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被藜芦上侵对长白山苔原原生植物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1
作者 雷虹 胡睿 +7 位作者 许嘉巍 靳英华 徐晓云 张思琪 侯汝栋 彭博妍 李宇 杨雪婷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801,共14页
高山苔原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强烈,全球范围内广泛出现了草本植物上侵现象。近期发现,尖被藜芦迅速上侵长白山苔原,成为上侵能力最强的草本植物,原生灌木优势种牛皮杜鹃以及苔原土壤肥力也快速变化。研究尖被藜芦上侵过程对原生... 高山苔原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强烈,全球范围内广泛出现了草本植物上侵现象。近期发现,尖被藜芦迅速上侵长白山苔原,成为上侵能力最强的草本植物,原生灌木优势种牛皮杜鹃以及苔原土壤肥力也快速变化。研究尖被藜芦上侵过程对原生植物与土壤肥力的影响,对探究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苔原生态系统变化趋势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对尖被藜芦不同入侵程度的牛皮杜鹃群落样地进行连续三年的监测,研究尖被藜芦和牛皮杜鹃生物量以及土壤肥力变化;结合空间代替时间方法,揭示尖被藜芦上侵不同阶段的牛皮杜鹃生物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尖被藜芦上侵程度加重,牛皮杜鹃生物量不断降低,土壤有机质与总氮含量不断下降,速效氮与速效磷含量不断升高,但牛皮杜鹃生物量和土壤肥力变化逐渐趋缓,牛皮杜鹃生物量与土壤肥力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尖被藜芦上侵过程中,上侵速度与土壤肥力变化之间可能出现正反馈到负反馈的转变,植物群落结构与土壤肥力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上侵 长白山苔原 尖被藜芦 牛皮杜鹃 生物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遗传演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5
2
作者 盖钧镒 许东河 +4 位作者 高忠 岛本义也 阿部纯 福士泰史 北岛俊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3-520,共8页
对全国栽培大豆不同地理、季节生态类型和一年生野生大豆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大量材料 ,进行形态、等位酶和细胞器 DNA RFL P性状等不受人工选择直接影响的中性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 :( 1)我国栽培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地理生态分化明... 对全国栽培大豆不同地理、季节生态类型和一年生野生大豆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大量材料 ,进行形态、等位酶和细胞器 DNA RFL P性状等不受人工选择直接影响的中性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 :( 1)我国栽培大豆不同生态类型群体间地理生态分化明显 ,遗传距离较大 ;同一地理群体内存在季节生态分化 ,遗传距离相对较小 ;南方春豆与东北春豆熟期组相近 ,但其遗传距离大于与南方其他生态型的距离。 ( 2 )中国栽培大豆在地理上和季节上表现由晚熟型向早熟型进化的趋势 ,东北、黄淮栽培大豆各种生态型与本地区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距离大于与南方野生大豆群体的遗传距离 ,因而南方原始野生大豆可能是各地栽培大豆的共同祖先 ,南方原始栽培类型在向北方扩展过程中不断演化出各种早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生态型 遗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识别的小麦收获作业线快速获取方法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腾 野口伸 +2 位作者 杨亮亮 石井一畅 陈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37,共6页
针对小麦生长分布不均等情况下激光作业线检测系统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的小麦收获作业线快速获取的方法。通过对成熟期麦田的彩色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和降低亮度的处理,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利用阈值分割方法分离已收获与待收... 针对小麦生长分布不均等情况下激光作业线检测系统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的小麦收获作业线快速获取的方法。通过对成熟期麦田的彩色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和降低亮度的处理,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利用阈值分割方法分离已收获与待收获区域,对二值图像采用互相关函数法检测已收获与待收获区域的分界点,利用Hough变换法拟合目标直线。所提方法在激光作业线识别系统的基础上扩大了视野范围,并限制了图像处理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麦收获作业线的检测结果平均偏差为2.35 cm,标准差为3.26,能够满足小麦收获导航线识别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收获 视觉识别 导航线 激光作业线识别系统 互相关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生物胁迫诱导的GmMYB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霞 刘晋跃 +7 位作者 袁晓辉 潘相文 杜维广 任海祥 马永波 Jun ABE 邱丽娟 刘宝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0-368,共9页
本研究室根据一段抗逆的EST序列,从栽培大豆东农42中克隆到4个开放阅读框均是外显子和内含子间隔构成的R2R3-MYB基因,其中Gm02g01300、Gm03g38040和Gm10g01340与已公布的Williams82基因组序列完全一致,Gm19g40650第375位的单核苷酸突变... 本研究室根据一段抗逆的EST序列,从栽培大豆东农42中克隆到4个开放阅读框均是外显子和内含子间隔构成的R2R3-MYB基因,其中Gm02g01300、Gm03g38040和Gm10g01340与已公布的Williams82基因组序列完全一致,Gm19g40650第375位的单核苷酸突变导致多肽链第125位的氨基酸发生置换(GAG375→GAC375,E125→D125)。以人工气候箱内模拟非生物胁迫(盐、碱、干旱和低温)处理栽培大豆东农42芽期,选择适宜时间点,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2R3-MYB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都存在明显波动,呈诱导后短暂上调或下调两种表达模式,但表达时间、强度和趋势存在明显差异;Gm02g01300受干旱诱导明显,Gm03g38040受多种胁迫条件诱导表达强烈,推测这些基因在大豆非生物胁迫的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在子叶与胚间,单个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差异;多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基因的表达不仅存在时空差异,可能也具有调控模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胁迫 GmMYB 芽期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式得到的MFC的增强应用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云 刘金刚 +1 位作者 许泽红 李强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7,共5页
分别采用TEMPO诱导氧化预处理结合机械研磨法和PFI磨精浆法制备了2种微纤化纤维素(分别记作TO-MFC和PRMFC),比较了TO-MFC和PR-MFC作为增强剂对抄纸过程的影响及对纸张的增强效果。研究表明:加入3%的TO-MFC或PR-MFC后,浆料滤水速度变慢,... 分别采用TEMPO诱导氧化预处理结合机械研磨法和PFI磨精浆法制备了2种微纤化纤维素(分别记作TO-MFC和PRMFC),比较了TO-MFC和PR-MFC作为增强剂对抄纸过程的影响及对纸张的增强效果。研究表明:加入3%的TO-MFC或PR-MFC后,浆料滤水速度变慢,填料留着率提高,纸张强度性能提高,其中,抗张强度增幅最大,TO-MFC的增强效果略好于PR-MFC。TOMFC和PR-MFC均为纳米级纤丝交织形成的网络状结构体,与纸浆纤维之间有很强的结合力,提高了纸张的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FC 制备方式 纸张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病原菌Burkholderia plantarii群体感应和群体淬灭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MATSUMOTO Haruna 王蒙岑 +2 位作者 桂文君 郭逸蓉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3-281,共9页
植物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lantarii是引起水稻秧苗细菌性立枯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侵染性、繁殖力及适应性均很强,严重威胁中国水稻生产。文章围绕B.plantarii的发生、危害及致病机理,着重论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 植物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lantarii是引起水稻秧苗细菌性立枯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侵染性、繁殖力及适应性均很强,严重威胁中国水稻生产。文章围绕B.plantarii的发生、危害及致病机理,着重论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的生理功能及其在B.plantarii致病力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从根际微生物互作角度,综述了种间信号分子对病原菌群体淬灭(quorum quenching)的作用机制,同时结合种间信号分子的独特性,展望了其在新型微生物杀菌剂研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伯克霍尔德菌 群体感应 种间信号分子 群体淬灭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