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新三代家庭”育儿模式下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策略 被引量:4
1
作者 甘霖 邱红 加雨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回溯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起源,借鉴家庭社会学对于当代抚育结构的经典研究见解,认识到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能仅关注儿童个体,而必须以家庭为完整单元,映射到由全龄人群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深部。通过面向北京育儿家庭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 回溯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起源,借鉴家庭社会学对于当代抚育结构的经典研究见解,认识到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能仅关注儿童个体,而必须以家庭为完整单元,映射到由全龄人群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深部。通过面向北京育儿家庭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提炼当前北京育儿家庭成员之间亲职分配的主流模式,认识到由代际协作育儿纽带联结的“新三代家庭”已经构成了当前北京最典型的家庭育儿模式。这一认知有助于定位超大城市儿童友好政策输出的侧重领域,避免儿童友好城市创建走向千城一面。通过深入挖掘这一典型模式下“双职工中青年”“银发育儿族”“多孩家庭子女”等人群需求,提出6点促进儿童与家人共享城市服务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城市 家庭友好城市 新三代家庭 隔代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环境对人群压力恢复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团结湖街道为例
2
作者 王淑芬 方婧萱 +2 位作者 齐帜飏 齐玮 赵予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8-810,共13页
为了探究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环境对人群压力缓解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效果,以北京市团结湖街道为例,采用公共空间环境评价法识别出影响最大的绿视率、遮阴率与色彩丰富度三大环境特征,并应用Kubios HRV与Photoshop软件量化计算,使用可穿戴... 为了探究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环境对人群压力缓解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效果,以北京市团结湖街道为例,采用公共空间环境评价法识别出影响最大的绿视率、遮阴率与色彩丰富度三大环境特征,并应用Kubios HRV与Photoshop软件量化计算,使用可穿戴设备实时测量受试者的生理信号,结合受试者对样本街道的主观压力评价,探究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对人群压力缓解的影响;通过室内人群压力缓解感知试验量化分析,获得有效缓解人群压力的潜在因子与街道环境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绿视率、遮阴率以及色彩丰富度是城市生活性街道中对人群压力缓解影响较大的环境特征;2)平均心率与绿视率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遮阴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收缩压与绿视率呈现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平均值指标与绿视率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遮阴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指标与色彩丰富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4)改良版感知缓解量表中远离性、延展性、迷人性、兼容性的得分均与绿视率呈现显著关系;5)街道遮阴率越大,远离性、延展性、兼容性三部分得分越高,对人群的压力缓解效益越好;6)色彩丰富度与街道迷人性密切相关,街道色彩丰富度越大时,迷人性的得分则越高,街道对人群的吸引力越高。研究结果对城市生活性街道的设计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 心理健康 街道空间 生活性街道 压力缓解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江堰市河流水系连通性的时空演化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然 黄勇 马晓蕾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4,共7页
随着近年来河道侵占、河岸硬化及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等人工活动干扰的加剧,河流水系的连通性受阻,导致城市出现水资源承载能力下降、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研究靶区,选取1998、2008和2018年为时间切片,利用复杂网络模型... 随着近年来河道侵占、河岸硬化及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等人工活动干扰的加剧,河流水系的连通性受阻,导致城市出现水资源承载能力下降、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研究靶区,选取1998、2008和2018年为时间切片,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和数学统计的综合分析方法,构建时间、纵向、垂直和横向的四维河流水系连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都江堰河流结构的纵向连通性降低,主干化趋势明显,重要节点脆弱性加剧;垂直、横向连通性与城镇化水平呈反比,且在人类活动密集区域的河流形态变化情况更加剧烈。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河流水系多维连通性的规划优化策略,针对市域范围,提出从“面-线-点”整体到局部的纵向连通性保护修复规划;针对中心城区范围,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岸线设计,改善河流垂直及横向连通性,以期提高河流水系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河流水系 连通性 复杂网络分析 都江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滩区空间韧性规划方法探索与实践——以新乡市段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翅 马鑫雨 《风景园林》 2021年第7期24-30,共7页
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水沙调节控制,黄河滩区新乡市段迎来发展契机。为了探究滩区城乡发展和洪水防护的平衡关系,首先论证了韧性城市思想在滩区城乡空间的适用性,并基于韧性城市的表征对滩区空间进行脆弱性分析。在文献查阅、田野调查... 受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水沙调节控制,黄河滩区新乡市段迎来发展契机。为了探究滩区城乡发展和洪水防护的平衡关系,首先论证了韧性城市思想在滩区城乡空间的适用性,并基于韧性城市的表征对滩区空间进行脆弱性分析。在文献查阅、田野调查基础上,获取文献资料数据、卫星影像和测绘图资料、问卷数据、访谈信息、现场踏勘资料,进一步采用情景预测法、GIS分析方法展开研究。提出空间发展的四大主要策略:1)建设以坚固高效的工程安全为前提的基础设施;2)再造结构冗余的生态空间;3)营造丰富灵活的生活空间;4)构建多样联结的生产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0项具体的空间优化措施,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策略体系,共同提升研究地段的空间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 韧性城市 黄河滩区 规划方法 情景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岸旅游型海岛韧性评价体系构建及空间要素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赫 张炜 +2 位作者 陈思嘉 杨丹妮 田征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6-687,共12页
随着对海岛开发建设活动逐渐增加,我国部分近岸旅游型海岛规划呈现出缺乏科学指导的低效盲目开发局面,严重影响海岛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传统陆地的韧性量化研究在近岸旅游型海岛存在不适用性,海岛空间要素对韧性的影响机制亦尚不明晰。... 随着对海岛开发建设活动逐渐增加,我国部分近岸旅游型海岛规划呈现出缺乏科学指导的低效盲目开发局面,严重影响海岛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传统陆地的韧性量化研究在近岸旅游型海岛存在不适用性,海岛空间要素对韧性的影响机制亦尚不明晰。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使用的韧性评价指标,结合旅游型海岛空间布局的量化测度研究及其特殊性,从承载力、适应力和恢复力三个韧性侧重维度,构建了适用于近岸旅游型海岛的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研究分析明确了影响近岸旅游型海岛韧性的三个关键空间要素,分别为功能混合度、路网连通度和核心组团布局。本文选取12个典型海岛作为实证对象,基于多源数据计算海岛韧性水平,探究三个关键空间要素对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中等功能混合度、高路网连通度、海岛核心组团布局位于海岛几何中心三种空间布局状况下海岛韧性最高。(2)功能混合度的变化主要影响适应力和承载力两个维度,且对适应力的影响程度更强;路网连通度的变化主要影响恢复力、承载力和适应力三个维度,且对恢复力的影响程度更强;核心组团布局的变化主要影响承载力和恢复力两个维度,且对承载力的影响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近岸旅游型海岛 空间要素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空间匹配研究——以北京市回天地区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君明 李翅 +2 位作者 孙悦昕 吕硕 李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5,共11页
通过IWOM数据量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便民服务4类市场主导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同时构建基于NA-MCR模型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供需匹配框架,并以北京市回天地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需强度分布上,回天地区东西... 通过IWOM数据量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便民服务4类市场主导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同时构建基于NA-MCR模型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供需匹配框架,并以北京市回天地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需强度分布上,回天地区东西两侧各形成1~2处高强度供给区,需求空间强度分布相对分散;(2)在综合供需空间匹配上,回天地区公共设施的供需匹配度和匹配模式存在一定空间分异,该现象由高口碑分值设施过于集中的分布和低适宜性步行空间的负面影响所致;(3)在分类空间匹配上,除便民服务类外,回天地区其他3类设施在匹配度方面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供需 空间匹配 网络口碑数据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北京市回天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创新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勇健 邢宗海 郭斯蕤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2,共7页
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是坚持生态文明、提升城乡活力和实现高质量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大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样板,积极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要求,探索构建了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和机制路径。文章剖析... 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是坚持生态文明、提升城乡活力和实现高质量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大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样板,积极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要求,探索构建了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和机制路径。文章剖析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个维度、六大体系”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框架,并重点从规划编制体系、审批管理机制、实施监督路径等3个方面,探讨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传导层级、权责关系、管理流程、实施模式、体检评估等领域的关键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市副中心 高质量发展 空间治理 规划体系 实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陆统筹的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及分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赫 乔红 +1 位作者 王睿 于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对理顺沿海城市海陆统筹协调与空间保护利用等诸多现实问题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但现阶段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仍缺乏基于海陆统筹的系统性、标准化功能分区体系及针对海陆全域及海陆相... 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对理顺沿海城市海陆统筹协调与空间保护利用等诸多现实问题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但现阶段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仍缺乏基于海陆统筹的系统性、标准化功能分区体系及针对海陆全域及海陆相邻地域功能冲突空间的优化调整方法。本文以秦皇岛海岸带地区为实证案例,基于功能主导、尺度适应、海陆统筹三大原则,构建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并以此建立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现状功能分区;以“农业—城乡—生态”功能为导向,构建了面向未来的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在基于“现状—规划—适宜性”功能冲突区域、海陆相邻功能冲突区域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海陆功能分区优化与调整方法。本研究可为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体系与技术路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海岸带地区 功能适宜性评价 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珠拾粹230: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甄家湾村
9
作者 段德罡 贺俊 高丹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1村落概况甄家湾地处延川县关庄镇,隶属于甄家湾村委会,清平河穿村而过。至元二年(1265年),贺姓人氏建居于河湾地形处,取名贺家湾。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前,贺姓迁出,甄姓迁入,村名改为甄家湾。清朝末期,村落开始大规模建设,村庄雏形逐... 1村落概况甄家湾地处延川县关庄镇,隶属于甄家湾村委会,清平河穿村而过。至元二年(1265年),贺姓人氏建居于河湾地形处,取名贺家湾。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前,贺姓迁出,甄姓迁入,村名改为甄家湾。清朝末期,村落开始大规模建设,村庄雏形逐渐形成。目前村中有甄、白、刘等姓氏聚居,主要以甄姓为主,全村204户706人,保存古窑洞97院258孔,是陕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现存规模 历史街区 甄家 古村落 延川县 窑洞 陕西省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性视角的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敬琦 张浩然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2期85-86,89,共3页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工程中重要的自然元素,可以为风景园林提供设计主体依托和风格基础凭借,在城市美学中向居民展示自然魅力。此外,植物景观蓬勃向上的绿色生机与枝繁叶茂的生命活力,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扬尘污染,为城市内居民生活提...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工程中重要的自然元素,可以为风景园林提供设计主体依托和风格基础凭借,在城市美学中向居民展示自然魅力。此外,植物景观蓬勃向上的绿色生机与枝繁叶茂的生命活力,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扬尘污染,为城市内居民生活提供更清新的空气及适宜的生活环境,充分践行当代智慧城市建设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细节要求。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整体设计中,可大幅提升园林风景的美学潜力、生态潜力及形象潜力。层次性视角是传统设计理念中全局性视角的细节延伸,其具体理念将正向影响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整体规划、科学选种及协同种植等实际应用策略,对现代化风景园林的设计改革及未来在多城市开展实地工程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性视角 风景园林 植物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灾韧性城市:本质内涵、分形结构与特征向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赫磊 解子昂 李捷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5,共8页
本文旨在明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领域中韧性城市的界定与概念内涵,基于前期对防灾韧性城市发展脉络的综述性研究,推演出逻辑自洽的防灾韧性城市(Disaster Resilient City)的本质内涵、分形结构与特征向量。主要结论:防灾韧性城市的本质内... 本文旨在明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领域中韧性城市的界定与概念内涵,基于前期对防灾韧性城市发展脉络的综述性研究,推演出逻辑自洽的防灾韧性城市(Disaster Resilient City)的本质内涵、分形结构与特征向量。主要结论:防灾韧性城市的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的服务供给、动态演进的自适应过程、跨尺度多系统的关联协同;其分形结构统一于由“节点—边”联结的物质环境系统与社会网络系统交织的高阶复杂城市网络结构;基于“结构—功能”模型推导出具有独立自由度的四维特征向量,即鲁棒性、冗余性、多样性和治理能力。研究有利于明确防灾韧性城市的概念,构建广泛共识与深入探讨的基础,形成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领域韧性城市的研究边界,推动综合防灾规划理论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韧性城市 物质环境系统 社会网络系统 复杂网络 综合防灾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导向·场景营城——场景理论视域下的北京花园场景营建路径
12
作者 孟令君 何芩 +1 位作者 郭婧 闫旭睿 《风景园林》 2025年第9期47-56,共10页
【目的】探索场景理论在北京花园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路径,解决当前绿色空间建设中亲绿感绿功能、风貌感知水平、城市空间生态效能、场景运营能力待提升等问题,构建系统化的北京花园场景营建框架,推动城市空间从单一“园景”向多元“场景... 【目的】探索场景理论在北京花园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路径,解决当前绿色空间建设中亲绿感绿功能、风貌感知水平、城市空间生态效能、场景运营能力待提升等问题,构建系统化的北京花园场景营建框架,推动城市空间从单一“园景”向多元“场景”转型。【方法】运用场景理论分析花园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建设,结合调研问卷结果,解析北京市民对花园场景的主观价值取向,构建“空间本底特色提取—使用人群需求识别—舒适物营建体系—发展阶段及活动运营”四位一体的客观要素营建逻辑,将理论框架转化为“设计指引—实施路径—政策支撑”的规划实践体系,形成北京花园场景规划指引体系。【结果】基于场景理论的“原真性、表达性、归属性”3个主观维度,提出北京花园场景“丰绿且健康,多元与共享,独特而美好”的核心价值愿景,构建包含17个花园化特色舒适物的营建体系,指导生态化、人本化、特色化的空间营建。结合8类花园场景的空间本底特征和人群需求,提出差异化的核心营建策略、指标管控建议及政策支撑体系。【结论】花园场景建设是花园城市规划理念的有效落实,将人与自然共生理念有效落实至日常生活中的可观可感之处,关注人性化的空间营造,能有效应对当前绿色空间建设中的挑战,推动城市建设和治理模式转变,提升市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花园城市 花园场景 公园场景 场景理论 场景营建 城绿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近郊组团职住空间结构低碳优化策略——以天津市为例
13
作者 王睿 黄雅哲 +1 位作者 张赫 刘静娴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7-54,共8页
承载居住、就业两大功能的职住空间结构作为城市布局的基本骨架,其碳约束作用已成为学界共识,但该作用在职住分离显著、长距离机动车通勤的中观组团层级得到的关注较少,且现有的低碳路径对职住空间结构的差异性考虑不充分。聚焦职住空... 承载居住、就业两大功能的职住空间结构作为城市布局的基本骨架,其碳约束作用已成为学界共识,但该作用在职住分离显著、长距离机动车通勤的中观组团层级得到的关注较少,且现有的低碳路径对职住空间结构的差异性考虑不充分。聚焦职住空间结构,以超大城市近郊组团为研究对象,结合定性逻辑框架与定量机理分析,刻画三重维度下3类组团的职住空间特征,识别差异化的关键控碳因素,分类提出职住空间结构低碳优化策略:①居住主导型组团应优先调控职住用地构成,引导功能复合、土地集约的空间布局;②职住平衡型组团应重点关注职住中心位置,形成职住极核多且辐射范围广的空间结构;③就业主导型组团应关注职住空间连通效率,构建“公共交通+”的绿色出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导向 职住空间结构 技术路径 近郊组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