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海市人群Rh血型调查报告
1
作者 刘文海 许亮白 +2 位作者 姚洁 黄恒 黄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0-900,共1页
关键词 RH血型 RH阴性血型 人群 RHD阴性血型 治疗 调查 稀有血型 汉族人 人发 北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重建CT门静脉血管成像用于诊断脾/胃-左肾分流
2
作者 邓琳 梁萍 +2 位作者 黄仲奎 朱定娇 陈更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探讨斜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OC-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A)用于诊断脾/胃-左肾分流(S/sLK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TIPS治疗的6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基于TIPS前门静脉期增强CT以OC-MIP和VR技术重建获得CT... 目的 探讨斜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OC-MIP)及容积再现(VR)重建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PA)用于诊断脾/胃-左肾分流(S/sLK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TIPS治疗的6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基于TIPS前门静脉期增强CT以OC-MIP和VR技术重建获得CTPA,以之诊断S/sLKS并进行分型。以TIPS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所见为标准,评估OC-MIP和VR图像诊断S/sLKS的效能及其结果与DSA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DSA显示,62例中,14例(14/62,22.58%)存在S/sLKS、48例(48/62,77.42%)未见S/sLKS。OC-MIP及VR图诊断S/sLK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一致,分别为92.86%(13/14)、95.83%(46/48)、95.16%(59/62);其诊断结果与DSA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均0.865)。14例S/sLKS中,DSA显示1例(1/14,7.14%)为脾-肾分流(SRS),1例(1/14,7.14%)为胃-肾分流(GRS),7例(7/14,50.00%)为脾-胃-肾分流(SsRS),4例(4/14,28.57%)SRS与GRS并存(SRS&GRS),1例(1/14,7.14%)为SRS&GRS+SRS双分流道。1例GRS OC-MIP及VR图均未显示分流道;4例SRS&GRS中,2例DSA显示各1支脾静脉(SPV)属支较细小,而OC-MIP及VR图均未显示;其余病例OC-MIP及VR图所示来源静脉均与DSA一致。结论 OC-MIP及VR重建CTPA对诊断S/sLKS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CT血管成像 脾-肾分流 胃-肾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地区帕金森病患病率与饮食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姝 莫英绪 +3 位作者 彭芳 王大成 罗世旺 郑婵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7-418,共2页
目的探讨北海市常驻居民中帕金森病(PD)的患病率及其与饮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北海市年龄≥40岁常驻居民3111例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及吸烟、饮酒、饮茶、食... 目的探讨北海市常驻居民中帕金森病(PD)的患病率及其与饮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北海市年龄≥40岁常驻居民3111例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及吸烟、饮酒、饮茶、食用海鲜等个人史。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D总患病率为1.51%;男性患病率1.97%,女性患病率1.12%,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年龄≥80岁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0.30%、0.90%、2.77%、3.65%、4.07%;年龄≥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18%。线性趋势性检验显示,PD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饮茶、食用海鲜可减少PD的发病风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饮茶、食用海鲜是P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北海市年龄≥40岁人群PD患病率为1.51%,年龄≥60岁人群PD患病率为3.18%,PD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饮酒、饮茶、食用海鲜是PD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患病率 饮酒 吸烟 饮食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家坚 邓家蕻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79-580,共2页
通过检测734例患者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发现解脲脲原体(Uu)感染显著高于人型支原体(Mh)感染,支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在对抗菌药物的耐药上,2种支原体大致相似,但也存在着差异。Uu、Mh耐药率在20%以下的抗菌药物有多西... 通过检测734例患者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发现解脲脲原体(Uu)感染显著高于人型支原体(Mh)感染,支原体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在对抗菌药物的耐药上,2种支原体大致相似,但也存在着差异。Uu、Mh耐药率在20%以下的抗菌药物有多西环素、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交沙霉素;Uu、Mh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有四环素、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Uu对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米诺环素耐药率低,但Mh对阿奇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四环素的耐药性变迁,说明密切注意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耐药性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地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烈 朱思泉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E)角膜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196眼超声乳化术后切口、角膜内皮、后弹力层、基质层等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并讨论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术后病例55.10%内皮线状混浊,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E)角膜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196眼超声乳化术后切口、角膜内皮、后弹力层、基质层等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并讨论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术后病例55.10%内皮线状混浊,8.16%内皮点状、小片状混浊,基质弥漫性水肿占18.37%,5眼内皮失代偿。降眼压药物、激素和细胞营养剂应用可减轻并发症。结论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与超声乳化本身潜在的四大损害因素、病例选择不当、操作不当、术中失误有关。基层医院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尤其注重临床选择病例,可避免或减少角膜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失代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在防控新冠肺炎中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彩 陈志宇 刘文海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92,共2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海市人民医院通过建立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多科协助;快速建立信息系统,统一汇总及时上报分析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设立“一站式”闭环管理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制定标准化转运、隔离、治疗流程,...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海市人民医院通过建立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多科协助;快速建立信息系统,统一汇总及时上报分析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设立“一站式”闭环管理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制定标准化转运、隔离、治疗流程,及时做到“四早”;中西医结合救治,中药参与治疗提高治愈率;培训防护到位,统筹安排人力物力,合理分配资源,做好患者、陪护、员工三体管理,全面实现“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综合医院 抗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基层医院的间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标志物 被引量:2
7
作者 赵维聪 苏源婷 +1 位作者 王华 李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4-226,共3页
富含间皮细胞的胸腹腔积液是基层医院细胞学室的常见标本。随着免疫组化技术广泛开展,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得以应用。但受标本量等因素限制,一般基层医院常难以购置种类众多的免疫化学标志物。本文选用几种常用的间皮细胞免疫标志... 富含间皮细胞的胸腹腔积液是基层医院细胞学室的常见标本。随着免疫组化技术广泛开展,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得以应用。但受标本量等因素限制,一般基层医院常难以购置种类众多的免疫化学标志物。本文选用几种常用的间皮细胞免疫标志物Calretinin、MC、CK5/6、vimentin,行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检查,旨在寻找适用于基层医院细胞学室的经济有效的间皮细胞免疫化学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室 间皮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等四种抗癌药物抗癌活性比较 被引量:92
8
作者 温克 陈劲 +3 位作者 李红 黛文丸 李敬轩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研究比较桑黄、灵芝、阿加里斯茸、PL-2 .PL-5 (Me Sima)的抗癌活性。方法 :以小鼠移植性胃癌和 S1 80 肿瘤模型观察桑黄、灵芝、阿加里斯茸、PL-2 .PL-5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桑黄、灵芝、阿加里斯茸、PL-2 .PL-5对小鼠胃癌的抑... 目的 :研究比较桑黄、灵芝、阿加里斯茸、PL-2 .PL-5 (Me Sima)的抗癌活性。方法 :以小鼠移植性胃癌和 S1 80 肿瘤模型观察桑黄、灵芝、阿加里斯茸、PL-2 .PL-5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桑黄、灵芝、阿加里斯茸、PL-2 .PL-5对小鼠胃癌的抑制率分别为 43 .0 9%、3 8.99%、3 1 .0 1 %和 3 5 .70 % ;对S1 80 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 46.0 7%、3 7.2 2 %、2 7.99%和 1 0 .43 %。结论 :桑黄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S180肉瘤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家麒 杨少军 +3 位作者 陈洁清 苏如葵 黄忠 齐银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96-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和4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检测并探讨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和40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检测并探讨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小板(PLT),细胞因子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手术前两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变化不明显(P>0.05);手术后1 d,两组凝血功能、TNF-α、CD4^+以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IL-6、CRP及CD8^+显著高于手术前,且开腹组患者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 d,两组APTT、IL-6、CRP、CD4^+、CD8^+以及PLT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后1d(T1),FIB、TNF-α以及CD4^+/CD8^+水平显著高于T1,开腹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TNF-α、CD4^+、CD4^+/CD8^+显著低于腹腔镜组,IL-6、CRP、CD8^+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5 d,两组APTT、TNF-α、FIB、CD4^+、CD4^+/CD8^+以及PLT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后3d(T3),IL-6、CRP以及CD8^+水平显著低于T3,开腹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TNF-α、CD4^+、CD4^+/CD8^+显著低于腹腔镜组,IL-6、CRP、CD8^+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会引起凝血功能紊乱、免疫功能抑制和炎症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回复,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的影响更小,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凝血功能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TGF-α、TNF-α、IL-1β改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国钦 叶报春 +2 位作者 高碧华 陈逢梅 庞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研究重型肝炎病程中TGF-α、TNF-α、IL-1β的改变。23例进入研究,用放免法集中检测血清标本。急性期的三种细胞因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恢复的TGF-α高于急性期(P=0.092)。TNF-α、IL-1β升高不明显(P=0.944,P=0.73s)。... 研究重型肝炎病程中TGF-α、TNF-α、IL-1β的改变。23例进入研究,用放免法集中检测血清标本。急性期的三种细胞因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01)。恢复的TGF-α高于急性期(P=0.092)。TNF-α、IL-1β升高不明显(P=0.944,P=0.73s)。存活组14例,未存活组9例。急性期、恢复期或病情恶化时的三种细胞因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存活组恢复期的TGF-α显著高于急性期(P=0.042),TNF-α、IL-1β比急性期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948,P=0.992)。未存活组病情恶化时的TGF-α、IL-1β也明显高于急性期(P=0.050,P=0.062),TNF-α略升高(P=0.567)。两种炎症细胞因子在重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GF-α的血清浓度似乎影响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TGF-Α TNF-Α IL-Β 检测 急性期 恢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膜成形术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雄光 周庆 +2 位作者 张彩萍 洪元庚 姚立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行鼓膜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59例(59耳)和54例(54耳)鼓膜大穿孔患者分别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简称软骨组)和颞肌筋膜(简称筋膜组)行鼓膜穿孔修补,分别于术后1、3、6个月、1年及3年追踪观察鼓膜生长情况... 目的探讨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行鼓膜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59例(59耳)和54例(54耳)鼓膜大穿孔患者分别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简称软骨组)和颞肌筋膜(简称筋膜组)行鼓膜穿孔修补,分别于术后1、3、6个月、1年及3年追踪观察鼓膜生长情况并行纯音听阈检查,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鼓膜穿孔愈合率:软骨组近期(术后3个月内)为89.8%,远期(3年)为89.1%;筋膜组近期为81.5%,远期为71.5%;两者鼓膜愈合率近期对比无显著差异(χ2=1.617,P>0.05),远期具有显著差异(χ2=4.41,P<0.05)。听力改善情况:软骨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听力显著提高(t=4.32,P<0.001);术后6个月、1年、3年与术后3个月听力保持稳定(t=1.39,P>0.05);筋膜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听力均有明显改善(t=4.12,P<0.001),术后6个月、1年、3年比术后3个月听力则有所减退(t=2.17,P<0.05),下降至术后1个月的水平。两组间比较:远期听力改善情况软骨组明显优于筋膜组(t=5.03,P<0.0001)。结论软骨环-软骨膜是修复鼓膜大穿孔的理想材料,其远期愈合率高,听力恢复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穿孔 鼓膜成形术 耳屏软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31
12
作者 徐平 王丹霞 +1 位作者 谭玉珠 蓝爱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23-224,229,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8年12月379例TLH与187例TAH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手术并发...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8年12月379例TLH与187例TAH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手术并发症。结果除有盆腔手术史者比例TAH组较高外,两种术式患者术前基本特征一致,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11.6%(44/379)vs9.6%(18/187),χ^2=0.505,P=0.477],但TLH组出现2例术后大出血而再次开腹手术,并且阴道残端炎发生率显著高于TAH组[7.1%(27/379)vs2.7%(5/187),χ^2=4.649,P=0.031];在TAH组,发生腹部切口感染8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而TLH组无此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虽然总的并发症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对于盆腔粘连严重、大子宫肌瘤、特殊部位肌瘤,选择TAH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开腹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伟 周力 +1 位作者 白丁 赵美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9-302,309,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方法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对169例恒牙列初期正常人的切牙区颌骨形态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结果①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 目的研究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方法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对169例恒牙列初期正常人的切牙区颌骨形态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结果①正常人上下颌切牙区颌骨形态分为Ⅰ、Ⅱ、Ⅲ、Ⅳ4个聚类分型。上颌切牙区颌骨Ⅰ型宽短;Ⅱ型瘦长;Ⅲ型厚度与Ⅱ型接近,高度与Ⅰ型接近;Ⅳ型与Ⅲ型形态相反,厚度与Ⅰ型接近,高度与Ⅱ型接近。下颌切牙区颌骨Ⅰ型宽短;Ⅱ型瘦长;Ⅲ型形态宽长,厚度接近Ⅰ型,高度接近Ⅱ型;Ⅳ型形态适中。②在上颌,高角面型以Ⅱ型为主,占86·49%;均角面型以Ⅲ型为主,占47·67%;低角面型以Ⅰ、Ⅲ型形态为主,共占82·61%。在下颌,高角面型以Ⅱ型为主,占51·35%;均角面型以Ⅳ型为主,占48·84%;低角面型以Ⅲ、Ⅳ型为主,共占69·57%。结论对不同的切牙区颌骨聚类分型形态和垂直骨面型,临床移动切牙时应有不同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颌骨形态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最小密度投影联合曲面重组胆道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梁萍 方华盛 +1 位作者 陈更瑞 邓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左前斜冠位最小密度投影(MinIP)联合曲面重组(CPR)胆道成像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1例拟诊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胆管左前斜冠位MinIP+CPR,对肝门部周围结构和胆管壁的显示效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左前斜冠位最小密度投影(MinIP)联合曲面重组(CPR)胆道成像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1例拟诊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胆管左前斜冠位MinIP+CPR,对肝门部周围结构和胆管壁的显示效果及定性、分型符合率进行评价。结果 18例显示肝门区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多呈缓慢延迟强化;3例仅表现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偏心性狭窄或闭塞,肝内胆管呈梗阻性扩张。21例中,3例肝左叶萎缩,4例邻近肝实质受侵犯,形成软组织肿块,6例合并胆道系统结石。对照手术病理结果,MSCT胆道成像定性符合率为100.0%,分型符合率为95.2%,准确率高于常规轴位图像。结论 MSCT左前斜冠位MinIP+CPR胆道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最小密度投影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正常值的建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伟 周力 +1 位作者 白丁 赵美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 :建立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值。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 169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 ,选择测量项目包括URa PC、URa ULC、URa PP、MxAD、LRa TC、LRa LLC、LRa GoGn、MdAD。结果 :建立了... 目的 :建立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值。方法 :通过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 169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进行研究 ,选择测量项目包括URa PC、URa ULC、URa PP、MxAD、LRa TC、LRa LLC、LRa GoGn、MdAD。结果 :建立了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正常参考值。结论 :建立的不同垂直骨面型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正常值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He 切牙 颌骨形态 头影测量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线点灸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乾超 蔡卓冶 +1 位作者 蔡伦 刘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3-774,共2页
肩一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早期SHS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壮医药线点灸 脑卒中后 运动疗法 早期 脑卒中偏瘫患者 疗效 上肢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不同传播途径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与基因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明月 苏明华 +7 位作者 江建宁 廖柏明 韦智 陈旭 刘志红 韦麒 滕春玲 何丽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34-3538,共5页
背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HCV基因型与干扰素的应答关系密切,HCV基因型的分布随地理位置变化而不同。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不同传播途径的HCV感染者与HC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 背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HCV基因型与干扰素的应答关系密切,HCV基因型的分布随地理位置变化而不同。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不同传播途径的HCV感染者与HC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230例HCV R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记录患者HCV传播途径,包括输血、静脉药瘾、性途径、其他(如文身、打耳洞、口腔治疗等)、不明原因等。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HCV NS5B区段后,将得到的PCR终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已注册的标准株全基因序列比对出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分析传播途径与HC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NS5B区段PCR终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目的条带为377 bp,电泳条带显示较清晰。230例样本中222例成功扩增并得出HCV基因型分型:1a亚型27例(12.16%),1b亚型102例(45.95%),2a亚型11例(4.95%),3a亚型15例(6.76%),3b亚型29例(13.06%),6a亚型34例(15.32%),6d亚型1例(0.45%),6e亚型1例(0.45%),混合型(1b+6c)2例(0.90%)。经输血途径传播者93例,经静脉药瘾途径传播者56例,经性途径传播者21例,经其他途径传播者36例,经不明原因途径传播者16例。经其他途径传播者HCV基因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输血、静脉药瘾、性途径传播者HCV基因型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输血途径以1型多见;静脉药瘾途径以1型、3型、6型多见;性途径以1型、3型多见。结论随着传播途径的改变,HCV基因型的分布也发生变化,其中经输血途径传播的HCV基因型以1b亚型为主;静脉药瘾途径以1a、3b、6a亚型为主;性途径以1a、3b亚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疾病传播 传染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雄光 周庆 彭定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97-499,502,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以指导抗生素在该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48例患者,采取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7株)和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以指导抗生素在该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48例患者,采取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7株)和铜绿假单胞菌(32株)为主,真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喹诺酮敏感,敏感率分别为100%、100%和87.7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0.62%、87.50%和90.62%。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本地区慢性化脓性的中耳炎主要致病菌,二者均对喹诺酮类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化脓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生作用 抗生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梅毒患者的驱梅治疗及对围产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韦海鹏 钟永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81-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驱梅治疗的方法及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妊娠期合并梅毒孕妇,依据确诊梅毒及首次注射首剂青霉素治疗时间分为3组,其中在妊娠早期(孕周≤12周)24例为早孕组,妊娠中期(12周<孕周<29周)31例为中孕组,妊娠晚... 目的:探讨妊娠期驱梅治疗的方法及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妊娠期合并梅毒孕妇,依据确诊梅毒及首次注射首剂青霉素治疗时间分为3组,其中在妊娠早期(孕周≤12周)24例为早孕组,妊娠中期(12周<孕周<29周)31例为中孕组,妊娠晚期(孕周≥29周)34例为晚孕组,给予规范苄星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观察围产儿预后。结果:早孕组及中孕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8.33%、19.35%,明显低于晚孕组(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9例孕妇根据初次检测RPR滴度不同分组,其中滴度≤1∶4者53例,滴度≥1∶8者36例,滴度≤1∶4者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7.55%,明显低于滴度≥1∶8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2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梅毒患病率分别为3.22%、22.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组孕妇分娩新生儿RPR阳性率为20.83%,先天性梅毒患病率为0,中孕组分别为19.35%、3.23%,晚孕组分别为70.59%、26.47%,早孕组及中孕组RPR阳性率、先天性梅毒患病率明显低于晚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妇采取驱梅治疗时机与围产儿的预后及先天性梅毒患病率密切相关,早期正规进行驱梅治疗能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梅毒 妊娠结局 先天性梅毒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MMP2/9的相关性及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雪 蓝爱琴 李佩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04-606,610,共4页
目的:本研究对血清MMP2/9与子宫腺肌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宫动脉栓塞术(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的相关机制。方法:选择本院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症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子宫腺肌症患者与对照组血清基质... 目的:本研究对血清MMP2/9与子宫腺肌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宫动脉栓塞术(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的相关机制。方法:选择本院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症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子宫腺肌症患者与对照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差异性。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和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患者进行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以及血清中MMP-2及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患者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及子宫体积改善程度优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且两组血清中MMP-2及MMP-9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主要通过抑制血清中MMP-2及MMP-9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PVA 基质金属蛋白酶 月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