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电池FeS_2正极丝网印刷薄膜化制备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威宏 杨少华 +2 位作者 孟锦宏 曹晓晖 马继利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6-227,233,共3页
采用丝网印刷薄膜电极制备工艺,将FeS2与电解质、导电剂混合,印至基体表面,经真空干燥,制成薄膜正极,其厚度为0.4~0.5 mm。与LiSi合金负极和LiCl-KCl低共熔电解质组成单体电池,将3个单体电池串联封装制成热电池。常温分别以45Ω和4.5... 采用丝网印刷薄膜电极制备工艺,将FeS2与电解质、导电剂混合,印至基体表面,经真空干燥,制成薄膜正极,其厚度为0.4~0.5 mm。与LiSi合金负极和LiCl-KCl低共熔电解质组成单体电池,将3个单体电池串联封装制成热电池。常温分别以45Ω和4.5Ω恒阻放电,其放电曲线平缓,峰值电压分别达到6.59 V和6.12 V,相比现有粉末压片工艺制备的电池,其单体电池峰值电压提高0.15 V。通过选用不同薄膜基体材料,可使热电池满足不同需求。初步研究表明,新工艺更能适应当前热电池大功率小型化长寿命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FeS2 薄膜正极 丝网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溶析结晶法从白炭黑废母液中回收硫酸钠 被引量:4
2
作者 郭雨 潘守华 +3 位作者 陈君华 丁志杰 程年寿 郭腾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以乙醇为溶析剂,通过过滤—中和—蒸馏浓缩—溶析结晶等工序,从白炭黑废母液中回收硫酸钠。考察了硫酸钠回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热能消耗和处理成本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的加入量对硫酸钠溶解度和蒸馏浓缩过程有着显著影响;... 以乙醇为溶析剂,通过过滤—中和—蒸馏浓缩—溶析结晶等工序,从白炭黑废母液中回收硫酸钠。考察了硫酸钠回收效果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热能消耗和处理成本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的加入量对硫酸钠溶解度和蒸馏浓缩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在蒸馏醇水比(乙醇与中性废母液的体积比)为0.27,浓缩废母液中硫酸钠质量浓度为69.27 g/L,溶析醇水比(乙醇与浓缩废母液的体积比)为1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白炭黑废母液中硫酸钠的一次回收率可达69.94%,硫酸钠产品的纯度达到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废母液 硫酸钠 溶析结晶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xCo_(1-x)S_2的水热法制备及热电池放电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坤坤 赵平 +1 位作者 杨少华 赵彦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1-1498,共8页
以氯化镍、硫酸钴、硫代硫酸钠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合成系列Ni_xCo_(1-x)S_2(x=0,0.1,0.3,0.5,0.7,0.9,1.0)粉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差热分析仪(DTA)等对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粉末压片... 以氯化镍、硫酸钴、硫代硫酸钠为反应物,通过水热法合成系列Ni_xCo_(1-x)S_2(x=0,0.1,0.3,0.5,0.7,0.9,1.0)粉体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差热分析仪(DTA)等对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粉末压片工艺将材料与锂硅合金和Li Cl-KCl(Mg O)熔盐电解质装配成单体电池,考察了Ni_xCo_(1-x)S_2正极材料中镍、钴的含量对其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3时,Ni_xCo_(1-x)S_2正极材料在100 m A/cm2恒流放电时,单体电池放电电压可以达到1.899 V,截止电压为1.5 V时比容量为276.5 m A·h/g,放电过程中单体电池内阻较低,放电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正极材料 水热合成 NixCo1-x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结晶对DNTF形貌和含铝炸药爆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姚李娜 王彩玲 +2 位作者 赵省向 戴致鑫 王海清 《爆破器材》 CAS 2015年第6期25-28,33,共5页
采用溶剂-非溶剂法重结晶预处理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通过SEM及激光粒度仪分析了预处理工艺对DNTF形貌和粒度的影响,并研究了含铝炸药的撞击感度、成型性、爆热和爆速性能。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溶剂,水为非溶剂,DNTF经重... 采用溶剂-非溶剂法重结晶预处理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通过SEM及激光粒度仪分析了预处理工艺对DNTF形貌和粒度的影响,并研究了含铝炸药的撞击感度、成型性、爆热和爆速性能。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溶剂,水为非溶剂,DNTF经重结晶预处理后,其晶体粒度变小,粒度分布变窄,晶体外形稍好,形状规则,撞击感度降低;含重结晶DNTF的含铝炸药成型密度、爆热和爆速均高于含粗品DNTF的含铝炸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DNTF含铝炸药的爆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结晶 DNTF 晶体形貌 含铝炸药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颗粒污泥PCR-DGGE图谱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宁 刘永红 +3 位作者 李佳凤 徐新生 孙飞龙 延卫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3,共6页
旨在为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开展提供指导,实验以处理果汁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对PCR—DGGE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巢式PCR对厌氧颗粒污泥内细菌与古菌进行扩增,古菌第二轮扩增时退火温度58... 旨在为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开展提供指导,实验以处理果汁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为研究对象,对PCR—DGGE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巢式PCR对厌氧颗粒污泥内细菌与古菌进行扩增,古菌第二轮扩增时退火温度58℃,延伸时间408得到的PCR产物可满足DGGE的要求;2)古菌与细菌的DGGE最优变性剂梯度分别为40%-60%和30%~45%,电泳条件均为80V,16h;3)改进的强碱硝酸银染色法为高效低污染的染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厌氧颗粒污泥 16S RDNA 古菌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SUS的空气隙传爆界面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穆慧娜 张利敏 +2 位作者 温玉全 温洋 李志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4,共4页
为研究某隔板起爆器空气隙传爆界面的可靠性,采用NESSUS软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在设计条件下该界面作用可靠度,并对影响该界面的随机变量进行敏感性和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输出装药的爆速和密度、雷管底的厚度、受主装药的临界起爆... 为研究某隔板起爆器空气隙传爆界面的可靠性,采用NESSUS软件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出在设计条件下该界面作用可靠度,并对影响该界面的随机变量进行敏感性和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输出装药的爆速和密度、雷管底的厚度、受主装药的临界起爆能量、雷管底的密度对可靠度影响较大.在选择材料及加工产品时,应保证这些参数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隙传爆界面 结构可靠性 可靠性评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式爆炸螺栓火工冲击作用解耦试验及特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燕华 温玉全 +3 位作者 李元 熊诗辉 侯会民 李志良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53-859,共7页
为了辨识剪切式爆炸螺栓冲击产生的来源,设计了有预紧力、无预紧力、无活塞剪切和仅火药燃烧四种不同状态的爆炸螺栓,实现了火药燃烧、活塞剪切薄弱面、活塞行程末端碰撞和预紧力释放四种冲击源的解耦,利用压阻加速传感器测量其在60 cm&... 为了辨识剪切式爆炸螺栓冲击产生的来源,设计了有预紧力、无预紧力、无活塞剪切和仅火药燃烧四种不同状态的爆炸螺栓,实现了火药燃烧、活塞剪切薄弱面、活塞行程末端碰撞和预紧力释放四种冲击源的解耦,利用压阻加速传感器测量其在60 cm×60 cm×1 cm的等效铝板上距冲击源中心15 cm处的响应加速度,以此计算出了各冲击源的冲击响应谱,并与整个事件的冲击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冲击源的特性不同,火药燃烧诱导的冲击主要表现为高频,而活塞剪切薄弱面和活塞行程末端碰撞引起的冲击集中在中低频。在整个频域内,预紧力释放是整个冲击响应输出的主要贡献者,大约占57.51%,而火药燃烧、活塞剪切和活塞碰撞三个冲击源的贡献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螺栓 火工分离 火工冲击 冲击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_2/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池放电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坤坤 杨少华 +1 位作者 赵平 赵彦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1-698,共8页
以氯化亚铁、硫代硫酸钠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FeS_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差热分析仪(DTA)等对FeS_2/RGO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氯化亚铁、硫代硫酸钠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FeS_2/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和差热分析仪(DTA)等对FeS_2/RGO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热反应过程中加入GO可以防止FeS_2颗粒的团聚,使FeS_2形成疏松的球状颗粒。采用Li Cl-KCl电解质,在450℃以100m A/cm^2电流密度放电时,截止1.5 V时,FeS_2/RGO比容量为314.9 mAh/g,较FeS_2高65.6 mAh/g;采用Li F-Li Cl-Li Br电解质,在500℃以100 mA/cm^2电流密度放电,截止1.5 V时,FeS_2/RGO放电比容量为302.3 mAh/g,较FeS_2高29.8 mAh/g。与FeS_2相比,加入石墨烯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单体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极化电阻相对较小,使得FeS_2/RGO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正极材料 水热法 FeS2/RG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i自支撑纳米含能薄膜制备及在热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程龙 李杰 +4 位作者 官震 余福山 朱朋 叶迎华 李永坚 《爆破器材》 CAS 2015年第5期18-22,共5页
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和光刻技术制备出成膜质量良好的Al/Ni自支撑纳米含能薄膜,并将其应用于热电池中,替代传统热电池中的锆加热剂作为热电池的热源组件。结果表明:采用Al/Ni自支撑纳米含能薄膜作为热电池中的加热剂材料能够提升热电... 采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和光刻技术制备出成膜质量良好的Al/Ni自支撑纳米含能薄膜,并将其应用于热电池中,替代传统热电池中的锆加热剂作为热电池的热源组件。结果表明:采用Al/Ni自支撑纳米含能薄膜作为热电池中的加热剂材料能够提升热电池性能;利用末端加热工艺可有效减少热电池的热损失;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激发,激活时间与输出电流密度成正比,工作时间和峰值电压与输出电流密度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i自支撑纳米含能薄膜 热电池 加热剂 末端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TATB对RDX基传爆药机械感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李娜 郑林 +2 位作者 戴致鑫 赵省向 王海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129,共3页
采用机械粉碎预处理1,3,5-三氨基之2,4,6-三硝基苯(TATB),利用水悬浮造粒工艺制备含预处理TATB的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铵,RDX)基传爆药,并与含普通TATB的传爆药进行机械感度比较,分析其感度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机械粉碎预处理的TATB... 采用机械粉碎预处理1,3,5-三氨基之2,4,6-三硝基苯(TATB),利用水悬浮造粒工艺制备含预处理TATB的黑索金(环三次甲基三硝铵,RDX)基传爆药,并与含普通TATB的传爆药进行机械感度比较,分析其感度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机械粉碎预处理的TATB颗粒表面缺陷少于普通TATB,RDX基传爆药机械感度有所降低;延长机械粉碎预处理TATB和RDX的混合时间,改善TATB在RDX颗粒表面的分布,减少了颗粒之间的空隙,更好地降低了传爆药的机械感度,提高了传爆药的制备和使用安全性,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粉碎法 TATB 机械感度 RDX基传爆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棕榈酰酒石酸二酯改性重质碳酸钙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星 胡彩霞 +2 位作者 蔡璐 马文天 冯丽珍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棕榈酸和酒石酸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双疏水链、双羧酸的新型碳酸钙表面改性剂双棕榈酰酒石酸二酯,采用氢核磁共振谱(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改性重质碳酸钙的最优条件:改性剂用量为2.0%,改性时间为55... 以棕榈酸和酒石酸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双疏水链、双羧酸的新型碳酸钙表面改性剂双棕榈酰酒石酸二酯,采用氢核磁共振谱(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改性重质碳酸钙的最优条件:改性剂用量为2.0%,改性时间为55 min,改性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改性重质碳酸钙的吸油值为0.203 9 m L/g,沉降体积为0.3 m L/g,活化度达到98.58%。通过对比发现,双棕榈酰酒石酸二酯对碳酸钙的改性效果优于单链羧酸改性剂硬脂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碳酸钙 表面改性 双链脂肪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碳纳米管负载Pd对甲醇氧化性能的研究
12
作者 王媛 陈维民 +2 位作者 朱振玉 刘欢 王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43-2344,2380,共3页
在低温条件下,以导电聚合物聚苯胺修饰的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备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手段对其进行微观结构表征,结果显示,聚苯胺修饰碳纳米管使载体表面Pd纳米粒子负载更加均匀,分散性得到改善;电化学... 在低温条件下,以导电聚合物聚苯胺修饰的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微波辅助合成法制备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手段对其进行微观结构表征,结果显示,聚苯胺修饰碳纳米管使载体表面Pd纳米粒子负载更加均匀,分散性得到改善;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甲醇在Pd/CNTs-PANI(1∶0.08)催化剂上的氧化电流峰值明显增大,氧化起始电位从-0.411 V负移至-0.502 V,动力学性能提高;Pd/CNTs-PANI(1∶0.08)催化剂在测试过程中衰减平缓。聚苯胺修饰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对甲醇氧化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低温 聚苯胺 甲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柔性线同步起爆网络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郑伟 李晓刚 +2 位作者 温玉全 侯会民 吕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1-405,共5页
为了减小柔性同步起爆网络设计时分束转换接头的尺寸,保证爆轰波输出同步性和导爆索与转换接头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出了一种导爆索分束方法,设计加工了外观尺寸为Φ5 mm×6 mm的转换接头,加工了"一入二出"和"一入四出&... 为了减小柔性同步起爆网络设计时分束转换接头的尺寸,保证爆轰波输出同步性和导爆索与转换接头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出了一种导爆索分束方法,设计加工了外观尺寸为Φ5 mm×6 mm的转换接头,加工了"一入二出"和"一入四出"线同步起爆网络原理样机,进行了爆轰波输出时间同步性测试和同步性偏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尺寸转换接头作用可靠;"一入二出"和"一入四出"线同步起爆网络的爆轰波输出同步性偏差分别为不超过34 ns和不超过73 ns;分束转换接头间的传爆药柱-导爆索界面差异影响爆轰波输出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能源理论与技术 线同步起爆网络 同步性 柔性导爆索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Mg薄膜型红外诱饵的低燃温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淑琴 朱晨光 +2 位作者 林红雪 欧阳的华 潘功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传统镁/聚四氟乙烯(Mg/PTFE)诱饵剂燃烧温度高的问题,通过添加红磷/氧化铜(P/CuO)高热剂制备一种具有低燃温薄膜型诱饵材料。将P/CuO高热剂作为添加剂,通过工艺与配方设计制成薄膜型箔片,实现了低温点火与低温稳定燃烧,并对样品的... 针对传统镁/聚四氟乙烯(Mg/PTFE)诱饵剂燃烧温度高的问题,通过添加红磷/氧化铜(P/CuO)高热剂制备一种具有低燃温薄膜型诱饵材料。将P/CuO高热剂作为添加剂,通过工艺与配方设计制成薄膜型箔片,实现了低温点火与低温稳定燃烧,并对样品的燃烧速度、辐射强度、燃烧温度等参数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添加P/CuO高热剂后,150 mm×15 mm×0.2 mm的0.5 g箔片,点火温度可从520℃下降到390℃;燃烧温度可从1 500℃下降到850℃,且能够稳定燃烧;大于1.0 W·sr-1持续时间从1.2 s增长到1.6 s。从点火温度、稳定燃烧与辐射的性能分析,基于P/CuO高热剂改性的Mg/PTFE薄膜型诱饵剂适合于抛散引燃型离散面源诱饵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诱饵 辐射强度 燃烧温度 P/CuO高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与纯石膏脱水反应的动力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酒少武 杨爱武 陈延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73-1377,共5页
对磷石膏与纯石膏脱水反应的动力学对比进行了研究。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磷石膏和纯石膏的脱水过程,采用热重数据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磷石膏和纯石膏脱水都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半水石膏,第二步生成无水石膏;两步脱水... 对磷石膏与纯石膏脱水反应的动力学对比进行了研究。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分别测试了磷石膏和纯石膏的脱水过程,采用热重数据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磷石膏和纯石膏脱水都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半水石膏,第二步生成无水石膏;两步脱水反应都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反应速率受晶核形成和生长速率控制;磷石膏两步脱水活化能分别为97.67,92.6 3kJ·mol-1,纯石膏对应的活化能是94.56,79.05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纯石膏 脱水反应 动力学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点火器不同装药量下输出冲击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靖程 李燕华 +2 位作者 温玉全 李志良 侯会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研究装药量对某典型点火器输出冲击的影响,分别用压力传感器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点火器的输出压力和响应加速度,分析了冲击响应谱。结果表明:点火器输出峰值压力与装药量的关系符合诺贝尔-阿贝尔状态方程;在1000 Hz^10000 Hz... 为研究装药量对某典型点火器输出冲击的影响,分别用压力传感器和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点火器的输出压力和响应加速度,分析了冲击响应谱。结果表明:点火器输出峰值压力与装药量的关系符合诺贝尔-阿贝尔状态方程;在1000 Hz^10000 Hz频率范围内,冲击响应谱差值随装药量增加呈线性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器 火工冲击 冲击响应谱(S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池钒酸铜Cu_3V_2O_8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榕 杨少华 +2 位作者 曹晓晖 赵彦龙 康二维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95-2197,共3页
通过沉淀法合成钒酸铜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差热分析(DTA)和粒度分析方法对钒酸铜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粉末压片工艺制备单体电池,研究合成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合成的Cu_3V_2O_8单体... 通过沉淀法合成钒酸铜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差热分析(DTA)和粒度分析方法对钒酸铜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粉末压片工艺制备单体电池,研究合成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合成的Cu_3V_2O_8单体电池具有较高的放电电压和放电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钒酸铜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CoS_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放电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巴忠菊 杨少华 +1 位作者 曹晓晖 赵彦龙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78,共3页
将水热合成的CoS_2与一定量葡萄糖混合后经高温煅烧得到碳化CoS_2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布仪对碳化前后CoS_2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CoS_2粉制成薄膜电极,组装成LiS_i/CoS_2体系单体热电池并测试... 将水热合成的CoS_2与一定量葡萄糖混合后经高温煅烧得到碳化CoS_2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布仪对碳化前后CoS_2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CoS_2粉制成薄膜电极,组装成LiS_i/CoS_2体系单体热电池并测试了其放电性能。结果表明:碳化CoS_2颗粒表面形成包覆碳层,阻隔了CoS_2合成过程中生成的杂质对热电池性能的影响;与未碳化CoS_2的相比,碳化CoS_2使得LiS_i/CoS_2体系热电池放电初期存在的电压尖峰降低了81.3%,有效比容量提高了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CoS2 碳化 薄膜电极 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池导电剂用银包铜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财财 杨少华 +1 位作者 曹晓晖 赵彦龙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8-430,共3页
通过化学镀中的置换还原法在水溶液中以固液混合的方式制备不同包覆量的银包铜粉,并用XRD、SEM、EDX等对银包铜粉进行表征。将其作为导电剂掺杂在钒酸铜正极材料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实验表明包覆量为20%的银包铜粉性能最佳。
关键词 热电池 包覆量 银包铜粉 导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池用LiMn_2O_4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财财 曹晓晖 +2 位作者 杨少华 白银祥 赵彦龙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89-2191,共3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LiMn_2O_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将正极材料、Li Si合金粉和Li_2SO_4-Li_2CO_3-Li_3PO_4-Li F四元电解质运用粉末压片工艺制备单体电池...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LiMn_2O_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将正极材料、Li Si合金粉和Li_2SO_4-Li_2CO_3-Li_3PO_4-Li F四元电解质运用粉末压片工艺制备单体电池,研究正极掺杂电解质对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杂电解质为20%(质量分数)的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放电性能。其单体电池以30 m A/cm2恒流放电,放电起始电压为2.802 V,截止电压为2 V时,放电时间达到42.48min,比容量188.7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LIMN2O4 电解质 放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