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果(金)铜矿带Cu品位分形特征与多阶段富集过程
1
作者 袁庆晗 詹德光 +4 位作者 苏本勋 秦克章 何玉军 李帅 郭琪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31-2739,共9页
中非成矿带由刚果(金)铜矿带和赞比亚铜矿带组成,是全球最大的沉积岩容矿型铜钴矿床富集区,然而其成因模式依然存在争议。为进一步约束其成矿机制,本文聚焦刚果(金)铜矿带内一个典型矿体,选取特征含矿层位矿山亚群内D.Strat、RSF、RSC... 中非成矿带由刚果(金)铜矿带和赞比亚铜矿带组成,是全球最大的沉积岩容矿型铜钴矿床富集区,然而其成因模式依然存在争议。为进一步约束其成矿机制,本文聚焦刚果(金)铜矿带内一个典型矿体,选取特征含矿层位矿山亚群内D.Strat、RSF、RSC三个岩性单元,应用幂指数法计算、对比了不同层位中Cu品位空间分布在平行和垂直于沉积层理两个方向上的分形特征。结果显示D.Strat层内的Cu品位主要在平行于沉积层理方向上表现出显著的分形特征,而RSF和RSC层内的Cu品位则主要在垂直于沉积层理方向上呈现出明显分形特征。结合成矿带内的岩性特征、矿化样式、成矿年代学结果及现有成矿模型,D.Strat层内平行于层理的分形聚集特征可能为早期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的、受岩性层理强烈控制的原生矿化作用的空间体现,而RSF与RSC层内垂直层理的分形特征,则指示了后期卢菲利安造山期构造-热液活动的影响,反映了成矿流体沿特定通道对早期矿化进行了具有跨层改造特征的叠加作用。不同地层单元中Cu品位分布的分形特征差异,为理解刚果(金)铜矿带复杂的、多阶段的成矿过程提供了新的空间维度证据,为沉积-改造成矿模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深化了对这一世界级矿带成矿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容矿型铜矿 Cu品位 分形 成矿过程 刚果(金)铜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和冻融作用影响下挂帮矿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
2
作者 田小龙 张春阳 +1 位作者 段文权 胡凯兵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0,共8页
为了揭示爆破振动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寒区挂帮矿边坡失稳机制,提出1种冻融参数折减与爆破荷载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某铁矿构建FLAC3D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冻融参数动态折减与爆破荷载叠加,对比分析无爆破扰动、单独冻融影响、单独爆... 为了揭示爆破振动与冻融循环耦合作用下寒区挂帮矿边坡失稳机制,提出1种冻融参数折减与爆破荷载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某铁矿构建FLAC3D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冻融参数动态折减与爆破荷载叠加,对比分析无爆破扰动、单独冻融影响、单独爆破扰动和冻融爆破耦合下边坡岩体的位移、应力和塑性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对位移增量的影响(0.44 mm)高于冻融作用(0.34 mm);在二者耦合作用下位移增量达到0.50 mm,且塑性区范围扩大了12%~18%,加剧了岩体的损伤。研究结果证实冻融和爆破振动耦合下的渐进损伤效应,提出的耦合数值计算方法可为寒区边坡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挂帮矿开采 边坡稳定性 数值模拟 岩石冻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矿用卡车的技术进展与应用现状
3
作者 段文权 陈冲 +4 位作者 马俊生 赵辉军 郭其林 国仕磊 王斌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2,共9页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矿业追求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探究电动矿用卡车的发展态势,为其在矿业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通过梳理电动矿卡的全球及区域市场现状,分析不同地区的市场差异与政策驱动;探究电池、充电、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分...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矿业追求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探究电动矿用卡车的发展态势,为其在矿业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通过梳理电动矿卡的全球及区域市场现状,分析不同地区的市场差异与政策驱动;探究电池、充电、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分析现有技术的进展、局限及新型技术的发展潜力,同时探讨充电基础设施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通过列举紫金山铜金矿、Boliden矿山等多个露天和地下矿山的应用实例,总结其技术特点与运营效益。结果表明:电动矿卡相较于传统柴油矿卡,运营成本可降低50%~60%,碳排放减少25%以上,且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是矿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技术路径;对于矿山企业,应优先在短途重载、往返频率高的场景部署电动矿卡,并积极探索“车电分离”等创新作业模式。尽管当前在电池续航、充电设施、初始投资等方面存在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产业生态完善和政策支持,这些问题将逐步解决。未来,电动矿卡有望在全球广泛应用,推动矿业向智能化、无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矿卡 充电与换电技术 碳中和 绿色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铜-钴矿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添 徐敬元 +8 位作者 姚刚 张书琛 童雄 邱冠周 王振堂 刘仕统 孙欣 刘殿文 王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22-3435,共14页
刚果(金)地处中南部非洲,闻名世界的铜矿带主要埋藏于该国境内西南部地区。本文对刚果(金)的铜-钴资源赋存状况、中外企业在刚果(金)的投资及其生产工艺技术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刚果(金)铜-钴资源储量巨大,主要以孔雀石、水钴矿... 刚果(金)地处中南部非洲,闻名世界的铜矿带主要埋藏于该国境内西南部地区。本文对刚果(金)的铜-钴资源赋存状况、中外企业在刚果(金)的投资及其生产工艺技术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刚果(金)铜-钴资源储量巨大,主要以孔雀石、水钴矿等氧化矿和黄铜矿、硫铜钴矿等硫化矿形式存在,目前各大铜钴矿业企业主要生产铜钴精矿、阴极铜、粗铜和氢氧化钴等产品。紫金矿业、洛阳钼业、中铁资源、北方矿业等中资企业及嘉能可、欧亚资源等外资企业因矿储丰富、工艺成熟、设备先进而发展良好。在生产工艺方面,本文对纯湿法、湿法火法结合、选冶结合等三种工艺技术进行了论述,可为国内矿业企业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坚持矿业开发"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金) 铜-钴矿 企业发展 选冶工艺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处理金矿生物预氧化 被引量:7
5
作者 谭巧义 高立强 +5 位作者 贾先兵 贾炎 孙和云 牛晓鹏 赵海平 阮仁满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某金矿石中黄铁矿含量5.31%、氧化率6.02%,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27.78%,属典型的低品位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为评估生物堆浸预氧化工艺对该矿石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开展了直接氰化试验、生物搅拌预氧化-氰化试验和生物柱浸预氧化-氰化试... 某金矿石中黄铁矿含量5.31%、氧化率6.02%,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27.78%,属典型的低品位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为评估生物堆浸预氧化工艺对该矿石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开展了直接氰化试验、生物搅拌预氧化-氰化试验和生物柱浸预氧化-氰化试验,考察了黄铁矿氧化率和金浸出率的关系以及温度对黄铁矿氧化率和金浸出率的影响。生物柱浸试验获得良好指标:原生矿破碎至D80=5.5 mm,在室温条件下(8~30℃)预氧化221 d后,黄铁矿氧化率52.30%,金的浸出率为62.70%,氰化渣金品位为0.47 g/t,较直接氰化浸出金浸出率(27.78%)提高34.9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 生物预氧化 黄铁矿 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配位化学模型、溶液化学计算和扩展的DLVO理论在浮选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海平 刘志伟 +6 位作者 刘敬智 胡学平 段文权 高立强 于梓丰 贾炎 阮仁满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10,共13页
当把实验室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时,经常发现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得浮选研究,尤其是纯矿物研究的实用性大大降低,造成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浮选过程的复杂性,研究中不仅要关注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化... 当把实验室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时,经常发现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得浮选研究,尤其是纯矿物研究的实用性大大降低,造成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浮选过程的复杂性,研究中不仅要关注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化学原理,还需要对浮选所处的化学环境(溶液条件、伴生矿物)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近年来,随着矿物浮选配位化学模型的提出和溶液化学理论的不断完善,给实现理论研究指导实际生产的目标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收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矿物浮选配位化学模型、溶液化学计算和扩展的DLVO理论在矿物浮选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实例,从理论内容、计算过程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加以评论,以期对将来的浮选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配位化学模型 溶液化学 扩展的DLVO理论 浮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矿法氧化难处理金矿中的黄铁矿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威 谭巧义 +6 位作者 高立强 贾先兵 贾炎 孙和云 牛晓鹏 赵海平 阮仁满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0,共8页
对黄铁矿-软锰矿两矿法酸性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硫酸浓度、配矿比、反应时间、液固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单矿物最适宜的浸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甘肃某地难处理金矿的浮选金精矿预氧化-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对黄铁矿-软锰矿两矿法酸性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硫酸浓度、配矿比、反应时间、液固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单矿物最适宜的浸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甘肃某地难处理金矿的浮选金精矿预氧化-氰化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配矿质量比FeS_(2)∶MnO_(2)=1∶6,反应温度90℃,液固比6∶1,初始硫酸浓度100 g/L,预氧化时间为12 h时,锰的浸出率达到76.0%。此时,黄铁矿的氧化率达到88.2%,预氧化渣氰化处理后金浸出率达到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 预氧化 黄铁矿 二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氧化铜钴矿堆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相良 薛济来 +2 位作者 秦树辰 徐敬元 冯亚平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对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资源进行了堆浸试验研究,考察了喷淋强度、喷淋酸度和矿石粒度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淋酸度和喷淋强度对铜钴浸出速度和累计浸出率影响显著,而矿石粒度对浸出过程影响不大。确定了低品位氧化铜... 对刚果(金)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资源进行了堆浸试验研究,考察了喷淋强度、喷淋酸度和矿石粒度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淋酸度和喷淋强度对铜钴浸出速度和累计浸出率影响显著,而矿石粒度对浸出过程影响不大。确定了低品位氧化铜钴矿适宜的堆浸条件为:喷淋酸度20 g/L,喷淋强度15 L/(m^(2)·h),矿石粒度-40 mm。在此条件下,堆浸100 d,铜和钴累计浸出率分别可达90.89%和8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浸 氧化铜钴矿 低品位 喷淋强度 喷淋酸度 矿石粒度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开采扰动下巷道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武 赵兴东 +3 位作者 于文龙 秦绍龙 胡学平 于梓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3,共5页
近矿体巷道围岩稳定性与开采扰动密切相关,本文以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青龙沟北矿段深部西矿体及3280北风井回风巷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和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估算;依据矿山生产计划,建... 近矿体巷道围岩稳定性与开采扰动密切相关,本文以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青龙沟北矿段深部西矿体及3280北风井回风巷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和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估算;依据矿山生产计划,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位移规律及采动应力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深部西矿体开采工作的进行,巷道变形整体较小,并向采场方向倾斜移动;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右帮、拱肩应力集中区域与顶板应力较低区域呈顺时针转动,在开采完5个中段后后续矿体的开采对巷道周围应力分布影响较小;3280北风井回风巷道及左侧斜坡道、二者间联络道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针对千枚岩岩体质量较差应在全面了解该区域岩体质量后进行支护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巷道变形 采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基磷酸钠在卡林型金矿高效分选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海平 刘敬智 +7 位作者 胡学平 段文权 高立强 于梓丰 王辉 谭巧义 刘志伟 阮仁满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8,共9页
卡林型金矿的高效分选是金矿回收面临的重要挑战。卡林型金矿中的金以微细粒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降低了晶体的有序性。早期的研究证明:氧化后的黄铁矿和白云石间会发生同质化效应,导致颗粒间的异相团聚,从而恶化卡林型金矿的分选效果... 卡林型金矿的高效分选是金矿回收面临的重要挑战。卡林型金矿中的金以微细粒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降低了晶体的有序性。早期的研究证明:氧化后的黄铁矿和白云石间会发生同质化效应,导致颗粒间的异相团聚,从而恶化卡林型金矿的分选效果。基于黄铁矿和白云石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强化分散”的原型技术,并筛选出胺基磷酸钠来实现原型技术的应用,在实验室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浊度试验对药剂强化分散作用进行了验证,利用人工混合矿和高低品位卡林型金矿实际矿石的浮选来验证药剂在矿物分选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胺基磷酸钠的加入可实现提高精矿中Fe、Au回收率,降低MgO上浮比例的预期目标,同时将Au的富集比提高到3.5左右。结果证明:胺基磷酸钠可通过强化氧化黄铁矿和白云石颗粒的分散来提高黄铁矿和白云石间的分选效率,从而优化卡林型金矿的浮选指标,该原型技术为含黄铁矿和白云石类矿物间高效分选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相应的借鉴,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胺基磷酸钠 分选 黄铁矿 白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某高钙镁氧化铜钴矿选冶联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巴红飞 胡志强 +5 位作者 石玉臣 刘威 杨懿全 张恩普 刘新宇 熊晶晶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05-412,共8页
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含较高的钙镁杂质,直接浸出时酸耗高,经济效益较低。针对该氧化铜钴矿,进行了选冶联合试验研究。采用先浮选硫化矿后浮选氧化矿的异步浮选工艺,进行了5次粗选、2次扫选的开路和闭路浮选试验。针对原矿与浮选获得的... 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含较高的钙镁杂质,直接浸出时酸耗高,经济效益较低。针对该氧化铜钴矿,进行了选冶联合试验研究。采用先浮选硫化矿后浮选氧化矿的异步浮选工艺,进行了5次粗选、2次扫选的开路和闭路浮选试验。针对原矿与浮选获得的氧化精矿进行了浸出试验,并对不同工艺进行了浸出效率及酸耗指标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浸出工艺,采用选冶联合工艺,闭路条件下浸出酸耗降低了15.6%,铜和钴的综合回收率高达86.83%和51.72%。该联合选冶工艺适用于难处理高钙镁杂质复杂铜钴矿金属提取,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钴矿 选冶联合 浸出 浮选 降酸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无人驾驶铲运机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冰 赵辉军 +3 位作者 魏威 姜海博 谭丽龙 刘永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188,共8页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向深部发展,复杂的应力条件和恶劣的开采环境严重威胁到井下人员的安全,开采装备无人化是解决井下安全和效率问题的有效手段。结合自动驾驶和远程遥控技术,设计并应用了地下铲运机无人驾驶系统,在千米深井中实...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向深部发展,复杂的应力条件和恶劣的开采环境严重威胁到井下人员的安全,开采装备无人化是解决井下安全和效率问题的有效手段。结合自动驾驶和远程遥控技术,设计并应用了地下铲运机无人驾驶系统,在千米深井中实现了铲运机出矿作业的全流程无人化。在应用试验中,自动驾驶直线行驶的最大速度达10 km/h以上,转弯最大速度为3 km/h,远程遥控的延迟在10 ms以下。该系统可有效提高矿山生产效益、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并有助于推动我国矿山智能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远程遥控 铲运机 无人采矿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钒尾渣加压碱浸提钒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磊 曹雪娇 +1 位作者 梁新星 张伟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187,共7页
针对提钒尾渣中钒的回收与利用,提出碱法加压浸出提钒工艺,从而实现提钒尾渣中钒的浸出与提取。进行了原料分析并考察了浸出过程中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和搅拌转速对尾渣中钒、铬、硅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2... 针对提钒尾渣中钒的回收与利用,提出碱法加压浸出提钒工艺,从而实现提钒尾渣中钒的浸出与提取。进行了原料分析并考察了浸出过程中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和搅拌转速对尾渣中钒、铬、硅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20℃、氢氧化钠用量10%、液固体积质量比4~6 mL/g、时间1 h、搅拌转速400 r/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控制在50%,同时尽量减少了铬与硅的浸出,保持溶液的净化程度,为后续的萃取提钒工艺提供很好的溶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冶金 提钒尾渣 加压浸出 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安新区碳酸盐岩热储酸化压裂增产改造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赵志宏 徐浩然 +2 位作者 陈思聪 马峰 王贵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91-2699,共9页
地热井经常面临初期产能不足或运营期产能下降等生产性难题,酸化压裂作为一种柔性激发技术,是深层碳酸盐岩热储增产改造的首选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地热井向热储层注入化学压裂液,利用化学溶蚀作用来提高岩体基质孔隙率和裂隙开度。由... 地热井经常面临初期产能不足或运营期产能下降等生产性难题,酸化压裂作为一种柔性激发技术,是深层碳酸盐岩热储增产改造的首选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地热井向热储层注入化学压裂液,利用化学溶蚀作用来提高岩体基质孔隙率和裂隙开度。由于地热领域的酸化压裂工艺以借鉴油气领域的成熟经验为主,尚未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特别是针对深部热储层增产的设计方法、工艺参数优选、预测模拟、效果评价等方面缺乏理论指导。基于裂隙岩体热水力化多场耦合理论框架,通过引入裂隙刚度和最大闭合量的酸蚀修正系数,提出了考虑力学与化学耦合作用的非线性裂隙本构模型,发展了适合于深层碳酸盐岩热储酸化压裂增产改造的数值模拟方法。依托雄安新区D22井酸化压裂增产改造现场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模拟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射孔位置、质量分数、排量等酸化压裂施工参数对增产改造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深层碳酸盐岩热储酸化压裂增产改造主要发生在初始开度较高的裂隙中,且酸蚀裂隙逐渐沟通了周边高渗储层,形成了酸化改造网络;增产改造效果不仅与酸-岩反应和水压作用下裂隙开度增加量显著相关,也取决于改造后裂隙的闭合路径;射孔位置距离高渗储层越近,酸化压裂改造效果越好;高浓度、大排量的施工方案有助于形成长裂缝,有利于连通高渗储层,酸化压裂改造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碳酸盐岩热储 酸化压裂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锂资源供需展望及锂产品价格预测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浩 黄根红 +1 位作者 陈瑞英 王满仓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共11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总结了资源端主要矿企未来的生产计划,结合下游市场的发展预期,对锂资源供需情况进行了展望;此外,阐述了锂产品的历史价格走势及其变化原因,分析了国内外锂矿的生产成本,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锂的价格趋... 本文简要介绍了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总结了资源端主要矿企未来的生产计划,结合下游市场的发展预期,对锂资源供需情况进行了展望;此外,阐述了锂产品的历史价格走势及其变化原因,分析了国内外锂矿的生产成本,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锂的价格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可能影响锂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研究认为,随着资源端的积极开发,目前供需偏紧的局面将在2023年得到缓解并出现过剩,但锂资源的未来需求持续向好,预计未来数年内都将保持供需两旺的局面。预测碳酸锂价格将在2022年内保持高位震荡,2023年开始逐渐下行,并在低位维持一段时间,于2027年开始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资源 碳酸锂 资源储量 供需分析 成本分析 价格预测 不确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细泥对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燕明 杜振宝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5期28-30,41,共4页
分析了升平煤矿选煤厂煤泥粒度组成,发现浮选入料中高灰细泥含量高,增加了煤泥脱水的难度。在论述颗粒直径与浮选特性、药剂消耗关系的基础上,对选煤厂浮选精煤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说明细粒煤对浮选精煤污染严重。浮选入料细粒煤泥过多... 分析了升平煤矿选煤厂煤泥粒度组成,发现浮选入料中高灰细泥含量高,增加了煤泥脱水的难度。在论述颗粒直径与浮选特性、药剂消耗关系的基础上,对选煤厂浮选精煤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说明细粒煤对浮选精煤污染严重。浮选入料细粒煤泥过多造成了选煤厂滤饼水分、滤液浓度高,煤泥水性质恶化,过滤机吸料差,处理能力低,并针对上述问题,将原有PG78-8圆盘真空过滤机更换为GPJ-96加压过滤机对选煤厂进行了改造。改造完成后,GPJ-96加压过滤机的入料质量分数和滤液质量分数均低于PG78-8圆盘真空过滤机,且滤饼质量分数远大于PG78-8圆盘真空过滤机,可见GPJ-96加压过滤机煤泥压滤效果较好;GPJ-96加压过滤机的固体产率由原来的61.53%增加到67.06%,脱水率由原来的92.34%增加到94.86%,降低了循环水浓度,有利于生产的稳定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灰细泥 煤泥水 浮选 过滤机 固体产率 脱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XGBoost的爆破振动预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平 王亮 +1 位作者 戴勇 张春阳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爆破振动质点速度峰值(Peak particle velocity,PPV)是衡量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物造成的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提高爆破振动质点速度峰值预测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极端梯度提升... 爆破振动质点速度峰值(Peak particle velocity,PPV)是衡量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物造成的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为提高爆破振动质点速度峰值预测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的PPV预测模型,通过Matlab软件中的App Designer模块构建了相应的爆破振动预测系统。通过36组训练数据和5组测试数据,选取了最大单段炸药量、爆心距和测点至爆破工作面的高程差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对PPV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提出的SSA-XGBoost模型相较于GA-BPNN模型和BPNN模型具有更小的平均相对误差,泰勒图进一步证明了SSA-XGBoost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爆破振动速度峰值 麻雀搜索算法 极端梯度提升树 预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拜耳循环母液中钒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泽玮 张伟光 +5 位作者 梁新星 刘远 喻亮 曹雪娇 蔡震雷 胡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0-466,共7页
通过对阴离子交换树脂筛选,选择树脂D201对拜耳循环母液中钒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在树脂D201用量为3 g/L、搅拌速率为550 r/min、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30 min条件下,树脂D201的吸附率达到29.48%,吸附容量为11.5 mg/g。吸... 通过对阴离子交换树脂筛选,选择树脂D201对拜耳循环母液中钒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在树脂D201用量为3 g/L、搅拌速率为550 r/min、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30 min条件下,树脂D201的吸附率达到29.48%,吸附容量为11.5 mg/g。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对比分析空白树脂和负载树脂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树脂D201可以从拜耳循环母液中选择性吸附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D201 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拜耳循环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2D)的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贺超 崔松军 +3 位作者 王亮 许永权 邹平 王飞飞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8,共4页
以刚果(金)卡莫亚铜钴矿1#排土场边坡为研究背景,采用离散元PFC2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了排土场边坡模型,并对排土场边坡5个不同剖面进行了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排土场边坡在自然状态和含水状态下的颗粒位移变化云图。结果表明,自然状... 以刚果(金)卡莫亚铜钴矿1#排土场边坡为研究背景,采用离散元PFC2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了排土场边坡模型,并对排土场边坡5个不同剖面进行了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排土场边坡在自然状态和含水状态下的颗粒位移变化云图。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排土场边坡剖面1-1和2-2均为稳定状态;剖面3-3、4-4和5-5稳定性较差,由于岩层关系,边坡容易顺着岩层发生滑坡。含水状态下,5个边坡剖面均为不稳定状态,且边坡强度较小,降水时易发生滑坡灾害。排土场整体破坏的滑面形状为近圆弧型,因此边坡滑动模式为"圆弧型滑动"。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排土场安全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边坡工程 排土场 边坡稳定性 PFC^(2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某低氧化率铜钴矿选冶联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恩普 石玉臣 +2 位作者 张骄 张志兵 巴红飞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3,67,共4页
针对刚果(金)某铜钴矿氧化率低、直接浸出回收率低的问题,采用浮选回收硫化铜钴精矿、硫酸浸出浮选尾矿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结果表明,采用硫化矿闭路浮选得到的硫化精矿中铜品位50.81%、钴品位1.62%,铜回收率24.79%、钴回收率11.10%;... 针对刚果(金)某铜钴矿氧化率低、直接浸出回收率低的问题,采用浮选回收硫化铜钴精矿、硫酸浸出浮选尾矿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结果表明,采用硫化矿闭路浮选得到的硫化精矿中铜品位50.81%、钴品位1.62%,铜回收率24.79%、钴回收率11.10%;浮选尾矿在液固比2∶1、硫酸用量202 kg/t矿条件下常温搅拌浸出3 h,铜浸出率93.98%,钴浸出率72.44%;选冶综合回收率铜95.47%,钴75.50%,酸耗199.58 kg/t矿。与原矿直接硫酸浸出工艺相比,铜回收率提高了14.95个百分点,钴浸出率提高了6.93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矿物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钴矿 浮选 硫酸浸出 选冶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