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水短期增减对藓结皮微生物组氮循环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靖宇 曹梓渝 +4 位作者 李佳佳 刘建利 王颖 张蓉 魏淑花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17-4430,共14页
生物土壤结皮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候模型预测西北地区未来将会经历降水模式的显著变化,而氮循环对这些变化特别敏感。然而,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对生物土壤结皮氮循环过程产生哪些影... 生物土壤结皮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氮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候模型预测西北地区未来将会经历降水模式的显著变化,而氮循环对这些变化特别敏感。然而,降水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对生物土壤结皮氮循环过程产生哪些影响仍然不是很清楚。在宁夏荒漠草原生态修复野外定位观测研究区内,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降水量增减观测样地,借助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对自然降水(CK)、减水50%(DW)、增水50%(AW)这3种处理条件下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功能基因多样性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藓结皮土壤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主要包括细菌域的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和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以及属于古菌域的亚硝化球菌门(Nitrososphaerota)。NMD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降水条件下藓结皮土壤中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类群存在显著差异,与氮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narB基因的相对多度在AW条件下显著高于CK和DW,nasB基因的相对多度在AW条件下显著高于DW,nrfA基因的相对多度在DW条件下显著低于CK,pmoB/amoB基因的相对多度不论在DW还是AW条件下均显著高于CK。PERM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处理以及土壤有机质(SOM)可以分别解释参与氮循环微生物属水平组成差异的20.25%和14.12%以及参与氮循环功能基因多样性组成差异的26.23%和19.33%。藓结皮土壤微生物参与氮循环的过程中,受到降水量的显著影响,在未来降水量增加的背景下,藓结皮土壤中的化学性质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同化性硝酸盐还原过程会增强。未来出现降水量减少的趋势,可能会导致藓结皮土壤中NH_(4)^(+)-N含量的增加,同时会限制异化性硝酸盐还原过程。无论减水还是增水条件下,都会促进氨氧化过程的增强。藓结皮微生物组响应降水量变化的过程中,其功能基因多样性的差异表明了微生物在氮循环功能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结皮 氮循环 降水 土壤化学性质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研促进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琇 王薇 +2 位作者 任贤 乌日娜 邓洁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134,共3页
探讨在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将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与内容分别融入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中,构建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模式。学生不仅了解了当前生物工程的研究热点和发... 探讨在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将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与内容分别融入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中,构建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模式。学生不仅了解了当前生物工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也训练了自己的科研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生物工程 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民族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11
3
作者 任贤 贝盏临 +1 位作者 曹君迈 雷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3,186,共5页
结合民族高校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从实验教学的创新理念和实验室建设模式出发,介绍了生物学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管理的创新特色,提出了完善民族高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新思路。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学生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发酵工程”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4
作者 范瑞娟 方苏 马海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包括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所采取的课程改革措施明显...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包括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所采取的课程改革措施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的实施为实现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工程 混合式教学 过程性评价 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校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贝盏临 张欣 +3 位作者 曹君迈 雷茜 任玉锋 任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3-155,共3页
为了进一步培养民族高校学生的实验技能,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实验课教学小组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学体系,及时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把好教学质量关,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 为了进一步培养民族高校学生的实验技能,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实验课教学小组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学体系,及时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把好教学质量关,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目的。通过对近4年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成绩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对绝大多数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实验教学 民族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6
作者 王雪飞 王悦娟 +3 位作者 魏玉清 马婷婷 周超凡 马海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为阐明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以银川市永宁县玉泉营葡萄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葡萄不同物候期的地上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等指标,分析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葡萄植株碳... 为阐明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以银川市永宁县玉泉营葡萄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葡萄不同物候期的地上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等指标,分析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葡萄植株碳储量随植株生长而逐渐增加,在浆果采收期各器官碳储量表现为根(2.40 t·hm^(-2))>多年生枝(2.14 t·hm^(-2))>果(1.26 t·hm^(-2))>叶(0.65 t·hm^(-2))>一年生枝(0.60 t·hm^(-2));1 m深度土壤碳储量随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土壤有机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葡萄植株地上部碳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显著增加,土壤碳储量无显著变化,葡萄园植被碳储量主要集中于多年生部分,多年生根和多年生枝的碳储量占比分别为39.28%和32.76%。(2)土壤呼吸速率(0~10 cm土层)均值为1.78μmol·m^(-2)·s^(-1),浆果生长期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对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90.9%和41.2%;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0~10 cm土层的温度和湿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葡萄园生态系统酿酒葡萄品种‘霞多丽’在7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当年总碳储量为49.84 t·hm^(-2),各组分碳储量表现为土壤(42.29 t·hm^(-2),占比84.85%)>植株(7.05 t·hm^(-2),占比14.15%)>杂草(0.27 t·hm^(-2),占比0.54%)>修剪凋落物(0.23 t·hm^(-2),占比0.46%)。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生态系统在葡萄生长季能将固定的碳主要储存于土壤层和植株多年生木质部分,有较强的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园 生态系统 碳储量 分配特征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欣 曹君迈 贝盏临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153,共3页
差异蛋白质组学的应用领域开始由医学类、药物类转移到植物科学研究领域。综述了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植物蛋白质组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差异蛋白质组学 植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工程细胞株低血清培养的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爱瑛 周栋 李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以DMEM∶F12(1∶1)为基础培养基,对CHO细胞的低血清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观察了细胞在10%、5%和1%等不同浓度低血清培养条件下生长状态和外源蛋白表达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含1%血清的F12∶DMEM(1∶1)培养基... 以DMEM∶F12(1∶1)为基础培养基,对CHO细胞的低血清培养进行了初步探索,降低培养基中血清含量,观察了细胞在10%、5%和1%等不同浓度低血清培养条件下生长状态和外源蛋白表达活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含1%血清的F12∶DMEM(1∶1)培养基中,细胞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且培养上清中的目的蛋白活性与常规血清浓度10%DMEM培养条件下的活性接近。从而达到了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降低纯化难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pCSA工程细胞株 T-PA RPA(K) 低血清培养 基础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生物工程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以酿造工艺学实验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倪志婧 王薇 马文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248-249,252,共3页
在总结创新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酿造工艺学实验项目内容的调整、实验设计及过程管理的创新、实验方法的改革,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酿造工艺学综合实验中,提出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及项目的设计原则,实验教学实施方法及评价方... 在总结创新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酿造工艺学实验项目内容的调整、实验设计及过程管理的创新、实验方法的改革,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酿造工艺学综合实验中,提出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及项目的设计原则,实验教学实施方法及评价方法,旨在达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及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组织动手能力、协作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并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酿造工艺学 综合实验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cDNA三框表达文库构建及ZjRWD40基因上游调控因子的筛选
10
作者 王嘉琪 王惠冉 +6 位作者 王佳伟 周军 任玉锋 徐文娣 张琨 乔帅 张智凯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6-1347,共12页
冬枣是重要的以食代药鲜食水果,RWD40通过调节DNA甲基化水平影响下游基因表达和调控果实发育,进而影响果实风味品质。RWD40蛋白是参与甲基化调控途径的关键蛋白,为了揭示冬枣中何种上游蛋白调控RWD40基因的表达,该研究利用酵母单杂交技... 冬枣是重要的以食代药鲜食水果,RWD40通过调节DNA甲基化水平影响下游基因表达和调控果实发育,进而影响果实风味品质。RWD40蛋白是参与甲基化调控途径的关键蛋白,为了揭示冬枣中何种上游蛋白调控RWD40基因的表达,该研究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初步筛选冬枣ZjRWD40基因的上游候选调控因子。结果表明:(1)冬枣cDNA三框表达文库的滴度为4×10^(9)CFU·mL^(-1),重组率为100%。(2)从冬枣ZjRWD40基因家族启动子区筛选了应激防御元件ABRE、MBS和TGACG-motif,分别以其诱饵序列构建诱饵载体,命名为Bait1-ABRE、Bait2-MBS和Bait3-TGACG-motif。(3)酵母单杂交筛选上游调控因子的结果显示,Bait1-ABRE具有自激活现象,Bait2-MBS和Bait3-TGACG-motif诱饵载体初步调取11条基因序列,其中5条与植物抗逆反应直接相关,它们可能通过与MBS元件和TGACG-motif元件互作来调控冬枣ZjRWD40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冬枣的DNA甲基化水平。该研究结果为揭示ZjRWD40基因调控冬枣果实发育分子网络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为冬枣抗逆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RWD40 基因 CDNA文库 酵母单杂交 顺式作用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眠期和活跃期密点麻蜥不同器官的抗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比较
11
作者 琚湘瑶 林希楷 +2 位作者 钟秋梅 周思宇 王建礼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氧化应激是调节种群适应的重要生态和进化驱动力,并可能与动物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为探究冬眠期蜥蜴不同器官氧化应激的特异性及肠道菌群的可能作用,比较了冬季(冬眠期)和夏季(活跃期)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的脑、肾脏、小肠... 氧化应激是调节种群适应的重要生态和进化驱动力,并可能与动物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为探究冬眠期蜥蜴不同器官氧化应激的特异性及肠道菌群的可能作用,比较了冬季(冬眠期)和夏季(活跃期)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的脑、肾脏、小肠和前肢肌肉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及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结果显示,夏季密点麻蜥的脑、肾脏和骨骼肌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冬季,且脑和骨骼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肾脏和骨骼肌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高于冬季,但脑和肾脏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低于冬季。夏季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低于冬季,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高于冬季;夏季与抗氧化应激有关的通路,如丁酸酯代谢、脂肪酸降解和硫代谢的相对丰度上调。这表明密点麻蜥在季节适应中各种抗氧化酶在不同器官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且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小肠的抗氧化。该结果有助于认识荒漠区冬眠蜥蜴不同器官的抗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点麻蜥 氧化应激 冬眠 器官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个燕麦品种萌发期耐旱、耐盐及耐碱性综合评价
12
作者 周超凡 魏玉清 +4 位作者 杨崇庆 陈一鑫 陈岩 马政 张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53,共11页
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混合碱性盐(NaHCO_(3)∶Na_(2)CO_(3)物质的量比为9∶1)模拟碱胁迫处理,每种胁迫设4个胁迫浓度,以蒸馏水为对照,通过测定各参试燕麦品种萌发期根长、芽长、总长、发芽率、发芽势、鲜... 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混合碱性盐(NaHCO_(3)∶Na_(2)CO_(3)物质的量比为9∶1)模拟碱胁迫处理,每种胁迫设4个胁迫浓度,以蒸馏水为对照,通过测定各参试燕麦品种萌发期根长、芽长、总长、发芽率、发芽势、鲜质量、干质量、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冠比共10个指标,结合主成分、热图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5个燕麦品种萌发期抗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张莜9号’、‘白燕20号’和‘魏都莜5号’抗旱能力较强,而‘固燕1号’和‘固燕3号’属于干旱敏感品种;‘晋燕17号’、‘迪燕1号’、‘魏都莜5号’和‘银燕1号’耐盐性较强,‘固燕3号’耐盐能力较差;‘固燕2号’耐碱能力较强,‘固燕1号’为碱敏感品种。燕麦萌发期根长和总长适合抗旱性的鉴定;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适合耐盐性的鉴定;发芽指数、发芽率和发芽势适合耐碱性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品种 种子萌发期 耐旱性 耐盐性 耐碱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校以花期为主线的校园植物认知实习新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玉锋 贝盏临 周立彪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6期99-101,共3页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入学成绩差异较大、基础薄、贫困生较多、学习情绪与状态不稳定等实际情况,在基础学科"植物学"上建立了以花期为主线的校园植物认知实习新模式,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对植物分类依据的领会、激发学...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入学成绩差异较大、基础薄、贫困生较多、学习情绪与状态不稳定等实际情况,在基础学科"植物学"上建立了以花期为主线的校园植物认知实习新模式,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对植物分类依据的领会、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多方位锻炼学生的能力、形成灵活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群体学习习惯等方面分析了新模式的优点;同时指出了实施新模式的要求及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花期 校园植物 认知实习 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砧1号’对苹果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作者 张智凯 任玉锋 +5 位作者 王静 徐文娣 王嘉琪 周军 张欣 王佳伟 《北方果树》 2025年第4期6-11,共6页
为研究‘青砧1号’对不同接穗品种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选育适宜在宁夏地区生长的优良砧穗组合,促进苹果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该试验以‘青砧1号’自根砧分别与‘维纳斯黄金’‘赛金’‘黄金脆’‘丰帅’等黄色品种及‘秦脆’‘巴克艾’... 为研究‘青砧1号’对不同接穗品种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选育适宜在宁夏地区生长的优良砧穗组合,促进苹果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该试验以‘青砧1号’自根砧分别与‘维纳斯黄金’‘赛金’‘黄金脆’‘丰帅’等黄色品种及‘秦脆’‘巴克艾’‘福九红’‘福布拉斯’等红色品种嫁接,研究不同砧穗组合对一年生苗木高度及粗度、分枝数、一年生枝长度和分枝角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青砧1号’自根砧嫁接‘华月’‘华金’‘蜜脆’‘福九红’‘巴克艾’‘福蕾’‘福艳’‘福布拉斯’‘秦脆’‘金世纪’‘斯维塔’等23个苹果品种苗木的整体成活率高,苗木长势较好,分枝力强,苗木健壮。其中‘青砧1号’与‘福布拉斯’‘维纳斯黄金’‘赛金’和‘丰帅’的砧穗组合在苗期的生长表现最佳。通过对不同砧穗组合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一年生枝数量与分枝角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一年生枝数量越多,分枝角度也越大。不同砧穗组合苗木高度均达到一级以上苗木标准;苗木粗度91.30%达到一级标准,8.70%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砧1号 苹果品种 砧穗组合 生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种子萌发期耐旱和耐盐碱性综合评价
15
作者 周超凡 宋炘眙 +3 位作者 颜宏金 祖丽阿娅·巴克尔 杨崇庆 魏玉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54,共10页
【目的】综合评价荞麦种子萌发期的抗逆性,为荞麦抗逆机理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2个荞麦品种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混合碱(NaHCO3和Na2CO3物质的量比为9∶1)模拟碱胁迫处理,以蒸馏水... 【目的】综合评价荞麦种子萌发期的抗逆性,为荞麦抗逆机理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2个荞麦品种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混合碱(NaHCO3和Na2CO3物质的量比为9∶1)模拟碱胁迫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通过测定参试荞麦品种种子萌发期的根长、芽长、总长、发芽率、发芽势、鲜质量、干质量、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冠比等10个指标,结合主成分、隶属函数、热图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2个荞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固荞2号、固荞3号和西农9976有较强的抗旱性,固荞1号、固荞4号、品甜荞2号和苏荞2号抗旱性较弱;信农1号和西农9976有较强的耐盐性,固荞2号和品甜荞2号耐盐性较弱;固荞2号和西农9976有较强的耐碱性,固荞1号和苏荞2号耐碱性较弱。荞麦萌发期根长和总长适合抗旱性的鉴定;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根冠比适合耐盐性的鉴定;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适合耐碱性的鉴定。【结论】参试的12个荞麦品种中固荞2号萌发期综合抗逆性表现最好,有望作为荞麦抗逆育种资源进行田间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品种 种子萌发期 抗逆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牧草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对草地螟的触角电位反应
16
作者 李红年 王蕾 +6 位作者 李克斌 屈亚飞 李而涛 曹雅忠 胡飞 魏兆军 尹姣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4期171-177,共7页
[目的]筛选9种牧草植物中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具有生物活性的挥发物。[方法]利用气谱质谱联用(GC-MS)鉴定不同时间段紫花苜蓿“中苜一号”和“超人”、草木樨、沙打旺、白三叶、披碱草、老芒麦、高羊茅和黑麦草的挥发性化合... [目的]筛选9种牧草植物中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具有生物活性的挥发物。[方法]利用气谱质谱联用(GC-MS)鉴定不同时间段紫花苜蓿“中苜一号”和“超人”、草木樨、沙打旺、白三叶、披碱草、老芒麦、高羊茅和黑麦草的挥发性化合物,采用昆虫触角电位(EAG)测定草地螟对挥发物成分的电生理反应。[结果]9种牧草植物中共鉴定挥发性化合物31种,属于10种化合物类型,不同时间各植物的挥发物含量有所差异;十二烷、十四烷和苯并噻唑为9种牧草植物的共有挥发化合物。昆虫触角电位结果表明,15种候选挥发物中壬醛、乙酸叶醇酯和(+)-柠檬烯能引起草地螟雄成虫较强的EAG反应,壬醛和乙酸叶醇酯能引起草地螟雌成虫较强的EAG反应。[结论]壬醛和乙酸叶醇酯可作为后续草地螟植物源引诱剂的潜在活性化合物加以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螟 牧草植物 昆虫触角电位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无尾两栖动物三新记录种与宜章臭蛙湖北种群的补充描述
17
作者 李茂良 胡昌昊 +4 位作者 董俊材 李辰亮 吕植桐 姜德纯 李家堂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83,共15页
2023年4—7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采集到一系列蛙科Ranidae与角蟾科Megophryidae物种标本,经形态学比较和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片段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中华湍蛙Amolops sinensis、贵师掌突蟾Leptobrachella yunyangen... 2023年4—7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采集到一系列蛙科Ranidae与角蟾科Megophryidae物种标本,经形态学比较和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片段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中华湍蛙Amolops sinensis、贵师掌突蟾Leptobrachella yunyangensis、桑植角蟾Boulenophrys sangzhiensis 3种湖北省两栖类新记录种,同时确认了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在湖北省的分布记录并补充了其形态、分子和生物学信息。本研究发现了贵师掌突蟾除模式产地外的第二个分布点,将其已知分布范围从湖南省西北部扩展至湖北省西南部,将中华湍蛙的已知分布范围的北限延伸至湖北省西南部;同时讨论了湖北省产臭蛙属Odorrana、湍蛙属Amolops、掌突蟾属Leptobrachella、布角蟾属Boulenophrys的物种多样性与存疑记录,建议删去湖北省原记录的龙胜臭蛙O.lungshengensis、峨山掌突蟾L.os‐hanensis、蟼掌突蟾L.pelodytoides、短肢角蟾B.brachykolos、小角蟾B.minor 5种的分布记录,并将华南湍蛙A.rick‐etti列为存疑记录,未来需继续开展对湖北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的厘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突蟾属 布角蟾属 臭蛙属 湍蛙属 新记录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结合教学模式在家畜内科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永涛 何生虎 +4 位作者 赵清梅 淡新刚 魏凡华 郭延生 赵洪喜 《农业科学研究》 2020年第1期71-75,共5页
家畜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是动物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中一门专业理论和实践综合程度较高的临床基础课。针对家畜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教学模式... 家畜内科学是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内部器官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学科,是动物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中一门专业理论和实践综合程度较高的临床基础课。针对家畜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LBL、PBL、CBL、雨课堂等多元教学模式整合到家畜内科学教学中并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促进学生深度参与课堂,从根本上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内科学 多元结合教学模式 动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枯落物厚度对风沙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19
作者 孔洁茹 翟品 +5 位作者 王瑞霞 王俊 刘慧丽 马若石 康鹏 刘秉儒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目的]探究荒漠地区草本枯落物厚度对土壤养分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枯落物、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三者相互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草本枯落物混合物为研究材料,采... [目的]探究荒漠地区草本枯落物厚度对土壤养分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枯落物、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三者相互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草本枯落物混合物为研究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不同草本枯落物混合物厚度(0.7 cm,1.4 cm,2.1 cm)表层(0—5 cm)和亚表层(5—10 cm)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并且根据相关测定方法测定不同厚度草本枯落物下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理化因子含量。[结果](1)随着草本枯落物混合物厚度的增加,表层(0—5 cm)土壤养分TN,TP,TK,AP,AK含量均升高,而且pH,SWC也有着相同的规律。(2)土壤真菌优势菌门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最为丰富,占真菌群落总数的76%以上;优势菌属以链格孢属(Alternaria)、Knufia、光黑壳属(Preussia)和Canariomyces为主。(3)不同草本枯落物混合物厚度下0—5 cm土层真菌群落的ACE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5—10 cm土层,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4)不同草本枯落物混合物厚度下真菌功能群有4类营养型(病原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共生营养型和未指定型),其中腐生营养型占比都比较高。(5)土壤养分因子与土壤真菌群落的关系分析揭示SWC,SOM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荒漠地区草本枯落物厚度变化对0—5 cm土层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枯落物厚度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真菌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FUNGuild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枸杞L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20
作者 杨子君 吴佳俐 +1 位作者 南熊熊 王翠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3,共11页
宁夏枸杞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各种各样的虫害,植物脂氧合酶(LOX)是生物合成抗虫植物激素茉莉酸的关键酶,脂氧合酶可能与植物抗虫紧密相关,参与植物诱导型防御。为了探讨枸杞LOX基因家族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以枸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 宁夏枸杞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各种各样的虫害,植物脂氧合酶(LOX)是生物合成抗虫植物激素茉莉酸的关键酶,脂氧合酶可能与植物抗虫紧密相关,参与植物诱导型防御。为了探讨枸杞LOX基因家族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以枸杞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全基因组水平对枸杞L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该基因家族成员的蛋白理化性质、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差异表达及顺势作用元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枸杞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3个LOX家族成员,该家族成员包含773~924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量为87729.75~104405.08 u,等电点为5.42~7.58,脂溶指数为83.55~89.87,61%的LOX基因定位于细胞质。将枸杞的LOX家族基因与拟南芥及其他4个物种的LOX基因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枸杞LOX基因家族共分为2个亚家族,且部分枸杞的LOX基因与拟南芥LOX基因间的进化关系较近;13个枸杞LOX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其中6号染色体分布得最多。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LOX基因在枸杞不同器官中的表达不同,大多数枸杞基因在茎尖、青果、雌蕊、新叶中显著表达,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在枸杞生长成熟过程中起作用。qPCR结果显示,大多LOX基因对非抗性植株更加敏感,在非抗性植株中,LOX基因总体上对有生物胁迫的处理组更敏感;在抗性植株中的表现则相反,表明不同LOX基因在不同胁迫、不同抗性植株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LOX基因家族 鉴定 差异表达 瘿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