2部分:药事管理药学培训管理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团体标准(简称《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标准》),以中国医... 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是提升临床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临床药师队伍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第4-8-2部分:药事管理药学培训管理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团体标准(简称《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标准》),以中国医院协会新修订的临床药师师资培训管理文件为核心,通过对标准、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文献资料、中国医院协会文件等进行梳理,结合我国临床药师师资培训现状和行业专家意见,对临床药师师资培训的基地管理、培训过程与考核、质量管理与评价改进3方面12个关键要素进行规范。该文旨在介绍《临床药师师资培训标准》的构建方法和内容,以便加强已加入或拟申请加入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的医疗机构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并为其他医疗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师资培训 标准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发病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月明 张冰莹 +3 位作者 孙琳琳 吕思谕 金海 郝广志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9,共9页
目的探究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的发病趋势及其受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影响的效应,旨在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2021年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 目的探究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的发病趋势及其受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影响的效应,旨在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2021年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标准,纳入1990—2021年中国15~39岁青少年和青年人群,分析其脑出血发病情况,运用Joinpoint软件评估标化发病率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同时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探讨影响因素并预测未来发病趋势。结果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总人群及分性别标化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总体﹣1.31%,男性﹣0.72%,女性﹣2.29%,P<0.001)。历年数据显示,男性的发病数、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揭示,脑出血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男性在35~39岁时达到峰值,为同龄女性的2.74倍。此外,1997—2006年的出生队列的发病风险较低(RR 0.72)。预测至2044年,男性标化发病率将下降10.01%,而女性将上升3.84%,男性在发病数、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上仍为女性的1.93~2.26倍。结论1990—2021年中国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发病率总体下降,但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增长是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尤其在35~39岁男性中最高,晚近时期和出生队列的发病风险较低。预测至2044年,男性发病率继续下降,女性略上升,但男性发病率仍高于女性。提示未来需加强男性青少年和青年人群脑出血的预防,进而降低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发病率 趋势分析 Joinpoint回归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肿瘤的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月 陈会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目的探讨伴有肿瘤的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有效性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登记研究(INTRECIS)数据库2017年4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发病4.... 目的探讨伴有肿瘤的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有效性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登记研究(INTRECIS)数据库2017年4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发病4.5 h内接受rt-PA或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急性轻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是否伴有肿瘤分为肿瘤组和无肿瘤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卒中史、吸烟史、体质量指数)、基线NIHSS评分、基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基线收缩压、基线舒张压、溶栓前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情况、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入院至溶栓治疗开始时间、静脉溶栓药物(rt-PA和尿激酶)使用情况以及肿瘤患者的肿瘤类型;有肿瘤病史定义为应用静脉溶栓药物前由具有专业认证资质的肿瘤专科医师对患者进行评估,已确诊患有肿瘤,且溶栓时未接受肿瘤相关治疗。静脉溶栓后90 d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采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情况,mRS评分≤1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其中6分为死亡。对比有无肿瘤两组患者1∶1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的基线资料及主要安全性终点、次要安全性终点、主要有效性终点、次要有效性终点发生情况。主要安全性终点为溶栓后36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溶栓后36 h内复查头部CT见颅内出血转化(包括脑实质出血1型、脑实质出血2型、出血性脑梗死1型、出血性脑梗死2型)、症状较溶栓时加重且NIHSS评分较溶栓前增加≥4分以上];次要安全终点为溶栓后36 h内各种出血的发生率,包括非症状性颅内出血(有颅内出血但不伴有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系统性出血(除颅内出血外的其他出血事件)以及溶栓后90 d病死率。主要有效性终点为溶栓后90 d预后良好患者比例,次要有效性终点为溶栓后1 d NIHSS评分≤1分患者比例。1∶1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将两组比较P<0.1的基线及临床资料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校正,比较校正前后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安全性及有效性终点的差异;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安全性及有效性终点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1680例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26~93岁,中位年龄63(54,70)岁,其中肿瘤组32例(鼻咽癌3例,直肠癌3例,生殖系统肿瘤3例,乳腺癌4例,肺癌5例,肝癌1例,胃癌2例,其他肿瘤11例),无肿瘤组1648例,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均为32例。(1)1∶1倾向性评分匹配前,肿瘤组患者年龄高于无肿瘤组[67(61,74)岁比62(54,70)岁,P=0.01],匹配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安全性终点:1∶1倾向性评分匹配前,肿瘤组静脉溶栓后36 h无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及系统出血发生,无肿瘤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系统性出血及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比例分别为0.4%(6/1648)、1.0%(17/1648)、0.2%(3/1648);肿瘤组患者溶栓后90 d内无死亡事件,无肿瘤组溶栓后90 d死亡患者比例为1.5%(25/1648)。两组主要及次要安全性终点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99)。1∶1倾向性匹配评分后,有无肿瘤两组静脉溶栓后36 h内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及系统性出血,静脉溶栓后90 d肿瘤组无死亡事件发生,无肿瘤组患者死亡1例。(3)主要有效性终点:1∶1倾向性评分匹配前,两组静脉溶栓后90 d预后良好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6%(29/32)比86.9%(1432/1648),P=0.5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了年龄、冠心病的混杂因素后,两组静脉溶栓后90 d预后良好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8,95%CI:0.48~5.26,P=0.45)。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肿瘤组静脉溶栓后90 d预后良好患者比例为90.6%(29/32),无肿瘤组为84.4%(27/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12~2.57,P=0.71)。次要有效性终点:1∶1倾向性评分匹配前,两组静脉溶栓后1 d NIHSS评分≤1分患者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5%(12/32)比48.2%(795/1648),P=0.2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冠心病的混杂因素后,两组静脉溶栓后1 d NIHS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5,95%CI:0.32~1.34,P=0.24)。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1 d NIHSS评分≤1分患者比例均为37.5%(12/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0,95%CI:0.36~2.75,P=0.99)。结论伴有肿瘤的中国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rt-PA或尿激酶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与无肿瘤患者相似。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急性缺血性卒中 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乳与人乳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差异研究
11
作者 赵惠雯 刘晓宇 +3 位作者 夏扣娜·阿曼太 申鑫玉 曹雪妍 岳喜庆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7,共7页
文章以猪乳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泌乳期猪乳与人乳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及乳清蛋白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猪乳的脂肪、蛋白质以及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人乳(P<0.05),乳糖含量显著低于人乳(P<0.05);猪乳和人乳均检测... 文章以猪乳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泌乳期猪乳与人乳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及乳清蛋白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猪乳的脂肪、蛋白质以及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人乳(P<0.05),乳糖含量显著低于人乳(P<0.05);猪乳和人乳均检测到17种水解氨基酸,其中猪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人乳(P<0.05);猪乳必需氨基酸(EAA)与总氨基酸(IAA)比值与人乳相似。猪乳与人乳的色泽、浊度、粒径及Zeta电位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种乳源的乳清蛋白二级结构中β-折叠和α-螺旋结构占主导地位;猪乳乳清蛋白的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结构相对含量高于人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乳 人乳 营养成分 理化性质 乳清蛋白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MP与智能手机端对龋病致病菌快速检测平台的构建
12
作者 尚进 张晓东 +5 位作者 王敬夫 王玥晖 杨晨 王贺靓 刘佼佼 张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变异链球菌的快速、定量、可视化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提取变异链球菌DNA,通过LAMP技术对DNA中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检测,建立基于LAMP技术的检测方案,对检测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针对变异链...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变异链球菌的快速、定量、可视化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提取变异链球菌DNA,通过LAMP技术对DNA中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检测,建立基于LAMP技术的检测方案,对检测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针对变异链球菌的LAMP定量检测技术,运用基于移动端检测设备对阳性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建立的LAMP定量检测方法可在23 min内检测时间内对样本进行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精度达到1.625×10^(-3)ng/μL。使用移动端应用程序对阳性结果进行采集、识别并进行了量化,绝对G值与DNA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3.2x+57.133(R^(2)=0.9882)。结论:LAMP定量检测变异链球菌的新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可视化、方便省时、可以对细菌DNA进行定量等特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 变异链球菌 DNA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外侧核促进内侧前额叶皮质损伤大鼠的突触可塑性
13
作者 姜成国 梁勇 +1 位作者 郝广志 董玉书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3-618,共6页
目的:评估小脑外侧核(LCN)的深部脑刺激(DBS)对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模型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使用液压撞击法制备可控性mPFC损伤大鼠模型,在损伤后2周将刺激电极植入LCN。在损伤后第4周开始电刺激,并持续30 d... 目的:评估小脑外侧核(LCN)的深部脑刺激(DBS)对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模型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使用液压撞击法制备可控性mPFC损伤大鼠模型,在损伤后2周将刺激电极植入LCN。在损伤后第4周开始电刺激,并持续30 d。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PFC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mPFC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mPFC中BDNF、PSD95和GAP43的表达下降;DBS治疗显著增强了mPFC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同时上调了mPFC中BDNF、PSD95和GAP43的表达。结论:LCN DBS是治疗TBI所致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可能是通过激活mPFC突触可塑机制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 创伤性脑损伤 可控性皮质损伤 小脑外侧 突触可塑性 学习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外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14
作者 梁勇 石佐林 +1 位作者 郇宇 金海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迷走神经刺激(nVN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利用侧位液压冲击法制备可控性皮质损伤(CCI)大鼠模型,进行nVNS治疗,利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通过大鼠脑组织的干湿比评估大鼠含水量,利用商品化... 目的:探讨无创性迷走神经刺激(nVN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利用侧位液压冲击法制备可控性皮质损伤(CCI)大鼠模型,进行nVNS治疗,利用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的运动功能,通过大鼠脑组织的干湿比评估大鼠含水量,利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利用RT-qPCR检测大鼠脑皮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结果:经过nVNS刺激,CCI大鼠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脑含水量减少,脑脊液中LDH水平降低,同时脑皮质中BDNF和NGF mRNA表达上调。结论:nVNS通过对TBI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DNF和N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性迷走神经刺激(nVNS) 创伤性脑损伤(TBI) 可控性皮质损伤(CCI) 脑水肿 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通过PINK1/Parkin通路促进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线粒体自噬
15
作者 宋伟龙 郝广志 +1 位作者 梁勇 董玉书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大鼠脑组织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利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备大鼠SAH模型,通过腹腔注射法给予褪黑素进行治疗。术后24 h,通过改良Garcia评分和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利用商品化试剂盒...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大鼠脑组织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利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备大鼠SAH模型,通过腹腔注射法给予褪黑素进行治疗。术后24 h,通过改良Garcia评分和平衡木实验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利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反应性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和p62表达变化。结果:与SAH组相比,褪黑素治疗组大鼠Garcia评分和平衡木实验评分增加(P<0.05);脑组织中降低ROS和MDA的含量减少(P<0.05),GSH的含量增加(P<0.05),PINK1和Parkin表达增加(P<0.05),LC3-Ⅱ/LC3-Ⅰ的比值增加(P<0.05),而p62表达下降(P<0.05)。结论:褪黑素通过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PINK1/Parkin 线粒体自噬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美他尼改善高岭土诱导脑积水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16
作者 谭俊 张冲 雷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布美他尼(BUM)对高岭土诱发脑积水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利用侧脑室注射高岭土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积水模型,鼻内注射法给予布美他尼进行治疗,磁共振方法测量大鼠侧脑室体积,检测颅内压变化,通过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大鼠... 目的:探讨布美他尼(BUM)对高岭土诱发脑积水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利用侧脑室注射高岭土的方法制备大鼠脑积水模型,鼻内注射法给予布美他尼进行治疗,磁共振方法测量大鼠侧脑室体积,检测颅内压变化,通过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布美他尼处理组大鼠的侧脑室扩张明显,颅内压升高,新物探索时间显著较少,尼氏染色显示神经元损伤。经过布美他尼治疗后,大鼠的侧脑室体积变小,颅内压下降,新物体探索时间增加,神经元损伤减轻。结论:布美他尼可以减轻高岭土诱发的大鼠脑积水,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美他尼 脑积水 高岭土 学习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经阴道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风险预测模型
17
作者 任雪丽 陈震宇 +3 位作者 孙静莉 金珈汐 庄婷婷 潘琪欣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行经阴道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单胎妊娠孕妇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行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500例... 目的:通过分析行经阴道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单胎妊娠孕妇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妇产科行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的500例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按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350例与验证集150例。对训练集的资料利用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影响子宫颈环扎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预测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和评估,并在验证集中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示,术前子宫颈长度(CL)<20 mm、有羊水沉积物(AFS)、阴道乳杆菌缺失、子宫颈扩张>3 cm为子宫颈环扎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据此构建的Nomogram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模型的一致性良好(H-L检验:P=0.905,Brier得分为0.095)。临床决策曲线示,当阈值在0.10~0.92时,该模型的临床决策价值较高。内部验证后AUC为0.812,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H-L检验:P=0.859)。结论: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经阴道McDonald子宫颈环扎术后孕34周前分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筛选出高危孕妇并给予个体化干预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环扎术 子宫颈机能不全 孕34周前分娩 Nomogram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美脲通过抑制SUR1-TRPM4通道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水肿和凋亡
18
作者 郝广志 董雨佳 +1 位作者 郇宇 董玉书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水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备大鼠SAH模型,腹腔注射法给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通过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方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大鼠脑组织的干湿比评估大...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水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备大鼠SAH模型,腹腔注射法给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通过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方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大鼠脑组织的干湿比评估大鼠含水量。利用RT-qPCR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UR1和TRPM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SAH大鼠神经功能受损,脑含水量增加,同时SUR1和TRPM4 mRNA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下降。低剂量的格列美脲不影响大鼠血糖浓度,但是可以显著改善SAH大鼠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虽然格列美脲对SUR1和TRPM4 mRNA表达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增加Bcl-2/Bax比值。结论:格列美脲通过抑制SUR1-TRPM4通道减轻SAH模型大鼠脑水肿,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类药物受体1(SUR1) 瞬时受体电位4(TRPM4) 脑水肿 早期脑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产程超声指标列线图模型预测初产妇阴道分娩的价值
19
作者 刘森 陈震宇 +3 位作者 仲莞 陈晓明 王冰冰 张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2-879,共8页
目的基于产时超声探索第一产程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为分娩决策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试产的473例产妇为训练集,收集入院临床资料和分娩前1周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 目的基于产时超声探索第一产程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为分娩决策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试产的473例产妇为训练集,收集入院临床资料和分娩前1周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头围、腹围,于第一产程使用超声评估胎方位、进展角(AOP)、胎头-会阴距离(HPD)。其中潜伏期255例,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186例和中转剖宫产组69例;活跃期218例,其中阴道分娩组168例,中转剖宫产组50例,分析胎方位、AOP、HPD与阴道分娩的关系,分别构建潜伏期(模型1)和活跃期(模型2)阴道分娩预测模型。以2022年1—9月试产的547例产妇作为验证集,计算曲线下面积,绘制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拟合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潜伏期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产妇身高(OR=3.970,P=0.002)、孕前体重指数(OR=0.893,P=0.036)、临产方式(OR=2.415,P=0.045)、新生儿出生体重(OR=3.728,P=0.002)、AOP(OR=11.649,P<0.001)和HPD(OR=4.240,P=0.004)均为分娩的显著影响因素;训练集和验证集该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869;拟合优度检验均显示模型拟合度好(χ^(2)=3.437,P=0.904;χ^(2)=10.877,P=0.209);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临床适用性好。活跃期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产妇身高(OR=6.532,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OR=11.890,P<0.001)、胎方位(OR=4.600,P=0.003)、AOP(OR=7.229,P<0.001)和HPD(OR=4.722,P=0.005)是分娩的显著影响因素;训练集和验证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0.906;拟合优度检验均显示模型拟合度好(χ^(2)=4.340,P=0.740;χ^(2)=9.836,P=0.277);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临床适用性较好。结论第一产程超声评估胎方位、AOP和HPD与分娩方式有关,其联合临床相关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分娩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程 第一 分娩 潜伏期 活跃期 列线图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高DNA可染性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
20
作者 关小川 马明 +4 位作者 张宁 白雪 刘星池 周静 于月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精子高DNA可染性(HDS)与精液常规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于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96例育龄男性的精液标本,分析HDS与精液常规参数及年龄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找出对HDS影响最大的精液常规参数。进一步分析244例畸形精子症患... 目的探讨精子高DNA可染性(HDS)与精液常规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于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96例育龄男性的精液标本,分析HDS与精液常规参数及年龄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找出对HDS影响最大的精液常规参数。进一步分析244例畸形精子症患者中精子HDS、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及年龄的相关性。按畸形精子症严重程度,将244例患者分为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畸形精子症4组,比较各组间HDS、DFI和精液常规参数的差异。结果HDS与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NSMR)呈显著负相关(P<0.01)。在调整混杂因素(包括精子总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SMR、DFI)后,NSMR对HDS存在最显著的负性影响(P<0.05)。244例畸形精子症患者中,HDS与NSMR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精子头部和尾部畸形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5);DFI与精子尾部畸形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1)。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畸形精子症组中,畸形程度越重,精子头部畸形比例越高(P<0.001)。4组间两两比较,精子头部畸形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极重度组HDS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4组间DFI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DS与精液常规参数关系密切,是反映精子质量尤其是精子头部畸形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DNA可染性 DNA碎片指数 精液常规参数 精子头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