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古代契约文书土地形状量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黑学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133-136,共4页
依据量词本身的维度比,可将古代契约文书中与土地相关的量词分为长条形、方形(包括方片和方块)和圆形三类,通过分析其使用频率,发现土地形状量词具有原型等级,其显著性序列为:方形>长条形>圆形。
关键词 契约文书 土地形状量词 原型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同形量词论析——以甲骨文、金文及民间契约文书为研究材料 被引量:1
2
作者 黑学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27-129,共3页
N1+MUN+N2格式是量词就近取材创造原则最初的一种体现,至迟到殷周时代,伴随着量词的产生而出现。N2作为量词初级阶段的产物,具备量词的性质和功能,但因弊端甚多,最终只是昙花一现,留下为数不多的一些例证。依照其与所计量名词同形的特点... N1+MUN+N2格式是量词就近取材创造原则最初的一种体现,至迟到殷周时代,伴随着量词的产生而出现。N2作为量词初级阶段的产物,具备量词的性质和功能,但因弊端甚多,最终只是昙花一现,留下为数不多的一些例证。依照其与所计量名词同形的特点,将N2确定为同形量词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NUM+CL格式 N1+NUM+N2格式 同形量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背景下宁夏生态移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樊晔 任志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73,共7页
婚姻状况、劳动力转移收入差距预期、农产品需求、就业信息、社会支持、政策引导、农业生产率和留守家庭人口等8个变量对移民劳动力转移意愿有显著影响,通过实施引导企业建立长效用工机制、多渠道发布企业用工和移民就业信息、打造移民... 婚姻状况、劳动力转移收入差距预期、农产品需求、就业信息、社会支持、政策引导、农业生产率和留守家庭人口等8个变量对移民劳动力转移意愿有显著影响,通过实施引导企业建立长效用工机制、多渠道发布企业用工和移民就业信息、打造移民劳务品牌、劳务派遣制度、解决留守人员问题等措施,有效推动生态移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在脱贫攻坚决胜阶段,激活劳务产业活力,激发移民参与积极性,促使移民收入渠道多元化,提高移民非农产业收入比例,从而实现贫困移民群体脱贫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宁夏生态移民 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之都: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统万城——兼论河套地区中心城市的形成与转移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蕤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7-153,共7页
河套地区不仅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进行对峙的舞台,更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完整地理单元。将统万城置于河套区域研究的背景下考察其演变源流、兴衰交替以及历史地位,具有从点到面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统万城史的认识,也是河套... 河套地区不仅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进行对峙的舞台,更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完整地理单元。将统万城置于河套区域研究的背景下考察其演变源流、兴衰交替以及历史地位,具有从点到面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统万城史的认识,也是河套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重新梳理了统万城史的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在河套地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与作用,指出不同历史时期河套地区形成了区域中心城市,并对现代河套地区城市格局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 统万城 中心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宁夏女性诗歌纵览
5
作者 吕颖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76-79,共4页
新时期以来,宁夏较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诗作从写作题材上大致分为四类,包括于自然万物的书写中寄言深挚情感的托物寄情之诗、于地缘民俗的考察中书写生命体味之诗、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书写生命之网的诗作、在反躬自省中张扬生命价值的... 新时期以来,宁夏较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诗作从写作题材上大致分为四类,包括于自然万物的书写中寄言深挚情感的托物寄情之诗、于地缘民俗的考察中书写生命体味之诗、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书写生命之网的诗作、在反躬自省中张扬生命价值的诗作。贯穿这些诗作始终的是宁夏女诗人们对自然万物及生命本身的特殊体验和诗性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宁夏女诗人 女性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体渊源索解——兼说“命赋之厥初”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刚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7-139,共3页
近年来,关于赋体源流之探讨,学界多有论说,意见亦纷纭杂出,莫衷一是。笔者本文拟就赋体之初义切入,溯源综该各家之说,寻绎诗骚、战国行人辞令、隐语等与赋体文学的内在关联及其各自于赋体文学之促生之功。继而比较屈宋创作心态之异,倡... 近年来,关于赋体源流之探讨,学界多有论说,意见亦纷纭杂出,莫衷一是。笔者本文拟就赋体之初义切入,溯源综该各家之说,寻绎诗骚、战国行人辞令、隐语等与赋体文学的内在关联及其各自于赋体文学之促生之功。继而比较屈宋创作心态之异,倡言成熟赋体作品成自宋玉之手。兼论宋玉当为文学史上以"赋"名篇之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体 诗骚 隐语 渊源 屈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