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理论掌握群众”到“群众掌握理论”——兼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逻辑转向 被引量:7
1
作者 丁贞栋 周伟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5,共5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包含着“理论掌握群众”的逻辑,还包含着"群众掌握理论”的逻辑。"理论掌握群众”实质是理论武装,强调以科学理论为前提,以理论“灌输”为重点,以说服教育为关键;“群众掌握理论”实质是实践运用,强调...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包含着“理论掌握群众”的逻辑,还包含着"群众掌握理论”的逻辑。"理论掌握群众”实质是理论武装,强调以科学理论为前提,以理论“灌输”为重点,以说服教育为关键;“群众掌握理论”实质是实践运用,强调以真信真懂为前提,以灵活运用为重点,以推动实践为根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实现“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的有机统一,才能彰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掌握群众 群众掌握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进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秋月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8期41-42,共2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及其结合问题。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且有机统一的逻辑进程,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大众和人民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两个维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民大众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诗歌习作中的理想观
3
作者 张祎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0-125,共6页
青年时期,酷爱诗歌的马克思在德国浪漫派的影响下,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诗篇。青年马克思的诗歌习作,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生的追求、抱负和趣旨,以及他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意见,是马克思青年时期诗化的理想和人生观。从内容上看,青年马克思诗歌... 青年时期,酷爱诗歌的马克思在德国浪漫派的影响下,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诗篇。青年马克思的诗歌习作,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生的追求、抱负和趣旨,以及他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意见,是马克思青年时期诗化的理想和人生观。从内容上看,青年马克思诗歌习作中所蕴含的青年理想包含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探寻青年马克思诗歌习作中的理想观十分必要,其不仅是了解成长中的马克思的重要素材,而且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理想观丰富内涵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马克思诗歌 理想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的理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海兵 向德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1,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人民主体地位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人民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独立理想追求的生命个体。人民追求理想的过程充满矛盾和变数,植根于人民的理想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基础。社会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人民主体地位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人民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独立理想追求的生命个体。人民追求理想的过程充满矛盾和变数,植根于人民的理想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的理想追求过程中才会现实性生成,成为有决定性、支配社会运行、支撑国家治理体系的思想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唤醒、激发人民的主体理想自觉,化核心价值观为理想追求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激励;为人民的理想追求创造条件,增进人民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通过激发人民的理想追求,克服个体理想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对峙和分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理想的内在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自觉 个体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阈下“理性工具化”问题探析
5
作者 张新朋 刘利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理性工具化”问题是霍克海默为西方理性传统的“消蚀”提出的应对之道,进而重建理性权威的入手点。从“理性工具化”到“工具理性”,经历了施密特翻译和哈贝马斯阐释创造的过程。霍克海默对“理性工具化”问题的诊断在于片面化的启蒙... “理性工具化”问题是霍克海默为西方理性传统的“消蚀”提出的应对之道,进而重建理性权威的入手点。从“理性工具化”到“工具理性”,经历了施密特翻译和哈贝马斯阐释创造的过程。霍克海默对“理性工具化”问题的诊断在于片面化的启蒙精神,抽象了理性的丰富性,仅仅保存了被工具化的理性的启蒙。在唯物史观视阈下,解决“理性之蚀”的思路无非是以“社会批判”超越“理性批判”,但“社会批判”毕竟无法代劳实际的社会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理性工具化”问题的正确方式,在于合理利用理性,进而解决资本治理难题,走出资本治理困境,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克海默 理性工具化 唯物史观 资本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文明时代的美好生活——以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宽宽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1年第2期97-103,共7页
发展既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主题,也是难题,它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文明和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危机和灾难。面对发展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张力,德尼·古莱在《发展伦理学》中从最大限度的生存、尊重和自由三个维度探讨了美好生活的内涵,并提出了&q... 发展既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主题,也是难题,它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文明和进步,同时也带来了危机和灾难。面对发展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张力,德尼·古莱在《发展伦理学》中从最大限度的生存、尊重和自由三个维度探讨了美好生活的内涵,并提出了"拥有足够"以"改善生存"和普遍团结两个战略原则,从而提示我们,真正的发展必然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才是工业文明时代发展的核心伦理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明 发展伦理学 德尼·古莱 美好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伯莎·梅森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云彩 王亚非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1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作品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也是世界文坛上的传世之作。它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伯莎·梅森这样一个颠覆男权统治的另类的女性形象。... 《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作品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也是世界文坛上的传世之作。它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伯莎·梅森这样一个颠覆男权统治的另类的女性形象。伯莎是一个'疯女人'、一个'弃妇',也是'一个被囚禁的人'。伯莎在'疯'的标签下,用生命的力量去反抗男权话语氛围中的男权社会。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伯莎,从而进一步了解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形象 反抗 女性独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之真:庄子之乐的独特意蕴
8
作者 张桂超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乐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议题。庄子之乐分为个体与社会二重维度:在个体层面,他批评了“遁天倍情”的“俗之所乐”,追求“至乐”与“天乐”;在社会层面,他认为“至德之世”的共乐局面通过世德的完满回归实现每一个体自然化。庄子继承了老... 乐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议题。庄子之乐分为个体与社会二重维度:在个体层面,他批评了“遁天倍情”的“俗之所乐”,追求“至乐”与“天乐”;在社会层面,他认为“至德之世”的共乐局面通过世德的完满回归实现每一个体自然化。庄子继承了老子之乐的内容,彰明了乐的价值取向,丰富了其内在意蕴,并奠定性真的人性基础;与孟子之乐的差别为“自然”与“道德”之间的对峙,体现在乐之根基、应对乐之限囿、境界内涵方面。总之,庄子之乐是真乐,他始终坚持自然主义的立场,以性真为内在基础,追求“真美合一”的审美境界,并将个体之真乐群体化。庄子之乐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在“乐感文化”的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至乐 天乐 至德之世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人际与社会:新时代乡村德治的三个维度
9
作者 张桂超 《人文天下》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德治。德治可以从个体、人际与社会层面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从“自得于己”维度而言,德治要求提升乡村干部与乡村群众的道德素养;从“以德相交”维度而言,德治要求在人际中克服以利为导向的交往模式,弥补以... 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德治。德治可以从个体、人际与社会层面发挥引导和规范作用。从“自得于己”维度而言,德治要求提升乡村干部与乡村群众的道德素养;从“以德相交”维度而言,德治要求在人际中克服以利为导向的交往模式,弥补以法处事的不足;从“德化之风”维度而言,干净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德化之风的建设,要以传统美德的转化和发展丰富乡村社会德化之风的内涵,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乡村群众对道德和家园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移风易俗,使乡村成为美好生活的田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治理 德治 道德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及规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志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3,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呈现出四种教育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平面,以及教育过程展开的各个环节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各个阶段等两个连续链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它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息息相关,...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呈现出四种教育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平面,以及教育过程展开的各个环节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各个阶段等两个连续链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它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息息相关,表现在合理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个要素、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张力,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进行分层次研究,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相关研究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尔论达尔文革命的实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亚宁 张增一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107,共6页
达尔文在150年前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首要机制的进化理论,引发了达尔文革命。本文主要分析迈尔关于达尔文革命的有关论述,揭示这场革命的实质,即,它不仅是一场科学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思想革命。它对西方传统观念的许多重要方面(设计论、... 达尔文在150年前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首要机制的进化理论,引发了达尔文革命。本文主要分析迈尔关于达尔文革命的有关论述,揭示这场革命的实质,即,它不仅是一场科学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思想革命。它对西方传统观念的许多重要方面(设计论、宇宙目的论、人类中心论、本质主义等)提出了挑战。同时,迈尔还提出了"种群思维"、"物理主义"等概念,有助于人们理解达尔文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迈尔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文 迈尔 进化论 达尔文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的哲学与茶道意蕴
12
作者 王润稼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1-67,共7页
"闲"是主体生活态度的自觉,也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应然状态。在茶道中蕴含着深厚的"闲"哲学,"闲"的心境状态也通过茶这一绝佳媒介得以有效显现。茶道中的闲具有时空与身心双重维度,在此之上又展现出独特的&q... "闲"是主体生活态度的自觉,也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应然状态。在茶道中蕴含着深厚的"闲"哲学,"闲"的心境状态也通过茶这一绝佳媒介得以有效显现。茶道中的闲具有时空与身心双重维度,在此之上又展现出独特的"闲功夫"与"闲境界"。在过于工具性与功利化的现代文明中,对茶道之闲的呼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 双重维度 闲功夫 闲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行为逻辑--基于行动情境模型的解释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桂敏 王轲 吴湘玲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61-70,共10页
伴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农村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养老问题推向新阶段,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以创新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依托IAD框架的行... 伴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农村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养老问题推向新阶段,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以创新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依托IAD框架的行动情境模型和DN中心参与为老助餐服务的调查显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行动情境包括参选情境和治理情境,两者彼此衔接且不同情境下行为主体、所处位置、行动选择、信息获取、收益关系、潜在结果等呈现不同的行为逻辑。同时,在DN中心参与为老助餐的实践中已在战略规划制定、学习型组织培育及社会性效率提升等方面探索出独特的成功之道,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构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选情境 治理情境 社会组织 农村养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贡献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洁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3,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党的三代领导人始终根据所处的历史条件和肩负的历史任务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体现为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党的三代领导人始终根据所处的历史条件和肩负的历史任务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体现为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树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三代领导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 被引量:23
15
作者 韩小南 肖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65,81,共3页
党史教育包括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部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和对客观事实作出的主观判断两个方面,需要正确认识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目前,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课程设置更加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体制机制保障... 党史教育包括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部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和对客观事实作出的主观判断两个方面,需要正确认识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目前,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课程设置更加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更加全面。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到,党史教育嵌入思政课的力度有待加大;党史教育的灌输性与启发性有待进一步统一;党史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八个相统一"入手,推进思政课中的党史教育改革,统筹党史教育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内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党史教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教育 知识性 价值性 “八个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R理论的在线社区营销——以小红书APP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琦 李慧敏 +1 位作者 翟江雪 杨一翁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年第10期67-68,共2页
当今移动互联平台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受众在传播中既是生产者又是传播者,通过使用内容生成CGM(媒介平台)创造UGC(原创内容),让在线互动社区已经演变成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化管理.也使得4R理论这一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数字营销概念有了无... 当今移动互联平台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受众在传播中既是生产者又是传播者,通过使用内容生成CGM(媒介平台)创造UGC(原创内容),让在线互动社区已经演变成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化管理.也使得4R理论这一基于新媒体环境的数字营销概念有了无限生机.本文使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小红书在线社区营销为例,分析其营销模式,结合4R营销理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和分享意愿等角度综合研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社区 4R理论 小红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健康公平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喜珍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3,共6页
全球范围的老龄健康不公平现象客观存在,主要体现为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医疗资源分配的差异性、老龄人口死亡率的差异性、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性。实现老龄健康公平是保障老龄健康权利的需要,是健康老龄化制度伦理建构的需要,也是全球人... 全球范围的老龄健康不公平现象客观存在,主要体现为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医疗资源分配的差异性、老龄人口死亡率的差异性、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性。实现老龄健康公平是保障老龄健康权利的需要,是健康老龄化制度伦理建构的需要,也是全球人口共享健康资源和共同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老龄健康公平的社会伦理对策主要包括:促进医疗资源的全球公平配置、构建全球共享的老年医疗保障协同发展机制、推进代际健康机会公平和代内健康结果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人口 健康权利 医疗资源分配 健康不公平 健康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志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2,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相统一 学理性 教师座谈会 改革创新 总书记 习近平 思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进展:由污染治理向生态补偿的演变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思博 李冬冬 李婷伟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6-42,共7页
文章目的在于梳理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进展脉络,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经历了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呼吁与尝试、生态纵向补偿机制构建、多元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动力由外生驱动向... 文章目的在于梳理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进展脉络,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经历了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呼吁与尝试、生态纵向补偿机制构建、多元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动力由外生驱动向内生驱动转变;生态补偿覆盖范围得到拓展、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机制模式逐渐完善,成为未来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式;中国政府引导的纵向生态补偿机制相对完善,生态补偿市场机制、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与国际合作机制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治理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老龄健康权利的平等性、优先性、发展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喜珍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121,共8页
健康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新时代老龄健康权利具有平等性、优先性、发展性。平等性是老龄健康权利的主体特征,它包含健康机会的代际平等和健康结果的代内相对平等,老龄健康权利主体资格及其平等性是由法律赋予并为法律所保护。... 健康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新时代老龄健康权利具有平等性、优先性、发展性。平等性是老龄健康权利的主体特征,它包含健康机会的代际平等和健康结果的代内相对平等,老龄健康权利主体资格及其平等性是由法律赋予并为法律所保护。老龄健康权是基于法权的道德优先权,其优先性主要体现在健康资源分配对老龄弱势群体的适度倾斜,它反映了法律正义和道德正义的有机统一。健康发展不仅指个体生命运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而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的趋势。老龄健康权利的制度伦理保障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协同推进,促进人民健康发展是其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健康权利 平等性 优先性 发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