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氯化镍、硫酸钴、硫代硫酸钠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合成系列Ni_xCo_(1-x)S_2(x=0,0.1,0.3,0.5,0.7,0.9,1.0)粉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差热分析仪(DTA)等对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粉末压片...以氯化镍、硫酸钴、硫代硫酸钠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合成系列Ni_xCo_(1-x)S_2(x=0,0.1,0.3,0.5,0.7,0.9,1.0)粉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差热分析仪(DTA)等对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粉末压片工艺将材料与锂硅合金和Li Cl-KCl(Mg O)熔盐电解质装配成单体电池,考察了Ni_xCo_(1-x)S_2正极材料中镍、钴的含量对其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3时,Ni_xCo_(1-x)S_2正极材料在100 m A/cm2恒流放电时,单体电池放电电压可以达到1.899 V,截止电压为1.5 V时比容量为276.5 m A·h/g,放电过程中单体电池内阻较低,放电性能最好.展开更多
以棕榈酸和酒石酸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双疏水链、双羧酸的新型碳酸钙表面改性剂双棕榈酰酒石酸二酯,采用氢核磁共振谱(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改性重质碳酸钙的最优条件:改性剂用量为2.0%,改性时间为55...以棕榈酸和酒石酸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双疏水链、双羧酸的新型碳酸钙表面改性剂双棕榈酰酒石酸二酯,采用氢核磁共振谱(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改性重质碳酸钙的最优条件:改性剂用量为2.0%,改性时间为55 min,改性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改性重质碳酸钙的吸油值为0.203 9 m L/g,沉降体积为0.3 m L/g,活化度达到98.58%。通过对比发现,双棕榈酰酒石酸二酯对碳酸钙的改性效果优于单链羧酸改性剂硬脂酸。展开更多
文摘以氯化镍、硫酸钴、硫代硫酸钠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合成系列Ni_xCo_(1-x)S_2(x=0,0.1,0.3,0.5,0.7,0.9,1.0)粉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差热分析仪(DTA)等对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粉末压片工艺将材料与锂硅合金和Li Cl-KCl(Mg O)熔盐电解质装配成单体电池,考察了Ni_xCo_(1-x)S_2正极材料中镍、钴的含量对其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3时,Ni_xCo_(1-x)S_2正极材料在100 m A/cm2恒流放电时,单体电池放电电压可以达到1.899 V,截止电压为1.5 V时比容量为276.5 m A·h/g,放电过程中单体电池内阻较低,放电性能最好.
文摘以棕榈酸和酒石酸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双疏水链、双羧酸的新型碳酸钙表面改性剂双棕榈酰酒石酸二酯,采用氢核磁共振谱(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改性重质碳酸钙的最优条件:改性剂用量为2.0%,改性时间为55 min,改性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改性重质碳酸钙的吸油值为0.203 9 m L/g,沉降体积为0.3 m L/g,活化度达到98.58%。通过对比发现,双棕榈酰酒石酸二酯对碳酸钙的改性效果优于单链羧酸改性剂硬脂酸。
文摘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LiMn_2O_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将正极材料、Li Si合金粉和Li_2SO_4-Li_2CO_3-Li_3PO_4-Li F四元电解质运用粉末压片工艺制备单体电池,研究正极掺杂电解质对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电解质为20%(质量分数)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放电性能。其单体电池以30 m A/cm2恒流放电,放电起始电压为2.802 V,截止电压为2 V时,放电时间达到42.48min,比容量188.7 m A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