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复合弹对SiC/UHMWPE陶瓷复合装甲的侵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腾辉 陈智刚 +5 位作者 田学梁 孟凡高 陈一平 李虎则 郭景郁 王维占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研究陶瓷复合弹对SiC/UHMWPE陶瓷复合装甲的侵彻性能,基于7.62 mm制式弹的结构基础,设计了一种头部采用ZrO_(2)陶瓷的复合弹,开展了制式穿甲弹和陶瓷复合弹侵彻陶瓷复合装甲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在不同着角和侵彻速度下2种... 为研究陶瓷复合弹对SiC/UHMWPE陶瓷复合装甲的侵彻性能,基于7.62 mm制式弹的结构基础,设计了一种头部采用ZrO_(2)陶瓷的复合弹,开展了制式穿甲弹和陶瓷复合弹侵彻陶瓷复合装甲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在不同着角和侵彻速度下2种弹丸的侵彻性能。结果表明:在高侵彻速度下,陶瓷复合弹穿透了SiC/UHMWPE陶瓷复合装甲,在相同着角和侵彻速度下,其侵彻性能均优于制式弹。陶瓷复合装甲的出口孔径随侵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角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ZrO_(2)陶瓷弹头阻止了弹芯和陶瓷面板相互作用时界面击溃现象的产生,保护了弹芯对陶瓷复合装甲的侵彻能力,为弹芯的后续侵彻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结果可为ZrO_(2)陶瓷材料在中小口径穿甲弹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弹 侵彻 陶瓷复合装甲 氧化锆 子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回转弹仓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邹权 钱林方 +2 位作者 徐亚栋 蒋清山 刘艳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22-1927,共6页
针对链式回转弹仓的精确定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积分型滑模面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在常规自适应鲁棒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积分型滑模面,减小了稳态位置误差;采用非线性鲁棒反馈增益代替常规的定常鲁棒反馈增益,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针对链式回转弹仓的精确定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积分型滑模面的自适应鲁棒控制算法。在常规自适应鲁棒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积分型滑模面,减小了稳态位置误差;采用非线性鲁棒反馈增益代替常规的定常鲁棒反馈增益,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理论上证明了文中提出的控制算法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以及稳态性能。空载、半载和满载3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算法对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不敏感,与常规自适应鲁棒控制相比,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以及更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弹药自动装填系统 链式回转弹仓 自适应鲁棒控制 非线性摩擦补偿 积分型滑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爆战斗部相关作用场的毁伤效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帅 赵太勇 +4 位作者 张晓东 成乐乐 李帅 孟凡高 江帅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5,共6页
破片和冲击波作为杀爆战斗部的两种主要毁伤元素,对目标的毁伤形式不尽相同。以杀爆弹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工况下,通过LS-DYNA动力学软件,对杀爆相关作用场的毁伤效能进行研究,并将其毁伤效能与单独冲击波作用进行对比,得到了如下结论:杀... 破片和冲击波作为杀爆战斗部的两种主要毁伤元素,对目标的毁伤形式不尽相同。以杀爆弹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工况下,通过LS-DYNA动力学软件,对杀爆相关作用场的毁伤效能进行研究,并将其毁伤效能与单独冲击波作用进行对比,得到了如下结论:杀爆相关作用场的毁伤效能较单独冲击波作用有较大提升;TNT当量的增加对杀爆相关作用有较大的增益;杀爆战斗部相关作用场的毁伤效能随着预开孔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爆相关作用 冲击波作用 毁伤效能 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曲柄链轮双轮摆辗铆接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白西平 孙书华 聂兰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13-214,217,共3页
通过对自行车曲柄链轮双轮摆辗过程及变形的分析,设计了双轮摆辗铆接工具,并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经试用,铆接处比以前光滑、平整,而且在摆辗过程中,材料变形均匀,摆辗力大小一致。
关键词 自行车曲柄链轮 摆辗 摆辗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药中钝感剂含量与分布的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理 张玉荣 +2 位作者 蒙占海 曹庆国 辛学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5-67,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某新型发射药中钝感剂含量与分布进行了测定。借助一些假设和萃取时间及所萃取樟脑含量数据,建立了钝感剂在发射药中的含量分布模型。分析了结果误差,计算了含樟脑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讨论了钝感剂含量及其分布对内弹...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某新型发射药中钝感剂含量与分布进行了测定。借助一些假设和萃取时间及所萃取樟脑含量数据,建立了钝感剂在发射药中的含量分布模型。分析了结果误差,计算了含樟脑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讨论了钝感剂含量及其分布对内弹道性能主要指标pm,v0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本假设是合理的,钝感剂含量及分布显著影响内弹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钝感剂 钝感火药 樟脑 含量分布 内弹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合金破片侵彻2024铝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夏靖雯 陈智刚 +3 位作者 顾敏辉 孟凡高 赵太勇 王维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56-162,224,共8页
研究93W钨合金破片对铝合金靶板的弹道极限(V50)影响规律,对战斗部毁伤元威力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弹道冲击试验获取了钨合金立方体破片、球形破片在90°着角的情况下,对4 mm 2024铝靶的侵彻弹道极限(V50)。基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 研究93W钨合金破片对铝合金靶板的弹道极限(V50)影响规律,对战斗部毁伤元威力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弹道冲击试验获取了钨合金立方体破片、球形破片在90°着角的情况下,对4 mm 2024铝靶的侵彻弹道极限(V50)。基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分析了钨合金破片形状、质量对V50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形状破片的侵彻V50均随着破片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在90°着角时,立方体破片的侵彻V50较低于球形破片,且两者V50差值随着破片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其中,立方体破片由于着靶姿态的变化导致V50存在着波动区间,随着破片质量增加,V50的波动区间相对增加,且立方体破片侵彻V50小于球形破片V50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50 弹道极限 侵彻姿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TiAl_(3)/2024Al复合材料多向锻造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鸿名 李鑫 +6 位作者 李媛 齐蕾 李志勇 谢长海 郑洁 耿豪宇 陈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54,共9页
目的研究TiB_(2)·TiAl_(3)/2024Al复合材料多向锻造金属流动行为,以及锻造温度、锻造道次对复合材料再结晶行为及基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方法将TiB_(2)·TiAl_(3)/2024Al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导入Deform-3D有限... 目的研究TiB_(2)·TiAl_(3)/2024Al复合材料多向锻造金属流动行为,以及锻造温度、锻造道次对复合材料再结晶行为及基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方法将TiB_(2)·TiAl_(3)/2024Al复合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导入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中,建立复合材料多向锻造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分析锻造温度和锻造道次对复合材料多向锻造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多向锻造变形过程中,剧烈塑性变形和动态再结晶主要分布在材料试样内部的呈“X”形状的区域,单次下压最大等效应变为1.42。锻造1道次时,锻造温度从350℃升至500℃,再结晶体积分数从65.0%升至69.7%,平均晶粒尺寸由350℃的24.6μm降至500℃的21.5μm。在450℃锻造温度下,1道次锻造后,再结晶体积分数为69.2%,平均晶粒尺寸由铸态的45.0μm减小到21.9μm;2道次锻造后再结晶体积分数为89.5%,平均晶粒尺寸为16.3μm;3道次锻造后坯料的再结晶体积分数为96.1%,平均晶粒尺寸为14.3μm。与试验结果比较可知,模拟结果准确可靠。结论提高锻造温度和增大锻造道次可以促进试样发生动态再结晶,从而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多向锻造 数值仿真 动态再结晶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柱破片对装甲钢的侵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佳玉 赵太勇 +3 位作者 付建平 印立魁 王维占 孟凡高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研究典型柱型破片质量、着靶姿态对装甲钢的弹道极限速度(V_(50))的影响规律,可为战斗部毁伤元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通过弹道冲击试验获取了长径比为1,质量5 g的钨柱在0°和90°着靶姿态下对10 mm装甲钢的V_(50)。试验得到... 研究典型柱型破片质量、着靶姿态对装甲钢的弹道极限速度(V_(50))的影响规律,可为战斗部毁伤元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通过弹道冲击试验获取了长径比为1,质量5 g的钨柱在0°和90°着靶姿态下对10 mm装甲钢的V_(50)。试验得到钨柱破片纵向正侵彻10 mm装甲钢的V_(50)为745 m/s,横向正侵彻10 mm装甲钢的V_(50)为761 m/s,钨柱破片在侵彻过程中,破片被横向镦粗,破片头部受靶板挤压磨蚀,形成不规则蘑菇头状翻边。基于试验数据的单一性,通过数值模拟获取了不同着靶姿态下3种典型钨柱(3 g,5 g,8 g)对10 mm装甲钢板的V_(50),并探索了着靶姿态和破片质量对V_(50)变化的影响规律,对比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两者相对误差在10%左右。研究发现,不同着靶姿态下,钨柱破片侵彻装甲钢的V_(50)存在波动区间,破片纵向正着靶时V_(50)最小,破片以40°~60°着靶姿态角着靶时V_(50)最大,钨柱破片V_(50)与破片迎风面积大致呈正相关,对于3 g钨柱破片,最大V_(50)比最小V_(50)上升4.98%,5 g破片上升3.51%,8 g破片上升2.62%。随着破片质量的增加,钨柱破片穿透装甲钢的V_(50)对着靶姿态越不敏感,V_(50)波动区间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靶姿态 侵彻 弹道极限 V_(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药动态侵彻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宾镇 赵太勇 +4 位作者 陈智刚 景彤 王维占 田鹏 顾敏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2-187,220,共7页
研究动态条件下,2种不同形状药型罩的聚能装药对钢靶侵彻性能和武器效能评估,采用SPH光滑粒子算法,对弹道末端具有一定存速和转速的战斗部侵彻钢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转动速度、末端存速对侵彻效能的影响规律,并验证数值模拟... 研究动态条件下,2种不同形状药型罩的聚能装药对钢靶侵彻性能和武器效能评估,采用SPH光滑粒子算法,对弹道末端具有一定存速和转速的战斗部侵彻钢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转动速度、末端存速对侵彻效能的影响规律,并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因素影响下,转速越高,侵彻能力越差,但半球形药型罩形成的杆式射流(JPC)受转速影响比锥形药型罩形成的聚能射流(SCJ)影响小;末端存速越高,对高速旋转的聚能装药侵彻靶板的威力越大。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匹配度较好,动态条件下SPH光滑粒子算法精度较高,具有行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光滑粒子法 动态侵彻 聚能射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加工材料的珩磨参数选择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彩霞 李娟 +1 位作者 刘炳鑫 张喜群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难加工材料 参数选择 超高强度钢 低合金高强度钢 珩磨 合金结构钢 材料应用 合金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超高强度钢的深孔镗削刀具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彩霞 张喜群 李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7-127,共1页
我厂加工的一种产品采用的材料为超高强度钢32CrNi3MoVE,它是一种在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合金结构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钢种,该钢种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能承受很高的应力。这种超高强度钢除具有高强度钢的硬度外,还具有不锈钢艮... 我厂加工的一种产品采用的材料为超高强度钢32CrNi3MoVE,它是一种在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合金结构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钢种,该钢种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能承受很高的应力。这种超高强度钢除具有高强度钢的硬度外,还具有不锈钢艮、粘的特点,因此属于一种难加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难加工材料 镗削刀具 低合金高强度钢 深孔 合金结构钢 不锈钢 钢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破片侵彻钛合金薄靶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薛桐 赵太勇 +3 位作者 田鹏 孟凡高 陈智刚 王维占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8,共10页
为了研究非金属陶瓷破片对钛合金薄靶的侵彻效能,采用弹道冲击实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破片直径和着靶角度对靶板破坏形态及弹道极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弹道极限情况下,陶瓷破片对钛合金薄靶的侵彻形态主要分为瓣... 为了研究非金属陶瓷破片对钛合金薄靶的侵彻效能,采用弹道冲击实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破片直径和着靶角度对靶板破坏形态及弹道极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弹道极限情况下,陶瓷破片对钛合金薄靶的侵彻形态主要分为瓣裂穿孔和冲塞穿孔.其中,钛合金靶厚度为0.5~0.8 mm时,靶板的破坏形式主要以瓣裂穿孔为主,靶板厚度为1.0~1.5 mm时,对靶板的破坏形式为瓣裂穿孔和冲塞穿孔2种方式的耦合状态,靶板厚度为2.0 mm时,靶板的破坏方式为冲塞穿孔.随着破片直径的增大,陶瓷破片对靶板的弹道极限(V_(50))逐渐减小,靶板背面造成的盘式隆起越明显.同时,随着陶瓷破片着角的增加,侵彻靶板的V_(50)也随之增加,当着角大于75°时,破片发生跳飞现象.研究结论对于反卫星武器战斗部威力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破片 钛合金 弹道极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化学镀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线东升 李喜太 李艳玲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35,共3页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化学镀镍不可缺少的防针孔剂,较大实心钢铁零件化学镀镍过程中,很容易在零件表面产生白色附着物,影响化学镀镍的质量,而在同一镀槽的化学镀镍试片表面不产生白色附着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分析,找到了白色附着物产生的原... 十二烷基硫酸钠是化学镀镍不可缺少的防针孔剂,较大实心钢铁零件化学镀镍过程中,很容易在零件表面产生白色附着物,影响化学镀镍的质量,而在同一镀槽的化学镀镍试片表面不产生白色附着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分析,找到了白色附着物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大实心零件 化学镀镍 白色附着物 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钣金件加工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宏亮 刘瑞然 +1 位作者 贾智敏 韩微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对一不规则钢板零件的加工方法进行分析,此钢板零件设计时摆放位置主要考虑装配要求,在机械加工和检验时有很大的难度,容易产生变形尺寸。分别从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转换和选择加工方式、装夹方式来解决加工和检验难题。
关键词 尺寸转换 断续加工 夹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CrMnSi厚钢板切割裂纹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晨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6-98,共3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25CrMnSi厚钢板切割裂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板出现切割开裂,主要是热轧厚板基体组织粗大,切割后局部过热,在尖角处产生较大的内应力集中所造成。据此,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在生产中...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25CrMnSi厚钢板切割裂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板出现切割开裂,主要是热轧厚板基体组织粗大,切割后局部过热,在尖角处产生较大的内应力集中所造成。据此,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钢板 裂纹 组织粗大 内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轴径向小孔镀硬铬工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艳玲 李喜太 +2 位作者 韩继勇 线东升 刘兴龙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2-35,共4页
为了提高产品备件心轴的使用寿命,距心轴两端35mm处有两个对称的d=25mm,l=25mm径向小孔设计增加镀铬要求。心轴的外廓尺寸为d=45mm,l=1990mm,镀件细而长、孔径小而浅。造成施镀过程中,镀铬阳极的绝缘、支承、定位、固定和镀件在镀铬槽... 为了提高产品备件心轴的使用寿命,距心轴两端35mm处有两个对称的d=25mm,l=25mm径向小孔设计增加镀铬要求。心轴的外廓尺寸为d=45mm,l=1990mm,镀件细而长、孔径小而浅。造成施镀过程中,镀铬阳极的绝缘、支承、定位、固定和镀件在镀铬槽中的摆放方位及施镀过程中电流控制等难度。结合以往经验,利用现有镀铬设备,经实验确定了工艺方案,设计制作了合理的镀铬工夹具,使该件镀铬获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小孔 工夹具 小电流控制 镀硬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可控气氛减少精铸件脱碳
17
作者 赵莉 杜晨阳 +2 位作者 张新 张景淑 徐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2,共2页
采用可控气氛保护方式对火炮零件中精铸件进行正火脱碳试验。结果表明,工件脱碳层深度由调节炉气碳势进行控制,通过合理设定炉气碳势及确定最佳装炉批量,可以满足精铸件脱碳层深度WJ 478—95部颁标准要求。
关键词 精铸件 脱碳 可控气氛 碳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