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内涵、建设路径和实施策略--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建伟 马金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8-163,共6页
新文科建设是当前文科发展和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梳理新文科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和研究现状,分析北方民族大学在新文科建设方面面临的困难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从宏观上提出当前学校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的实施策略... 新文科建设是当前文科发展和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梳理新文科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和研究现状,分析北方民族大学在新文科建设方面面临的困难采取的措施,目的在于从宏观上提出当前学校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的实施策略,以期为高校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理论内涵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防鼠咬PVC线缆护套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兰亚坤 李丹 +3 位作者 丁立洋 董庭轩 李依鹏 郭生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64-269,共6页
大鼠啮咬线缆会造成短路、停电、信号中断和火灾等事故,威胁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基于粉煤灰(CFA)固废的多孔特性,为聚氯乙烯(PVC)线缆设计了一种具有防鼠咬功能的填料。以辣椒素为防鼠蚁剂,借助粉煤灰表面孔洞对辣椒素进行包覆,随后通... 大鼠啮咬线缆会造成短路、停电、信号中断和火灾等事故,威胁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基于粉煤灰(CFA)固废的多孔特性,为聚氯乙烯(PVC)线缆设计了一种具有防鼠咬功能的填料。以辣椒素为防鼠蚁剂,借助粉煤灰表面孔洞对辣椒素进行包覆,随后通过铝酸酯偶联剂对粉煤灰表面进行改性,使其进一步实现辣椒素的遮蔽并适用于制备PVC线缆护套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热失重分析仪(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CFA吸附辣椒素并经铝酸酯改性后的粉末样品进行了表征,证明辣椒素被成功包覆,同时粉煤灰表面成功改性,对辣椒素进一步包覆,使得辣椒素刺激性降低。样条测试结果表明,仅添加0.3%辣椒素的PVC基线缆材料已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与CFA基PVC复合材料相比,添加辣椒素的CFA基PV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2.81%,而且辣椒素的添加能有效防止老鼠啮咬。粉煤灰基防鼠咬PVC线缆护套料在消纳大宗固废的同时,实现了辣椒素加工过程中刺激性气味的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辣椒素 聚氯乙烯 防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衍生SiC基定型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储热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裴天宇 徐照芸 +1 位作者 武金龙 何炼杰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以市售榉木及工业晶体硅片切割废料为原料,采用液相渗硅工艺成功制备了气孔率为51.4%且遗传榉木孔胞结构的木材陶瓷。分别以石蜡和聚乙二醇为相变材料,成功制备碳化硅/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和碳化硅/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材料。对复合相变材料... 以市售榉木及工业晶体硅片切割废料为原料,采用液相渗硅工艺成功制备了气孔率为51.4%且遗传榉木孔胞结构的木材陶瓷。分别以石蜡和聚乙二醇为相变材料,成功制备碳化硅/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和碳化硅/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材料。对复合相变材料储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C/PW复合相变材料具有56.51 J/g的相变潜热,导热系数为56.217 W/(m·K);SiC/PEG复合相变材料具有34.79 J/g的相变潜热,导热系数为53.216 W/(m·K),具备良好的储热性能和导热系数,解决单一石蜡或聚乙二醇作为相变材料热传导性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陶瓷 SIC 复合相变 储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基复合充填胶凝材料强度性能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淑莲 李茂辉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为了提高磷石膏的综合资源利用率,结合镍矿充填需要,以磷石膏为基本材料,生石灰和矿渣微粉等固体废弃物为辅助材料开展替代水泥的新型复合充填胶凝材料的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分析磷石膏添加量对充填胶凝材料强度的作用。利用遗... 为了提高磷石膏的综合资源利用率,结合镍矿充填需要,以磷石膏为基本材料,生石灰和矿渣微粉等固体废弃物为辅助材料开展替代水泥的新型复合充填胶凝材料的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分析磷石膏添加量对充填胶凝材料强度的作用。利用遗传规划获得磷石膏基复合充填胶凝材料强度规律的函数关系,使用遗传算法对回归函数进行有约束优化。结果显示:当生石灰为4.48%,磷石膏为32.42%,芒硝为2.35%,氢氧化钠为2.5%和渣粉为58.3%时,磷石膏基复合充填胶凝材料强度能够满足矿山充填需要。采用SEM和XRD分析了磷石膏复合充填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水化产物主要是C-S-H凝胶和钙矾石,相比水泥对比试验,磷石膏基新型充填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钙矾石数量更多。氢氧化钠的加入能够加速水化反应的速度,增强充填体龄期抗压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水化产物不断增长,孔隙不断被填满,结构变的更加致密,使得充填体具有了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复合充填材料 抗压强度规律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烧结SiC-金刚石多晶材料致密化及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秀玲 陈宇红 +2 位作者 戚武彬 张强 海万秀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69,176,共6页
以AlN-Y_(2)O_(3)-Sc2O3为液相烧结助剂,添加不同质量分数金刚石,经无压烧结制备SiC-金刚石多晶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多晶材料显微结构,利用激光闪射法测量其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研究了金刚石质量分数(1.0%、2.5%、5.0%)和粒度(0.25... 以AlN-Y_(2)O_(3)-Sc2O3为液相烧结助剂,添加不同质量分数金刚石,经无压烧结制备SiC-金刚石多晶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多晶材料显微结构,利用激光闪射法测量其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研究了金刚石质量分数(1.0%、2.5%、5.0%)和粒度(0.25μm、1.00μm)对SiC陶瓷材料致密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刚石质量分数低于5.0%,烧结后的材料相对密度均超过94%;金刚石含量为5.0%的样品相对密度远远低于其他样品。SiC多晶材料的相对密度随金刚石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原料中添加过量的金刚石会降低材料的相对密度。在实验条件下,多晶材料晶粒尺寸没有发生异常长大,硬度为16~18 GPa,断裂韧性为3.8~4.4 MPa·m^(1/2),抗弯强度为239~540 MPa。材料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气孔是影响复合材料热导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多晶材料 无压烧结 致密化 液相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吸湿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龚梦晴 武金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145,共6页
通过研究两种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PA)[GF增强PA66(A3WG6,巴斯夫),简称复合材料A;自制PA66+30%GF,简称复合材料B]在环境温湿度条件下调节不同时间后的吸湿状态,探讨了不同时间调节后P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应变、冲... 通过研究两种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PA)[GF增强PA66(A3WG6,巴斯夫),简称复合材料A;自制PA66+30%GF,简称复合材料B]在环境温湿度条件下调节不同时间后的吸湿状态,探讨了不同时间调节后P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应变、冲击强度及收缩率与调节时间的关系,考察了材料在常温环境下调节时间与材料含水率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水分对PA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PA复合材料在常温环境中的吸湿率随着调节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环境吸湿速率在16 h达到最高,在168 h后趋于平稳。吸湿后的P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随着调节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拉伸应变和拉伸弹性模量变化相对较小,冲击强度则随着调节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当PA66复合材料A、B在环境温湿度条件下调节168 h后,材料的含水率分别为0.207%和0.145%,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14 MPa和15.3 MPa,损失率达到6.9%和7.8%。当PA66复合材料A、B在环境温湿度条件下调节960 h后,材料的含水率分别为0.578%和0.439%,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下降了38 MPa和35 MPa,损失率分别达到18.6%和18.2%,材料的冲击强度则提高了12.3%和45.7%。PA66复合材料A、B在相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调节不同时间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吸湿状态呈相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吸湿 含水率 性能 调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MOF衍生的多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光梅 魏润源 +1 位作者 王尧尧 王北平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2-1068,共7页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锡及锡氧化物随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循环过程中储锂容量及循环性能急剧衰减。以氯化亚锡(SnCl_(2))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Sn-MOF衍生的金属氧化物@C复合材料。研究...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锡及锡氧化物随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会产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循环过程中储锂容量及循环性能急剧衰减。以氯化亚锡(SnCl_(2))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Sn-MOF衍生的金属氧化物@C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SC-1样品中的主相SnO_(2)及少量的SnO均匀分布在具有丰富介孔结构的无定形碳基体中,相较于其他两个样品,表现出更好的容量性能、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和电化学结构稳定性。SC-1样品在0.1 A/g下充电比容量达到1092.4 mAh/g,在2 A/g下充电比容量仍达到308.9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碳化硅/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欢 孙文周 李茂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综述了核壳型碳化硅/石墨烯纳米材料(GSCS)的制备方法,从机理出发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工艺改进方向;介绍了GSCG及相关复相材料在电化学、光催化、润滑、吸波、导热等领域中的最新研究现状,探讨了核壳结构的组织、... 综述了核壳型碳化硅/石墨烯纳米材料(GSCS)的制备方法,从机理出发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工艺改进方向;介绍了GSCG及相关复相材料在电化学、光催化、润滑、吸波、导热等领域中的最新研究现状,探讨了核壳结构的组织、形貌等因素对各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核壳型碳化硅/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碳化硅/石墨烯 研究进展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电镀锌-铟合金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邹忠利 李洋 +2 位作者 单玺畅 米志娟 张旭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聚乙二醇2000(PEG)对Zn-In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CTAB与PEG的含量,使用响应曲面法建立耐蚀性能测试参数与表面活性剂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实验采用线性电位扫描...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聚乙二醇2000(PEG)对Zn-In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CTAB与PEG的含量,使用响应曲面法建立耐蚀性能测试参数与表面活性剂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实验采用线性电位扫描,并采用维氏显微硬度仪,接触角测试仪、SEM、EDS和XRD对电镀锌-铟合金镀层的析氢行为、硬度、表面湿润性、表面形貌、元素种类以及物相组成进行表征。结果通过响应曲面法建立了耐腐蚀性能参数与CTAB和PEG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获得复合表面活性剂组成,镀层的耐蚀性良好;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未加添加剂的膜层表面湿润角为56°,优化后镀层表面湿润角仅为25°,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且由于晶粒细化使试样硬度提升;镀层主要由Zn、In、C、O等元素组成,加入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的影响不大,金属铟的生长晶面主要为(101)和(102)晶面。结论最佳添加复合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CTAB0.33g/L,PEG0.87g/L,电镀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后能够有效提升镀层耐腐蚀性能,有效抑制了析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In合金 表面活性剂 响应曲面法 恒电流沉积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广君 马泉山 魏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0-163,共4页
分析了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工程和创新意识为宗旨,对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进行了思考,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材料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陆有军 王燕民 吴澜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4-19,共6页
碳/碳化硅(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重要的热结构材料体系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发展的有关制备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各种技术及其在航空航天、光学系统、空间技术、交通工具(刹车片、阀)、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可应用于玻璃工业中... 碳/碳化硅(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重要的热结构材料体系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发展的有关制备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各种技术及其在航空航天、光学系统、空间技术、交通工具(刹车片、阀)、能源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可应用于玻璃工业中的纳米碳颗粒与亚微米碳化硅复合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可拓宽该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料 热结构材料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3D打印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维红 常西栋 +2 位作者 王乾 陈宇红 裴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01-3107,3114,共8页
通过将粉煤灰和硅灰分别以单掺及复掺形式掺入3D打印水泥基材料中,研究其对打印材料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能够提高打印材料的流动度,但降低其可建造性;而硅灰的掺入效果则相反;不论单掺还是复掺,矿物掺合料... 通过将粉煤灰和硅灰分别以单掺及复掺形式掺入3D打印水泥基材料中,研究其对打印材料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能够提高打印材料的流动度,但降低其可建造性;而硅灰的掺入效果则相反;不论单掺还是复掺,矿物掺合料的加入均会导致打印材料凝结时间出现不同程度延长;对于力学性能,粉煤灰的掺入会导致打印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降低,而硅灰的掺入则会提高其力学性能;通过打印试样与浇筑试样的力学性能对比发现,由于打印工艺缺陷导致相邻打印长丝之间结合欠佳,产生孔隙,使得打印试样的强度低于浇筑试样,尤其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水泥基材料 矿物掺合料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掺杂提高BiOBr纳米结构的吸附性和光催化活性
13
作者 胡月 房国丽 +3 位作者 田景 魏杰 严祥辉 张刚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6-1163,1170,共9页
采用一步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xCu-BiOBr纳米结构,研究了掺杂浓度对xCu-BiOBr纳米结构的吸附性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掺杂有利于获得形貌、尺寸均一的xCu-BiOBr纳米结构,而且掺杂后xCu-BiOBr纳米结构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增强... 采用一步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xCu-BiOBr纳米结构,研究了掺杂浓度对xCu-BiOBr纳米结构的吸附性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掺杂有利于获得形貌、尺寸均一的xCu-BiOBr纳米结构,而且掺杂后xCu-BiOBr纳米结构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性增强,尤其0.04Cu-BiOBr对Rh B的单层饱和吸附量为9.059 mg/g,是纯BiOBr吸附量的1.6倍。同时,Cu掺杂引入杂质能级,xCu-BiOBr的带隙随Cu掺杂浓度的增加逐渐红移。但是,0.02Cu-BiOBr在可见光下展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随Cu掺杂量的进一步增大,xCu-BiOBr的光催化活性降低。这是因为Cu掺杂主要形成置换型固溶体,并促使其周围形成氧空位缺陷;氧空位可以俘获光生电子,从而改变光生电子、空穴的迁移和复合历程。但是,过量Cu掺杂使晶格畸变程度增大,xCu-BiOBr可能会形成载流子复合中心,这不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迁移,因此过量掺杂可能导致xCu-BiOBr光催化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u-BiOBr 溶剂热法 CU掺杂 吸附性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棒磨砂充填料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优化决策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茂辉 陈志杰 高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69,共6页
以金川矿山棒磨砂为例,利用生石灰、脱硫灰渣、矿渣微粉等固体废弃物,以芒硝、Na OH作为外加剂开展替代水泥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方案研究激发剂对新型胶凝材料充填体强度的影响,利用遗传规划程序回归新型胶凝材料... 以金川矿山棒磨砂为例,利用生石灰、脱硫灰渣、矿渣微粉等固体废弃物,以芒硝、Na OH作为外加剂开展替代水泥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方案研究激发剂对新型胶凝材料充填体强度的影响,利用遗传规划程序回归新型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和沉缩率与激发剂之间的函数关系,使用遗传算法最终对回归函数进行有约束优化。结果显示:生石灰为7.05%、脱硫灰渣为16.32%、芒硝为3.062%、Na OH为1.08%、矿渣为72.48%,新型胶凝材料的3、7、28 d龄期抗压强度分别为1.00、4.03、6.73 MPa,优化结果符合现场充填强度要求,为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工业化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胶凝材料 棒磨砂 试验研究 优化算法 遗传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掺杂Bi_2O_3基电解质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金福 耿桂宏 +2 位作者 卢勇军 陆彬 王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73-1775,共3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T(Bi2O3)(CaO)氧离子导体陶瓷样品,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光谱f{(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表征,用交流阻抗谱等方法以及Matlab、SPSS等软件分析了样品在500~700℃下的离子导电性。结果表明:常温下的掺... 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T(Bi2O3)(CaO)氧离子导体陶瓷样品,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光谱f{(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表征,用交流阻抗谱等方法以及Matlab、SPSS等软件分析了样品在500~700℃下的离子导电性。结果表明:常温下的掺杂电解质具有面心立方相5-Bi203。掺杂25%(质量分数)的CaO能有效抑制B120。的相变,使高温相保留到常温;在所有烧结温度中,750oC烧结样品的致密性高、气子L率小、成分分布均匀;当烧结温度为750oC,且测试温度为700oC时。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学性能。电导率为0.16S/m,活化能为79.0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 燃料电池 电解质 电导率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TiB_2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亮 陈宇红 +1 位作者 孙文周 杨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2,49,共4页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研究TiB2不同加入量对SiC-TiB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C-TiB2复合材料中以SiC为基体,TiB2为增韧相的增韧效果优于以TiB2为基体,SiC为增韧相的效果。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TiB2的加入量增多而减小,在2130℃...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研究TiB2不同加入量对SiC-TiB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C-TiB2复合材料中以SiC为基体,TiB2为增韧相的增韧效果优于以TiB2为基体,SiC为增韧相的效果。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TiB2的加入量增多而减小,在2130℃的烧结温度下,SiC-TiB2复合材料中SiC与TiB2的质量比为1∶1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二硼化钛 复合材料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MOFs/石墨烯微纳结构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淑杰 罗民 +1 位作者 马永华 马金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9-195,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Co(NO_3)_2·6H_2O为钴源、对苯二甲酸(H_2BDC)为配体、三乙胺为添加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微纳结构Co_2(OH)2_BDC/rGO复合电极材料。Co_2(OH)_2BDC/rGO复合材料是由... 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Co(NO_3)_2·6H_2O为钴源、对苯二甲酸(H_2BDC)为配体、三乙胺为添加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具有微纳结构Co_2(OH)2_BDC/rGO复合电极材料。Co_2(OH)_2BDC/rGO复合材料是由微米级的Co-MOF颗粒直接锚定式生长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形成的,而Co_2(OH)_2BDC是由定向排列的纳米棒自组装形成的类球形颗粒。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GO的浓度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当GO的浓度为2 mg/ml时,在110℃,24 h溶剂热合成得到的Co_2(OH)_2BDC/rGO复合材料在电解液为1M KOH,5 mV/s下比电容为225 F/g。在恒流充放电测试中,当电流密度从3 A/g增加到10 A/g时,Co_2(OH)_2BDC/rGO的电容保持率为83.5%。在3 A/g下经过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的保持率为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C〇2(OH)2BDC 石墨烯复合材料 微纳结构 溶剂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环节现状与改进措施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泉山 刘广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0-152,共3页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为依据,对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了思考,给出了解决实验教学环节现状的措施,为实...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为依据,对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行了思考,给出了解决实验教学环节现状的措施,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专业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凝3D打印水泥基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维红 常西栋 +1 位作者 王乾 陈宇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48-5153,共6页
分别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基本胶凝材料,辅以减水剂、促凝剂、体积稳定剂等,制备了2个系列的速凝3D打印水泥基材料,以期实现快速打印。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速凝3D打印水泥基材料能够将凝结时间控制在5~20 min;打印试... 分别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基本胶凝材料,辅以减水剂、促凝剂、体积稳定剂等,制备了2个系列的速凝3D打印水泥基材料,以期实现快速打印。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速凝3D打印水泥基材料能够将凝结时间控制在5~20 min;打印试件建造性能良好,整体变形量<5%,最底层变形量<10%;具有较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模拟打印试样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5%,满足建筑3D打印材料对于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3D打印 凝结时间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对523型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北平 薛同 +1 位作者 邹忠利 马海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9-1853,共5页
文章研究了稀土元素La掺杂对镍钴锰酸锂Li Ni_(0.5-x)La_xCo_(0.2)Mn_(0.3)O_2(x=0,0.05,0.08,0.12)的物相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固相煅烧工艺制备了目标产物,并综合利用XRD、恒电流充放电技术及交流阻抗技术对材料物... 文章研究了稀土元素La掺杂对镍钴锰酸锂Li Ni_(0.5-x)La_xCo_(0.2)Mn_(0.3)O_2(x=0,0.05,0.08,0.12)的物相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固相煅烧工艺制备了目标产物,并综合利用XRD、恒电流充放电技术及交流阻抗技术对材料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La掺杂量x=0.05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2.6 mAh/g,库伦效率为93.6%,在1C电流密度下,经过30次电化学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5.9%;在5C充放电电流密度下,掺杂样品的放电比容量为115.3 mAh/g,达到0.2C下放电比容量的76.4%。La掺杂增加了三元材料沿c轴方向的晶格常数,为锂离子在晶格内部的脱嵌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提高了锂离子在晶体中的扩散速度,从而显著增强了材料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渡金属氧化物 元素掺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