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全粉加工关键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振亚 曹晓虹 +1 位作者 张佳佳 韩立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4-321,共8页
马铃薯块茎因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而被公认为全营养食品。马铃薯全粉是以马铃薯块茎为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制成的颗粒状或粉状产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已成... 马铃薯块茎因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而被公认为全营养食品。马铃薯全粉是以马铃薯块茎为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制成的颗粒状或粉状产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已成为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链中重要的中间原料。文中简单介绍了马铃薯全粉的分类、特点以及加工工艺,重点阐述了加工环节中原料选择、去皮、护色、熟化、干燥和降低细胞破损率等关键工艺,并提出了促进高品质马铃薯全粉生产的建议,以期推动马铃薯全粉加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实现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马铃薯全粉 关键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内生真菌塞缪尔斯木霉Trichoderma samuelsii 2-63菌株的鉴定及其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莉 屈欢 +2 位作者 郭震 王军节 张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7-387,共11页
植物病原真菌是导致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低毒高效的抑菌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百里香植株茎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2-63菌株,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塞缪尔斯木霉Trichoderma samuelsii。... 植物病原真菌是导致作物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低毒高效的抑菌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百里香植株茎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2-63菌株,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塞缪尔斯木霉Trichoderma samuelsii。平板拮抗活性表明:T.samuelsii 2-63菌株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均达70.0%以上,其中对枸杞黑霉病菌Alternaia alternata拮抗活性最高可达87.1%;平板共培养试验表明:T.samuelsii 2-63菌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也表现出对病原菌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在31.0%~68.5%;但T.samuelsii 2-63菌株液体发酵液和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较低。抑菌活性结果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试验结果表明:T.samuelsii 2-63菌株抑菌活性的关键成分为VOCs,其主要组分为6-戊基-2H-吡喃-2-酮(6-PP)。探索性试验表明:固体发酵条件下,大米培养基比大麦培养基更利于6-PP的产生,最大产量为38.6 mg/mL;浅层液体培养条件下,6-PP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培养第15天时产量最大,为0.1 mg/mL。该研究结果为基于木霉菌的微生物菌剂和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 内生真菌 塞缪尔斯木霉 抑菌活性 6-戊基-2H-吡喃-2-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对苹果梨采后青霉病的控制及感官和质地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聪 沈浩 +3 位作者 蒲国顺 任丽 李贞子 王军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19-225,共7页
为探讨花椒精油在苹果梨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效果,首先比较分析精油对主要采后病原扩展青霉和链格孢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随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设计筛选优化花椒精油控制采后青霉病的熏蒸浓度和时间,并测定分析精油对果实贮藏期... 为探讨花椒精油在苹果梨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效果,首先比较分析精油对主要采后病原扩展青霉和链格孢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随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设计筛选优化花椒精油控制采后青霉病的熏蒸浓度和时间,并测定分析精油对果实贮藏期间感官和质地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精油对扩展青霉的体外抑制效果优于链格孢菌;含量为14.2μL/L的花椒精油熏蒸5.6 h对损伤接种果实青霉病的控制效果最佳;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花椒精油对果实香气的影响体现在贮藏初期,但对果实味觉、质地和色泽未产生不良影响;质地多面性分析表明,精油处理可延缓果实硬度和脆度的下降,并抑制胶黏性和黏着性升高。由此表明,花椒精油熏蒸在控制苹果梨果实采后青霉病和保持果实质地品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 花椒 精油 抑菌 质地多面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处理对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的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军节 李贞彪 +6 位作者 张怀予 王鹏 范春霞 陈善贵 崔美丽 邓淑芳 赵鲁迺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9-233,240,共6页
为探究香芹酚处理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的控制,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香芹酚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在活体条件下研究了其对枸杞黑霉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果实过氧化物酶(... 为探究香芹酚处理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的控制,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香芹酚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在活体条件下研究了其对枸杞黑霉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离体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处理能显著抑制A.alternata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其抑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效应;与对照相比,浓度为8μL/L香芹酚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0.81%和57.17%;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香芹酚处理的A.alternata菌丝量少,表面粗糙,粗细不均匀,部分出现塌陷,孢子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进一步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处理枸杞果实能抑制损伤接种黑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扩展速度,并且处理还能提高果实的POD和PAL活性。由此可见,香芹酚可以通过直接治愈和间接诱导抗性来控制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在采后病害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黑霉病 香芹酚 采后病害 链格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粉霉病病原菌鉴定及三种药物对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范春霞 王军节 +1 位作者 彭期定 王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8-83,共6页
为明确甜瓜粉霉病真菌病原菌,以自然发粉霉病的甜瓜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纯化得其病原,并进行rDNA-ITS克隆测序、BLAST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以菌丝... 为明确甜瓜粉霉病真菌病原菌,以自然发粉霉病的甜瓜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纯化得其病原,并进行rDNA-ITS克隆测序、BLAST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以菌丝扩展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毒力回归方程、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最小抑菌浓度(MIC)为指标,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硅酸钾、香芹酚和月桂酸三种药物对T.roseum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硅酸钾、香芹酚和月桂酸浓度依次为2.00、0.08和0.16g/L时,三种药物对T.roseum的菌丝扩展抑制率分别为65.94%、68.60%和80.41%,对应的EC50分别为1.39、0.71和0.90g/L;硅酸钾、香芹酚和月桂酸浓度依次为2.00、0.08和0.16g/L时,药物对T.roseum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1.24%、70.04%和77.53%,对应的EC50分别为1.25、0.05和0.09g/L。硅酸钾、香芹酚和月桂酸三种药物的MIC分别是1.50、0.08和0.12g/L。由此可知:三种药物均可体外抑制T.roseum,具有控制甜瓜粉霉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 硅酸钾 香芹酚 月桂酸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雪花全粉-小麦复合粉面包的烘焙品质优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慧 张佳佳 +3 位作者 姬燕 邓筱语 沙丽 韩立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141,共6页
以面包的比容、硬度、弹性及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了马铃薯雪花全粉、谷朊粉及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质量分数)及以上的马铃薯雪花全粉对面包的比容、... 以面包的比容、硬度、弹性及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以综合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了马铃薯雪花全粉、谷朊粉及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质量分数)及以上的马铃薯雪花全粉对面包的比容、质地及感官品质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谷朊粉、TG酶对这种恶化现象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添加马铃薯雪花粉26%(质量分数),谷朊粉2. 0%(质量分数)、TG酶0. 13%(质量分数),此时面包的综合评分最高,改善了面包品质。该研究为马铃薯雪花粉在面包及其他面制食品中的利用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雪花全粉 比容 质地 响应面 面包烘焙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枸杞果糕配方优化与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鲁丹游 马忠梅 +7 位作者 张怀予 贺捷群 马梦媛 刘亚丽 索菲娅 高云飞 陶媛媛 马进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0-147,共8页
为改善传统枸杞果糕口感和营养,辅以葡萄和菊花,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复合枸杞果糕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感官和质构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白砂糖17.10%,柠檬酸0.18%,复合果浆30.30%,复合胶2.12%时... 为改善传统枸杞果糕口感和营养,辅以葡萄和菊花,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复合枸杞果糕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感官和质构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白砂糖17.10%,柠檬酸0.18%,复合果浆30.30%,复合胶2.12%时,制成的复合枸杞果糕具有良好的品质,感官评分为79.83分,且弹性好,软硬适中,组织紧致,劲道不粘牙;抗氧化能力也均高于葡萄与菊花复合果糕,以及各原料分别单独制成的果糕,其类胡萝卜素含量27.33 mg/100 g,总酚含量73.96 mg/100 g,黄酮11.66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率42.7%,铁离子还原力18.51 mmol/L。该研究为复合型枸杞果糕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果糕 响应面优化 相关性分析 品质特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