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及临界损伤度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康亚明 刘长武 +2 位作者 贾延 马利伟 方延强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7,共6页
岩土工程中的岩体常处于空间应力状态,因此,研究空间应力状态下岩石的损伤破坏机理有着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基于岩石内部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建立了围压和轴压共同作用下岩石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通过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确定了模型里... 岩土工程中的岩体常处于空间应力状态,因此,研究空间应力状态下岩石的损伤破坏机理有着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基于岩石内部缺陷分布的随机性,建立了围压和轴压共同作用下岩石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通过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确定了模型里的参数,定性分析了围压对损伤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模型能反映围压效应,即可以体现岩石强度随围压变化的规律;并且模型参数确定方法揭示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2)通过岩石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特征及峰值应力与应变确定模型参数,不同的围压对应着不同的参数;3)临界损伤度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有关,同一种岩石在不同围压下临界损伤度是变化的;4)由分布参数m的物理含义可知,m可以做为表征砂岩脆性的参数;1/m可以做为表征砂岩延性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压 轴压 本构模型 WEIBULL分布 临界损伤 分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围压与变温环境下大理岩的临界损伤度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延 康亚明 +2 位作者 王东 曾德建 曹磊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84,共6页
为了掌握高温环境下岩石的强度及变形特性,对高温及变温条件下大理岩的损伤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大理岩在不同温度下的静态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力学参数,再结合空间应力状态下的损伤统计本构方程,反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 为了掌握高温环境下岩石的强度及变形特性,对高温及变温条件下大理岩的损伤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大理岩在不同温度下的静态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力学参数,再结合空间应力状态下的损伤统计本构方程,反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分布参数和临界损伤度Dcr,并定性分析了温度和温度的更替对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和交替加速了大理岩的损伤。相对于温度的交替变化,温度的升高对参数m和ε*、临界损伤度Dcr、损伤全过程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围压 大理岩 温度更替 WEIBULL分布 临界损伤度 分布参数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黏弹性基支薄板模型的顶板力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康亚明 贾延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7-50,共4页
老顶力学模型采用薄板模型,根据弹性力学中的最小势能原理,求得基于文克勒弹性地基薄板模型的顶板位移函数。将支撑老顶的直接顶与煤层视为黏弹性基础,基础模型为广义开尔文模型,在弹性地基薄板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弹性-黏... 老顶力学模型采用薄板模型,根据弹性力学中的最小势能原理,求得基于文克勒弹性地基薄板模型的顶板位移函数。将支撑老顶的直接顶与煤层视为黏弹性基础,基础模型为广义开尔文模型,在弹性地基薄板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弹性-黏弹性"对应原理,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法得到了基于黏弹性基支四边固支薄板模型的老顶位移、应力的解析解,为分析顶板稳定性及预测老采空区的地表沉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 黏弹性地基 薄板模型 顶板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干炉温度集散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占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223,共2页
烘干炉温度控制工艺复杂,为保证生产过程长期稳定和安全的运行,设计和开发了集散型控制系统,即单片机智能控制器和微机温度控制系统两级集散控制系统。单片机智能控制器以AT89C52单片机为主体,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为控制器,具有处... 烘干炉温度控制工艺复杂,为保证生产过程长期稳定和安全的运行,设计和开发了集散型控制系统,即单片机智能控制器和微机温度控制系统两级集散控制系统。单片机智能控制器以AT89C52单片机为主体,以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为控制器,具有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和复杂控制的功能。当微机温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单片机智能控制器又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控制系统对烘干炉温度进行控制。实际运行过程表明此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散控制系统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 单片机智能控制器 微机温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密斯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丽 马占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4-205,共2页
分析了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的优缺点,将史密斯纯滞后补偿和模糊控制PID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了史密斯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计算机仿真和现场运行结果表明,史密斯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和常规PID控制器相比较,... 分析了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的优缺点,将史密斯纯滞后补偿和模糊控制PID的优点结合起来,设计了史密斯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计算机仿真和现场运行结果表明,史密斯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和常规PID控制器相比较,提高了烘干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能使非线性、大滞后等特殊的系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干炉 PID控制 模糊PID控制 史密斯模糊自整定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