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研究与测试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小荣 郭锡玖 +4 位作者 吴景龙 赵永林 刘全 康君 董晓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6-671,共6页
针对大型汽轮发电机接入串补输电系统面临的次同步谐振问题,研制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generator terminal subsynchronous dampingcontroller,GTSDC)。它由多模态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和基于链式结构的高压大容... 针对大型汽轮发电机接入串补输电系统面临的次同步谐振问题,研制出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generator terminal subsynchronous dampingcontroller,GTSDC)。它由多模态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和基于链式结构的高压大容量电流跟踪变流器构成,通过向机组定子侧注入幅值和相位可控的扭振模态互补频率的电流,实现抑制轴系扭振的目标。阐述GTSDC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研发一套等效容量为10 MVA、输出电压为22 kV的装置,并在上都电厂660 MW机组上进行现场参数整定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GTSDC能大幅提高扭振模态阻尼并有效抑制持续激励引发的强迫性轴系扭振,为解决次同步谐振和振荡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模态阻尼 电流跟踪控制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规模化储能集成技术进展
2
作者 丁煊涛 焦立峰 +4 位作者 郭峃峄 朱春宇 盛楠 李军义 杨慧军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2,共11页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向清洁、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核电作为替代化石燃料的关键基荷电源,对能源结构转型至关重要。介绍了核电规模化储能集成技术的关键进展,重点分析了热储、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等技术与核电耦合的模式及其提升核电站...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向清洁、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核电作为替代化石燃料的关键基荷电源,对能源结构转型至关重要。介绍了核电规模化储能集成技术的关键进展,重点分析了热储、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等技术与核电耦合的模式及其提升核电站性能的潜力;探讨了储能技术与核电站耦合的不同方式,包括传热、机械和电力耦合,并讨论了这些方式对核电厂运行的影响;此外,提出了储能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案,例如汽轮机冗余设计和换热器式储能设计。研究指出,储能技术的发展将为核电站提供更多的灵活性技术选择,有助于核电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储能技术 系统集成 灵活性 能源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300MW亚临界汽轮机高压隔板导流环脱落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冰心 韩志勇 +2 位作者 骆贵兵 刘丽春 张志博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306,278,共5页
某300MW亚临界汽轮机运行期间出现调节级压力升高17%~20%、轴向位移增大等异常情况,无法满足机组满负荷运行要求。揭缸检查发现高压第二级隔板外导流环与隔板连接的连接螺栓全部断裂,脱落的导流环堵塞隔板进汽通道,通流面积减小导致调... 某300MW亚临界汽轮机运行期间出现调节级压力升高17%~20%、轴向位移增大等异常情况,无法满足机组满负荷运行要求。揭缸检查发现高压第二级隔板外导流环与隔板连接的连接螺栓全部断裂,脱落的导流环堵塞隔板进汽通道,通流面积减小导致调节级压力升高。通过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金相检验以及运行工况等分析导流环螺栓断裂原因,结果表明:螺栓为金属疲劳断裂;螺栓材质在部分工况下无法满足机组运行期间调节级后最高温度要求,使用温度裕度偏低;运行期间隔板变形将对螺栓产生剪切力。为避免此类型机组再次出现导流环脱落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节级压力 隔板导流环 紧固螺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辅助汽水系统定量分析的通用模型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海平 刘吉臻 +1 位作者 张春发 石维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8-102,共5页
以质量单元为基础,通过严谨的数学推演,提出了火电机组辅助汽水系统定量分析计算的通用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辅助汽水系统组成特点,具有分析与计算方便、简洁、准确性高、通用性强等特点;不仅为编制通用的热力系统计算软件提供了依据,... 以质量单元为基础,通过严谨的数学推演,提出了火电机组辅助汽水系统定量分析计算的通用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辅助汽水系统组成特点,具有分析与计算方便、简洁、准确性高、通用性强等特点;不仅为编制通用的热力系统计算软件提供了依据,而且为火电机组的节能降耗,特别是辅助汽水系统的定量分析计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水系统 火电机组 通用模型 定量分析 分析计算 质量单元 组成特点 计算软件 热力系统 节能降耗 理论基础 准确性 通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烟气潜热和凝结水回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5
5
作者 熊英莹 谭厚章 +3 位作者 许伟刚 张方炜 李英伟 王自宽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81,共5页
介绍了使用氟塑料换热器回收大型火电厂烟气潜热和凝结水的试验研究.火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出口温度为50~55℃的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其烟气水蒸气浓度为12%~18%.烟气中的水蒸气携带大量潜热,降低了锅炉效率.拟在脱硫系统出口烟道中加装冷... 介绍了使用氟塑料换热器回收大型火电厂烟气潜热和凝结水的试验研究.火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出口温度为50~55℃的饱和或过饱和烟气,其烟气水蒸气浓度为12%~18%.烟气中的水蒸气携带大量潜热,降低了锅炉效率.拟在脱硫系统出口烟道中加装冷凝换热回水装置(换热器),以实现高水分烟气的深度凝结,回收大量水分,同时回收气化潜热.为此,在某褐煤电厂搭建中试试验系统,抽取实际烟气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当烟气温度降低9~10℃,将结果折算到全烟气量(2500000 m3/h,标准状态,下同),可以回收凝结水92.25 t/h,回收热量226.97 GJ/h;该系统可实现褐煤机组湿法脱硫零耗水,这对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湿法脱硫 氟塑料 换热器 回收 凝结水 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多模态SSR的机理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27
6
作者 谢小荣 刘世宇 +2 位作者 张树卿 郭锡玖 李英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0-14,共5页
一些新建的大型煤电基地由于采用较高固定串补度的厂对网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模式,所引发的多模态次同步谐振(SSR)正成为威胁机组安全和电网稳定的现实难题。以上都电厂串补输电工程(二期)为例,阐述多模态SSR的发生机理,分析采用附加励磁... 一些新建的大型煤电基地由于采用较高固定串补度的厂对网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模式,所引发的多模态次同步谐振(SSR)正成为威胁机组安全和电网稳定的现实难题。以上都电厂串补输电工程(二期)为例,阐述多模态SSR的发生机理,分析采用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抑制多模态SSR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对于其他措施的特点和优势,并重点探讨SEDC研发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思路,为中国自主研发和应用SEDC设备解决SSR问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固定串补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励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都电厂SEDC提高次同步扭振阻尼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24
7
作者 郭锡玖 谢小荣 +2 位作者 刘世宇 李国宝 李英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7-100,共4页
在上都电厂4号机上进行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提高次同步扭振阻尼的现场试验,介绍了试验的基本原理、运行环境、主要内容和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励磁注入法可安全、可靠地激发轴系次同步扭振并精确测定其特征频率,SEDC能... 在上都电厂4号机上进行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提高次同步扭振阻尼的现场试验,介绍了试验的基本原理、运行环境、主要内容和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励磁注入法可安全、可靠地激发轴系次同步扭振并精确测定其特征频率,SEDC能有效改善各扭振模态的阻尼且不会对励磁系统常规调节功能(自动电压调节器/电力系统稳定器)造成不利影响。作为中国第1次以现场试验方式实证SEDC提高次同步扭振模态阻尼的效果,为自主研发和应用SEDC抑制次同步振荡/谐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次同步振荡/谐振 模态阻尼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参数的支持向量机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35
8
作者 吴景龙 杨淑霞 刘承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0-184,共5页
通过研究参数选择和支持向量机预测能力的影响,建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参数的支持向量机负荷预测系统。通过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的各项参数进行寻优预处理,找到最优的参数取值,然后,代入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中,得基于遗... 通过研究参数选择和支持向量机预测能力的影响,建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参数的支持向量机负荷预测系统。通过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的各项参数进行寻优预处理,找到最优的参数取值,然后,代入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中,得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GA-SVM)模型,利用此模型对短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研究。通过实例验证,选择河北某地区2005-03-02至2007-05-22每天各个时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选择SVM模型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GA-SVM算法得到的均方根相对误差仅为2.25%,比用SV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所得的均方根相对误差比分别低0.58%和1.93%。所提出的测试方法克服了传统参数选择方法存在的缺点(如研究者往往凭经验和有限的实验给定一组参数,而不讨论参数制定的合理性),提高了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参数优化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热工控制系统改造 被引量:39
9
作者 高林 王林 +5 位作者 刘畅 纪江明 祁海旺 周俊波 侯玉婷 王明坤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0,共6页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改革的深入,电网调峰压力不断增大,火电机组提高运行灵活性,参与深度调峰运行,逐渐成为未来火电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全面分析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面临的热工控制领域各方面的局限,从基础逻辑优化、...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改革的深入,电网调峰压力不断增大,火电机组提高运行灵活性,参与深度调峰运行,逐渐成为未来火电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全面分析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面临的热工控制领域各方面的局限,从基础逻辑优化、低负荷稳燃控制、变负荷速率提升、脱硝排放的全过程控制及考虑设备寿命的优化控制等方面,给出了深度调峰控制系统改造的潜在技术方案。超临界与亚临界机组的实践经验表明,深度调峰控制技术改造需要全面统筹考虑,机组可实现25%Pe^30%Pe及以上负荷全程协调控制,综合变负荷速率可以提高到2%Pe/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性 火电机组 深度调峰 热工控制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系统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知翔 周岩 +3 位作者 贾兆鹏 徐党旗 张广才 韩建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2,共6页
针对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经常出现的低温省煤器解列后暖风器无法投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离式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系统,该系统中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为2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利用7段抽汽来加热暖风器,降低了暖风器热源的品位,同... 针对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经常出现的低温省煤器解列后暖风器无法投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离式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系统,该系统中低温省煤器与暖风器为2个相互独立的系统,利用7段抽汽来加热暖风器,降低了暖风器热源的品位,同时喷淋系统吸收了部分乏汽的热量,增加了节煤量。以内蒙古某600 MW机组的应用方案为例,对分离式系统、联合系统与纯低温省煤器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式系统比纯低温省煤器系统节煤量大1.46 g/(k W·h),比联合系统节煤量大0.46 g/(kW·h);分离式系统负荷越低,节能效果越明显;喷淋系统环境温度越高节煤量越大,负荷降低后节煤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省煤器 暖风器 分离式系统 喷淋系统 节煤量 7段抽汽 乏汽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对励磁系统常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世宇 谢小荣 +3 位作者 张东辉 郭锡玖 李英伟 张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62,共5页
内蒙古上都电厂由于采用固定串补面临次同步谐振(SSR)威胁,通过技术经济论证,拟实施以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方案。SEDC属于励磁系统的附加控制,其控制输出与励磁系统常规控制输出叠加,在励磁电压上形成次同步频率分量... 内蒙古上都电厂由于采用固定串补面临次同步谐振(SSR)威胁,通过技术经济论证,拟实施以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为核心的综合治理方案。SEDC属于励磁系统的附加控制,其控制输出与励磁系统常规控制输出叠加,在励磁电压上形成次同步频率分量,进而产生次同步频率阻尼电磁转矩以抑制SSR。分析并避免SEDC对励磁系统常规功能的影响是SEDC方案工程实施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置SEDC限幅及增益,系统稳态、暂态下,SEDC均不会对励磁系统常规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自动电压调节器 电力系统稳定器 强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空冷和直接空冷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新宇 史建良 +3 位作者 李国宝 刘海鹰 尚卫军 陈胜利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22,共4页
介绍了北方地区发电机组空冷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比较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技术特点和投资分析,得出间接空冷系统在运行维护和技术经济性上有着较多优势,如机组运行稳定性及夏季运行安全性均较好,基本无噪音,容易清洗等。采用国产化大... 介绍了北方地区发电机组空冷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比较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的技术特点和投资分析,得出间接空冷系统在运行维护和技术经济性上有着较多优势,如机组运行稳定性及夏季运行安全性均较好,基本无噪音,容易清洗等。采用国产化大型间接空冷系统可提高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 间接空冷 表面式凝汽器 混合式凝汽器 散热器 背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冷凝汽器积灰干式吹扫系统现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波 杨善让 +8 位作者 张纲 张宏宇 张海林 蒋静江 刘志超 王文忠 洪海清 马士全 胡亚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28-35,9,共8页
直冷系统以节水率达69%-84%而在燃煤电站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风沙大的干旱地区,若清洗不及时,空冷凝汽器则因积灰而使排汽背压升高8kPa甚或以上,机组煤耗因而升高10-15g/(kW·h),污染排放亦随之增大,而及时清洗所需的水资源又为环... 直冷系统以节水率达69%-84%而在燃煤电站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风沙大的干旱地区,若清洗不及时,空冷凝汽器则因积灰而使排汽背压升高8kPa甚或以上,机组煤耗因而升高10-15g/(kW·h),污染排放亦随之增大,而及时清洗所需的水资源又为环境所限。对此,该文设计了一种以压缩空气代替高压除盐水的干式吹扫系统,并在某600MW直冷机组单排翅片管空冷凝汽器上进行了两种清洗方式的比较实验。文中介绍了干式吹扫系统的构成、实验内容及结果,拟定了吹扫效果评价方法,建立了灰垢热阻与排汽背压的定量关联,并据以比较了干式吹扫与水洗在同一清洗周期内累计清洗效果。结果表明:干式吹扫年节水量为1.47kg/m^2,累计平均背压降低1.7kPa,机组发电煤耗降低约2.5g/(kW·h),实现了节水、节能和减排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凝汽器 干式吹扫 灰垢热阻 清洗周期 累计平均背压 发电煤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38
14
作者 张学延 史建良 李德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共6页
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某些振动问题,如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大、高负荷工况高中压转子轴承突发性振动、发电机转子不稳定振动和集电小轴稳定轴承振动大等,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国产600MW机组的振动特征... 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某些振动问题,如低压转子轴承座振动大、高负荷工况高中压转子轴承突发性振动、发电机转子不稳定振动和集电小轴稳定轴承振动大等,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国产600MW机组的振动特征和振动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了振动处理过程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W汽轮发电机组 振动 动平衡 蒸汽激振 结构动刚度 动静碰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烟气脱硝系统运行全过程数据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梁俊杰 张战锋 +4 位作者 周健 鲍强 卢承政 李斌 朱德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3-99,共7页
通过对多台机组脱硝系统运行数据的汇总分析,指出不同燃烧方式以及运行控制方式下,脱硝系统出口氨逃逸存在差异,导致空气预热器等下游设备硫酸氢铵(ABS)堵塞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从锅炉燃烧、脱硝设备、烟气流动与混合等方面进行全过... 通过对多台机组脱硝系统运行数据的汇总分析,指出不同燃烧方式以及运行控制方式下,脱硝系统出口氨逃逸存在差异,导致空气预热器等下游设备硫酸氢铵(ABS)堵塞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从锅炉燃烧、脱硝设备、烟气流动与混合等方面进行全过程优化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针对脱硝系统超低排放改造后集中出现的空气预热器ABS堵塞等次生问题,建议采用全过程管理理念,从源头控制氨逃逸,提高脱硝系统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硫酸氢铵 氨逃逸 NOx平衡质量浓度 氨氮摩尔比 喷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20
16
作者 谢小荣 郭锡玖 +6 位作者 吴景龙 李国宝 张涛 李英伟 蒋晓荣 刘平 刘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2,共6页
在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上进行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excitation damping control,SEDC)抑制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的现场试验,介绍试验的运行环境、操作内容和主要结果。试验表明: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存... 在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上进行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excitation damping control,SEDC)抑制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的现场试验,介绍试验的运行环境、操作内容和主要结果。试验表明: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存在SSR风险,尤其是模态2在3/4台机并网运行、上承1回线方式下会出现发散现象,危及机网安全;而SEDC能显著提高扭振模态阻尼,加快SSR收敛速度,有效抑制SSR发散;试验涵盖了各种运行方式和操作,表明SEDC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现场实测和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他们之间是吻合的。这是国内第1次以现场试验方式验证串补输电系统的SSR发散风险和SEDC的抑制效果,为SED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进一步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次同步谐振 串补输电系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国宝 张明 +3 位作者 郭锡玖 李英伟 谢小荣 刘世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8,共4页
在深入分析次同步谐振(SSR)阻尼特性和故障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上都电厂二期工程面临的潜在SSR问题,重点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和扭应力继电器(TSR)相结合的解决方案,采用特征值分析和电磁暂态时域仿真方法验算了方案的有效性。结... 在深入分析次同步谐振(SSR)阻尼特性和故障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上都电厂二期工程面临的潜在SSR问题,重点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和扭应力继电器(TSR)相结合的解决方案,采用特征值分析和电磁暂态时域仿真方法验算了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SEDC能大幅度提高汽轮-发电机组3个扭振模态的阻尼,并在大多数运行方式下抑制可能引发的SSR,极少数运行方式下可通过TSR配合切机来解决SSR问题,以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和机组的安全性。采用SEDC控制与TSR保护相结合的方案解决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的SSR问题是切实、有效和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固定串联补偿 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扭应力继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效极性分子吸附剂用于汽轮机油再生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娟 孟瑞钧 +2 位作者 李卫国 唐金伟 常治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122,共4页
介绍强效极性分子吸附剂的吸附原理,采用强效极性分子吸附剂对某电厂运行后的汽轮机油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吸附再生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处理后汽轮机油颜色变浅,油质透明,无油泥析出,油的破乳化度、酸值恢复至新油水平,氧化安定性得... 介绍强效极性分子吸附剂的吸附原理,采用强效极性分子吸附剂对某电厂运行后的汽轮机油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吸附再生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处理后汽轮机油颜色变浅,油质透明,无油泥析出,油的破乳化度、酸值恢复至新油水平,氧化安定性得以提高。由此证明,将强效极性分子吸附剂制作成滤芯,用于汽轮机油的在线再生处理,可对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效极性分子吸附剂 汽轮机油 再生 油泥 破乳化度 酸值 旋转氧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3种典型布风板风帽阻力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20
19
作者 冯冰潇 缪正清 +3 位作者 潘家泉 于忠义 张民 郑殿斌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布风板风帽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装置,风帽的阻力设计是风帽设计的基础.建立了风帽试验台,研究了钟罩式、Γ型和箭头型3种典型结构风帽的阻力系数,并定性比较了3类风帽的优缺点.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循环流化床锅炉 风帽 阻力系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油急剧劣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娟 安锦民 +1 位作者 刘杰 李烨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某电厂3号机组汽轮机油仅运行3个月就严重劣化变质,为此进行了油质分析、旋转氧弹试验。结果表明,劣化的主要原因是新油抗氧化性能很差;更换新油后系统中残留的劣化产物导致新换油的破乳化度降低。对此,使用QZZ-6汽轮机油再生设备在运... 某电厂3号机组汽轮机油仅运行3个月就严重劣化变质,为此进行了油质分析、旋转氧弹试验。结果表明,劣化的主要原因是新油抗氧化性能很差;更换新油后系统中残留的劣化产物导致新换油的破乳化度降低。对此,使用QZZ-6汽轮机油再生设备在运行中进行油处理后,彻底消除了油系统残余有机酯及油泥对油的不良影响。建议电厂在新油验收时进行旋转氧弹试验,以旋转氧弹值大于300 min标准进行验收,确保新油的抗氧化性能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油 抗氧化性能 破乳化度 旋转氧弹 再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