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
1
作者 宋小龙 李陇堂 +4 位作者 任婕 吴月 王鹏 米文宝 马明德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1-962,共12页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评估生态环境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生态环境脆弱,分析其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对该区域生态植被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气温、降水量、潜在蒸散发、高...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评估生态环境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生态环境脆弱,分析其NDVI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对该区域生态植被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气温、降水量、潜在蒸散发、高程、土壤、夜间灯光指数等多源数据集,采用变异系数、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地理探测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ixe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MGWR)模型等方法,探究了2003—2022年中国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3—2022年NDVI整体呈现出增加趋势,变化幅度在0.1974~0.2464之间。其中,NDVI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NDVI最大值出现在2018年。(2)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中,大部分区域的NDVI是处于较低水平,总体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绝大部分地区的NDVI变化程度集中于低稳定性,整体上中部稳定性强,东西部稳定性弱。(4)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NDVI大部分区域显示增大趋势,仅有少部分区域呈现出减少趋势。(5)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NDVI时空变化受自然和人文的综合影响,土壤类型是主要驱动因子,各因子的交互作用对该区域产生影响,MGWR模型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土壤类型对NDVI的作用强度最大,气温、潜在蒸散发呈负向效应,降水量、夜间灯光指数呈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趋势分析 MGWR 驱动力 西北干旱生态地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矩阵的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风险管理 被引量:6
2
作者 曹建巍 吴慈生 张立刚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风险管理是组建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处于组建试行阶段,有关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综述风险矩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遵循风险... 风险管理是组建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处于组建试行阶段,有关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综述风险矩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遵循风险矩阵的应用步骤,首先识别了组建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面临的风险,其次设计了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风险评估矩阵,并以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隶属的宁国、金寨、六安、淮北等正在组建或即将组建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的市、县供电公司为调查样本,对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风险进行了评估,最后提出了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矩阵 混合所有制配电公司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民族心理基础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5
3
作者 戴宁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50,共7页
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是我国通过制度化手段进行的社会结构调适,民族心理是必须考虑和重视的因素。宏观社会结构的互嵌是构建民族团结心理的社会基础,而民族心理互嵌则能促进合理的民族社会结构的生成和再生。从民族心理学来看,深度... 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是我国通过制度化手段进行的社会结构调适,民族心理是必须考虑和重视的因素。宏观社会结构的互嵌是构建民族团结心理的社会基础,而民族心理互嵌则能促进合理的民族社会结构的生成和再生。从民族心理学来看,深度的民族认知、理性的民族意识、宽容的宗教心理是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民族心理基础。调控民族居住分异、完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顺应民族发展心理、构建民族团结的社区心理场域,是构建民族互嵌型社会结构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 社会结构 民族心理 民族关系 边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宁夏民宿空间分布特征·热点探测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宋小龙 李陇堂 +4 位作者 王鹏 马明德 米文宝 全晓虎 吴月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18-124,共7页
为了揭示民宿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热点区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OI数据,以宁夏22个县区为例,综合运用最临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缓冲区分析、密度场热点探测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宁夏民宿空间分布状况、热点区域及... 为了揭示民宿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热点区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OI数据,以宁夏22个县区为例,综合运用最临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缓冲区分析、密度场热点探测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宁夏民宿空间分布状况、热点区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民宿已经形成“一核+一带+三组团”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沿黄流域和宁夏南部山区,大多数集中于A级景区的缓冲半径,中卫市民宿集聚现象最为明显;宁夏民宿共计形成1个大型热点区,1个中型热点区,13个小型热点区;空间分异关键因素为旅游总收入,在因素交互作用中,各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也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旅游总收入和特色村镇数量、GDP等旅游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因素共同交互主导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 分布特征 热点探测 影响因素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玲 李先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9031-9033,共3页
从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战略意义入手,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外包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团结心理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戴宁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87-91,共5页
"民族团结心理"的构建是多元文化和谐的心理基础。民族团结认知、民族团结态度与民族团结的行为倾向与交往策略是民族团结心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民族团结心理构建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民族意识、民族认知结构差异、宗教心理等民... "民族团结心理"的构建是多元文化和谐的心理基础。民族团结认知、民族团结态度与民族团结的行为倾向与交往策略是民族团结心理的基本构成要素。民族团结心理构建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民族意识、民族认知结构差异、宗教心理等民族心理因素。深化民族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完善国民民族教育体系,顺应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需要,是民族团结心理构建的必由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心理 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内涵、动力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96-98,共3页
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是对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的积极回应。系统地分析"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换的内涵、动力及路径,有助于社会治理议题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 内涵 动力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和谐与民族团结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浩然 戴宁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93-97,共5页
宗教赋予信徒以信仰身份,并与民族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等协调互动。在新形势下,应不断将社会共享的价值规范、群体意识、共有身份等赋予信徒,强化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必须明确政府、社会、宗教界以及普通群众的责任义务,建立处... 宗教赋予信徒以信仰身份,并与民族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等协调互动。在新形势下,应不断将社会共享的价值规范、群体意识、共有身份等赋予信徒,强化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必须明确政府、社会、宗教界以及普通群众的责任义务,建立处理宗教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促使有益于民族团结的宗教价值资源和思想行动制度化,维护宗教文化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和谐 民族团结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理论诠释与实践困境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旭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01-104,共4页
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应有内容,也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殊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西方话语体系中的参与式民主、协商民主及治理理论在制度创新上为我国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可能。然而,实践层面... 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应有内容,也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特殊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西方话语体系中的参与式民主、协商民主及治理理论在制度创新上为我国少数民族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可能。然而,实践层面的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政治的路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民族多宗教的现实加上制度性参与的先天性不足和非制度参与的无序性,出现了诸如政治冷漠、参与渠道单一、被动型和动员型参与居多等现象,要克服这些不足,就需要从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重塑政府价值取向及完善公民社会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公民 政治参与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少数民族因素突发事件及其治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海云志 杨雨浓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66-70,共5页
涉少数民族因素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地方管理部门需要在事前预警、事中决策、现场处置、媒体发布和善后处置等方面妥善应对,应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 涉少数民族因素突发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地方管理部门需要在事前预警、事中决策、现场处置、媒体发布和善后处置等方面妥善应对,应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的预警机制、临危不惧的紧急决策能力、反客为主的舆论主导权和化险为夷的善后处置能力,以便更好地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少数民族因素 民族地区 突发事件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与政治参与:我国少数民族公民利益表达机制及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旭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Z期34-36,共3页
在当前的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中,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重视少数民族公民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渠道建设,理性引导少数民族公民的政治参与,疏导利益表达渠道,防止非制度参与影响社会稳定,从制度上真正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在当前的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中,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重视少数民族公民的利益表达机制与渠道建设,理性引导少数民族公民的政治参与,疏导利益表达渠道,防止非制度参与影响社会稳定,从制度上真正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基于此,本研究以社会转型期少数民族群体利益价值理念为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表达机制 政治生活 理性引导 制度化建设 利益价值 民族精英 社会化程度 法律意识 民族地区 不可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高校饭店管理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海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73-76,共4页
基于国内外国际化饭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通过比较宁夏区内几所院校的饭店教育培养模式的要素、能力标准、培养路径等,分析了宁夏高等院校饭店管理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差异,提出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 基于国内外国际化饭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通过比较宁夏区内几所院校的饭店教育培养模式的要素、能力标准、培养路径等,分析了宁夏高等院校饭店管理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差异,提出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优化饭店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高校 饭店管理 人才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者情绪和框架效应对民族间交往意向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雷婷 杨乃定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98-101,共4页
民族地区多民族的相互交融加快了城市人口的流动性,民族间的关系和信任相互缺失,给民族地区城市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针对这一现状,从决策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民族地区公众民族交往意向的外在因素。结果发现,决策者情绪和框架信息表... 民族地区多民族的相互交融加快了城市人口的流动性,民族间的关系和信任相互缺失,给民族地区城市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针对这一现状,从决策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民族地区公众民族交往意向的外在因素。结果发现,决策者情绪和框架信息表述都通过影响行为决策对民族交往意向产生影响,不同情绪状态下,框架效应的出现对公众民族交往意向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一结论明确了在极端事件频发的民族地区,公众民族间的交往意向不仅受到社会安全事件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对事件应急处理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突发事件 情绪 框架效应 民族交往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企业互联网声誉管理的重点与方向——评《旅游企业互联网声誉评价与管理研究》
14
作者 景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经济整体转入经济“新常态”。学术界、实务界的专家提出了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应扭转“高度依赖投资”的局面。转入大力挖掘内需的发展轨道,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得到了重视与扶持,并在互联网经济体系中深度融合。吴... 中国经济整体转入经济“新常态”。学术界、实务界的专家提出了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应扭转“高度依赖投资”的局面。转入大力挖掘内需的发展轨道,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得到了重视与扶持,并在互联网经济体系中深度融合。吴涛所著《旅游企业互联网声誉评价与管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一书聚焦我国旅游企业互联网声誉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前沿性,弥补了国内旅游产业在互联网经济领域的研究空白,具有较高的研读价值。该书呈现出以下三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企业 管理研究 互联网 声誉管理 评价 中国经济 旅游产业 大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新探——一种后物质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玉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5,共7页
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理论引入大学生创业价值观领域,结合调查发现,超半数新时代大学生持后物质主义创业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的后物质主义创业价值观具有四个主要特征:追求生活自由和工作自主、强调情怀、重视生活体验、注重实现自我价... 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理论引入大学生创业价值观领域,结合调查发现,超半数新时代大学生持后物质主义创业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的后物质主义创业价值观具有四个主要特征:追求生活自由和工作自主、强调情怀、重视生活体验、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与此同时,家庭经济状况、父亲文化程度和创业课程成绩等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当下,应从价值引领、后物质主义创业价值观教育和父母价值观调整等方面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 创业价值观 后物质主义 后物质主义创业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共创促进葡萄酒文旅深度融合探究——以贺兰山东麓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红梅 魏海湘 魏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6-291,共6页
葡萄酒文旅融合是以葡萄酒产业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融合的实践,其实质是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的价值共创过程。随着消费升级和文旅融合推进,葡萄酒文化旅游发展需要优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这就离不开对价值共... 葡萄酒文旅融合是以葡萄酒产业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融合的实践,其实质是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的价值共创过程。随着消费升级和文旅融合推进,葡萄酒文化旅游发展需要优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这就离不开对价值共创的解读。该文以价值共创理论为基础,结合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案例,对价值共创与葡萄酒文旅融合的关系、价值共创推动葡萄酒文旅深度融合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旅深度融合提出策略建议。该研究有助于调整供需关系,探索中国葡萄酒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助力葡萄酒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多元主体 服务主导逻辑 葡萄酒文化旅游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政府如何评价养老服务供给者?——一个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构与检验
17
作者 彭婧 杨桥 肖帅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38,M0006,共22页
为破解近年来频发的由于供给者选择欠佳导致养老服务质量低下的难题,论文基于“3E理论”“3D理论”等一般评价理论,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承接能力、财务能力、组织建设与管理能力3个指标维度建构了供给者评价模型,以期为养老服务高质量... 为破解近年来频发的由于供给者选择欠佳导致养老服务质量低下的难题,论文基于“3E理论”“3D理论”等一般评价理论,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承接能力、财务能力、组织建设与管理能力3个指标维度建构了供给者评价模型,以期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论文通过对Y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较强的服务承接能力对成为优质供给者具有决定性作用,具备竞争力的社会组织在规模上和专业性上各有所长,不同社会组织发展应有针对性措施。因此,政府对供给者进行有效评价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强化评价责任并增加优质服务供给者。论文对未来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是,不仅要提升政府对供给者有效评价的能力,还需形成促进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优化政社合作共治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供给者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小龙 马明德 +4 位作者 李陇堂 米文宝 王鹏 吴月 任婕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57-1969,共13页
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是高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揭示其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能够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以宁夏94个自治区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气象数据、旅游资源、... 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是高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揭示其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能够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以宁夏94个自治区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气象数据、旅游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源数据,借助ArcGIS软件,集成多种空间分析模型探究了其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乡村旅游重点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偏率为0.71、角度为1.74°的“南-北”两极椭圆形区域内,明显呈北部“一核”成熟增长和南部“一核”雏形发育的“双核”分布特征。(2)宁夏乡村旅游重点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空间差异显著,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与海拔、坡度呈负相关关系,其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以耕地为主,且交通以高速公路为主要快速可进入方式,总体上经济发展活跃和人口数量较多的宁夏沿黄城市带和银川平原重点村数量相对较为密集。(3)宁夏乡村旅游重点村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城镇人均收入是主导因素,各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集聚产生影响,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格局与自然环境、交通配套、社会经济和资源禀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重点村 空间格局 地理差异 影响因素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2年宁夏不同地理分区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时空非平稳性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小龙 马明德 +3 位作者 王鹏 李陇堂 米文宝 宋永永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3-868,共16页
地表植被是土壤、水体与大气之间重要的连接物质。研究不同地理分区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时空非平稳性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13Q1 NDVI数据及其同期气象、地形、土壤、人类活动... 地表植被是土壤、水体与大气之间重要的连接物质。研究不同地理分区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时空非平稳性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13Q1 NDVI数据及其同期气象、地形、土壤、人类活动影响因子,明确不同地理分区FVC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宁夏不同地理分区下的FVC差异显著,南部山区拥有较好的FVC水平。2000-2022年宁夏FVC呈现波动式增长趋势,南部山区FVC变化最为明显,平均增长速率为0.011/a。生长季多年平均空间格局分析说明宁夏高FVC主要集中在六盘山高山区、沿黄流域和清水河流域。23年间宁夏FVC低波动区域重点位于六盘山、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南华山以及吴忠市和银川市城建区域,中部干旱带高波动明显,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显示南部山区增长趋势明显,引黄灌溉区有递减趋势,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说明宁夏越往南部FVC改善越显著,Hurst趋势进一步表明了南部山区和引黄灌溉区具有高持续特点,南部山区高山区、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甘城子以西、贺兰山石炭井、中宁县、贺兰县月牙湖乡等区域未来将维持稳定不变,沙坡头区香山一带反持续性显著,FVC有将会得到改善,贺兰山部分地区FVC较低且持续性较强有维持现状风险。宁夏不同地理分区FVC与影响因素时空非平稳特征明显,空间序列回归系数说明人类活动对FVC产生重要影响,时间序列回归系数说明了历史时期气候因素对FVC影响波动性大。该项研究可为宁夏不同地域生态保护、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差异化对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非平稳性 生长季 地理分区 趋势分析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区域发展对环境胁迫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明德 李俊杰 薛晨皓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072,共12页
区域发展引发的环境胁迫已经成为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构建环境胁迫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2012—2020年宁夏各县域的环境胁迫指... 区域发展引发的环境胁迫已经成为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构建环境胁迫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2012—2020年宁夏各县域的环境胁迫指数进行测度,并系统分析环境胁迫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借助GWR模型对影响环境胁迫空间分异的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虽然宁夏各县域环境胁迫指数的平均值由0.56580降至0.49762,但是环境胁迫指数的最小值由0.056359增至0.091005,最大值也仅由0.948896降至0.911162,区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胁迫压力仍然较重,表现为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局部环境胁迫压力依然趋紧的特点。(2)环境胁迫指数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较高环境胁迫等级和高环境胁迫等级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宁夏北部川区,而低环境胁迫等级和较低环境胁迫等级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宁夏南部山区。Moran’s I指数和Getis-Ord G*指数分析表明,环境胁迫指数的空间聚集性在逐渐增强,且其强度和冷热点区的分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相关性。(3)人口因素、城镇化因素和能源消耗因素对环境胁迫具有正相关性,产业结构因素和土地利用因素对环境胁迫具有负相关性。为此,宁夏应该有序促进人口在空间合理分布,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胁迫 时空分异 区域发展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