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反应制备SiC多孔陶瓷材料 被引量:1
1
作者 岳兴媛 陈宇红 +3 位作者 詹小友 张月 刘淑君 肖益帆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1-54,共4页
以碳化硅(SiC)和氧化铝(A12O3)为起始原料,石墨为造孔剂,通过原位反应结合工艺制备SiC多孔陶瓷。XRD分析表明多孔陶瓷的主相是SiC,结合相是莫来石与方石英;SiC多孔陶瓷的密度在温度1450~150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 以碳化硅(SiC)和氧化铝(A12O3)为起始原料,石墨为造孔剂,通过原位反应结合工艺制备SiC多孔陶瓷。XRD分析表明多孔陶瓷的主相是SiC,结合相是莫来石与方石英;SiC多孔陶瓷的密度在温度1450~150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超过1500℃的密度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密度随着试样中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多孔陶瓷中气孔率与密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多孔陶瓷具有较为均匀的气孔结构,具有良好的耐酸腐蚀性,而耐碱腐蚀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多孔陶瓷 原位反应 莫来石 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陶瓷阀芯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陆有军 吴澜尔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58,共3页
SiC陶瓷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的特性,被广泛应用航空航天、机械、化工等行业。鉴于此,采用干压结合冷等静压的成型,通过无压烧结的方法,成功的研制了在高温、高腐蚀环境下所使用阀门的密封件—阀芯。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阀芯 耐磨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管弯头CAD展开放样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萍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8年第7期50-52,74,共4页
介绍一种圆管弯头展开放样新方法,即利用三维CAD Solidworks系统软件进行圆管弯头展开放样。该方法主要利用三维CAD软件1∶1快速生成弯头的反向排列立体线架图,然后由计算机快速测量出各节的母线实长,进而进行平面展开图绘制。
关键词 2D草图 3D草图 实体造型 智能标注 圆管弯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苹果生长期中的钙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惠秦 袁庆华 《农业科学研究》 2008年第4期45-47,共3页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测定了苹果生长期中含钙量.其方法是用高氯酸和硝酸混合消解液φ(HNO3∶HClO4)=(5∶1)消解苹果样品.结果表明:湿法消解的苹果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钙元素的含量.具有灵敏度、精密度高,选择性好,试剂...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测定了苹果生长期中含钙量.其方法是用高氯酸和硝酸混合消解液φ(HNO3∶HClO4)=(5∶1)消解苹果样品.结果表明:湿法消解的苹果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钙元素的含量.具有灵敏度、精密度高,选择性好,试剂消耗量少,分析速度快,经济等优点.试验证明该方法测定钙元素的回收率为101.0%;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为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过冷BFe30-2合金凝固组织演化
5
作者 马泉山 郝维新 +1 位作者 耿桂宏 於杨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1,共3页
用熔融玻璃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BFe30-2合金过冷熔体凝固组织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在过冷度39~203K的范围内,其凝固组织的形态有三次变化过程:第一次是在39~118K过冷度范围,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凝固组织中枝晶明显细化... 用熔融玻璃净化与循环过热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BFe30-2合金过冷熔体凝固组织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在过冷度39~203K的范围内,其凝固组织的形态有三次变化过程:第一次是在39~118K过冷度范围,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凝固组织中枝晶明显细化且同时存在枝晶重熔形成的第一类粒状晶;第二次发生在118~174K过冷度范围,因枝晶熟化被抑制,形成的第一类粒状晶转变为高度细化的细枝晶;第三次发生在174~203K过冷度区间,组织因细枝晶再结晶转变为均匀的准球状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冷 BFe30-2合金 凝固组织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TMC-306对聚乳酸结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丁生芳 罗发亮 +1 位作者 王克智 杜江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54,86,共7页
针对聚乳酸结晶速率慢和冲击强度低的问题,采用添加成核剂TMC-306与L-聚乳酸(PLLA)熔融共混,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WAXD)、偏光显微镜(POM)等测试手段考察了成核剂TMC-306对PLLA结晶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MC-306... 针对聚乳酸结晶速率慢和冲击强度低的问题,采用添加成核剂TMC-306与L-聚乳酸(PLLA)熔融共混,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WAXD)、偏光显微镜(POM)等测试手段考察了成核剂TMC-306对PLLA结晶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MC-306的PLLA在降温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结晶峰;等温结晶分析表明TMC-306的加入缩短了PLLA结晶时间、结晶速率加快,且结晶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另外,PLLA的成核密度增加、球晶尺寸减小,但对PLLA晶型没有影响。同时,成核剂TMC-306的添加使得PLLA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而耐热性和缺口冲击强度得以改善,在TMC-306含量为0.4%时,PLLA的冲击强度提高了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结晶 冲击强度 TMC-3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型方式对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段春雷 付利华 +2 位作者 赵文林 李虎 陈宇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63,共3页
本文针对干压成型和等静压成型对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样品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干压成型单向压制的陶瓷样品,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大,素坯密度增大,烧结密度也随之增大,当压力达到1.8 t/cm3,素坯密度达到1.86 g/cm3,烧结密... 本文针对干压成型和等静压成型对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样品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干压成型单向压制的陶瓷样品,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大,素坯密度增大,烧结密度也随之增大,当压力达到1.8 t/cm3,素坯密度达到1.86 g/cm3,烧结密度达到3.14 g/cm3,之后随着压力增加,烧结密度保持不变,这说明干压成型素坯密度对样品烧结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干压成型结合等静压相对于干压成型,虽然工艺更加复杂,但是在相同压力下样品性能有明显的提高,烧结后样品密度可达到3.14 g/cm3,维氏硬度可达到2877±200,三点抗弯强度可达到534±5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干压成型 等静压成型 无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