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檀钊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22,共3页
随着校企合作的日益发展,当前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现象越来越普遍。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来说加强了其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职业教育办学的质量和品牌也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同时对学校、企业与地... 随着校企合作的日益发展,当前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现象越来越普遍。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来说加强了其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职业教育办学的质量和品牌也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同时对学校、企业与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有较大影响。但不得不看到的,当前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面临一些瓶颈。基于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在开展校企合作中必须加强重视,审慎开展,对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进行理性思考。文章主要从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困境入手,对突破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瓶颈的对策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瓶颈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老街古建筑群数字化保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薇 《艺术探索》 2011年第4期12-14,共3页
北海老街的古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蕴含了北海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对北海老街古建筑群进行数字化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北海老街 历史建筑 数字化修复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服饰文化元素在人物整体造型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3
作者 江萍萍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9期28-31,共4页
通过研究广西壮族服饰的历史渊源、特点和文化内涵,分析广西壮族服饰文化元素在人物整体造型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探讨广西壮族服饰文化元素在人物整体造型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和实践方法,旨在为广西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贡献。
关键词 广西壮族服饰 文化元素 人物整体造型设计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动态雕塑景观创新实践与研究——以2019北海潮·首届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为例
4
作者 贾丽丽 包育龙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3年第10期87-89,共3页
动态雕塑作为一种源于当代西方社会的新雕塑形态,既突破了传统雕塑的静止状态,还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北海潮·首届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于2019年11月在广西北海市圆满举办。北海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之一... 动态雕塑作为一种源于当代西方社会的新雕塑形态,既突破了传统雕塑的静止状态,还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北海潮·首届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于2019年11月在广西北海市圆满举办。北海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之一,其文旅资源得天独厚。北海潮·首届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在北海的成功举办,不仅填补了大型户外动态雕塑展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空白,搭建了一个高起点、高水品的学术平台,推动了大型户外动态艺术的发展,也对建设“文化北海”,把北海打造成为具有全新时尚元素和国际艺术气息的新型旅游城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 动态雕塑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与专业课程教育一体化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檀钊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6-89,共4页
以统一型的课程和全能型的教师为特点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惯常模式存在极大的弊端,课程教学实效亟待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必须与专业技能教学紧密结合,就业指导服务课程的教师是一个团体性的概念,教师只能加入团队且只能以... 以统一型的课程和全能型的教师为特点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惯常模式存在极大的弊端,课程教学实效亟待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必须与专业技能教学紧密结合,就业指导服务课程的教师是一个团体性的概念,教师只能加入团队且只能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并以团队的形式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就业指导服务课程的教学任务。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与专业课程教育一体化的进路主要有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需要遵循目标原则和比例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指导服务 专业课程教育 一体化 目标原则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悯与共情:《妖猫传》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6
作者 贾丽丽 余添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的陈凯歌,以其独特的影像美学特征、电影语言和充满反思性的人文关怀成为电影界的关注热点。在三十多年的导演生涯中,陈凯歌凭借其执导的《霸王别姬》《黄土地》等影片获得多个国内外大奖,使其在中国当...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的陈凯歌,以其独特的影像美学特征、电影语言和充满反思性的人文关怀成为电影界的关注热点。在三十多年的导演生涯中,陈凯歌凭借其执导的《霸王别姬》《黄土地》等影片获得多个国内外大奖,使其在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代表性地位得以确立。2017年上映的奇幻悬疑片《妖猫传》虽然饱受争议,但不失为陈凯歌对影像美学以及类型空间的拓展性尝试。影片通过妖猫作祟作为叙事线索,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进行了一种迥异于正史的另类讲述。陈凯歌在《妖猫传》中不求再现真实历史,而是借助宏观历史背景下女性的爱情和命运来进行角色塑造,以此表达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女性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妖猫传 陈凯歌 角色塑造 女性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嬗变·视觉策略·影像机制--论女性主义视域下真人电影《花木兰》的翻拍
7
作者 贾丽丽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6期136-140,共5页
相比于动画电影《花木兰》,真人影像摒弃迪士尼传统的公主形象,转而以女战士/女性角色为叙事核心,着力展现花木兰在替父从军过程中的成长与蜕变。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女战士/花木兰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主义视域... 相比于动画电影《花木兰》,真人影像摒弃迪士尼传统的公主形象,转而以女战士/女性角色为叙事核心,着力展现花木兰在替父从军过程中的成长与蜕变。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女战士/花木兰完成了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女性意识的觉醒。从女性主义视域下,检视《花木兰》的真人翻拍,首先通过角色设计比较,探寻导演妮基·卡罗以何种方式观照女性意识;其次从视觉策略挖掘真人版迥异于动画版之处;此外从导演深层的影像机制中,窥探妮基·卡罗对女性主体构建与男女平权的现代化意识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木兰 女性意识 视角融合 色彩隐喻 男女平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