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草原丝绸之路视域下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书写 |
张景明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2
|
汉字对民族古文字的创制和书写的影响 |
孙伯君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3
|
“采集民族志”在中国的实践——以吴泽霖、林惠祥为中心的考察 |
张福强
高红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0 |
3
|
|
4
|
向心思维:近现代少数民族先贤国家认同的学术脉络 |
许宪隆
王笑冰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5
|
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构建实践研究——对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考察 |
陈文祥
马秀萍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6
|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宁夏民族团结60周年回顾与展望 |
丁明俊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7
|
辽代京城两种形制的形成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辽上京、中京城为中心 |
张景明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2 |
2
|
|
8
|
学术救国:民国时期民族学本土化的取向与实践 |
张福强
董茂林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9
|
文化进化、女性主义与“国家民族志”——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人类学国家研究关键词检视及其意义 |
李元元
李军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1 |
1
|
|
10
|
西北民族地区居民信息化水平培养与构建——基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实证研究 |
张妍
王新华
潘忠宇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1 |
0 |
|
11
|
地理因素与民族互动:清水江流域分段的再认识 |
田文
杨蕤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中国北方岩画文化遗产研究现状及展望 |
束锡红
陈祎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3
|
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区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研究 |
张建香
张多勇
张耀宗
王东
李旭升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影响因素扎根研究——以贺兰山东麓为例 |
张红梅
龙嬿升
梁昌勇
陈欣
张超
|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7
|
|
15
|
“东数西算”驱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与对策 |
李俊杰
姬浩浩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3
|
|
16
|
文旅融合视域下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 |
张红梅
魏娅丽
陶雨芳
龙嬿升
|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22
|
|
17
|
娘惹菜:华人、非华人和东南亚美食的制作 |
陈志明
马建福(译)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马来西亚伯拉纳干华人美食及其象征意义 |
陈志明
马建福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9
|
福建农民的日常饮食:永春农村生活的个案研究 |
陈志明
马建福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0 |
|
20
|
换一个角度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后工业化转型——结构遗产再生产 |
杜华君
张继焦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2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