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机载电子吊舱异形结构密封防水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庞利娥 吕洋 刘继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0,共3页
分析某机载电子吊舱舱体的密封结构,探讨该异形结构密封防水措施,并对其密封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对设计的电子吊舱进行地面淋雨等环境性试验和机载飞行试验,结果均表明:该电子吊舱舱体密封措施合理、可行,密封效果好,满足电子吊舱规定的... 分析某机载电子吊舱舱体的密封结构,探讨该异形结构密封防水措施,并对其密封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对设计的电子吊舱进行地面淋雨等环境性试验和机载飞行试验,结果均表明:该电子吊舱舱体密封措施合理、可行,密封效果好,满足电子吊舱规定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舱 密封 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总巴伦结构的全向偶极天线设计
2
作者 宋道军 任建 尹应增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95,共5页
为了满足基站和无线局域网应用对全向高增益天线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总巴伦结构的集成化印刷偶极天线的设计。首先,根据3 dB电桥电路原理,设计了一种集总巴伦结构,并通过仿真软件验证了集总巴伦结构的性能。集总巴伦由微带线和集总... 为了满足基站和无线局域网应用对全向高增益天线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总巴伦结构的集成化印刷偶极天线的设计。首先,根据3 dB电桥电路原理,设计了一种集总巴伦结构,并通过仿真软件验证了集总巴伦结构的性能。集总巴伦由微带线和集总元件组成,输入信号进入巴伦后,可以从两个输出端口输出振幅相等、相位相差180°的信号;然后,根据最大传输最小反射原则设计了偶极子天线,并将集总巴伦与印刷在介质基板两侧的偶极子天线集成在一起,完成了巴伦集成型偶极子天线的设计;最后,通过电磁仿真计算与优化,确定了天线的最优结构,并进行了实物加工和测量。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可以在1.35 GHz~1.45 GHz的带宽范围内实现水平全向高增益辐射。该天线具有重量轻、剖面低、易于调谐的特点,为通信、广播和军事系统终端天线阵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单元天线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总元件 全向天线 印刷天线 巴伦 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深硅刻蚀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许高斌 皇华 +4 位作者 展明浩 黄晓莉 王文靖 胡潇 陈兴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2-835,共4页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是微机电系统器件加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英国STS公司STS Multiplex刻蚀机,研究了ICP刻蚀中极板功率、腔室压力、刻蚀/钝化周期、气体流量等工艺参数对刻蚀形貌的影响,分析了刻蚀速率和侧壁垂直度的...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是微机电系统器件加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英国STS公司STS Multiplex刻蚀机,研究了ICP刻蚀中极板功率、腔室压力、刻蚀/钝化周期、气体流量等工艺参数对刻蚀形貌的影响,分析了刻蚀速率和侧壁垂直度的影响原因,给出了深硅刻蚀、侧壁光滑陡直刻蚀和高深宽比刻蚀等不同形貌刻蚀的优化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 深硅刻蚀 侧壁光滑陡直刻蚀 高深宽比刻蚀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弹载遥测记忆重发器 被引量:3
4
作者 白瑞青 宋军 +2 位作者 宋鑫霞 郑小燕 康茜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58,共4页
针对弹载遥测设备处于飞行黑障区时各种干扰因素造成的遥测信息短时中断、数据丢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弹载遥测记忆重发器。以软件处理方式代替硬件处理,在不增加弹载遥测系统硬件电路的基础上,利用弹载遥测编码器中... 针对弹载遥测设备处于飞行黑障区时各种干扰因素造成的遥测信息短时中断、数据丢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弹载遥测记忆重发器。以软件处理方式代替硬件处理,在不增加弹载遥测系统硬件电路的基础上,利用弹载遥测编码器中现有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将弹载遥测记忆重发器设计为编码器中的一个软件模块,该模块集数据存储、延迟发送功能于一体。仿真结果标明:基于FPGA的弹载遥测记忆重发器,在不改变硬件情况下通过软件在线配置即可实现记忆重发方式和重发时间的灵活编程,可以满足不同的测试要求。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记忆重发器解决了无控火箭弹遥测系统处于黑障区时的遥测数据可靠接收问题,工作性能可靠,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其他弹载遥测系统测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弹载遥测系统 记忆重发器 软件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亚毫米波准光馈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元源 李春化 袁晶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35-1540,共6页
准光馈电系统是毫米波/亚毫米波传感器的关键组成部分。阐述了毫米波/亚毫米波准光系统的基本设计理论与方法;归纳分析了常用准光无源器件的种类、作用及设计流程等相关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出三类能够实现双极化接收功能、双模复合... 准光馈电系统是毫米波/亚毫米波传感器的关键组成部分。阐述了毫米波/亚毫米波准光系统的基本设计理论与方法;归纳分析了常用准光无源器件的种类、作用及设计流程等相关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出三类能够实现双极化接收功能、双模复合工作的准光馈电系统,并详细描述其工作原理。最终,通过仿真优化设计出与馈电系统相对应的毫米波频段双反射面天线,并采用固定副面、主面机械扫描的形式实现了传感器波束±10°的空域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亚毫米波 准光系统 高斯波束 双极化馈电 多模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与PIM混合方法的基站天线波束赋形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永忠 赵志远 王元源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基站天线的波束赋形设计是提高移动通信系统信道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将投影迭代法和遗传算法应用到板状振子型基站天线的计算中,实现基站天线的快速优化设计。首先把振子形式假设为条带形状,对振子和底板均采用RWG基函数展开,得到传统... 基站天线的波束赋形设计是提高移动通信系统信道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将投影迭代法和遗传算法应用到板状振子型基站天线的计算中,实现基站天线的快速优化设计。首先把振子形式假设为条带形状,对振子和底板均采用RWG基函数展开,得到传统矩量法的矩阵方程,然后通过投影迭代逐步修正未知电流,进而求得天线的远场方向图与天线尺寸的关系,最后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优化设计了斜极化基站天线的波束赋形。实验结果与设计结果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站天线 矩量法 投影迭代法 遗传算法 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针激励的介质层加载柱面共形微带天线的格林函数研究
7
作者 王元源 谢拥军 陈博韬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7,共9页
柱面分层结构,尤其是加载介质层的圆柱微带结构对于共形天线及天线罩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严格的全波方法推导出适合于数值计算的介质层加载柱面共形微带结构的谱域格林函数,并首次导出此结构下沿细探针的径向电流源产生的... 柱面分层结构,尤其是加载介质层的圆柱微带结构对于共形天线及天线罩的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严格的全波方法推导出适合于数值计算的介质层加载柱面共形微带结构的谱域格林函数,并首次导出此结构下沿细探针的径向电流源产生的入射场的具体形式.最终,在此格林函数基础上,应用矩量法计算出天线的表面电流.数值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 柱面共形微带天线 介质覆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深宽比的TSV制作与填充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余成昇 许高斌 +2 位作者 陈兴 马渊明 展明浩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7,共5页
硅通孔技术是三维集成电路中堆叠芯片实现互连的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TSV的制作与填充技术,通过优化ICP刻蚀工艺,实现了上口尺寸14.41μm、下口尺寸8.83μm、深度331.0μm、深宽比大于20:1的高深宽比通孔的制作;利用LPCVD... 硅通孔技术是三维集成电路中堆叠芯片实现互连的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TSV的制作与填充技术,通过优化ICP刻蚀工艺,实现了上口尺寸14.41μm、下口尺寸8.83μm、深度331.0μm、深宽比大于20:1的高深宽比通孔的制作;利用LPCVD工艺在通孔内沉积的重掺杂多晶硅作为电极引线实现电气互连,并对通孔进行了电阻特性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通孔阻值约为25Ω,通孔互连的电学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通孔 ICP刻蚀 LPCVD 重掺杂多晶硅 高深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械轮式角振动陀螺气体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奥运 凤瑞 +2 位作者 庄须叶 徐大诚 郭述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8,共5页
轮式角振动陀螺气体阻尼效应是影响其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在充分研究轮式角振动陀螺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创建了角振动陀螺驱动模态滑膜阻尼数学解析模型,并给出了改进解析模型。利用有限差分算法求解极坐标系下雷诺方程,建立了敏感模态... 轮式角振动陀螺气体阻尼效应是影响其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在充分研究轮式角振动陀螺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创建了角振动陀螺驱动模态滑膜阻尼数学解析模型,并给出了改进解析模型。利用有限差分算法求解极坐标系下雷诺方程,建立了敏感模态压膜阻尼简化分析模型。在5 Pa到10~5Pa压强范围内,进行了简化分析模型计算,同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与ANSYS仿真结果的比对。理论模型计算与仿真结果表明,敏感模态压膜阻尼是轮式角振动陀螺气体阻尼的主要产生机制。进而,从结构设计和控制电路的角度,给出了减小气体阻尼效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轮式角振动陀螺 滑膜阻尼 压膜阻尼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配置高精度数控振荡器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亚宁 王宁 +5 位作者 张磊 王少轩 赵忠惠 张紫乾 刘成玉 汪健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3,共4页
针对数字振荡器单元,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实现方法设计了一种可变频高精度数控振荡器。从速度、面积和功耗等方面折中考虑,给出了设计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数控振荡器可实现较宽范围的频率带宽,步长控制... 针对数字振荡器单元,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实现方法设计了一种可变频高精度数控振荡器。从速度、面积和功耗等方面折中考虑,给出了设计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数控振荡器可实现较宽范围的频率带宽,步长控制在0.01 Hz数量级,输出信噪比可达70 dB以上,采用SMIC 0.13μm CMOS工艺流片,系统工作速度可达80 MHz,面积为0.183 mm2,为波形发生器提供另外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振荡器信噪比 频率控制字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型的双极化共形天线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道军 尹应增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8-61,共4页
设计了一种小型的双极化共形天线,该天线由四个倒F天线和一对差分微带线功分器组成,其中,四个倒F天线等间距顺序排列在环形介质板上,相对位置上的倒F天线通过差分馈电产生双线极化。采用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 17对该天线进行了设计... 设计了一种小型的双极化共形天线,该天线由四个倒F天线和一对差分微带线功分器组成,其中,四个倒F天线等间距顺序排列在环形介质板上,相对位置上的倒F天线通过差分馈电产生双线极化。采用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 17对该天线进行了设计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工作在495 MHz^505 MHz频带内满足驻波比小于2,在工作带宽内实现了双线极化辐射特性,并且具有稳定的增益。天线主体尺寸为0.25λ×0.25λ×0.11λ(λ表示中心频率在自由空间中的波长),有效地实现了小型化。此外,文中提出的天线采用共形设计,天线附着在圆柱形腔体壁上,几乎不占用腔体内部空间,更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统中,对于多天线系统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F天线 共形 双极化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初相注入式快速符号同步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道军 陈晓波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69,共5页
在非合作信号分析中,接收机的采样频率通常与发送信号的符号速率之间不存在整数或者近似整数倍的关系,且要求定时同步捕获时间短。文中借助符号速率估计算法的结果对数控振荡器(NCO)进行初始化,利用NCO实现基带信号的采样率变换,从而满... 在非合作信号分析中,接收机的采样频率通常与发送信号的符号速率之间不存在整数或者近似整数倍的关系,且要求定时同步捕获时间短。文中借助符号速率估计算法的结果对数控振荡器(NCO)进行初始化,利用NCO实现基带信号的采样率变换,从而满足平方滤波算法对过采样率为整数的要求,并由平方滤波算法得到时钟初相的估计值,实现了Gardner算法下时钟初相的注入,使得定时环路快速入锁。文中对初相注入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公式推导、计算机仿真和工程应用介绍,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同步 初相注入 平方滤波算法 内插 GARDNE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中的电磁兼容(EMC)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江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233-237,共5页
介绍了集成电路的EMC问题和EMC设计方法,重点论述了在集成电路研制过程中,在电路、版图、封装设计各个阶段EMC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 集成电路 电磁兼容 芯片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嵌入式存储器内建自修复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盼 王健 +1 位作者 朱芳 焦贵忠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49-1754,共6页
嵌入式存储器的内建自测试及修复是提高SoC芯片成品率的有效办法。详细描述了存储器良率的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Mentor公司Tessent工具的存储器修复结构。该结构采用了冗余修复及电可编程熔丝eFuse硬修复的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及... 嵌入式存储器的内建自测试及修复是提高SoC芯片成品率的有效办法。详细描述了存储器良率的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Mentor公司Tessent工具的存储器修复结构。该结构采用了冗余修复及电可编程熔丝eFuse硬修复的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及可行性,已多次应用在实际项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 嵌入式存储器 内建自测试 内建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低噪声MEMS陀螺仪电容读出电路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兴刚 龙善丽 刘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91-1195,共5页
在研究电容式微机械陀螺信号通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电容式读出电路精度的各种非理想因素并进行了量化计算,设计了一款低噪声电容读出电路。该芯片采用高频调制原理实现了低频噪声的转移,同时提出了一款具有高电源抑制比的低... 在研究电容式微机械陀螺信号通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电容式读出电路精度的各种非理想因素并进行了量化计算,设计了一款低噪声电容读出电路。该芯片采用高频调制原理实现了低频噪声的转移,同时提出了一款具有高电源抑制比的低噪声运算放大器,采用连续时间的电容读出方法研制了微机械陀螺ASIC电路。该芯片采用0.5μm CMOS工艺,芯片面积为3.5mm×3.4 mm,测试结果表明,该单片ASIC的输出级噪底为-117 dB,当陀螺仪量程为±300°/s时,分辨率可以达到0.0003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陀螺仪 低噪声 解调 电荷放大器 读出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彻引信高g值惯性开关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建新 程翔 张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7-921,共5页
针对侵彻战斗部由引信控制靶后起爆与控制自适应炸点的问题,提出一种新方法,采用冗余弹簧振子结构的惯性开关提供的闭合信号作为控制器感知信号。基于对弹簧振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总结了在半正弦脉冲加速度信号下质量块的运动轨迹与... 针对侵彻战斗部由引信控制靶后起爆与控制自适应炸点的问题,提出一种新方法,采用冗余弹簧振子结构的惯性开关提供的闭合信号作为控制器感知信号。基于对弹簧振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总结了在半正弦脉冲加速度信号下质量块的运动轨迹与加速度脉冲的关系。设计了一种感知侵彻过程中弹体状态的惯性开关,并通过ADAMS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对所设计的惯性开关进行了实弹侵彻单层和多层混凝土靶试验。采集到了侵彻过程中的加速度信号及与之对应的惯性开关状态信号。试验数据表明:惯性开关能够可靠感知弹体入靶及出靶信息,可作为引信的冗余炸点控制依据,提高起爆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引信 惯性开关 弹簧振子 炸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增益转发在雷达干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道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76,共3页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雷达对抗系统的干扰样式不断进步,从最初的噪声压制干扰发展到相参灵巧干扰。转发式干扰作为一种高效的干扰样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雷达对抗系统。文中以雷达干扰中的转发式干扰为背景,提出了恒增益转发的概念,...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雷达对抗系统的干扰样式不断进步,从最初的噪声压制干扰发展到相参灵巧干扰。转发式干扰作为一种高效的干扰样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雷达对抗系统。文中以雷达干扰中的转发式干扰为背景,提出了恒增益转发的概念,将其与恒功率的传统干扰机进行了优缺点对比,并对系统转发增益这一关键指标进行了理论推导和计算,从而对典型作战对象进行了有效性分析,最后对恒增益转发干扰系统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扰 转发干扰 恒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仿真系统设计
18
作者 张婕 高亮亮 王益利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6,共3页
为了加快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化进程,并对其设计过程提供辅助与验证的有效手段,文中基于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系统,提出了一套数字化、可视化仿真系统,并从功能作用、设计流程、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等方面论证其设计方案与可实... 为了加快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化进程,并对其设计过程提供辅助与验证的有效手段,文中基于反坦克导弹连指挥控制系统,提出了一套数字化、可视化仿真系统,并从功能作用、设计流程、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等方面论证其设计方案与可实施性。结果表明该设计清晰合理,能够提高指挥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坦克导弹武器 指挥控制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